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師守護健康
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
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
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 今天分享一個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八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黃帝內經》上講:「
地有深谷,人有腋膕」,人體12經脈就像12條大河一樣,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在「深谷」之處,容易出現水流的停滯和減緩,也就容易出現邪氣的滯留。人體的「深谷」稱為八虛,是人體上八個薄弱、虛陷之地。
肝邪聚腋窩、心肺邪聚肘窩、脾邪聚大腿窩、腎邪聚膝膕窩。打通這八個窩,能調理好很多問題,而且方法也簡單。具體如下:肝有邪聚於兩腋,平時所說的
氣急攻心,實際就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滯了心經氣血運行,人就會導致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嚴重的危及自己的生命,生氣不但是傷肝還傷心。拍心包經首先要掐住腋窩下心經上的極泉穴(解鬱大穴)。
如果人經常鬱悶的話,就有可能在腋窩下長出一個包來,這是心氣被鬱滯的象。把極泉穴彈撥開了以後,就能逐漸化解這個包。如何衡量是否彈撥到了極泉穴呢?當我們彈撥腋窩下的一根大筋的時候,出現無名指和小指發麻的情況,就是彈撥對了。然後在這裡多彈撥幾下,同時用空拳沿著手臂的中線慢慢地拍下來,就能夠化解心鬱。羶中也是解鬱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我們被氣著了,經常會不自覺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實際上這就是在拍打羶中穴。中醫裡認為心包主「喜樂出焉」,就是我們的快樂都是從胸口的羶中穴這裡出來的。敲打羶中穴(胸腺)還能提高免疫力。人只要一生氣,經脈肯定就會堵塞。輕拍兩腋後可以治療人發怒後氣滯血瘀、運行不腸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漲麻等症狀。拍打極泉穴還可以令人快速平靜下來,不會那麼容易急火攻心了,同時也可以將虛邪拒之門外。平時我們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上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礙了心經氣血運行,不僅傷肝,也傷心臟。人因氣急攻心產生昏厥時也可以彈撥極泉穴。
極泉穴不僅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還可以快速回陽,引血上行,使頭腦快速清醒。日常保健時,我們用不著在極泉穴那兒費那麼大力氣去彈撥,只需要輕輕地拍打即可。平時彈撥拍打兩腋下,還可以預防和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疾病,這相當於我們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這相當於心包經不收斂,因為人的心包為厥陰經,是主收的,不收斂就會手心出汗。我們常有人只要一緊張就愛拼命地搓手,這種下意識動作其實也是一種自救,一種自我的幫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經。肘窩部位,剛好是心經、心包經、肺經三條陰經通過的地方,如果這三條經的氣血一旦運行受阻,無形中就會傷害到心臟與肺,引發這兩個臟器的疾病。
古人認為心肺之邪留於兩肘。肘窩部分實際上還藏著兩個穴位,一個是肺經的尺澤穴,一個是心包經的曲澤穴。尺澤穴有清宣肺氣、瀉火降逆的作用,對口腔異味、感冒、扁桃體發炎、咽喉腫痛、便秘、腹脹、口乾,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曲澤穴有降逆、鎮驚、洩熱、寧心的作用,對心慌氣短、心肌炎、急性胃腸炎、身熱、心煩、嘔吐等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拍打肘窩可同時刺激到這兩個穴位,不用費心去找穴位,一舉兩得。
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窩部位摸到一個壓痛點,輕輕一點患者就能痛得叫起來,而正常人則沒有這種情況。有痛點就證明此處有淤阻,也印證了邪氣滯留於此的觀點。處理這種情況,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開,則正氣自復,邪氣自然無從所留。早晨起床後,在肘窩處輕輕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結或者痛點,如果有比較強烈的反應,就說明身體需要及時調理了,那就要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數,將痛點或者硬結拍散開。
2、拍肘窩可治皮膚騷癢:肺主皮毛,拍打肘窩排解溼毒,就能止癢。由於溼熱長痘痘,或皮膚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敲打敲打,就知道到底是不是溼毒所致。
肘窩的拍打方法:
可用右手的四指併攏輕輕拍打左手肘窩,反過來,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窩。兩個肘窩每次各九九八十一下即可,力量可由輕到重。一般心肺有熱的人,拍打後就可看到肘窩局部發紅,甚至能拍出痧來,效果與刮痧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重症或久病身體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過重刺激,在肘窩部位輕輕地推擦即可,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推擦之後的微熱感,能溫薰心肺,這是丹道醫家的"少火生氣"之法,相當於中醫治療中的補法。人體上
最大的藏邪之地,就是我們的腹股溝。「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難以活動到的腹股溝處,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經絡經過的地方,如果不加以鍛鍊,也會產生健康隱患。拍兩髀有健脾功效,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除了健脾,拍兩髀還能治療男科病、女科病,因為拍打兩髀能刺激兩個對治療婦科病非常有效的兩穴,
氣衝--衝門。氣衝在人體腹股溝處,大腿根內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痛經、雙腳冰涼的作用,而衝門在人體腹股溝外側,有治療奔潰帶下婦科炎症的功效。我們拍打兩髀的時候,就會刺激到這兩個穴位,不需要細細查找穴位在哪裡。
拍打兩髀時可以站立,用雙手輕輕拍打兩腹股溝,逐漸加力,直至兩髀微微發熱為止。每天拍打兩到三次,每次3~5分鐘。
也可以坐推腹股溝,就是用一側屁股坐在椅子上,一隻手扶住椅子,注意不要摔倒;另一隻腿使勁往後伸直,再用手從大腿根往下推腹股溝。
腎氣有邪,常留於膝蓋後方的膕窩之處,導致腰膝疼痛。
有的患者因為受涼或其他情況,導致腰部突然疼痛而動彈不了。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可通過刺激膕窩處的兩個穴位來緩解。
一個是膝蓋後方膕窩裡橫紋中間的委中穴,另一個就是委中穴下面兩寸的合陽穴。
可以先拍打委中穴三五分鐘,然後點揉合陽穴,然後再往下推,把邪氣散出去,最後回到合陽穴上繼續點按,留住經氣。這一套手法也很簡單,一學就會。
每天堅持拍打這八個窩,持之以恆,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心肝脾胃腎都會得到非常大的改善,腰背不痛了,心不慌了,皮膚細膩了,消化功能和婦科男科病也都慢慢轉好,您不妨試試看~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綜合自網絡,公益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重要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各種治療方法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