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餘秀華:我沒有什麼人設

2021-01-11 青瞳視角

詩人餘秀華最近又上了熱搜。在視頻平臺讀詩、討論詩歌的尺度,繼而怒懟鍵盤俠……或許,餘秀華的這種「網紅」體質,在於她的真性情與敢言。就像她在詩裡所寫的那樣,「我只是耐心地活著,不健康,不快樂。唯一的好處,不虛偽。」

近日,餘秀華受新經典文化之邀,攜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做客北京雍和書庭,暢談網暴、女性、婚姻、詩歌等大家關注的問題。自言白酒能喝兩斤的餘秀華率真直爽,妙語連珠。對於人們給她貼上的「農婦」「腦癱女詩人」等標籤,餘秀華回應說:「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

談及詩歌的價值,她說:「不斷地書寫,不斷地進步,這才是一個人的價值。不管你做什麼,進步是唯一的價值,其他的都不叫什麼價值,無所謂。」

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

讀我的詩,請忘記我所有的身份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以迅猛之勢刷爆朋友圈,詩人餘秀華橫空出世,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在沉寂了二十多年的中國詩壇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前半生幾乎從未踏出橫店的餘秀華,相繼出版了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和散文集《無端歡喜》等多部作品。憑藉著飽含生命激情和張力的詩歌,餘秀華幾乎拿遍了整個詩歌界、出版圈的重要獎項,讓一度冷門的詩歌,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月光落在左手上》是餘秀華的處女作,近日推出了全新精裝版,收錄了餘秀華詩作140餘首,包括十餘首新作,另收入了記錄詩人生活和創作環境的全彩圖片。據悉,餘秀華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權美國出版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鵝出版集團發行。

餘秀華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出生時因倒產導致腦癱,6歲才學會走路;第一本詩集出版後不久,母親就被查出肺癌晚期;她19歲嫁人,卻走過了一段極為痛苦的婚姻。2015年,她離了婚,很多年輕人為她追求自由的勇氣而叫好。她嘆息命運不公,又勇敢地直面這些不幸。她的經歷被拍成了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

有人如此評價:「餘秀華怕風怕水,怕60歲還沒跟丈夫離婚,怕被命運甩下來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腦癱不怕蜚語,不怕被說成蕩婦,不怕背負義無反顧凋殘的孤獨。她是漁網網住的小魚,婚姻是網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葉的一尾遊魚,詩歌是空氣,讓她不至於窒息。」

也有人形容她是山溝溝裡飛出的一隻高歌的鳳凰,先天殘疾沒有削減她的銳氣,反而給了她執著追求生命質量的膽氣,敢於跟桎梏中國兩千年的舊思想抗衡。

然而,伴隨著餘秀華的名字一起闖入公眾視野的,還有人們給她貼上的「農婦」「腦癱女詩人」等標籤。對此,餘秀華表示:「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餘秀華說自己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但是,如果你們在讀我詩歌的時候,忘記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將尊重你。」

很多人說我寫的不是詩歌

我無所謂

餘秀華從出名時即是追捧與質疑伴隨,也一直承受著「網暴」,很多人因殘疾、容貌等等譏諷餘秀華,餘秀華的態度就是無情地懟回去,對於自己總是「罵人」,餘秀華的答覆是:「我沒有罵人,我罵的都不是人。」諷刺的是,她在網上激烈地懟人,結果微博粉絲還漲了近20萬。

在餘秀華看來,網暴是社會人心浮躁的一個具體體現:「很多人第一是不願意思考這個事情到底是他做得對還是我做得對,第二他沒有思考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人心的浮躁和讀書太少,所以,我還是勸大家多讀書。詩歌有淨化人的心靈的作用,像我這麼汙的人都可能被淨化,何況是你們這些沒有受過汙染的心理,要相信自己會做一個更好的人。」

還有人質疑餘秀華詩的價值,認為她是被炒作起來的,餘秀華人設的火的程度,超越了她的詩歌價值本身。

對於這種質疑,餘秀華更是顯出無所謂的態度,說起人設,她說:「我的人設是從沒有人設開始的,所以基本上我在人設這方面沒有任何負擔,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他們管不著我。」

