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行業硝煙再起2019:路徑的分野與技術的暗戰

2021-01-09 唆麻

伴隨著AI、5G以及自動駕駛的逐步落地,地圖行業的2019年充滿了機會和挑戰,這個機會可以分幾個方面來看,一是隨著出境遊,五一、十一黃金周旅遊人數的不斷上升,用戶對於地圖導航、旅遊信息的需求持續井噴,地圖已經成為了國民級應用,二是產業網際網路浪潮興起,位置服務需求開始井噴。

不光是導航,所有和位置相關的服務,比如物流,交通,位置搜索,高精地圖,軌跡等等,都成為了熱門。這一切也促使著整個行業朝著智能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

如果說2018年地圖大戰是地圖AI化、打通自動駕駛以及智慧城市,那麼今年的地圖行業則更多是基於未來的競爭:生態,技術產品,以及打通更多的行業和領域的能力。

比如百度地圖。12月10日,百度地圖召開生態大會,首次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生態全景,同時重磅宣布了幾個消息。

一、嶄新的全景生態,百度地圖開放了智能定位、路線規劃、導航、路況、地圖影像服務、軌跡服務、位置搜索服務,智能小程序八大類應用能力,推出針對智能交通、共享出行、快遞物流等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

二、聯合九大頂級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

三、推出以AI技術為核心的「1+3」智能旅遊產品矩陣(1張地圖+AR導航、AI導遊、VR全景虛擬遊),以及智能旅遊管理平臺。

四、發布行業首個地圖開發者發展趨勢報告。

事實上,我們在2019年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過去更傾向「悶頭幹大事兒」的地圖開始頻頻對外「秀肌肉」,一方面是競爭更加白熱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地圖成了「香餑餑。」

商業世界裡逐利是王道,這也許就是地圖行業無法像電商、遊戲、短視頻這些風口浪尖上的產品在過去幾年始終活躍在媒體鎂光燈下的原因——網際網路消滅了地圖天然的信息差,但沒有構築起新秩序和新商業模式。如果我們把前五年稱為上半場,那麼核心就是在試錯、探索,而進入19年後,尤其隨著人工智慧以及5G的落地,一連串變化,可能預示著這個行業將要開啟一個速度、節奏都更快的下半場。

而另一方面,儘管有新勢力湧入,但地圖領域的傳統四大公司,百度、高德、谷歌、蘋果,依然牢不可破,這些公司所組成的四大陣營幾乎壟斷了全球地圖業務。在過去一年中,它們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哪些成就?站在即將來臨的2020年裡,我們試圖從定位,賽道,功能,技術,生態,海外這個幾個方面來還原和盤點一下國內外各家地圖廠商的發展現狀。

01百度VS高德,兩個世界的戰爭

1、定位

目前來看,高德正從傳統的地圖商轉型為出行平臺。而百度則已在打造地圖生態。

地圖產品比較特殊,它有著極強的工具屬性和高用戶粘性,並且用戶的依賴性非常強。尷尬的是,地圖並不像遊戲、電商那樣容易變現,但大家都意識到,地圖是一個戰略性很強的產品,只是目前還沒找到定位。在前幾年時間裡,地圖被認為是移動網際網路入口,於是大家紛紛把它作為入口產品來對待,阿里、百度、騰訊也在這時開始發力。但隨後大家發現,O2O浪潮來了之後,地圖紛紛上馬本地生活服務,企圖在本地生活這塊撕開一個口子。

高德從去年升級為一站式全域出行服務平臺後,今年繼續加碼,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出行服務是「高德地圖今年的1號工程。」

今年9月,高德地圖聯合國內27家網約車平臺共同推出「敢坐敢賠」,本質在於強化其出行平臺的屬性和定位。雖然強調和滴滴仍然是合作關係,但在滴滴並沒有出現在這份名單中,換句話說,雖然明面上並沒有說,但高德滴滴實質已經開戰。

高德希望在運力上和滴滴一戰,將地圖變成打車軟體,一方面是先發優勢,另外一方面也是基於阿里戰略的考慮——阿里雖然投資快的,但最終失去了滴滴,隨後又投資了T3,但仍然缺乏一個在出行方面有分量的牌。

總結就是高德今年核心還是以流量入口作為定位,然後再深度綁定阿里,在不同場景下做轉化。

而百度這邊,百度已經下定決心要在AI地圖領域大展身手,早在2018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就表示:「地圖經歷石器時代、航海時代、印刷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到如今人工智慧時代。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百度地圖全方位變革,正在定義第五代地圖。」

