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浪姐》開播以來,姐姐們的情緒與其說是陰晴不定,倒不如說是有點難以捉摸得透。集中表現最多的就是一個字:哭!兩個字:流淚!三個字:有情緒!現在我引入一個概念——淚失禁體質,大家來看看哪位姐姐最有可能得到淚失禁體質的吧!
失禁體質
什麼是淚失禁體質?這個詞屬於非醫學專有詞,而是網友在2018年造出來的網絡熱詞,專門用來描述那些淚點低、容易哭的人們。有人緊張會哭、激動也會哭,淚失禁的人極度容易連吵架都帶著哭腔,吵架顯然沒有氣勢之餘,也不戰而敗了,好嗎?
我用兩句話帶大家來看看主要表現:淚點低,動不動就哭;外人看來沒什麼觸發淚點的刺激,又或是道理連自己都明白,但是眼淚總是止不住往外流的局面。大多數人看來會引來不解,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感覺,而自己又會因此處於較為尷尬的境地。
「淚失禁」典案例
另一檔節目《創造營2020》中有一位芭蕾舞出生的選手張藝凡,她就是典型淚失禁體質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她的表演乾淨利落,但是由於她自己無法在節目中控制住自己的淚水,使得場面多次陷入尷尬局面。
分析《浪姐》中的那些淚
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的「萬茜哭」屬不屬於淚失禁?不是。
我看了那麼多期,不難見得出來,萬茜的個性算是淚點較高的人了,隊員的突然被淘汰離開,她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她這種哭就是因為捨不得隊友離開而導致的。她這種哭,網友們都紛紛覺得讓人心疼,她對隊友的感情真摯、誠懇。
在第一次隨堂測評的伊能靜,她在被評委對她的表現進行點評之後,覺得委屈而哭泣。我認為「伊能靜哭」也不是淚失禁的表現。「丁當哭」「沈夢辰哭」「海陸哭」「張含韻哭」這些都是不淚失禁的表現。
我認為淚失禁是屬於在自己毫無特別應激情緒之下,控制不住自己淚水的情況,甚至是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流淚。
那麼問題來了,至於「黃聖依哭」呢?顯然,當然也不是。她這種哭,眨眼睛都眨了N次了,最後似乎連淚水都沒看到一滴,這種肯定不屬於淚失禁體質了。
我認為《浪姐》中最有可能是淚失禁體質的姐姐是鍾麗緹。
在節目中,她有一幕就是在評委杜華對各位第一次隨堂測評的表現進行「總結」的時候,評委說著說著,鍾麗緹眼圈就紅了。
坐在旁邊的白冰發現了鍾麗緹這樣,非常不解,對嘴型:「你幹嘛啦~」。鍾麗緹苦笑對嘴型回應,說:「我不知道啊」。這以上的種種都符合了淚失禁的表現。
節目組也對鍾麗緹這種情況進行了簡單的採訪。
鍾麗緹是這樣回答的:「我就是要掉眼淚,也可能是我的身體的表達的方式。」
她的回答中的前半部分,「我就是要掉眼淚」,似乎就在說明眼淚有點控制不住的成分。
我自己也屬於淚失禁人士,不過我認為淚失禁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那倒不是什麼問題,只是淚腺比平常人發達一點罷了。
情緒管理的技巧
對於「淚失禁」的人,如何進行情緒管理?我總結了以下方法。當然,不是淚失禁體質人士也同樣適用哦。
1.轉移注意力
每當自己有想哭的感覺之後,就在自己腦海裡回想自己感到快樂或是搞笑的經歷吧。又或是深呼吸,心裡默念數數;如果沒有場景限制的話,就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甚至是跑跑步。親測這3招平復心情比較有效。
2.用文字記錄感受
當自己有負面情緒之後,可以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最好的就是自己寫下來。這也有利於平復我們的心情,也便於我們平復情緒之後的「復盤」。
3.學會情緒復盤
不管你這次淚失禁的經歷,還是發洩情緒後情況是好還是壞,花時間自己做一次情緒復盤,分析自己從中得到什麼,失去什麼,這樣有利於增進對自己的了解,也有利於情緒的掌控力,從而減少淚失禁的次數。
你認為鍾麗緹是淚失禁體質嗎?看到白冰搭著鍾麗緹的肩示意安慰的這一幕,我覺得白冰好暖。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感覺呢?你身邊有沒有淚失禁的人?歡迎留言評論和分享哦。
本文由貺宓雜談原創,歡迎關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作者簡介:貺宓(kuàng mì),「貺」意為贈送;宓,安靜之意。宓,一個性格喜靜、好文字、愛創作的90後新手「寶藏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