餘秀華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得到愛情的人寫不出情詩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餘秀華 得到愛情的人寫不出情詩

  《我們愛過又忘記》

  作者:餘秀華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6年5月

  繼《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之後,女詩人餘秀華近日推出了第三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書名源自廖偉棠的詩句。餘秀華的愛情詩最能打動讀者,但她覺得真正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情詩的,「我的那些愛情詩,都是在我很痛的時候寫出來的。」經歷婚姻失敗後,她說不相信世界上還有好婚姻,「以後再也不結婚了」。

  □印象

  標籤散去 言語依舊犀利

  2014年年底,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一夜爆紅,之後貼在她身上的標籤還有「腦癱詩人」「農民詩人」,卻很少人會去注意她還寫了什麼。5月15日,當餘秀華來到北京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舉行讀者見面會時,這些標籤已經很少提及了。這兩年,經媒體大量曝光後,大家已經不太好奇她長什麼樣了,更想知道這個人想些什麼。

  相比去年在北京舉行新書見面會時,餘秀華最直觀的變化是衣服,暖色花裙子代替了紅色棉襖,人看起來也精神了很多。這一年多,她獲了不少的獎,見過不少大場面。前幾天,中國作家富豪榜在北京舉行頒獎禮,餘秀華獲得了「年度致敬詩人」。當問她對走紅毯有什麼感受時,她笑著說:「別鬧了,哪有什麼感受。」她覺得就是個形式而已,有獎金還算實惠。不過,這次參加頒獎禮讓她燙傷了腳,使回家的路更為不便。

  去年,餘秀華面對的是滿屋子的記者,也是她出名後第一次面對這種場面,所有的問題都向她拋來。如果記者的問題不深刻會被她奚落,問題犀利會被更犀利的回答拋回去,竇文濤在《鏘鏘三人行》中笑說餘秀華在北京「秒殺」記者,之後被秒殺的還有杭州、深圳的記者。其實,那時餘秀華對外人是有警惕之心的,這種既直接又帶些潑辣的回答方式也多了些自我保護。

  這次在單向空間,她對面坐的是幾百位讀者,還有馬頔、蔣山兩位民謠歌手助興。一位讀者說,聽了這場犀利對話後,感覺餘秀華是個「叛逆者」。餘秀華說自己從小到大是很乖的人,不叛逆。她說:「一個腦癱者的世界,他們思考的方向真的不一樣。有時候短路,你們會覺得這個事是對的,我覺得不對,我看到相反的一面。我覺得這很幸運,因為腦癱,我能寫好詩歌,你們寫不好,因為你們都沒有腦癱。」

  □生活

  不相信世界上還有好婚姻

  這一年,餘秀華身上少了標籤,卻不缺少話題。比如她成名後參加各種活動,母親身患癌症,離婚後又傳出「緋聞老公」等,這些讓「餘熱」持續。說餘秀華是「名人」她不排斥,說她是「詩歌界網紅」也能接受,她在詩集後記中寫道:「我一直盡力配合命運,演好自己這個丑角,哭笑盡興。」

  面對一直有人問:你現在成名了,生活有什麼改變?她說:「天,讓我怎麼回答?生活是什麼,是一個接一個的細節。我參加的那些活動、節目怎麼能叫生活?我雖然不會對這美意警惕,但是的確無理由欣喜若狂。我愛這浪漫,這哭不出來的浪漫。我心孤獨,一如從前。」

  提到身患癌症的母親,餘秀華說前兩天去檢查時情況又不好,「我就陪著她做化療,這兩天我在想,如果她不在了會是什麼樣子,有點捨不得。有時候你會想,寧願這個人是自己。如果她真的死去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對於我自己的性格來說,我還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樣的東西我都可以接受。」

  與老公離婚後,餘秀華受到一些議論,她笑著說:「成名以後,誰還會要以前的老公呢?我和我老公離婚的時候,我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我甚至覺得,大家對我還是非常寬容的,對我的指責還是非常少的,我心裡的預期超過了能夠承受的東西。現在他的奶奶對我的幫助實在太多,我真的很謝謝奶奶支持我。」

  對於外界的非議,她說:「婚姻是我自己的,我不能因為這個名聲好或者壞,用別人的看法左右我自己。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我能夠想做到自由和快樂是任何人言論所無法給予的。」經歷這場婚姻後,她說:「我不相信世界上的婚姻還有好婚姻,我離婚了,以後再也不結婚了。」

  □愛情

  寧願做一個多情的花痴

  「有人自遠方來,扣我柴扉,許我桃花。」餘秀華筆下關於愛情的詩句,打動過不少讀者。對於愛情與詩,她說:「我想真正能夠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來詩歌的,正是因為不得,所以才會有很多的渴望,才會寫出這些詩歌。」