所謂的人工智慧地圖,就是AI賦能下,地圖在交互體驗、位置信息、出行服務以及出行決策等方面產生重大變革。

事實上,百度地圖在發力人工智慧地圖之初便逐步落地了諸多基礎能力:比如語音助手,AR導航,這些可以算作是百度地圖AI化之前積累的能力,如果沒這些鋪墊,後面的釋放AI能力也就無從談起。

今年不論是「百雀靈」語音定製功能,還是這次的八大類應用能力和解決方案,都意味著百度地圖基於AI能力的進一步釋放和開放。

我們看一看公布的生態全景就全明白了:生態圈的底層是百度大腦的語音、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百度智能雲的雲計算、雲存儲、雲資料庫、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之上是百度地圖十餘載的LBS數據;然後是八大類應用能力,最上層是針對各行業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理解成是百度地圖是要面向產業和行業,打造中國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這是一盤大棋,裡面有物流運輸商,有智慧交通,有商業服務,有出行,甚至還包括了IOT和車聯網,所有一切涉及位置服務的產業和行業,都可以納入到百度地圖的生態中來。

在我看來,地圖本身只是一個工具,也沒有多少商業化的空間,然而地圖的戰略價值非常大,涉及無人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等。2019年兩家的動作,都體現了兩家地圖巨頭對產品的不同認識和定位。

百度地圖的定位,一言以蔽之,是全國最大的地圖基礎服務設施,深入到各行各業,包括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出行服務的毛細血孔中。

2、技術&產品

作為地圖產品不可或缺的導航功能,各家也使出渾身解數來提高自身產品的粘性和用戶活躍度。比如智能語音助手、信息流、導航語音包、特色服務以及付費內容等。

先說百度,百度地圖目前已經形成了幾大AI系列特色功能。如百度地圖智能語音助手、語音定製功能「百雀靈」、AR步行導航、出行助手等。

百度地圖可以說是全行業最強調AI落地在地圖APP應用層的玩家。百度地圖作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在準確度、豐富性、易用性三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

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

一是數據採集層面,已經幾乎實現了全AI採集流程。

AI化數據採集能力,AI化地圖數據生產包括信息獲取、數據採集、數據生產、動態修正四大環節。

2019年7月3日,在「Baidu Create 2019」百度 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地圖向外界全面展示了其AI化數據採集能力,80%數據採集環節實現了AI化,已成為業內AI化水平最高、搭載的AI技術最強最豐富的地圖廠商。

百度地圖基於每天數億條軌跡數據、遙感數據、網際網路數據第一時間感知現實世界道路變化情況;運用自動化採集調度方法實時調度採集車輛前往現場採集,並通過雲端協同實時回傳數據;再依據圖像識別等技術做視覺語義化分析,並對POI圖譜及道路資料庫進行動態修正,快速更新道路資料庫,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出行服務。

數據採集一直是地圖的痛點,尤其是動態數據的採集,事實上,從未來來看,地圖的核心價值是沉澱精準數據,為AI主航道發展持續輸血。

我們常說,AI最核心的需求是數據需求。而百度地圖源源不斷新增和沉澱的億級數據,是助推AI主航道難得的燃料。

在數據採集和生產層面,百度地圖以全景高精採集為基礎,先構建起基礎的骨架路網之後,再輔以眾源能力實現實時採集。目前百度地圖已經實現了日均位置服務請求超1200億次、日均軌跡裡程20億公裡、POI全球覆蓋總數達1.5億、智能語音助手累計用戶數破3億、道路裡程覆蓋940萬公裡、全景圖片13億張等數據能力。

這意味著什麼?藉助AI的能力,百度地圖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這種數據積累的能力還在不斷攀升,最終形成滾雪球的效應,成為人工智慧地圖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

二、在用戶服務方面,形成了一系列AI特色功能,比如智能語音助手、ETA(通行時間智能預估)等等。

舉例來說,以智能語音助手為例,目前百度地圖已經做到了全場景下的語音全局操控,實現多輪對話,提高交互效率,完全把雙手解放出來,提升駕車安全性。對手機說一聲「小度小度」就能召喚智能導航,基本打通了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積累的能力,已經成為用戶出行時高頻使用的功能。截止至2019年2月4日除夕,百度地圖智能語音用戶量累計突破2億。今年國慶當天,百度地圖智能語音助手用戶數已累計突破3億。

