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樂?

2021-01-16 環京津新聞網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

「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近期,一些老年玩具店進入大眾視野,光明智庫派出記者現場觀察、多方走訪,把玩具店主、設計者、老年「玩友」、專家學者的聲音聚攏於此。期待這些聲音激發的思考,轉化為向老人奉上的一份貼心禮物,讓晚境美好,人間情暖。

【記者探訪】

在這裡重拾兒時樂趣

寒冬的周末,記者來到位於通州區楊莊路的「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推開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寬闊敞亮的空間,佔地足有200多平方米。偌大的店鋪被分為陳列區、運動健身區、益智玩具區,豐富多樣的大小玩具遍布其中,讓整個空間格外溫馨。

店鋪中老人的身影並不多。店主宋德龍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老人們來得挺多,一天能有好幾十人。這幾天天氣寒冷,加之受疫情影響,老人們很少出門。

72歲的劉先生笑聲爽朗,是這裡的老顧客。平時除了帶孫子,他就愛打桌球。「自從發現了這家店,就惦記上了,常過來看看。投壺、空竹、小人書,好多好玩的,還沒玩遍呢。」他的孫子兜兜今天是第一次來,很多玩具從沒見過,正滿眼新奇地蹲在地上把玩空竹、鐵環,時不時摸摸「華容道」,解解九連環,還拉著爺爺興衝衝地玩起了投壺。

「嘭」一聲,宋德龍用一臺小爆米花機做出了噴香的爆米花。84歲的房奶奶一直圍著看:「這個機器用著挺方便,還能自己做零嘴兒。想當年,那可都是大機器,鐵傢伙,現在很少見了。」房奶奶念叨著,買了一件帶回家。她住在店鋪附近,家裡人少,平時發愁不知怎麼打發時間。「來這兒不但能玩玩具,還能和其他老人聊天。這兒的玩具對我們口味,那些電子設備,老年人看不太懂。」

幾位中年人也在店裡轉悠。他們有的想給家裡老人買點兒小玩意,有的帶孩子來「懷舊」。「現在的孩子沒怎麼見過這些,想讓她也體驗下我們小時候的樂趣。」一位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對記者說。她還和店主探討:「只賣玩具能掙錢嗎?我看,來玩的老人比買的多。」

這也是許多人來「老有所玩」後產生的疑問:讓老人們免費玩玩具,還有人願意買嗎?宋德龍有自己的考慮:「開這家店不僅是賣玩具,更是希望建成老年人的俱樂部,讓大家一起玩兒、交朋友。一旦收費就感覺味道變了。」他曾多年從事與老年文化有關的行業,深深體會到老年人娛樂的缺失,所以才開了這家店。收羅400多種玩具花了他不少心血。到目前為止,雖然開業以來受到不少關注,但還沒到盈利階段。「我在投資前就做好了面對困難的準備,希望半年以後可以逐漸盈利吧。不過也有好的趨勢,最近不少物業公司、養老院、企事業單位過來團購,為老人設計一些娛樂活動、用玩具解壓。」宋德龍說,開業以來他最自豪和欣慰的,是讓更多人注意到了老年人被忽視的「玩兒心」。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老人很少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活動,日常的精力和時間大多用來照顧晚輩,此外,就是跳跳舞、打打牌。被問起想要什麼樣的玩具時,很多老人表示幾乎沒想過,但「聽了就動心」。他們告訴記者,有趣的小玩意兒當然喜歡,但不知道怎麼買、買什麼。

開店之前,宋德龍考察過國內外老年玩具的市場情況。他發現,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目前已有成規模的老年玩具專賣店,還有專門為老人開發玩具的企業。日本對老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關注,經常在市場上推出各種老年益智類玩具和交互類玩具。美國有一系列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和戶外娛樂設備。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老年玩具」還是比較新的概念。

「老年玩具店,咱們國內之前也零星有人經營,但能堅持下來而且盈利的少之又少。」宋德龍坦言,「總得有人來努力,努力多了,說不定就成了。」

【講述】

老年玩具網店:利潤不高,需求挺大

講述人:淘寶某老年玩具店店主 王 宏

從小我就喜歡鼓搗小玩具。因為很多老年人也想玩玩具,但不知道去哪兒買,我就開了家網店,專門賣些老人們喜歡的物件。

實體店我也開了一家。店裡兒童玩具銷量很好,但老年玩具就很少有人買。我發現去店裡的老人幾乎不給自己買玩具,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大多是年輕人為父母、祖父母購買,就算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也都想著給自己的父母買玩具。雖然實體店中老年玩具銷量不佳,但是網店銷售漸成規模,這說明老年人的潛在購買需求是很大的。

