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是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有一次他讓我等了非常久,我準備好了一百句邏輯縝密的臺詞準備批判他,然而半句話都沒說完,我就哇的一下哭了出來。
但我今天又忽然發現,我變了,我成長了。
最近一次和別人吵架,我竟全程沉著冷靜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完勝了這場辯論,甚至事後沒有產生「這次沒發揮好」「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角度」的後悔想法。
我不要臉的覺得很驕傲,並且想來聊聊我的變化。我從一個聊啥都能哭的「淚失禁體質」,長成了一名淚腺堅挺、精神強大的吵架戰士。
「淚失禁」是怎麼回事?
第一次看到「淚失禁體質」這個詞,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還有那麼多小哭包和我一樣。
網上對淚失禁有一些這樣的解釋:
「表面堅強,內心柔弱,不夠理智,所以容易哭。」
「表面上是憤怒,實際上內心是委屈和難過,所以容易哭。」
但我覺得這並不合理。我沒有覺得我委屈,我就是生氣。而且我很理智,我腦子裡早已經講吵架的邏輯梳理得滴水不漏了!
其實關於「淚失禁」的現象,是存在專業的研究的。
馬裡蘭大學的Robert R Provine博士指出,眼淚是人體對無法抑制的強烈情緒的回應,包括憤怒。憤怒可以是人們哭泣的原因。
這位博士還解釋說:我們的淚管其實不是很聰明。儘管我們傾向於認為哭泣是對悲傷或委屈的一種反應,但我們的大腦和淚管常常無法區分我們的特定情感。所以,無論你是感到快樂、委屈、悲傷還是憤怒,有的時候你的大腦僅僅只是感到了強烈的情緒,於是向淚管發送了的指令。
換句話講,你的大腦有時候是這樣想的:我也不知道你怎麼了,但看上去很嚴重的樣子,那先哭為敬吧。
研究還表明,憤怒的眼淚不僅僅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是相對來說更健康的。
北伊利諾伊大學諮詢主席Suzanne Degges-White博士指出,眼淚是應對激烈情緒的健康方法,可以讓人們更好的應對情緒。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哭泣迫使我們進行深呼吸,從而促進我們的心率緩慢。這是身體內部的一種自我舒緩機制,可以讓你更好的平復過度激烈的情緒。
淚失禁這種現象,似乎在女性中更多出現。
根據相關統計表明,有超過51%的女性經歷過「憤怒的眼淚」,但只有不到2%的男性經歷過。
生氣時,男人更有可能以侵略性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女人哭的可能性更大。前幾天還看到一個報導說,日本有酒店推出了「哭泣室」,專門面向那些可能需要在中午釋放憤怒情緒的女性。
所以女性更容易哭泣並不一定是因為委屈,一名正在哭泣的女性也未必是在求安慰。
她可能只是被氣炸了。
因此,淚失禁有時候也會帶來一些麻煩。
想像一下,當你和一個人互相激情問候親人的時候,你忽然噴出一把鼻涕眼淚,這就顯得你很菜。或者和腦殘甲方討論方案時,又忽然氣哭了,也很令人絕望。畢竟吵架和工作時可沒人關心你是不是「淚失禁」了,大家只會覺得這個小同志出什麼事了,怎麼不講武德呢。
怎麼改變「淚失禁體質」?
所以,如果你希望能在吵架的時候以理服人,避免在不合適的場合「淚失禁」,你也許就要學會更好的處理並表達自己的「憤怒」:
關注自己的情緒淚失禁這種事情,是一旦發生就晚了的。有的時候,憤怒的情緒是在和別人的對話中一點一點累積的,然後中途突然到達所謂的「爆發點」。因此,如果在和別人爭吵的過程中才想要克制自己的「淚失禁」是很難的。在自己產生憤怒情緒的一開始就去關注它,才能更好的「冷靜」面對。
克制自己的情緒釋放自己的情緒是應該的,因為過度的壓抑會讓我們產生自責和焦慮。但是對情緒的釋放也是要講究方法的。你也許可以嘗試將憤怒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從而避免自己在無意識中擴大自己的情緒。對我來說,這個時候深呼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同時,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生氣的原因,而不是生氣本身上,也可以更好地緩解你的情緒。
好啦,就祝你早日擺脫「淚失禁體質」,吵架時大殺四方!(開玩笑的,我知道你們都是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