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常按養生穴,不花錢也能調養心肝脾肺腎

2021-01-10 中醫科趙曉峰

人體有五大臟器,分別是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脾臟,它們在人體中發揮著各自作用,也相互合作,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可能就會牽連到其它臟器,給身體帶來諸多問題。

中醫認為,五臟調和,身體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可以少產生問題。現代人都比較重視養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調養五臟,就是為了保持健康。

其實,調養五臟並不難,身體就有對應五臟的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達到養生效果,五臟被滋養,就可以正常運作,一切保持在穩定狀態,身體自然就能少產生問題。

對應五臟的穴位到底在哪?

心俞穴和天泉穴,對應的是心臟,經常按摩可以散發心室之熱,達到養心的效果。心俞穴在後背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自己是不能按摩到了,只能找家人或旁人幫忙了。

每次用拇指按摩50次,堅持下來,就能給心臟帶來好處,減輕心臟負擔,讓心臟處於安全健康狀態。

天泉穴位於手臂內側,在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找準穴位,用食指按壓,可以幫助清熱除煩,還有散淤通乳的作用,對養護心臟還是有利的。每次兩邊手臂,各按摩50次。

經常按摩陽陵泉穴,可以調養肝膽,陽陵泉穴通肝膽經,肝膽有相關問題的人,可以經常按摩,有改善問題,養護肝膽的作用。

陽陵泉穴就在腿部,屈膝90度,找到膝蓋外側兩個突起地方,偏下的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就是陽陵泉穴所在位置。

滋養肺臟,可以常按孔最穴,有清肺熱和滋肺陰的效果,沒事的時候,多按摩按摩,肺也能舒服很多,可以減少產生損傷。

肺不喜燥,既然有清肺熱的效果,就可以多按摩。孔最穴,位於前臂掌面橈側,在腕橫紋上7寸處,找到位置用雙手拇指指腹進行按壓,然後再做環狀運動,每次3分鐘,每天2次,可以達到效果。

按摩腎俞穴,可以補腎氣,養護腎臟,還有保護腰部,緩解腰酸背痛的效果。腎俞穴在後背第二腰椎棘突上,找到穴位,用手捶打,或者找他人幫忙按摩,每天按摩10分鐘左右,就可幫助改善問題,強健腰背、補益腎氣,還有利水效果。

調理脾臟,一個穴位比較適合,就是足三裡穴,它就在腿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早起後,找到足三裡穴進行按摩,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疲勞,提升免疫力,對健脾補氣都會有好處。

足三裡穴屬於胃經合穴,在腿部外膝蓋眼向下四橫指的地方,將小腿彎曲,在小腿外側找到位置,就可以進行按摩,每次按摩50次左右,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總結來說,身體自帶的養生穴位,閒暇時候多按摩,就可以幫助保養身體,保證五臟調和,身體也能少出現問題,疾病不來擾,長壽也願意靠近。

除了要多按摩養生穴,也要養成良好習慣,在養生時,同時擁有良好習慣,才能少給身體增添麻煩。保持規律的作息,多喝水、多運動、心態保證良好,就可以有個好身體,疾病都不敢來騷擾你。