至於她寫的詩歌是否有價值,餘秀華說「我覺得是有的」,很多人認為詩歌是小眾話語,可是餘秀華的詩卻受到大眾喜歡,所以餘秀華說自己的身份很尷尬,「他們覺得詩歌是小眾話語,好像喜歡的人越多,它的價值就越低,這是兩個相反的方向,所以我的身份不管是在大眾面前,還是在詩歌圈子面前,都是很尷尬的,所以很為難。不過我覺得無所謂。詩歌好才是價值所在,而不是被誰認可才有價值。你在這個過程裡不斷地書寫,不斷地進步,這才是一個人的價值。不管你做什麼,進步是唯一的價值,其他的都不叫什麼價值,無所謂。很多人說我寫的不是詩歌,那就不是,反正有人喜歡,隨便叫什麼都可以,因為唯物定論,就是這個道理。反正我無所謂,我沒有什麼人設。」

我這個身體真的是

對不起我這麼好的靈魂

對一首詩歌,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解讀,餘秀華認為,解讀越是不同,恰好越說明這首詩歌是優秀的,如果所有人解讀都是一樣的,那說明這個詩是失敗的。「因為詩歌的存在就是語言的藝術,中國的語言,每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裡的語法和意義都不一樣,而詩歌的解讀千人千變,你怎麼讀這個詩歌,這個詩歌就是你的;他怎麼讀這個詩歌,這個詩歌就是他的。詩歌不是一個人的。很多人喜歡詩歌是因為他們讀到了自己想要的那部分,所以什麼樣的東西能產生共鳴和共情,是因為讀的人總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讀到不同的東西,這是一首詩關鍵存在的部分。而很多詩,像那種『我愛你、我愛你,好像白雲你好白』,這種詩歌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在一首詩完成後,餘秀華說作為作者本人,她也無法評價別人的解讀是否正確,「有研究生以我的詩歌寫論文,給我發信息說餘老師我解讀的對嗎?我說這個東西是你的,不是我的,對或者不對,它都是對的,和我無關,我只是把這個東西寫出來了。」

餘秀華說自己不會教人寫詩,因為「很多人說詩人適合和神對話,是神和人間的傳遞者,它是一個天使,怎麼可能把一個凡人叫做天使呢?所以你要自己是天使,才可能去教別人。」

在現實中,餘秀華的生活有種種不自由,但在詩歌中,她可以拋開這些,盡情傾吐對自由的嚮往,對於愛情的渴望。就如她所說,「詩歌是什麼呢,我不知道,也說不出來,不過是情緒在跳躍,或沉潛。不過是當心靈發出呼喚的時候,它以赤子的姿勢到來,不過是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動的時候,它充當了一根拐杖。」

也因此,餘秀華說,選擇做一個寫作者就意味著崇拜自己的靈魂,意味著要毫無保留地把你的靈魂的東西展現給這個世界。「選擇作為一個詩人,本來就意味著犧牲。你要捨得。」

而這種展現,在餘秀華看來,就是犧牲,「意味著你要接受挑釁,你要接受攻擊。中國人講的易經是陰陽學,刀鋒和刀背都是正面和反面,有刀鋒就會有刀背,它是互相的,陰陽結合。一個人的生命是波峰,一個人的什麼東西都是兩方面的,雖然我懂得這個道理,有時候也會覺得我這麼好你都不喜歡我,你有病啊(笑)。我這個身體真的是對不起我這麼好的靈魂。」

成名之後最大的成就

不是名利而是離婚

成名之後餘秀華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她說自己有了一點小名氣,一點小錢,「這個讓我覺得挺開心的。我開始也覺得名氣無所謂,後來覺得名氣可以帶來金錢,那說明名氣還是有點用。我不是特別看重名氣和錢,因為我也不用穿很好的,不用吃很好的,有錢也花不出去,所以我還是看得很淡,但是你不知道命運,也許以後用錢的地方可能很多。」

對餘秀華而言,成名之後最大的成就不是名利,而是得以離婚,「我太開心了,我對婚姻深惡痛絕,我可能比較負面,我是對婚姻沒有好感,我對婚姻是恐懼的,並且是厭惡的。」

相比於婚姻,餘秀華更為看重親情,在她第一本詩集出版後不久,母親就被查出肺癌晚期,母親的去世,餘秀華說自己的世界坍塌了。「母親在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是非常關鍵的存在,她是你生命的基石,這個基石並不一定使母女關係融洽美好,但哪怕母女關係是仇敵,母親就是你生命的基石,所以她的離去,就是你的世界缺了一塊。」