賣老年玩具比賣兒童玩具費事很多。同一年齡段的兒童智力水平、動手能力等大致類似,而同一歲數的老人情況差別非常大,需求很不一樣。很多做兒女的平時很少回家陪伴老人,就想給他們買玩具解悶兒。但他們對老人情況不是很清楚,我們的客服也沒法有針對性地提出購買建議,這樣,為老人選玩具的難度就更大了。

現在,我還沒發現國內有專門生產老年玩具的廠商,我都是去不同的玩具廠商那裡,憑著經驗判斷老人大概喜歡什麼,然後買回來,按照「益智」「防痴呆」「鍛鍊靈活性」「解悶」等分類售賣。判斷失誤也是常事。比如進貨的時候,我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棋類遊戲,覺得挺有意思。買回來才發現,老人們覺得太難了,貨賣不出去。基本上,魯班鎖、華容道等傳統物件,數獨、記憶棋等大眾化玩具,老人們比較熟悉,不會排斥,而且因為玩的人本身年齡層分布廣,老人們不會覺得只有小孩才玩,接受程度也更高。

我們這個行業規模很小。淘寶上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玩具」分類,我們被劃到了母嬰類目,目標客戶常常找不到我們,這讓我很頭疼。

經營了5年多,現在網店每月有一兩千人次的購買量。這些年來,回頭客多了,也有越來越多的晚輩意識到要關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雖然賣老年玩具的利潤不高,但老人們能得到喜歡的玩具,我就很開心。

讓老人在娛樂活動中找回自己

講述人:康語軒孫河老年公寓創始人 金恩京

康語軒90%以上的客戶都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的老人,玩具一直被當作護理、治療的重要工具。但我們目前除了麻將、撲克、棋類之外,其他玩具很少。因為市場上很多老年益智玩具的理念有些落後,往往把老人看作無法自理的病人,做出的產品很幼稚。在我看來,患病老人是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成年人,他們只是逐漸忘掉了後天習得的知識,雖然表達有困難,但不願意被看成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們應該平視他們,尊重他們。

我們和高校研究團隊合作,為老人們開發了一些多功能遊戲和玩具。老年人視力下降,對色彩的辨別能力降低;不太敏捷,所以不適合玩需要精細動作的玩具和遊戲,這些考慮都應體現在設計中。

老年公寓裡最受歡迎的是我們改良過的二十一點棋牌玩具。老人感受到競爭的快樂,大家可以盡力做數學計算,和同伴交流。對獲勝的老人,我們會發小獎品。老人可以把獎品送給家人,也可以用獎品裡的寵物食物餵寵物,很有成就感。患病老人們也有贏的渴望,有與人合作、競爭的需求,能夠承受比賽的壓力。在玩耍過程中,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被照顧者,大家都是遊戲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我們還組織家屬和老人一起開設海馬記憶工房,讓老人們組成團隊、角色分工,進行運營管理,設計、製作手繡包、便當包,還能售賣賺錢。我發現,老人們對這種情景式娛樂非常投入,焦慮等症狀有很大改善。

我們意識到,老人的娛樂活動不單是為了保持能力,更應以創造價值為目的,所以我們嘗試把玩具融入日常生活中,防止顯得刻意做作。我們希望通過環境的營造,藉助玩具和遊戲,讓老人們自在、體面地生活。

設計更多益智產品,傳遞心中關愛

講述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 傅吉清

醫學和心理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玩玩具不僅可以增進生活中的主動性交流,更能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但是現在,我國的老年人玩具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不是老年人不需要玩具,而是沒有真正屬於他們的玩具。

怎麼讓老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懷著這樣的夢想,我帶著學生開展公益課題——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輔助玩具設計。我們走進養老院,看到很多老人或多或少有著記憶衰退、機能下降的前兆,他們眼裡的空洞讓我們非常心痛。在護理員幫助下,我們和老人進行了多次交流。漸漸地,老人們向我們敞開了心扉。他們希望有東西玩、有人交流,不想被社會排斥。

