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2021-01-08 鴻鵠迎罡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文·段宏剛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一周前,朦朧派詩人代表食指嚴厲批評「網紅」詩人餘秀華,餘秀華第一時間強烈回擊,可以說,兩人把「文人相輕」的陋習發揮得淋漓盡致。

食指為什麼要義正言辭地批評餘秀華,在我看來,本質上是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較量和對比。

食指一周前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指責餘秀華,大意為:餘秀華只知道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評論界把她捧紅是什麼意思?評論界的嚴肅呢?我很擔心。今天嚴肅地談這個問題,是強調對歷史負責。不對歷史負責,就會被歷史嘲弄,成為歷史的笑話。

上世紀80年代,「朦朧派」異軍突起,食指和一幫朦朧詩派其他詩人,如北島、顧城、舒婷等人,在國內詩壇迅速走紅。當時的文學生態環境很好,人人在茶餘飯後談論文學,讀詩寫詩,因此,他們一度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被推崇到了很高的位置,被大眾廣為人知,跟今天歌星、影星受到的禮遇差不多。

「」朦朧派詩人食指

隨著近二、三十年,文學逐漸被邊緣化,這些詩人身上的光環逐漸褪去,在大眾中失去了應有的影響和威望,只有在小圈子裡才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變得有些默默無聞,很少有人再關注他們,他們的失落感也可想而知。

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造就了一大批網紅,一些寫詩的人抓住機遇,無意間成了名人,餘秀華無疑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幸運者。

自古以來,有名就能得利,餘秀華在網絡上成名後,相繼被許多媒體邀請做演講、講課、發表詩歌,她的利益自然滾滾而來。

老詩人食指看到新生詩人如此紅火,似乎有點坐不住了,就向餘秀華開起了火。

當然,食指批評餘秀華,如果站在上一輩詩人的立場來看,他批評得不無道理。朦朧派的詩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食指出生於1948年,如今已經是古稀老人。從他出生到現在,這70年中,尤其在他前半輩子,他跟中華民族一起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時代對個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的影響不但大而且深遠。朦朧詩人的詩歌,可以說延續著傳統詩歌的路子,帶有深深時代烙印。

當代詩人餘秀華

藝術恰恰來源於生活,因此,食指等人把許多苦難表現在了詩歌中。那個時代,無論是詩人、作家、畫家,還是音樂家,大多以表現苦難題材為母題。比如,文學中以劉心武、馮驥才等作家為首的「傷痕文學」,就是以表現苦難為主題。畫家羅中立的《父親》,同樣是這時期苦難藝術風潮的代表作。

這時期的詩人和藝術家,在創作上,受到政治宣傳的影響較深,國家教育人民要愛國愛人民,要關心國家命運,因此,很多詩人在創作時,有意識地把國家和人民需要推在了前面,個人情感退隱在背後,詩歌未必是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表達。

進入新時代,詩歌立場和詩歌生態發生重大變化,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關注個體命運和個人內心世界。關心自身當下生活,漠視時代變化,樂此不疲地表達個人慾望,成為文藝界主流。

這種做法的最大弊端就是,使詩歌喪失了幾千年來的傳統,而且大部分非常口語化,喪失了傳統詩歌應有的含蓄、凝練和內涵豐富的審美價值,弱化了詩歌的藝術功能和社會教化功能。

若從這個層面來看,老前輩詩人批評餘秀華也有道理。

餘秀華回擊食指的激烈言辭

餘秀華,以及當代許多詩人的詩歌,基本上都是這種個體化和當代化的寫作模式。詩歌究竟要寫什麼?表達什麼?如何表達?幾千年來,似乎一直沒有爭出結果。

詩歌繁榮的唐代,以杜甫、白居易為首的詩人,關心國家命運和百姓疾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同樣以李白、李商隱為首的詩人,表達自我感受,表達個人壯志豪情,同樣留下許多不朽詩歌。

宋代也一樣,辛棄疾、陸遊等人的愛國詩,柳永、蘇軾、李清照等人,表達個體的詩詞,同跟愛國詩樣分庭抗禮,不能說誰的好誰的不好。

每個詩人都有寫作自由和表達自由,他人無權幹涉,詩人只要抓住詩歌本質,都能寫出好詩。

食指從90年代後,很少再看到他的新詩,他用自己迂腐的詩歌觀念批評餘秀華,似乎有點牽強附會。而餘秀華寫了大量詩歌,在我看來,大部分談不上是詩歌,語言直白,無意境無格調,只是把隨筆進行斷句罷了,這樣寫作下去,對詩歌的傷害不言而喻,誤導了大眾對詩歌的認識和理解,降低了詩歌的藝術價值。還望她今後多學習傳統,多長長詩歌知識,再來寫作。