最近五年對餘秀華來說並不容易:「很多東西補不了,它是一個空洞就永遠是一個空洞。就像我們的生命裡,本來出生的時候是滿滿的一個世界,慢慢的被掏空。我五年中,媽媽死了,外婆死了,我失去很多親人,就覺得世界一點一點消逝了,他們死掉等於你的生命死掉了一部分,等你生命的某些部分都死亡了,你也就死了。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是生命被掏空的過程,你肯定會死的。沒有掏空之前,像我,想死都死不了,喝酒也死不了,怎麼也死不了,非要等到你的生命被掏空只剩下軀殼,這個人才能死了。」

現在的親人中,讓餘秀華驕傲的是自己的兒子已經上了大學,「他把自己保護得非常好,他的大學同學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我兒子,非常低調,這是我特別驕傲的一點。」

餘秀華說兒子平時不常上網,但關注了她的微博,「我不知道他的微博名字,他也不告訴我,我無所謂。現在不是我幫助我兒子,而是他來勸我。比如有一次我喝酒,喝到急診室,去年也是喝酒喝多了,進了三次急診室。我今年就不敢在家裡喝了,又怕被搞到急診室,那丟人可丟不起。都是我兒子陪著我、安慰我,我對我的兒子太放心了,他的成長我幾乎沒費什麼力,就把他培養成一個大學生,這也是我值得驕傲的地方。」

現在可以到處遊走

自己也並沒有快樂很多

今年大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讓獨立女性成為熱點,問餘秀華什麼是獨立女性,她的回答是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它們獨立了,才能成為你在社會上自信、不恐懼的一個底氣。很多人說我沒有錢,沒有錢沒有關係,只要你精神獨立,精神獨立的女人首先就勇敢,勇敢的女人一定會掙到錢。經濟獨立的女人,看經濟怎麼來,如果經濟是男人給的,這不叫獨立,這叫寄養。自己掙的錢才叫經濟獨立。這兩者會互相影響,人格獨立會產生經濟獨立,經濟獨立也會上升到人格獨立,所以一定要自己獨立起來,不管有沒有男人,你都是可以自我滿足的一個個體。所以兩性關係在這裡是合理的和公平的,像我有很多朋友,她們和男人離婚以後就埋怨,這是特別可怕的現象,我當時特別恐懼。當然在我們家,很多人說是我老公養活我。不是,是我父母養活我,甚至是我父母養活我和我的兒子,我老公基本上沒有參與這個過程。」

餘秀華不久前的新詩也引發了爭議,對此,餘秀華回應說,她冒犯的是社會上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現在社會雖然到了這個階段,很多女性經濟獨立了,人格也獨立了,看著好像不需要男人養活,但是她同樣要面對男女矛盾。傳統觀念中女性是被動的,你如果往前竄,他會覺得被冒犯了,會覺得男性的主動權被侵犯了。過去都是男鋼女柔,女人要柔情似水,女人一旦成為火焰,有人就害怕會燒到男人。」

熱鬧背後,餘秀華還是要面對日常瑣事,生存的艱辛、人生的痛苦和焦慮。每次外出,餘秀華都是獨自一人,常常因為腿腳不便和身體虛弱而摔倒坐在地上。或許也因此,她在網上懟人,她的倔強,也不過是自我保護的武器。餘秀華坦言,雖然前半生的自己未能走出橫店,但相比現在可以到處遊走,自己也並沒有快樂很多,「人們常說,一個人的空間是他心理的空間,而不是生活的空間,你在痛苦的時候,不管跑到什麼地方,你都是痛苦的,你快樂的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是快樂的,所以環境對一個人本質的影響會很少,你看世界的眼光和你反饋給世界的態度非常關鍵。所以我覺得心理是最重要的,現在我的生活空間快樂,我的心理沒有快樂,這是非常慚愧的事情。」