智能定位與ETA 等特色功能在大眾層面的備受追捧,也進一步使百度與「人工智慧」這一標籤牢牢綁定。前者可以在GPS 信號極弱場景下實現持續定位導航,為用戶提供全場景服務;後者則能實現通行時間智能預估,在出行前便可提前預知路況,合理規劃出行時間。

再來看看高德,高德今年的重點,一是信息生態,包括本地生活吃喝住行的服務,另外一方面也有內容領域的創新,比如高德今年國慶試水的「景區隨身聽」。

今年國慶,高德推出了自己的隨身聽服務。首批將覆蓋故宮、恭王府、頤和園等500個熱門景區,國慶期間,高德將上線知名古董收藏家、鑑賞家馬未都針對故宮的講解音頻。

這個產品是基於旅遊痛點設計的:假期景區人太多,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並沒辦法幫助遊客了解到真正的文化知識。「隨身聽」裡面的音頻內容,可以根據用戶定位進行觸發,也將根據用戶的興趣進行推薦。

而打開高德,點進「附近」則會發現,裡面有大量類似打卡種草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大多來自口碑等阿里系產品的內容,毫無疑問,高德正在強化本地生活類的服務,包括美食,娛樂等等,這其實對標的不是百度,而是美團和大眾點評。

高德的邏輯是,出行是更優先於本地生活的流量入口,如果能在流量上遊「截胡」掉一部分流量轉化到高德體系內,那麼本質上就會對美團等產品形成牽制。

不過也有一些疑問,比如說,景區隨身聽是否是強需求,如果是配合國慶高峰期去做市場營銷無可厚非,但是否能夠常態化存疑,尤其是付費這件事,我個人覺得試水摸索的成分大一些,但常態化很難。

另外一方面,百度地圖早已開始發力旅遊這個關鍵場景,在境外遊優勢很大,起步早很多,在這次的大會上,百度地圖打造了AI+智能旅遊的全球生態格局,推出了以AI技術為核心的「1+3」智能旅遊產品矩陣。百度地圖很早也上線了旅遊景區語音播報的功能,這次則是將業務都整合起來了。

看似界面一樣,但本質上高德和百度已經在產品上體現出了不同的戰略思路。

3、海外化

百度和高德在海外這塊差距非常大。不誇張的說,在海外市場這塊,百度地圖可以「吊打」高德。

(百度地圖的國際化發展進展)

高德今年對外表示:「國內的市場足夠大,目前只服務了三分之一,因此,我們優先開發國內市場,後續會向海外探索。」

事實上,的確如此,在國外打開高德地圖,幾乎沒有多少POI數據點,更別說精準的信息服務。也不難理解,高德的重心在出行,海外市場並非其核心目標。

但另一方面,百度地圖則對拓展出境遊場景非常有興趣,百度地圖目前全球POI超1.5億,覆蓋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唯一服務全球的地圖,毫不誇張的說,百度地圖幾乎就是為出境遊用戶量身定做。

地圖最核心的是底層測繪數據的精準度,這關係到後續的導航,位置,推薦等一系列服務。試想一下,如果你去了一個連地圖都不知道的地方,你怎麼能準確的去其他地方,在海外化,百度地圖在這一點上比同行地圖要領先不少。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分享過一個例子(參考在谷歌的大本營用百度地圖可還行?事實證明非常行),我們當時走的是小眾路線,比如蒙特雷這種海濱小鎮,景色非常美,一號公路最著名的Monterey Bay就在旁邊,但在國內旅遊App中的rank很低。

我們對比了三家地圖,在谷歌地圖上,有非常詳細的地形圖,在高德地圖上,這片是空白,在百度地圖上,不但有不輸給谷歌的地形地貌圖,還非常貼心的附上了附近的旅遊景點,甚至連聯繫方式都配上了。

截止到2018年,百度地圖已經支持100+個國家駕車導航,境外車機導航服務上線;2019年,公交地鐵換乘覆蓋熱門國家和地區,上線離線導航、境外打車。

除了中文景點、中文美食,中文酒店探索這些常規功能,百度還在產品細節上打磨很多。比如有國際問路卡,實時公交信息以及熱力圖。以用餐為例,百度地圖為英語不熟練的用戶提供了常規的點餐口語,比如「請問附近有中餐廳嗎」「這次我買單」等中國常見短語,以及實時翻譯的功能。