  餘秀華覺得,寫愛情詩最好的狀態是「痛苦之後平靜的時候,所謂痛定思痛。」不過,她覺得這麼多年來,並沒有發現愛情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它並沒有把我的人生往高處提,也沒有帶著我到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個愛情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對於自己的愛情,她說:「當我寫這個詩集的時候也很羞愧,好像每一首詩歌都有一個對象,可是寫完以後我又會覺得,我到底是一個花痴。我很多時候不敢愛,害怕傷害別人,自己對愛情一直在渴望著、盼望著,但是我實際的身體情況和我現在的心理狀態,真的不適合和一個人談愛情。我寧願像一個多情的花痴,把愛情分成一百份,這樣我覺得自己不會受傷害,我愛的人也不會受傷害。我在(安徽)桃花潭的時候遇見一個寫詩很好的帥哥,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說一個人花心,就因為他是一個很自卑的人,這個如何去說對與錯?因為他很自卑,不敢把一份愛情放在一個人身上,我也是這樣的。我也不害羞,因為人到四十歲都不惑了。」

  歌手李健很推崇餘秀華的詩,稱「她的詩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有機的詩歌。雲裡寫詩,泥裡生活,這也是我自我借鑑的一句話。」談到李健,「花心」的餘秀華笑著說:「李健是誰啊?我當時說喜歡李健的時候是因為他的歌正紅,剛好聽見他的歌。我不會也不敢在一個男人身上停留很久,我害怕。」

  ◎詩選《何須多言》

  餘秀華

  至於我們的相遇,我有多種比喻

  比如大火席捲麥田

  ——我把所有收成抵擋給一場虛妄

  此刻,一對瓷鶴審視著我:這從我身體出逃的

  它們背道而馳

  這異鄉的夜晚,只有你的名字砸了我的腳跟

  我幻想和你重逢,幻想你抱我卻不願在你的懷抱裡重塑金身我幻想塵世裡一百個男人都是你的分身

  一個棄我而去

  我僅有百分之一的疼我有耐心疼一百次

  直到所有的疼驕傲地站進夜晚,把月光返回半空

  你看,我對這虛妄都極盡熱愛對你的愛,何須多言此刻,窗外蛙聲一片

  仿佛人間又一個不會歉收之年

  京華時報記者 田超

(責編:陳苑、李巖)