作為從農村出身,依靠寫作讓自己擺脫貧困生活,從這一點來看,餘秀華是一個成功的勵志者,值得肯定。餘秀華強烈回擊前輩詩人食指的言辭,確實有些過分,這樣的回擊,有失她作為公眾人物的風範。

相關焦點

  • 詩人食指與詩人餘秀華吵架,文人之爭,你的神經興奮啥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的一段話,是出自詩人內心的使命與責任,並不是故意的刁難,可沒想到引起了一場文壇少有的吵架,正如有人說,作為文壇的「風流餘韻」,文人吵架不是壞事,圍觀這些文人吵架,總比盯著那些明星的私生活有意思多了。
  • 新詩人與老詩人:餘秀華與食指
    對不起,詩人,我把你們的名字放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情侶一樣。怪我嘴笨筆拙,但我沒辦法,誰叫你們掐架掐得厲害。食指爬到餘秀華頭上,餘秀華大喊: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餘秀華用了一個「又」,我還疑惑食指怎忒無奈了,居然「二次」強姦餘,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餘的「又」是指之前被詩人王家新強姦過一次。王家新是怎麼強姦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踩在人家頭去了?如是,這是不對的,不能老詩人欺侮新詩人。食指那次的確有點自持成名老詩人的味道,說教的意味很濃。食指強調詩人要對歷史負責。本人愚鈍,不太明白其意。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詩人食指說了什麼?讓餘秀華回應: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
    最近,著名詩人食指針對詩人餘秀華發表了一段措辭嚴厲的批評,引發爭議。隨後餘秀華微博回應:上次被王家新強姦了一次,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老師批評的對,我一定關心國家,關心小康,而且不進精神病院。同時餘秀華粉絲留言我青年時代就讀過:呵呵。
  •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
    莊曉雅1月13日,「朦朧詩鼻祖」、老詩人食指在《在北師大課堂講詩》新書發布會活動現場上批評當紅詩人餘秀華:「看過餘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
  • 食指與餘秀華:是大牌詩人看不慣業餘詩人,還是另有原因所在?
    身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食指,他成名很早,大家也是聽著他的詩歌長大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至今仍舊記得他筆下的那些經典名句。從什麼時候開始,文學詩壇之中出現了餘秀華的身影。這個腦癱詩人極具爭議,而且爭議的地方有二點,其一就是對於她的詩,很多讀者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看法。其二就是對於詩人的個性與言論,又有著不同的看法。
  •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 餘秀華發文反駁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 餘秀華發文反駁 2018-01-21 17:01 2018年01月21日 17:01 來源:羊城晚報 參與互動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
  • 餘秀華曾被食指批評:農村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
    文·段宏剛兩年前,朦朧派詩人代表食指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面對近些年紅得發紫的女詩人餘秀華,說了一句義正言辭的話:一個農村出來的詩人卻提都不提農民生活的痛苦。食指此話一出,如同平地起驚雷,瞬間調動起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情緒,讓兩方激烈論戰,好不熱鬧。時過兩年,當所有人冷靜下來,再回頭審視這件事時,就多了一份理智和包容。
  • 詩人的鄙視鏈:喝過咖啡的「食指」看不起「吃過大蒜」的餘秀華!
    自古文人相輕,相較於娛樂圈的糜爛和醜事不斷,文人的圈子這幾年似乎寂寂無聲,沒了早些年韓寒撕逼現代詩人,也沒了李敖罵遍圈子無敵手,文學的發展都在迷茫中踽踽前行,連火花的碰撞都越來越少,著名詩人食指和餘秀華的爭論雖然並不文雅,卻對外人了解現代詩人的現狀有很大的意義。
  • 餘秀華和食指,到底誰在罵人?
    我想我們看待一個詩人,是全面的了解她的詩歌作品還是只看她一部分。顯然,一個詩人的詩歌作品,不能以偏概全。好的如是,壞的也如是。所以,我們可以從一件事一件最起初的事情,來判斷和分析食指說的是否有道理,餘秀華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詩人。
  • 搖搖晃晃半生,富了的餘秀華比瘋了的食指活得更像個人
    老詩人食指從精神病院出來演講,主題也是這。很多年輕人好奇地問——「誰是食指?」「為什麼不叫中指?」「為什麼不叫拇指?」「為什麼不叫無名指?」對於中國的新詩,這樣的調侃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不知食指的,可能只被動地讀過海子,還不會超過2篇。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餘秀華身上有天然的衝破框架的能力,獨立感受和獨立表達的能力,那種不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不在任何事物——親情、倫理、教條、掌聲、他人的目光以及愛情面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個「不怕疼的人」面前,世俗意義上的條條框框都土崩瓦解。她處於低微,依然強大。