最讓我驚訝的是,百度地圖在國外也有AR導航功能,我們到洛杉磯downtown遊玩時,去一家非常有名的書店,用的就是AR導航功能,沿著箭頭走即可,和國內一樣。類似的功能谷歌地圖也有,谷歌在今年I/O大會上也公布了這個產品,但百度要更快一步。

百度地圖上還有專門的旅遊圖層,將附近的景點都標註出來了,方便用戶選擇不同的景點瀏覽,這個功能非常強大,因為能很直觀的知道距離,POI+內容標籤的形式也方便用戶創建自己的旅途行程。

海外市場是百度地圖的一大特色,未來來看,也是百度地圖的護城河之一。

02蘋果和谷歌,AR地圖當道

聊完了國內市場,我們再來看看國外的谷歌蘋果。

如果說要給19年的谷歌地圖和蘋果地圖下一個定義,那就是AR地圖。

谷歌的AR地圖推出顯然有些一波三折:今年3月,谷歌開始向部分城市的少數地圖用戶推出基於AR的導航功能的alpha版本;今年5月AR地圖登陸Pixel手機。8月9日,谷歌在官方博客宣布,向ARCore和ARKit用戶推出Google Maps AR導航功能:Live View(beta版)。

與傳統的GPS定位不同,Live View採用一種視覺定位系統,其原理是你在GPS定位手機大致位置後,可以通過攝像頭掃描周圍環境,接著會將掃描到的視覺圖像與谷歌街景數據交叉對比,以達到更精確的定位。

除了谷歌之外,蘋果地圖也瞄準了AR地圖。

據外媒報導,蘋果向美國專利局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名為「使用增強現實的導航」,即使用攝像頭分析道路信息,再通過AR技術將導航信息疊加到實時路況上來為用戶提供導航信息。

不過蘋果地圖想要上線AR地圖功能,恐怕還要再等幾年。

作為傳統的地圖行業老大,谷歌地圖的地位不可撼動,蘋果依靠iPhone的預裝,在蘋果用戶群體中撕開一個口子,但口碑一直不佳,原因在於蘋果地圖早期產品的確做得很差。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蘋果地圖中最驚人的功能大概要數「Look Around」,它呼應了谷歌地圖頗受推崇的街景功能。蘋果對這一理念的實踐效果十分流暢,界面精美,相比之下,谷歌街景看起來就像是世紀初遺留下來的文物。

但說實話,蘋果地圖的功能還是比較弱,比谷歌、百度,都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它連最基本的地圖功能(比如指引用戶從A點走到B點)都做得很差,甚至一度成為蘋果的典型失敗案例。推特上充斥了對蘋果地圖的用戶吐槽。

幾個月前,在回應美國國會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時,蘋果透露,已經在改進地圖應用以及其相應服務方面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算上對自己產品的一個反省吧。

再來看看谷歌地圖,谷歌地圖今年新出的功能並不算多,比如,在上個月Google Earth推出了「創作工具」,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繪製出全球各地的地圖,而Google Earth可以通過將觀眾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來將它們作為一個身臨其境的故事來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谷歌正在推出Google Maps的更新,該更新可以說當地語言的地名,方便用戶與當地人交流找到目的地。不過GoogleMap的大部分新功能,相比去年來說,還是有點缺乏新意。比如去年穀歌地圖App就推出了一些軟體層面的功能創新,比如類似高德的一站式出行(騎行、公交、打車等混合出行的智能路線推薦和服務入口),以及打通Spotify,AppleMusic和Google Play等娛樂內容。但今年重磅推出的AR地圖功能,對於好幾年前就已經熟練運用AR地圖的國內用戶來說,怎麼說呢,缺乏創意吧。

03

以及……

我們從定位、產品、技術以及海外等角度分析了高德和百度地圖之間的差距和區別,也見識了國外谷歌和蘋果之間的博弈,總的來說,在未來3~5年,地圖行業真正的競爭還沒來到,這包括了上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對高精地圖的需求的競爭,還有下遊地圖與各個場景,包括本地生活服務,出行,旅遊等場景的結合的想像空間的探討。

高德和百度目前不分伯仲的態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雙方不同的戰略定位,不同的產品策略,以及不同的打法,到底孰優孰劣,會在3~5年之內見分曉。

我個人的感覺,地圖已經經歷完整的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隨著5G和人工智慧的落地,地圖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討論誰是市場佔有率第一意義不大,關鍵還是要看未來。