供圖/宋來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嘉編輯/王靜

相關焦點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人會有很多焦慮,會有被拋棄和拋棄人的時候,什麼都靠不住的時候。但詩歌不一樣,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就在那裡,它一定會出現。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它就靜靜地待在一邊。詩歌是很美好的存在。」但對詩歌的這份信賴,餘秀華也並不想誇大。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後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麼多強烈的衝擊力了。餘秀華這樣回應,「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後,我還是輕鬆了太多。
  •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客觀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客觀餘秀華是一位爭議性極大的詩人,她身上有許多矛盾點:腦癱患者、農婦、詩人、家庭暴力受害者。如此多的矛盾點,造就了一個極具話題性的人物標籤「腦癱詩人」,火的也很不正常,是網絡時代畸形的走紅。
  • 食指與餘秀華:是大牌詩人看不慣業餘詩人,還是另有原因所在?
    身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食指,他成名很早,大家也是聽著他的詩歌長大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至今仍舊記得他筆下的那些經典名句。從什麼時候開始,文學詩壇之中出現了餘秀華的身影。這個腦癱詩人極具爭議,而且爭議的地方有二點,其一就是對於她的詩,很多讀者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看法。其二就是對於詩人的個性與言論,又有著不同的看法。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從什麼時候起,餘秀華開始領受她的命運,而不把這個命運當作負擔的? 我不知道。但在詩句裡,從2013年左右開始,你能看到她在命運面前的體察、沉思、掙扎和平靜。即使是弱的,你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甘心,不屈服;即使這詩是從殘缺身體發出來,你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意義上的整全。
  • 餘秀華和食指,到底誰在罵人?
    別在說我不懂詩歌,不懂藝術。《詩經》傳承了多少年,寫了多少農村的生活,有餘秀華那種表面美好實際上從骨子裡靈魂裡的憎恨?是的,在餘秀華寫的關於農村的詩歌裡,我讀到的沒有感恩,只有憎恨。她甚至模仿這個「淫棍體」的題目,定自己的詩歌題目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幸好她是個女子,否則會不會把題目定做《我要穿過一座城市去肏死你》?這不是臆斷,這是餘秀華這種做什麼都沒有底線的人的自然呈現。有人說她真實,是的,做人的差勁與詩歌差勁一樣。而通過我上面提到的各種以往,餘秀華還真的會這樣去寫。
  •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食指為什麼要義正言辭地批評餘秀華,在我看來,本質上是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較量和對比。食指一周前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指責餘秀華,大意為:餘秀華只知道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
  • 餘秀華情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發布:150首情詩,150個很痛的餘秀華
    餘秀華與小馬哥「我的那些愛情詩,都是在我很痛的時候寫出來的。我想,真正能夠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詩歌來的。我因為愛而不得,所以寫了這麼多。」四十依然「惑」在上一本詩集出版後,餘秀華曾兩次陷入輿論,皆因為感情方面的傳聞:和丈夫離婚,被傳有「緋聞男友」。發布會上,餘秀華用其特有機變四兩撥千斤的回應了這兩個問題。戲謔背後,是餘秀華的人生智慧:「婚姻是我自己的,我不能因為這個名聲好或者壞,用別人的看法左右我自己。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我能夠得的到自由和快樂是任何人言論所無法給予的。」
  • 詩人食指說了什麼?讓餘秀華回應: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
    隨後餘秀華微博回應:上次被王家新強姦了一次,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老師批評的對,我一定關心國家,關心小康,而且不進精神病院。同時餘秀華粉絲留言我青年時代就讀過:呵呵。這食指充分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偽崇高性和狹隘性,滿嘴的仁義道德、國家民族。陳獨秀曾說:集人之國,個人之人格高,斯國家人格亦高;個人之權鞏固,斯國家之權亦鞏固。最後,祝食指早日康復。
  • 腦癱詩人餘秀華談前夫:在他眼裡,我的命不如一頭豬,只值800塊
    餘秀華原本熄滅的眼睛忽然燃出一點火苗,她也端正了身子,就要學著跪下去,可她的膝蓋卻怎麼也不聽使喚,只是在風中僵硬地抻直抻直,仿佛要甩脫餘秀華的上身,從此立成一個鋼雕!因此,餘秀華不得不放棄了。在後來的採訪中,她重新說出這件事時,只是說:「我就是跪不下去。」「跪不下去」可以說是餘秀華一生的寫照了。
  • 新詩人與老詩人:餘秀華與食指
