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臟 心肝脾肺腎的養護方法

2020-11-30 騰訊大申網

[摘要]五臟六腑中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他們是相互聯繫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五臟養護方法。

五臟簡介

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髒,古稱藏。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髒。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

心主血脈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心通過血脈將氣血運送於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肝主疏洩,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脾主運化,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物的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有後天之本之稱;脾又統血,能統攝血液不致溢出於經脈之外。肺主氣,司呼吸,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又能宣發衛氣和津液於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腎藏精,與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關,故有先天之本之稱;腎又主水,在調節人體水液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五臟的互相影響

五臟雖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們的活動不是孤立的,通過經絡的聯繫,五臟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在病理變化上也相互影響。

五臟養生法

1、「心君主」怕累

心主血脈,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臟器,相當於一國之君。心氣旺盛,則面色血潤。反之則會出現心胸面痛、心氣衰弱等症狀。所以,一些「 傷心 」的壞習慣需要特別重視。

接收海量信息。現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許多信息,這很容易使人亂了心神。如果「 心君主 」 變得心浮氣躁,就會影響其他 「 部門 」的協調。

情緒壓抑、勞累。人最大的勞累莫過於心累。看不開,放不下,都會導致體內器官調節作用衡。

專家支招: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做一些有氧運動,多接觸陽光,也對心有好處。

2、「肝將軍」怕堵

「肝木生發,猶如樹木。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表示,肝臟為將軍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只有當肝不受約束時,身體才能達到一種輕鬆、疏洩的狀態,猶如一棵枝葉舒展的樹。但以下幾個壞習慣往往會給肝「 添堵 」 。 過量喝酒。少量飲酒能夠活血,但如果過度,很容易亂肝性。

心情鬱悶。壓抑、生氣、小心眼等情況都會令肝臟不能舒展。肝氣鬱結會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頭疼、高血壓等。

用眼過度。肝臟貯藏著豐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長期看電視、對著電腦,很容易用眼過度,從而導致肝血不足。

專家支招:春季陽氣升發有助於肝的疏洩,此時可以吃點酸味的食物,有健脾開胃之效,能增強肝臟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悅,千萬不能做情緒的奴隸;生氣不要超過3分鐘,氣頭上不盲目做決定。

3、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醫上講的脾,實際包括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並經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食物要靠脾的運化才能化為精微,從而化生為精、氣等滋養五臟六腑。傷脾的壞習慣主要和飲食有關。

吃得太生、太冷、太撐。生冷的食物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容易傷及脾胃。而飢一頓,飽一頓也對它傷害很大。

思慮過多。中醫認為「 思傷脾 」,如果思慮過多,就會損傷脾氣,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藥最傷脾胃。很多西藥都會刺激腸胃,比如硫酸亞鐵、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類的中藥,如板藍根等,虛寒體質、經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專家支招:中醫認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應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等。早上7-9時,喝點小米粥,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也有好處。

4、肺怕環境差

肺像一把大傘,罩在五臟六腑上面,肺氣調和則氣機通暢,五臟才能正常活動。楊力指出,肺氣的衰旺,還事關壽命的長短。

長期吸菸。菸草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中醫和西醫都認為吸菸對肺的傷害極大。

在空氣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瀰漫的環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

過度悲傷。早在《內經》中就有「 悲傷肺 」的記載,是指人過分的憂傷、悲哀就會嚴重損傷人體肺臟的功能。

專家支招:楊力建議,早上起床後可以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銀耳和清熱的秋梨。中醫更有「 常笑宣肺 」一說,笑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

5、腎怕缺水

腎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動的調節中心,腎精決定著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所以,護腎一定要摒棄以下壞習慣。

吃得鹹。中醫講鹹味入腎,元氣虛的時候,口味就會變重。

不喝水。很多人不愛喝水,這其實對腎的傷害很大。

夜生活過於豐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動實際上很傷腎。引起腎陰被傷,導致虛火上炎。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事後會出現精神不振等現象。

專家支招:先咬緊牙齒再放鬆,每天反覆做百次,可以防止腎氣外洩。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有強腎滋陰之功效。飲食上,多吃些堅果;泡茶時放一些枸杞,都有助於補腎。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

歡迎關注大申網健康頻道微信(微信號:sh-jiankang)或掃描左側二維碼

回復「1」就可看到訪談預告:揪出沉默殺手,遠離卵巢癌!

回復「2」就可看到健康攻略:體檢查出脂肪肝,我該怎麼辦?