相關焦點

  • 餘秀華情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發布:150首情詩,150個很痛的餘秀華
    餘秀華與小馬哥「我的那些愛情詩,都是在我很痛的時候寫出來的。我想,真正能夠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詩歌來的。我因為愛而不得,所以寫了這麼多。」新書《我們愛過又忘記》的發布會上,餘秀華這個用「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勇氣和決絕讓中國文壇驚嘆的女詩人,平靜得坦承自己創作情詩的心聲。150首情詩,150個很痛的餘秀華,集結在這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裡。書名,取自餘秀華的好友,香港詩人廖偉棠名詩《來生書》一句。發布會在2016年5月15號的下午,北京單向空間舉行。出席嘉賓除了特邀主持小馬哥,還有兩位歌手蔣山和馬頔。
  • 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在恒隆廣場品聚書吧舉行
    7月16日下午,二三百名讀者,早早來到品聚書吧等候,因為,詩人餘秀華來了!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暨籤售會,於7月16日晚在品聚書吧舉行。  出身農民、身患腦癱的詩人餘秀華,2015年初以橫掃一切的姿態,引發各路媒體的瘋狂報導。其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一月內就突破十萬,她成為海子之後二十年來中國詩壇最火的詩人。一時間,「人人都談餘秀華」。
  • 牆角盛放的薔薇——讀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有感
    但由於當時自己要看的書太多,沒有去細細研究,現在餘秀華的詩歌精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再版,收到了編輯老師寄來的詩集,我甚感欣喜。01詩歌經常由於它特殊的形式,給讀者一種神秘的感覺,很多人覺得好卻又說不出好在哪裡。同樣作為詩人,我想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給大家理一理,應該能有助於讀者更好地領略其中的美好。
  • 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個春天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已經太擁擠,很多無形的壓力讓人感覺有一點窒息。記得小時候我們會背唐詩宋詞,初中時讀海子、席慕蓉,到了高中、大學我們全身心地投入社會裡,卻時常忘記自己的靈魂也需要詩意的棲居。「我們是花花,春天是媽媽,我們是春天的花花」,這是麥兜電影裡一首歌的歌詞。「花花」「春天」「媽媽」都是溫暖的事物。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朋友圈,餘秀華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出書也是一本接一本。餘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呈現熱銷態勢,至今銷量已經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
  • 餘秀華寫給歌手李健的第四首情詩,開篇就驚豔,讀者:請大膽地愛
    餘秀華的存在,讓近幾年的詩壇似乎不再「風平浪靜」,算得上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愛她的人對她的詩很痴迷,從《月光落在左手上》到《搖搖晃晃的人間》,她的作品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不喜她的人說她是詩壇「毒草」,儼然一副要將其趕出詩壇的樣子。
  • 人物 餘秀華:我沒有什麼人設
    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讀我的詩,請忘記我所有的身份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以迅猛之勢刷爆朋友圈,詩人餘秀華橫空出世,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在沉寂了二十多年的中國詩壇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前半生幾乎從未踏出橫店的餘秀華,相繼出版了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和散文集《無端歡喜》等多部作品。
  • 解讀餘秀華——愛情跌跌撞撞,詩歌才是你靈魂和肉體的拐杖
    殘疾讓愛情成為奢侈,她只能自己製造一點愛的感覺在詩歌面前,其實我很介意人們總是習慣給她貼上「草根」、「農民」、「腦癱」、「離異婦女」等標籤。人們總是以為她詩歌的成就佔了「殘疾」的便宜,其實她生活中幾乎所有的風雨都是「殘疾」給的。因為殘疾她得不到 「靈肉合一」 的愛情;因為殘疾,她寫一首情詩,都會被以為「自不量力」,被罵得「聲名狼藉」。
  • 《我們愛過又忘記》:只要你來,詩和遠方一直都在
    但是對於現代詩歌,除了我們熟知的一些佳句,比如:徐志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康橋情懷;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抑或海子「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的情懷。其他的一些現代詩歌,卻被貼上了「小眾」或「文藝」的標籤,關注的人寥寥無幾。於自己來說,對於現代詩歌,之前也是一直抱著沒興趣,讀不懂的心態。
  • 餘秀華和食指,到底誰在罵人?
    至於食指前輩說的他沒有寫農村忘記了自己是一個農民,有一部分人我看是曲解了食指前輩的意思,為什麼?在餘秀華的詩歌裡,的確寫到了農村,但是她詩歌裡的農村,無論是表面寫的美好的還是不美好的,我們都可以從她的詩歌裡讀到她對農村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來自靈魂深處的厭惡和憎恨。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詩人餘秀華,色解名詩《登鸛雀樓》
    後來母親做主,嫁給了本地一個比她大12歲農民,那個農民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因餘秀華行動不便,一直對其態度惡劣,打罵都是尋常事。  在婚姻生活中從未感受到愛的餘秀華,在常年孤獨苦悶的處境中,自1998年開始慢慢寫一些現代詩。客觀地說,她還是有才氣的,所寫的詩藏著對現實生活滿滿的感觸和悲傷。
  • 詩人的鄙視鏈:喝過咖啡的「食指」看不起「吃過大蒜」的餘秀華!
    自古文人相輕,相較於娛樂圈的糜爛和醜事不斷,文人的圈子這幾年似乎寂寂無聲,沒了早些年韓寒撕逼現代詩人,也沒了李敖罵遍圈子無敵手,文學的發展都在迷茫中踽踽前行,連火花的碰撞都越來越少,著名詩人食指和餘秀華的爭論雖然並不文雅,卻對外人了解現代詩人的現狀有很大的意義。
  • 餘秀華盛讚的3句名言:有才華的詩人,連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子的一種感受,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看餘秀華的詩集。因為俗氣和接地氣,因為詩句的不做作開始喜歡上了她的詩。很多人對餘秀華的詩還是抱著一種疑問,那就是餘秀華的詩歌為什麼毫無美感卻能吸引住大批的年輕詩歌愛好者,它詩句背後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 很開心我們愛過,也不遺憾我們分開
    曾經真正愛過的人,很難輕易去忘記。我們總在說,時間會讓過去的愛一點點都消逝,要麼就乾脆再談場戀愛,可是卻沒有人知道自己愛過的那個人,要用多長時間才能忘得乾乾淨淨,如果再戀愛,要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替代他?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餘秀華身上有天然的衝破框架的能力,獨立感受和獨立表達的能力,那種不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不在任何事物——親情、倫理、教條、掌聲、他人的目光以及愛情面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個「不怕疼的人」面前,世俗意義上的條條框框都土崩瓦解。她處於低微,依然強大。
  • 腦癱詩人餘秀華談前夫:在他眼裡,我的命不如一頭豬,只值800塊
    2010,34歲的餘秀華來到了荊門市的一架天橋之上,她觀摩著乞討者行乞的方式,自己不時也彎下腰學習他們的姿態,甚至還找來了一個破碗,學著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乞者。忽然,她看到旁邊的乞者跪了下去,拖著一個破碗向來往的行人討錢,雖然大多人都神情淡漠匆匆而走,但還是有那麼幾個人施捨給了乞者幾塊錢,憑著這幾塊錢,他可以去買幾個包子, 一天的吃食就不愁了。
  • 用力愛過的人,拼命想忘記,卻怎麼也忘不了的3星座
    一個人用力做過一件事,即便事情早已結束,而這件事也依舊會停留在人的心中。當一個深情人用力愛過一個人,即便人已走,即便想忘記這段情,卻又難以割捨那段回憶。那今天就來看下用力愛過的人,拼命想忘記,卻怎麼也忘不了的3星座。
  • 浪漫才子 喜歡給戀人寫情詩的星座男
    很多女生都比較喜歡才華橫溢的男生,尤其是會寫文章,會寫詩的,雖然會讓人覺得有點多愁善感,但是和這樣的男生談戀愛確實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體驗。十二星座的這些星座男就是這樣,他們就像浪漫才子一樣,喜歡給戀人寫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