  • 牆角盛放的薔薇——讀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有感
    這裡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框架,可以試著套用在詩歌的欣賞中:02言歸正傳,我們來談談餘秀華老師的這本《我們愛過又忘記》。我認為這本集子的特點是婉約、細膩,從中我讀出的是一個女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抗爭,主旋律是個人的抒情,通過自我與心靈的對話,為我們獻上了一場演出,我們看到一個主角,在一幕被命運安排的舞臺上,盡力地舞蹈。
  • 腦癱女詩人餘秀華談自己走紅:反正就是一陣風(圖)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隨著一首名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詩在網絡「病毒般蔓延」後,餘秀華火了。這個湖北鍾祥市石排鎮橫店村的農婦,被學者沈睿譽為「中國的艾米麗·迪金森(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我不認識艾米麗·迪金森」,餘秀華對此呵呵一笑。她在博客中回應突然的走紅稱,自己的身份順序應是女人,農民,詩人。
  • 餘秀華情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發布:150首情詩,150個很痛的餘秀華
    新書《我們愛過又忘記》的發布會上,餘秀華這個用「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勇氣和決絕讓中國文壇驚嘆的女詩人,平靜得坦承自己創作情詩的心聲。150首情詩,150個很痛的餘秀華,集結在這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裡。書名,取自餘秀華的好友,香港詩人廖偉棠名詩《來生書》一句。發布會在2016年5月15號的下午,北京單向空間舉行。出席嘉賓除了特邀主持小馬哥,還有兩位歌手蔣山和馬頔。
  • 餘秀華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得到愛情的人寫不出情詩
    《我們愛過又忘記》   作者:餘秀華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6年5月   繼《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之後,女詩人餘秀華近日推出了第三本詩集   □印象   標籤散去 言語依舊犀利   2014年年底,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一夜爆紅,之後貼在她身上的標籤還有「腦癱詩人」「農民詩人」,卻很少人會去注意她還寫了什麼。5月15日,當餘秀華來到北京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舉行讀者見面會時,這些標籤已經很少提及了。這兩年,經媒體大量曝光後,大家已經不太好奇她長什麼樣了,更想知道這個人想些什麼。
  • 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在恒隆廣場品聚書吧舉行
    7月16日下午,二三百名讀者,早早來到品聚書吧等候,因為,詩人餘秀華來了!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暨籤售會,於7月16日晚在品聚書吧舉行。  出身農民、身患腦癱的詩人餘秀華,2015年初以橫掃一切的姿態,引發各路媒體的瘋狂報導。其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一月內就突破十萬,她成為海子之後二十年來中國詩壇最火的詩人。一時間,「人人都談餘秀華」。
  • 人物 餘秀華:我沒有什麼人設
    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讀我的詩,請忘記我所有的身份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以迅猛之勢刷爆朋友圈,詩人餘秀華橫空出世,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在沉寂了二十多年的中國詩壇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前半生幾乎從未踏出橫店的餘秀華,相繼出版了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和散文集《無端歡喜》等多部作品。
  • 餘秀華盛讚的3句名言:有才華的詩人,連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子的一種感受,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看餘秀華的詩集。因為俗氣和接地氣,因為詩句的不做作開始喜歡上了她的詩。很多人對餘秀華的詩還是抱著一種疑問,那就是餘秀華的詩歌為什麼毫無美感卻能吸引住大批的年輕詩歌愛好者,它詩句背後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 腦癱詩人餘秀華談前夫:在他眼裡,我的命不如一頭豬,只值800塊
    1976年,餘秀華出生在湖北石牌鎮橫店村中,但是因為母親在生她的時候出現了倒產、缺氧的意外, 致使餘秀華得了腦癱,從此身體不再受大腦的完全控制。直到6歲,餘秀華才可以勉強走路,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小時候根本融入不到其他小朋友的隊伍之中,因此她的童年過得十分孤獨。上學了又因為手控制不好,寫出來的字總是歪歪扭扭,因此學習成績也算不得好,在高中畢業之後就開始輟學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