我們嘗試著以「邊玩邊想邊看」的形式,幫助老人重建對自我思想、情感和行為等的認知。研究發現,不同的玩具能產生不同的訓練效果。例如,找不同、找錯誤等遊戲能夠改善觀察能力,棋類益智遊戲有助於鍛鍊右腦功能,情感治癒陪護類產品則能讓老人想起觸動內心的往事,勾勒出記憶中的形象。

從這些原理出發,我們設計了Heal A系統。它由實體產品和網絡虛擬產品組成。音樂棋盤和記憶放映機用於輔助治療,音響託盤集合了充電、藍牙音響和收納功能,用聲效和視覺的轉換喚醒深度感知,激發老人情感交流的欲望。我發現,老人們在使用產品時,看著視頻中的家人和朋友們,總是眼中綻放出神採,嘴角露出笑意。他們在感受著屬於他們的「童趣」。

因為我國的老年玩具和輔助益智類產品市場尚不成熟,無法科學預估研發和生產成本,所以,我們的產品設計只能局限於實驗室,無法量產。作為產品設計師,我由衷希望這樣的課題能持續下去,帶給老人們情感的交流、肢體的感知、精神的觸動,帶去實實在在的關愛與呵護。

搭積木,搭出心裡的童話世界

講述人:北京市民 齊女士

孫女3歲多時,我帶著她去玩具店買積木。先買了幾個方頭仔,帶著她一起拼。玩著玩著,我比孫女還上癮。一有空,我就去店裡轉。

搭積木的魅力到底在哪兒?首先是挑戰性。雖然有拼裝說明書,但還是常出錯,比如選錯零件、放錯位置等。這就需要冷靜耐心,回過頭一步步找原因。為了糾錯,我會花好幾個小時,實在沒辦法就端著半成品到店裡請教店員。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每次完成作品,都會特別喜悅。

其次是積木設計的奇妙和大膽。比如「冰雪奇緣」套裝裡,晶瑩剔透的海藍色城堡實在太漂亮了。還有我最喜歡的「樹屋」,一個大樹冠上居然建有三棟房子,家居擺設一應俱全不說,還有旋轉樓梯、歐式圍欄、可以蕩來蕩去的鞦韆和精緻的草坪。更讓人驚喜的是,設計師配備了綠色和金黃色兩種葉子,方便根據季節更換。拼完「樹屋」,我有空就坐在它面前看,好像置身其中。

我和孫女還買了一些散裝件做創意樂高。有時我們會比賽,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搭得有創意。過程很緊張也很開心,經常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每搭完一個積木,我都會用手機拍下來,放到收藏夾中。為了不讓它們沾上灰塵,我買了一個牆面大的玻璃櫃,把它們放進去,成了我們家的一道風景線。

隨著年齡增長,我經常想,怎麼遠離阿爾茨海默症的困擾?也許搭積木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進口類玩具價格偏貴,如果能有物美價廉的國產商品,那該多好啊。

【專家點評】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小玩具,大文章。老年玩具進入大眾視野、逐漸走上市場,折射出當今老年消費方式的變遷、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社會敬老、孝老、養老政策環境與文化氛圍的形成。

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老年文化需求的認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消極的。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轉型期中的新矛盾,及時了解老年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深刻認識老年文化建設的家庭功能和社會功能,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動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迫在眉睫。

當前,老年文化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老年文化需求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相較於老年生活的物質滿足與基本保障,大家對老人的文化、精神、教育特別是社會參與需求關註明顯不夠,甚至存在漠視傾向。

老年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參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的老年文化建設主要由老人、單位、街鄉鎮(社區、村)等組織實施,內容主要是文化娛樂、學習教育等。由於缺乏規範引導,老年文化群體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利用老年文化群體兜售保健產品、理財產品,侵害老年人權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十四五」時期老年人素質提升,對文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隨著20世紀60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群逐漸步入老年期,老年人整體經濟實力、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明顯提升,自主意識更高,接受新技術、新思潮更快,對精神文化、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更加凸顯,更加需要豐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時代推進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參與,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