    對不起,詩人,我把你們的名字放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情侶一樣。怪我嘴笨筆拙,但我沒辦法,誰叫你們掐架掐得厲害。食指爬到餘秀華頭上,餘秀華大喊: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餘秀華用了一個「又」,我還疑惑食指怎忒無奈了,居然「二次」強姦餘,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餘的「又」是指之前被詩人王家新強姦過一次。王家新是怎麼強姦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踩在人家頭去了?如是,這是不對的,不能老詩人欺侮新詩人。食指那次的確有點自持成名老詩人的味道,說教的意味很濃。食指強調詩人要對歷史負責。本人愚鈍,不太明白其意。
  • 解讀餘秀華——愛情跌跌撞撞,詩歌才是你靈魂和肉體的拐杖
    有人說他綁架李健,給李健帶去了困擾,李健是一個公眾人物,對於大多數人只是一個「優秀的符號」,何談綁架和打擾?而且人家李健本尊表態了:「我喜歡於秀華的詩,她是在雲端裡寫詩,在泥土裡生活」。他明白於餘秀華給他寫詩,只是在夢和現實之間,找一個自己靈魂棲息的地方。
  • 詩人餘秀華,色解名詩《登鸛雀樓》
    12-14 12:47:07 來源: 長有兔牙的魚 舉報   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無論有沒有文學素養
  • 餘秀華寫給歌手李健的第四首情詩,開篇就驚豔,讀者:請大膽地愛
    是與非,對與錯,其實對於餘秀華來說並不重要,畢竟你可以不看,但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剝奪他人寫詩的權利。事實上,餘秀華的存在拋出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什麼一個高中畢業的農村女子能寫出被很多人喜歡的現代詩,而各高等院校文學院的高材生們卻不行?結合近些年湧現出的打工詩人、兒童詩人、公園老大爺詩人等,細細思量後,我們不難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藝術源於生活。
  • 餘秀華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得到愛情的人寫不出情詩
    □印象   標籤散去 言語依舊犀利   2014年年底,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一夜爆紅,之後貼在她身上的標籤還有「腦癱詩人」「農民詩人」,卻很少人會去注意她還寫了什麼。5月15日,當餘秀華來到北京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舉行讀者見面會時,這些標籤已經很少提及了。這兩年,經媒體大量曝光後,大家已經不太好奇她長什麼樣了,更想知道這個人想些什麼。
  • 腦癱女詩人餘秀華談自己走紅:反正就是一陣風(圖)
    她將這段婚姻形容為「青春給了一段罪惡」,「那時候有鋪天蓋地的憂愁,19歲的婚姻裡/我的身體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我不知道所以延伸的是今天的孤獨……」在這段被詩化的婚姻中,一個現年18歲的兒子已在武漢念大一,丈夫尹世平17日則回應「只是性格不合,生活仍要繼續」。  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餘秀華與自己的父母生活在橫店村中。
  • 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 許飛、詹青雲、龐穎、池子表白餘秀華
    近日,餘秀華的處女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全新精裝版上市。本書收錄了餘秀華詩作140餘首,包括10餘首新作,另收入了記錄詩人生活和創作環境的全彩圖片,而這些珍貴畫面今天已無法再實地看到。近日,詩人餘秀華受新經典文化之邀,攜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做客北京雍和書庭,暢談女性、婚姻、農村等大家關注的問題。主持人在現場播放了作家韓松落、民謠音樂人張瑋瑋的讀詩音頻,引起了在場觀眾的共鳴。歌手許飛帶來現場深情朗誦,《奇葩說》辯手詹青雲、龐穎和脫口秀演員池子現場連線,分別朗誦了餘秀華的詩歌,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餘秀華。
  • 餘秀華盛讚的3句名言:有才華的詩人,連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子的一種感受,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看餘秀華的詩集。因為俗氣和接地氣,因為詩句的不做作開始喜歡上了她的詩。很多人對餘秀華的詩還是抱著一種疑問,那就是餘秀華的詩歌為什麼毫無美感卻能吸引住大批的年輕詩歌愛好者,它詩句背後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 搖搖晃晃半生,富了的餘秀華比瘋了的食指活得更像個人
    你可以想像願意娶她的男人會是什麼樣,餘秀華說過,在她摔倒的時候,丈夫是不會上前攙扶,而是在一旁嘲笑她。在她歪歪斜斜掙扎著活的時候,沒有一個文化人兒想著「負責」點啥,她比打破吉尼斯記錄還不可思議的靠寫詩成名了,你跟她談「你不對歷史負責,就會成為歷史的笑話」?!這真是一個血淋淋的笑話。
  • 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個春天
    餘秀華有一首詩叫做《美好的生活是坐下來,把字打上去》,她寫道:而總有一個時候,我洗淨雙手在這電腦前坐下來,把字打上去它們也許並不會說出什麼如同心裡裝不下的富足爭搶著跳上去」讀她的詩,不用擔心會有虛偽與做作。她自幼患有腦癱,又經歷了離婚,命運的坎坷讓她看開了很多東西。她說自己唯一的好處,就是不虛偽。
  • 牆角盛放的薔薇——讀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有感
    但由於當時自己要看的書太多,沒有去細細研究,現在餘秀華的詩歌精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再版,收到了編輯老師寄來的詩集,我甚感欣喜。01詩歌經常由於它特殊的形式,給讀者一種神秘的感覺,很多人覺得好卻又說不出好在哪裡。同樣作為詩人,我想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給大家理一理,應該能有助於讀者更好地領略其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