相關焦點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在內業製作方面,百度地圖擁有一套高自動化、縝密且專業的製作流程,包括道路要素自動化識別、底圖自動化差分、數據半自動化製作等多個環節,有著高效率、高時效等特點。在這次大會上,百度地圖還重磅發布新一代道路數據生產模式。憑藉領先行業的智能採集硬體以及AI自動化生產能力,在數據製作環節打造了龐大的高精度俯視圖資料庫,實現了道路數據從傳統道路級向車道級的跨時代進步。
  • 崇法辯論賽複賽——雄辯滔滔,硝煙再起,究竟誰能晉級?
    崇法辯論賽複賽——雄辯滔滔,硝煙再起,究竟誰能晉級?圖文編:龐眉|法學實務|法官風採|法苑文化||普法天地|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讓太陽擁抱你歡迎關注崇左中院公眾號~原標題:《崇法辯論賽複賽——雄辯滔滔,硝煙再起,究竟誰能晉級?》
  • IDC發布高精度地圖市場份額報告 籮筐技術旗下易圖通躋身頭部
    11月16日,IDC諮詢發布2019年中國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根據報告,2019年,中國高精度地圖市場開始進入各大廠商進一步搶灘布局的一年,從市場份額角度看,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市場主要是國內頭部圖商佔據主導地位,排在前四位的分別為百度、四維圖新、高德和易圖通。
  • 玉米漲爆了,搶糧大戰「硝煙再起」!到底能漲多少?12月29日糧價
    在這幾個意外之下,從玉米9月份上市開始一路震蕩上行,在12月中旬出現出現短暫休息後,近期再度出現上漲風潮,搶糧大戰硝煙再起。12月29日玉米市場顯示:共有29家企業出現上漲,價格最高的濰坊英軒,從今天上午11點55分開始,過篩最高價已經達到1.36元/斤。
  • 「路痴」,有了手機地圖你的病就有救了
    手機地圖的出現,終結了「問路靠嘴,走路靠腿「的傳統出行模式。隨著國人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用戶對手機地圖的依賴程度和深度需求也在持續增強。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手機地圖APP市場活躍用戶規模已達7.84億。手機地圖已從單純的生活軟體逐漸成長為大眾生活的剛需工具。「路痴」,徹底淪為了過去式。
  • 蘋果加速摒棄OLED屏:正全力推進MicroLED顯示技術,即將商用
    今日看點 小米舉行十周年演講發布會,小米10至尊紀念版正式發布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雙雙與環球音樂達成合作,版權爭奪硝煙再起 蘇寧易購零售雲營收實現數百億,明年門店目標超12000家
  • 《冰封王座》地圖:功夫3C - 星宿會戰
    , 在3C地形中展開激戰, 不分真實虛擬,不分時間空間,不分職業性格,在這裡會發生黃飛鴻的佛山無影腳大戰張無忌的九陽神功, 或者明朝大將劉鋌單挑三國五虎將之一張飛., 因此當龍戰於野遇上華山劍法時雙方玩家就要心裡有數怎麼打了; 見龍在田也可以被打斷, 如果在跳躍過程中被打斷是沒有效果的(郭靖也會立刻落地);霍元甲的八卦迷蹤步和張飛的橫衝直撞沒有魔免, 也就是說當被黃飛鴻五郎八卦棍追擊時, 李小龍可以從容跳走(有魔免), 但霍元甲和張飛卻是逃不掉的, 黃飛鴻會繼續追著他打(因為黃飛鴻魔免, 張飛撞不暈他).
  • 野山羊的養殖技術
    馴化豢養 將野外捕獲或購回來的純野山羊放入圍牆內。在入馴養場之前,起首要對其打針1。次畜疫苗或三聯苗,並拔失落閣下2個獠牙。再用「滅蝨靈」按解釋摻水擦其全身,因純野羊身上有許多羊蝨。被馴養的純野羊體重一樣平常選在5~6公斤,由於這類野羊月齡不年夜,可塑性強,易馴化。
  • 2019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
    一、屏幕全面屏全面屏正成為手機行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從小米提出全面屏方案以來各大手機廠商分分加入,從小米mix系列推出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對於科技的探索小米一直是首當其衝的標杆形象劉海屏劉海屏是蘋果最先推出的一種全面屏方案,也是最受詬病的一種全面屏方案,也是最發多數人不看好的一種設計方案,但對於缺少設計和技術的手機行業來說蘋果就像行業的一個標杆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與雲計算互融互通    三、雲計算推動GIS行業變革    四、2019年雲計算構建GIS應用新模式    五、2019年「數字重慶」打造國內雲GIS樣板第五章 2018-2019年我國GIS產業監測  第一節 3S行業行情監測    一、3S行業行情監測綜述    二、3S行業行情監測綜述  第二節 2018-2019年國產GIS軟體發展情況分析    一、2019年度國產空間信息系統軟體測評結果揭曉
  • T-EDGE 2019國際科技風暴即將登陸北京,聚焦世界「分野與共識」