相關焦點

  • 人體五臟 心肝脾肺腎的養護方法
    [摘要]五臟六腑中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他們是相互聯繫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五臟養護方法。肺主氣,司呼吸,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又能宣發衛氣和津液於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腎藏精,與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關,故有先天之本之稱;腎又主水,在調節人體水液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五臟的互相影響五臟雖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們的活動不是孤立的,通過經絡的聯繫,五臟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 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五臟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利於我們長壽健康、不衰老,而且對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都有好處。然而你知道五臟心肝脾胃腎都喜歡什麼運動嗎?下面就趕快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 心肝脾肺腎,挨個簡單說!
    聲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實一點都不玄,道醫的音韻養生與西醫的音樂療法有相似之處。《史記?樂書》中說: 「音樂者,動蕩血脈、流通精神。」可見聲音的確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能夠促進疾病康復。 在我們身體裡面也蘊藏著調養脾胃的力量。如民間就有「每天按摩足三裡,等於吃只老母雞」的說法,也就是說常拍足三裡穴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 五臟最喜歡這個養生動作!每天做一次,強健心肝脾肺腎,疾病減少!
    俗話說:「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五臟功能衰弱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養護好臟腑,方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院推拿科/康復醫學科主任趙焰表示,根據五臟的經絡和穴位不同,每個臟腑的養生動作各有差異。
  • 一個方子,通補五臟!心肝脾肺腎,全都補
    其滋養腎陰的功效,與地黃相近,故常配合同用,輔助地黃多生腎水。第二組:天冬麥冬擔何重任?補陰,當然要補腎。「腎為氣之根」,腎好則肺在呼吸時有力量,腎不好,則肺在呼吸時就呼多吸少,伴有喘粗氣的現象。同理,人體如果肺部的宣發或肅降功能失調,必然影響到腎臟功能。
  • 心肝脾肺腎為何稱為五臟,揭露隱藏在背後的五行觀念
    在醫學上,我們將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這種現象不少見,比如,空間上,確立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在聽覺上,建立了宮商角微羽的五音聲律;在天文上,提出了較為重要的五顆星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在這現象的背後是五行觀念,它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思維邏輯。
  • 打通這裡,調好心肝脾肺腎!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今天分享一個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八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黃帝內經》上講:「地有深谷,人有腋膕」,人體12經脈就像12條大河一樣,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在「深谷」之處,容易出現水流的停滯和減緩,也就容易出現邪氣的滯留。人體的「深谷」稱為八虛,是人體上八個薄弱、虛陷之地。
  • 心肝脾肺腎 中西醫各有所指
    看中醫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說一些名詞術語,如脾胃虛寒、肝腎陰虛等,有些人將中醫概念中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從西醫「器官」的角度理解,就會誤以為自己的脾胃等器官出了毛病,其實不盡然。  中醫五臟主要指「功能」,與西醫形成的歷史背景不同。
  • 心肝脾肺腎 調養五臟果然還得靠吃
    我們通過合理的膳食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陰陽平衡,五臟保持最佳狀態,就能健康長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養心的食物&nbsp&nbsp&nbsp&nbsp1、桂圓&nbsp&nbsp&nbsp&nbsp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
  • 心肝脾肺腎,如果病了,臉上會有哪些信號?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說的是一個人的內心想法會在臉上有所體現。但是您可能不知道的是,五官上的病灶在臉上也有一定的反應。所以,中醫才會有「望聞問切」的方式來診斷疾病,其中「望」指的就是通過看人的臉色來診斷疾病。那麼,心肝脾肺腎如果生病了,臉上會有哪些表現呢?1、心。
  • 心肝脾肺腎都怕哪些東西?答案一目了然,快來了解一下
    人們常說心肝脾肺腎,是人體的五大主力器官,它們相輔相成,共同幫助人體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不管是哪一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那麼在生活中,心肝脾肺腎,都害怕哪些東西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一起點開聽一聽!
    《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概念,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係來選擇曲目,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 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羽為水音通於腎。
  • 五臟盛衰有「生命周期」 中醫教你按年齡養生
    本期,《生命時報》記者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其成教授和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指導下,向您具體解釋按五臟氣血盛衰來觀察的生命周期。  10歲時,五臟(心肝脾肺腎)之氣已經穩定了。血氣、血脈都暢通了,氣血也流動了,流動之氣主要活動在人體下部,所以10歲小孩子喜歡「走」。這個「走」不是現代漢語中「走」的意思,而是小跑。
  • 甲狀腺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經絡交匯處,中醫角度,如何分析甲狀腺?
    如手太陰肺經,屬肺,至喉部;足陽明胃經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足太陰脾經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手少陰心經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手太陽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肝足厥陰之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任脈起於中極穴,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達咽喉至頸部;衝脈夾臍上行,經喉,環繞口唇;督脈,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等。
  • A仔:我個心肝脾肺腎啊!
    相信大家對於爆笑校園這本漫畫都不陌生了,接下來,讓小編帶你一起看一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吧!爆笑校園:劉姥姥轉行做「賣菜教學」?A仔:我個心肝脾肺腎啊!放假的時候A仔來到白吃村找呆頭一起玩耍,沒一會,玩累了,A仔去打了一杯水來喝,一邊的呆頭一臉八卦的模樣說,其實旺財是個膽小鬼哦!就比如之前,和他一起去鬼屋裡面找刺激,他比女孩子還沒用哦!
  • 這四個地方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經常有網友問,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只要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3、緩解手心汗,這相當於心包經不收斂,因為人的心包為厥陰經,是主收的,不收斂就會手心出汗。我們常有人只要一緊張就愛拼命地搓手,這種下意識動作其實也是一種自救,一種自我的幫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經。  大指走的是肺經。大指麻木跟肺經有關。
  • 心肝脾肺腎什麼病都來了,就是中了「妖怪」的這種邪氣(宣化上人)
    這心肝脾肺腎,什麼病都來了,就都是中了妖怪的這種邪氣。中毒中得太深了,所以把眾生搞得這麼多病痛都出來了,沒有福了。你以為看電視、聽電話、聽收音機、玩電腦這是很好的。不知這個令心肝脾肺腎都受傷了,將來搞得人都不是人、鬼也不是鬼了。那麼這樣子,這個世界就該壞了。
  • 一招一式養五臟,你可能不知道的養肺養肝、調脾養心的簡單方法!
    人體健康就是通過五臟功能表現出來的。只有五臟六腑健康了,人也就健康了。那麼如何養護五臟健康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其實養五臟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哪種最好,而是貴在堅持,越簡單,越便於操作的方法,越有利於長期練習,人也就能從中受益。一、一招一式養五臟,你可能不知道的養肺養肝、調脾養心的簡單方法!
  • 五指對應五臟 常按有好處
    手穴很有規律,五根手指對應著心、肝、脾、肺、腎,按一按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