一是發揮家庭基礎作用,落實義務贍養人在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權益。採取教育引導和法律強制、道德約束等多種方式,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文化建設責任,關注並滿足老人文化生活需求,樹立良好家風。

二是大力發展玩具、遊藝等老年文化產業。各級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和社會主體參與老年文化產業發展,搭建完整的老年文化產業鏈,推進產業集群形成,為老人設計製造更多符合需求的文化產品、文娛用具。

三是推進老人參與社區共同體建設。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完善社區老人文化、娛樂、教育、體育設施等硬體建設和老年人協會等組織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老年文化資源下沉到社區,將文化服務、文娛產品送到老人身邊、床邊。

四是大力發展老年文化群眾組織,以其為依託,重建老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紐帶。要聚焦老人的文化娛樂、精神心理和價值實現需求,倡導和推動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發老人自尊自重、積極有為的主動性,為老齡社會持續注入發展動力。

相關焦點

  • 追憶歲月點滴 唱響老年生活
    2020年12月31日,蘭州市老年公寓舉行了慶元旦迎新春活動,老人和工作人員歡聚一堂共度佳節。此次文藝聯歡會與往年不同,受疫情的影響,公寓謝絕了社會文娛團體的公益演出,以公寓入住老人為主角,自編自演,以「追憶歲月點滴,唱響老年生活」為主題展現新時代下新老年生活的精神風貌。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在購物網站上搜了一下,老年玩具還真不少,投壺、孔明鎖、九連環、握力器……購買量有的能有五六千。
  • 老年大學別樣精彩 解碼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重慶龍山街道花園新村社區的老人們在交流閱讀心得。資料圖片數據來源:民政部「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如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 走進智慧生活 老有所樂暖人心
    專席服務人員解答客戶智慧型手機使用問題 近日,為引導老年人快速融入智能生活,徐州移動在營業廳設立「老年人智慧型手機服務專席」,手把手教會老年人使用微信、支付寶,拍攝照片、視頻,觀看新聞、抖音以及聆聽廣播等常用操作,同時,還教會老年人防詐騙知識
  • 南昌綠康為老人舉辦八月集體生日會
    南昌綠康老人集體生日會(王健攝)在南昌綠康,每月都有一場歡樂溫馨的邂逅,這是南昌綠康與老人之間的一個美好的約定——「集體生日會」。老人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王健攝)8月17日上午,南昌綠康國際老年城在溫馨熱鬧的氛圍中,舉辦了一場以「愛心伴夕陽,情暖老人心」為主題的集體生日會。此次生日會和往月不同,由在老年城院內老人全程策劃、主持、編排節目及表演,綠康時間銀行志願者協辦。這次集體生日會為8月份的27位老壽星們送去真誠的生日祝福和關愛,使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溫馨快樂上午時光。
  • 尊老敬老仁之本 老有所樂在農商
    以「老有所樂,以牌會友」為第一屆活動主題,用牌藝活動這種中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健康生活方式,為熱愛生活的人們搭建相互交流、切磋技藝、展示風採的舞臺,豐富大家業餘文化生活。本次活動,不僅為老人們搭建了以牌會友的平臺,也同時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宣泰支行也會將此次系列活動持續開展下去,充分展現張家口農商銀行服務城鄉百姓最優的企業願景,在打造張家口農商銀行品牌的同時,也積極為老年人創造充滿幸福感的社會環境。(安靜怡、張文靜) 來源:河北新聞網
  • 談老年的這10個字,瞬間傳瘋了!看懂它你100%受益!
    一個人只知吃飯幹活,不動腦子,其道何有?出路何在?  退休以後,咱們離開了崗位,不用再評職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方向,不需要動腦了,老了,也有老年的「道」!  比如,咱們要有:  健康之道: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  養老之道:年輕時為生活甚至省吃儉用,現在,我們老了,要好好享受老年生活的快樂。
  • 老有所養 長沙如何探索全方位養老新路徑?
    原創 總編輯調查 長沙觀察視頻丨《總編輯調查:老有所養 長沙如何探索全方位養老新路徑》「讓發展更有溫度,讓生活更有溫情,讓市民享受更有質感的幸福,是長沙孜孜以求的城市理想」。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十個問題看懂其前世今生
