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五大臟器,分別是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脾臟,它們在人體中發揮著各自作用,也相互合作,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可能就會牽連到其它臟器,給身體帶來諸多問題。
中醫認為,五臟調和,身體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可以少產生問題。現代人都比較重視養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調養五臟,就是為了保持健康。
其實,調養五臟並不難,身體就有對應五臟的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達到養生效果,五臟被滋養,就可以正常運作,一切保持在穩定狀態,身體自然就能少產生問題。
對應五臟的穴位到底在哪?
心俞穴和天泉穴,對應的是心臟,經常按摩可以散發心室之熱,達到養心的效果。心俞穴在後背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自己是不能按摩到了,只能找家人或旁人幫忙了。
每次用拇指按摩50次,堅持下來,就能給心臟帶來好處,減輕心臟負擔,讓心臟處於安全健康狀態。
天泉穴位於手臂內側,在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找準穴位,用食指按壓,可以幫助清熱除煩,還有散淤通乳的作用,對養護心臟還是有利的。每次兩邊手臂,各按摩50次。
經常按摩陽陵泉穴,可以調養肝膽,陽陵泉穴通肝膽經,肝膽有相關問題的人,可以經常按摩,有改善問題,養護肝膽的作用。
陽陵泉穴就在腿部,屈膝90度,找到膝蓋外側兩個突起地方,偏下的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就是陽陵泉穴所在位置。
滋養肺臟,可以常按孔最穴,有清肺熱和滋肺陰的效果,沒事的時候,多按摩按摩,肺也能舒服很多,可以減少產生損傷。
肺不喜燥,既然有清肺熱的效果,就可以多按摩。孔最穴,位於前臂掌面橈側,在腕橫紋上7寸處,找到位置用雙手拇指指腹進行按壓,然後再做環狀運動,每次3分鐘,每天2次,可以達到效果。
按摩腎俞穴,可以補腎氣,養護腎臟,還有保護腰部,緩解腰酸背痛的效果。腎俞穴在後背第二腰椎棘突上,找到穴位,用手捶打,或者找他人幫忙按摩,每天按摩10分鐘左右,就可幫助改善問題,強健腰背、補益腎氣,還有利水效果。
調理脾臟,一個穴位比較適合,就是足三裡穴,它就在腿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早起後,找到足三裡穴進行按摩,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疲勞,提升免疫力,對健脾補氣都會有好處。
足三裡穴屬於胃經合穴,在腿部外膝蓋眼向下四橫指的地方,將小腿彎曲,在小腿外側找到位置,就可以進行按摩,每次按摩50次左右,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總結來說,身體自帶的養生穴位,閒暇時候多按摩,就可以幫助保養身體,保證五臟調和,身體也能少出現問題,疾病不來擾,長壽也願意靠近。
除了要多按摩養生穴,也要養成良好習慣,在養生時,同時擁有良好習慣,才能少給身體增添麻煩。保持規律的作息,多喝水、多運動、心態保證良好,就可以有個好身體,疾病都不敢來騷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