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嘴瓢詞窮人還慫,拼命想當端水大師,無奈只學到半吊子憋屈。
為什麼他們強勢不起來?
01
有天小e和朋友在人行道上說笑,被後面騎自行車的女生懟了,「會不會好好走路啊!」大概不小心擋了她道。
當時一笑而過,上地鐵後才忽然清醒過來:咋騎車上人行道都能罵人了?
果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發制人就完事。小e深感當時沒發揮好,瘋狂想要時光逆轉,再找那女生對線。
最近去寄包裹,快遞公司寄錯地址,小e分明是被造成了麻煩,去店裡質問前,卻一直在設想對方會不會推諉責任,又該如何應對,愣是在路上打了一套腹稿。
美其名曰「師出有名」「有理有據」,實際上卑微無力。
但凡換成家裡長輩,戰鬥力驚人的他們一出馬,於腥風血雨中滿意而歸。
更虐的還有所謂「淚失禁體質」。
有些人用了三個月時間做好心理準備,準備痛快開撕一場,結果狠話還沒說完聲音都三抖、隨後鼻涕眼淚長流,戰鬥力瞬間花鈿委地無人收。
哎,憋屈。
02
B站一抓大把祖安吵架語錄,優雅罵人APP也應運而生,豆瓣「吵架沒發揮好」小組也開始指點你如何對線……種種跡象都可總結出一個真相:年輕人在吵架這件事上,退步越發明顯。
這些無力感,說到底還是歸因為性格,不強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勢的負面意義更多,它指一個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認為自己即世界。
強勢似乎不討好,但時至今日,卻愈來愈顯得可貴。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吐槽,吃飯時最討厭別人說「隨便」,原因很簡單,你無法判斷對方心裡在打什麼小九九。更滑稽的是,如果誰都持無所謂態度,那麼決定吃什麼都要糾結半小時。
這時,一個一拍桌子「那就吃火鍋」的人,就顯得十分關鍵了。
這種以我為中心的強勢,並非是綁票他人意志,反而是糾結中做出指示。
我們在遭受社會捶打後,夢想長袖善舞四處逢源,於是化身端水大師,抹平了自己的觀點,無奈只學到半吊子能忍和憋屈。
03
我們對強勢的誤解,在職場中也頗多。
社畜常常吐槽領導強勢,這種具備諷刺意義的強勢,往往指領導自視甚高個人主義。
而一個有清醒認知、有明確方向的決策者意見領袖,其強勢,卻會令員工心悅誠服。這樣的領導或員工,能提出可實踐的建議,能洞察一定的走向,而非跟風就倒,更不是想一茬是一茬。
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證利益和效率。
你的不適來源於毫無存在感,或者被命令安排了。這只是因為,你在用人情社交標準來對標職場,但職場考慮的不是讓大家舒適愜意,而是實在進入銀行卡的利益。
04
除開職場,我們對強勢的最大誤解在感情中。
無數文章都在宣揚,強勢的女人,婚姻多半都不幸福,因為她們太有能力,太擅長自己做主,讓另一半深覺挫敗、毫無成就感。
這讓小e想起一個話題:如果對方說「我養你」,你會怎麼回答?
網友們的答案是:
「先給我100萬做定金。」
「甜言蜜語聽聽就得,沒必要較真,也不會當真。」
女性越來越不安於甜蜜的畫餅,也不願意把自己寄託於人,因為今天說養你的人,若干年後也會嫌你毫無自立能力。
那麼,強勢的女人普遍不幸福嗎?恰恰相反,她們只是不站在危牆之下。
總而言之,「強勢」這個詞的負面意義,來源於我們漫長的偏見。
其實真正的強勢,並不意味著咄咄逼人、不留退路,反而是有自己的看法、主張乃至長遠規劃,這樣的「狠」,每個人都要學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