    供給側改革的前世與今生:  「供給側改革」橫空出世,成為近期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究竟何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70歲以上老人可考駕照了!年齡放寬 老年司機的「春天」來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0歲以上老人可考駕照了!年齡放寬 老年司機的春天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11月20日起,駕考新規正式實施,70周歲以上老人可以考駕照了。 各大駕校將迎來高齡學員,老人們的報名熱度如何?針對這類高齡學員,如何保障他們安全學車通過考試?
  • 辦張「時間存摺」服務老人 95後300元月租住進老年公寓
    昨天是重陽節,養老院裡的老人們都在歡度自己的節日,一批「95後」的年輕人竟也在其中。這批年輕人最近住進了位於蘇州高新區的一家老年公寓,在企業裡上班的她們工作之餘,主動陪伴老人,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豪華套房,月租金才600元,兩個人住,分攤下來每人月租金只需300元,這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非常有誘惑力。而老年公寓因為年輕人的加入,也增添了不少活躍氣氛。
  • 103歲老人自製養生玩具,夏冬兩季喜歡用不同水溫洗澡
    據《海門日報》報導,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養老中心有一位百歲老人,他的名字叫王德才,1917年出生的他有自己很特別的養生方法。40多歲得高人指點傳授養生玩具,寧神養心除雜念王德才與很多老頑童一樣,有自己的養生玩具,但是他這個玩具很多讀者卻不熟悉,叫做「掛牌」。
  • 老人撥算盤尋記憶 孩子當玩具看稀奇
    西安興慶宮公園北門的休閒長廊裡,每天都有數十位耄耋老人聚集在「益智算盤」區,一邊朗誦著珠算口訣,一邊噼裡啪啦地撥打著算盤,尋找著時代的記憶。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興慶宮公園北門裡時,9個巨型算盤周圍圍滿了男女老少的市民,大夥都在爭搶著撥弄著每個算盤上黃顏色的珠子。「撥錯啦,六上一去五進一,要從下面撥一個珠子下來。」
  • 老年公寓院長4年送走30位老人 葬禮全都參加
    本報記者 白石 攝在長春市梧桐花園小區裡,「愛心老年公寓」的牌匾掛在牆邊,不怎麼起眼兒。說幹就幹,租了一個房子,老年公寓就開張了。2008年元旦,一位92歲老人提出來看看,她趕緊去家裡接。老人是臥床的,第一次看到他便到床上,她硬著頭皮收拾老人床鋪,在衛生間裡一邊洗著髒物,一邊默默地流眼淚。第三個老人,她收了一位老太太,老人小腦萎縮,犯病時就愛罵人,攪得幾位老人要走。她趕緊找到老人,告訴她:「要罵就找我,我是院長。」這句話,老人記住了,每次老人都來罵她。
  • 這地兒的老人有福!事無巨細有人管 居家養老不操心
    近日,在海寧馬橋街道柏士社區的張張榮老人家中,護理人員正在為他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門服務,包括測量血壓、洗頭理髮、護理指甲等。張張榮今年81歲,有高血壓,行動也不太利索,無法完成剃鬍須、剪指甲等細緻活。如今有了護理人員代為服務,老人生活無憂。 據悉,海寧現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9.11萬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 ...疫情爆發可能會對需求和供給產生更持久的影響,從而降低潛在...
    >2020-11-26 20:37:52來源:FX168 歐洲央行會議紀要:疫情爆發可能會對需求和供給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 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冬季濟南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
    2020年冬季,國內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基本恢復正常水平,智聯招聘持續監測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招聘求職大數據,結合在線企業招聘需求及求職者投遞簡歷情況,分析得出《2020年冬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旨在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市場參考,更高效的實現目標。本報告為濟南地區2020年冬季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方面的數據與分析。
  • 「玩具總動員4」影評:可以,且有必要
    《玩具總動員2》中的牧羊女和伍迪《玩具總動員4》開篇便是一段煽情的閃回,講述了牧羊女是如何與朋友走散的;接著拾起了這個皮克斯系列留下的尾巴——安迪的玩具現在歸了一個叫邦妮的小女孩。伍迪(漢克斯配音)對於新家的適應還不是那麼順利,而在邦妮從幼兒園帶回一個叫叉叉(海爾配音)的新朋友後,情況變得更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