    北京2019年11月15日 /美通社/ -- 2019年,不破不立的一年。世界格局風起雲湧,技術發展持續衝擊商業,科技促使中國經濟走到了新分岔口,網際網路的快與慢在這一年得到充分體現。一方面,線上流量紅利消失,讓人們開始思考商業的更多玩法;另一方面,新消費的持續熱度,區塊鏈的春天,也讓人們看到新經濟時代的更多可能。
  • 十二年的百度地圖和他的AI新徵程
    古人稱12年為一紀,百度地圖也剛好走過了整整一紀的周期。在中華傳統數字文化中,「12」是一個吉利和重要的數字。12年來百度地圖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從PC時代向移動時代再向AI時代的變遷。百度地圖從開放定位技術、開放平臺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單品,發展到如今月活用戶超過3億。
  • 新版人民幣發行、2019版標準地圖上線……本周提醒滿滿乾貨!
    2019版標準地圖上線8月29日,正式上線的新版標準地圖包括中國地圖209幅、世界地圖51幅、專題地圖9幅,共269幅。同時,為用戶提供了自定義編制地圖所需的3幅自助底圖,其中中國地圖2幅,世界地圖1幅。用戶可通過自然資源部網站、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地圖技術審查中心網站等免費瀏覽和下載這些標準地圖。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1、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市場:黑天鵝事件或將加速行業出清新冠肺炎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主要在:電影院放映停擺,在拍電影的拍攝工作延 期,已定檔影片推遲上映,加劇後續檔期競爭程度。 1) 院線行業:隨著疫情升級,以省/市為單位相繼發布通知暫停開放包括電影院在內的 人員聚集場所。
  • 汽車品評|高精地圖 無人駕駛傳感器之外的另外一個眼睛
    而高精地圖,則能為車輛無人駕駛規劃路徑進行決策提供一個重要參考,是整車無人駕駛控制器的導航系統。無人駕駛將對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產生的變革已經毋庸置疑,而掌握高精地圖就成為掌握無人駕駛的先決條件。在自動駕駛領域,尤其是達到L3或L3以上級別的無人駕駛時,高精地圖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
  • 【IDCC2019 We訪談】富通雲騰徐志新:需求決定技術「對」與「錯」
    在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2019)上,來自IDC、雲計算等領域的專家和從業者將齊聚一堂,對此作出討論,共商破局之路。在IDCC 2019開始之前,中國IDC圈We訪談欄目組也在遍訪行業專家、意見領袖,聽取他們對2019年中國IDC市場、雲計算市場發展的見解。
  • 百度開源2020:二十個技術領域持續開源 飛槳、阿波羅成行業領先者...
    幫助越來越多的行業完成AI賦能,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飛槳生態社區建設:GitHub的所有倉庫(repo)累計 star數量 55000+(2020年新增30000+),累計 commits超過16萬次,開源貢獻者超過 5000+,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97位,飛槳特別興趣小組(PPSIG) 7個。
  • 集成電路行業:封測龍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
    全球封測行業穩健增長,大陸封測龍頭份額持續提升。全球封測市場規模小幅增長,預計2019年全球IC封測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至530億美元,其中委外代工趨勢明顯,Gartner預計全球OSAT佔比由2010年的48.56%提升至2020年的54.10%。
  • 縱橫中東分野漸顯
    原標題:縱橫中東分野漸顯  新年伊始,沙伊交惡,事出有因。在沙特處決什葉派傳教士,伊朗民眾衝擊沙特使館的亂象背後,是兩國在中東大棋盤上的消長得失。在過去一年裡,「伊斯蘭國」坐大,美俄歐博弈頻繁,地區大國各顯身手。
  • AI附能行業 — 他免費開放視覺人工智慧技術
    現在搭載虹軟的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產品在全球已經累計超過100億臺設備,這是過去23年的一個累計。像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等客戶,手機相機程序裡面搭載的都是我們公司的產品。現在創新分兩類,一類叫做模式創新,一類技術創新,我們公司就是屬於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