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永利實習生王丹)
「學會三遍九,普天走一走;有人來打扮,使上『獅子滾繡球』」。西安興慶宮公園北門的休閒長廊裡,每天都有數十位耄耋老人聚集在「益智算盤」區,一邊朗誦著珠算口訣,一邊噼裡啪啦地撥打著算盤,尋找著時代的記憶。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興慶宮公園北門裡時,9個巨型算盤周圍圍滿了男女老少的市民,大夥都在爭搶著撥弄著每個算盤上黃顏色的珠子。「撥錯啦,六上一去五進一,要從下面撥一個珠子下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太太正站在一位老大爺旁邊指導他打算盤,情急之處,老太太將手伸過去撥弄著算盤珠子,現場十幾名圍觀的市民見狀都笑了。由於忘了珠算口訣而撥錯珠子的老大爺尷尬地起身,把位子讓給這位老太太。老太太落座後,手指嫻熟地撥著算盤珠子,隨著噼裡啪啦的珠子碰撞聲,老人口中還不停地念叨著:「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
這位老人名叫楚翠平,今年72歲,她對現場的人們說,算盤是我國最早的數學工具,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她當了20多年的會計,一看到算盤感覺非常親切。前幾天在公園裡鍛鍊身體時,忽然發現這裡安裝了這麼多算盤,一些孩子們都把算盤當玩具,她就不由自主地走過去一邊撥弄,一邊給孩子們講算盤的歷史和作用,還教孩子們口訣。她撥著撥著,思緒一下子回到了過去。可孩子們卻說:「太陌生、太老土了,現在有電腦、有計算器,誰計算還用這老『古董』?簡直就是一個玩具。」她聽完後覺得十分痛心。
本文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