相關焦點

  • 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五臟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利於我們長壽健康、不衰老,而且對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都有好處。然而你知道五臟心肝脾胃腎都喜歡什麼運動嗎?下面就趕快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 心肝脾肺腎都怕哪些東西?答案一目了然,快來了解一下
    人們常說心肝脾肺腎,是人體的五大主力器官,它們相輔相成,共同幫助人體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不管是哪一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那麼在生活中,心肝脾肺腎,都害怕哪些東西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一個方子,通補五臟!心肝脾肺腎,全都補
    其滋養腎陰的功效,與地黃相近,故常配合同用,輔助地黃多生腎水。第二組:天冬麥冬擔何重任?補陰,當然要補腎。「腎為氣之根」,腎好則肺在呼吸時有力量,腎不好,則肺在呼吸時就呼多吸少,伴有喘粗氣的現象。同理,人體如果肺部的宣發或肅降功能失調,必然影響到腎臟功能。
  • 打通這裡,調好心肝脾肺腎!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今天分享一個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八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黃帝內經》上講:「地有深谷,人有腋膕」,人體12經脈就像12條大河一樣,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在「深谷」之處,容易出現水流的停滯和減緩,也就容易出現邪氣的滯留。人體的「深谷」稱為八虛,是人體上八個薄弱、虛陷之地。
  • 心肝脾肺腎為何稱為五臟,揭露隱藏在背後的五行觀念
    在醫學上,我們將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這種現象不少見,比如,空間上,確立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在聽覺上,建立了宮商角微羽的五音聲律;在天文上,提出了較為重要的五顆星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在這現象的背後是五行觀念,它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思維邏輯。
  • 心肝脾肺腎,挨個簡單說!
    心在人體五臟中的地位就是棋盤中的老帥,因此《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運行。道醫說心藏神,心的氣血充盈,神得以涵養,那麼人就頭腦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記憶力下降,睡眠淺而多夢,那就表明心氣、心血不夠用了,要趕快補充。道醫認為,大喜傷心。
  • 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常按養生穴,不花錢也能調養心肝脾肺腎
    人體有五大臟器,分別是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脾臟,它們在人體中發揮著各自作用,也相互合作,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可能就會牽連到其它臟器,給身體帶來諸多問題。中醫認為,五臟調和,身體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可以少產生問題。
  • 心肝脾肺腎 中西醫各有所指
    看中醫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說一些名詞術語,如脾胃虛寒、肝腎陰虛等,有些人將中醫概念中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從西醫「器官」的角度理解,就會誤以為自己的脾胃等器官出了毛病,其實不盡然。  中醫五臟主要指「功能」,與西醫形成的歷史背景不同。
  • 一招一式養五臟,你可能不知道的養肺養肝、調脾養心的簡單方法!
    人體健康就是通過五臟功能表現出來的。只有五臟六腑健康了,人也就健康了。那麼如何養護五臟健康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其實養五臟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哪種最好,而是貴在堅持,越簡單,越便於操作的方法,越有利於長期練習,人也就能從中受益。一、一招一式養五臟,你可能不知道的養肺養肝、調脾養心的簡單方法!
  • 甲狀腺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經絡交匯處,中醫角度,如何分析甲狀腺?
    如手太陰肺經,屬肺,至喉部;足陽明胃經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足太陰脾經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手少陰心經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手太陽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肝足厥陰之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任脈起於中極穴,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達咽喉至頸部;衝脈夾臍上行,經喉,環繞口唇;督脈,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等。
  • 舌與心,口與脾,鼻與肺,眼與肝,耳與腎,養五臟,方為健康!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官與身體的五臟健康息息相關。中醫看診,講究望聞問切,而望診就是通過觀察人的外表,判斷身體的健康問題。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指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從人體的眼睛,鼻子,嘴,耳朵就可以看出,人體五臟六腑的變化。
  •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一起點開聽一聽!
    《呂氏春秋》中也記載了古人編制樂舞來強身健體方法。《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概念,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係來選擇曲目,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
  • 心肝脾肺腎,如果病了,臉上會有哪些信號?
    那麼,心肝脾肺腎如果生病了,臉上會有哪些表現呢?1、心。首先來說,當一個人的額頭顏色發暗紅,則很有可能是心臟疾病的信號。如果是舌頭髮紅,則說明是心火比較大。如果嘴唇發青紫色,則有可能是心血管阻塞供血不足的表現。2、肝。從中醫五行來說,肝不好的人臉色常常是發青色,與此同時,眼睛會變得渾濁,因為肝開竅於目,肝不好的人往往眼睛更容易乾澀。
  • 五臟最喜歡這個養生動作!每天做一次,強健心肝脾肺腎,疾病減少!
    俗話說:「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五臟功能衰弱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養護好臟腑,方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院推拿科/康復醫學科主任趙焰表示,根據五臟的經絡和穴位不同,每個臟腑的養生動作各有差異。
  • 黃帝內經五行五臟養生音樂【腎】之天澗
    《黃帝內經》:天有五音,人有五臟。 五行之音律,可以調理五臟之氣機,起到祛病療疾之效。 五臟能量音樂,是運用五行五音之理論創造而成,其中的音律節奏能與人體生理振動頻率和節奏產生共鳴。
  • 人體五臟各有官職
    編者的話:中醫認為,心、肺、肝、脾、腎這「五臟」是一個整體,相互關聯、共同作用。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將人體比喻成一個國家,根據五臟特點為其分配了「官職」,形象論述了各臟腑功能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特邀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教授李興廣來解析五臟的「官職」,並教大家如何利用其養生。
  • 這四個地方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經常有網友問,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如果這三條經的氣血一旦運行受阻,無形中就會傷害到心臟與肺,引發這兩個臟器的疾病。
  • 全球唯一「披著人皮」博物館,心肝脾肺一覽無餘,每次僅16人參觀
    >這些年來,我國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在滿足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下,人們也開始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喜歡去世界各地感受不一樣的人文風情,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在外出旅行時,人們也會看到不同的地方有種的不一樣的建築,對於一些其他的建築物,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在荷蘭,就有一個神奇的建築物,這個建築物的形狀是按照人體模型來設計的
  • 全球最奇葩的巨型人體建築 心肝脾肺腎俱全
    所長沒有胡說,世界的某個角落裡,真存在那麼一座奇特的建築——人體大廈。整座博物館被紅褐色的鐵皮包裹著,巨型人像半坐著,雙手放在膝上。人體博物館高35m,內部一共有7層。裡面包含了人體的全部組織結構,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按照同等比例建造。從人體模型的膝蓋往上走,我們就可以開始「臥槽這是啥」,以及「臥槽這又是啥」的旅程了。
  • 五臟藏毒的人,身體會有哪些異象?若你有,說明或該給五臟排毒了
    心肝脾肺腎,體內的這五個臟腑為維持人體健康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想要身體好,應該先把五臟養好。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和垃圾,人體正氣不足時,還會感染風、寒、暑、溼、燥、熱這六邪,它們會匯聚在一起,就成了體內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