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形似倒置的、前後稍扁的圓錐體,可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個腔,我國成年男性正常心重約284±50g,女性約為258±49g,其主要功能為通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全身循環。
肝呈不規則的楔形,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左、右四緣,是人體內最大的腺體,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我國成年男性肝重為1230~1450g,女性為1100~1300g。肝是機體新陳代謝最活躍的器官,不僅參與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合成、轉化與分解,而且還參與激素、藥物的轉化和解毒;此外,還具有分泌膽汁(每日約600~1000ml),吞噬、防禦及胚胎時造血等功能。
脾呈扁橢圓形,成年男性長約10~12cm,寬約6~8cm,後約3~4cm,重110~200g,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儲血、造血、清除衰老紅細胞和進行免疫應答的功能。
肺呈圓錐形,兩肺外形略有不同,右肺寬而短,左肺狹而長,是呼吸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我國成年男性兩肺平均重為1000~1300g,女性平均為800~1000g。健康成年男性兩肺的空氣容量約為5000~6500ml,女性小於男性。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呼吸,將空氣中的氧氣換入血液,而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腎形似蠶豆,上端寬而薄,下端窄而厚,左右各一,重量約為134~148g。腎臟是機體最重要的排洩器官,通過尿的生成和排出,排出機體代謝終產物以及進入機體過剩的物質和異物,調節水和電解質平衡,調節體液滲透壓和電解質濃度,調節動脈血壓和酸鹼平衡等。
胃在完全空虛時略呈管狀,高度充盈時可呈球囊形。成人空腹的胃容量約50ml,舒張時容量可達1500ml。胃除有受納食物和分泌胃液的作用外,還有內分泌功能。每天可分泌1500~2500ml胃液。
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在成人長5~7m。上端起於胃幽門,下端連接盲腸,分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三部,是進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並具有某些內分泌功能。
大腸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長約1.5m,全程圍繞空、迴腸的周圍,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五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並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膽囊呈梨形,為囊狀器官,長8~12cm,寬3~5cm,容量40~60ml,其主要作用為貯存和濃縮膽汁。
胰是一個狹長的腺體,質地柔軟,長10~20cm,寬3~5cm,厚1.5~2.5cm,重82~117g,是人體第二大消化腺。可分泌多種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及澱粉酶,有分解和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食物等作用;還可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濃度。每日分泌胰液約750~1500ml。
膀胱空虛時呈三稜椎體形,充盈時呈卵圓形,為儲存尿液的囊狀器官。正常成年人膀胱容量平均為350~500ml,超過500ml時,因膀胱壁張力過大而產生疼痛。膀胱最大容量為800ml,女性略小於男性,老年人因膀胱張力低而容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