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怪的粵語俗語典故:契弟、上契、炸形、白撞

2021-01-19 粵動態

契弟


喺粵語裡便,經常會聽到「契弟」呢個詞,其實「契弟」是對人極為不恭嘅鬧人話。拜認親戚廣府人會話「契」,例如乾爹稱為「契爺」,乾媽稱為「契媽」,其他如契仔、契女、契姐、契哥等等,但系乾弟弟就唔可以叫「契弟」,要稱為「契細佬」。


其實「契弟」呢個詞變為惡稱系有段故嘅。根據廣東文史記載,清末廣州西關嘅光雅裡一帶,有一種專為紅白喜喪主家服務嘅行業叫「爺門堂倌」,簡稱「堂倌」,民間則稱為「哭郎」。呢啲哭郎大多生得青靚白淨、皮光肉滑,但因為收入微薄,所以就暗中去做供城中官太、富婆玩樂嘅男妓,甚至有啲重與僱主家嘅紈絝子弟傳出同性醜聞。經過一啲小報嘅誇大渲染,光雅裡被視作藏汙納垢之所,並由此產生咗一句歇後語:「光雅裡出世——正契弟」!光雅裡被蒙垢咗如此惡名,導致好多住戶競相遷離。從此「契弟」呢個詞就帶有貶義之意喇。


上契


講開「契弟」就順便講埋「上契」。「上契」指拜認非有血緣關係嘅人為親人(親家)。上契自古已有,系經常聽到嘅「六親」之一。


喺呢度順帶一提,歷史上"六親"有特定嘅內容,其代表性嘅講法有三種:

(1)《左傳》說: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

(2)《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

(3)《漢書》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


另據,《易縣誌》:六親,漢族六種親屬,眾說不一,一般指外祖父母、父母、姐妹、妻兄弟姐妹、繼母兄弟姐妹、女之子女為六親。實際上是血親和姻親嘅泛指,不只是指六種親屬。


契父稱「誼父」,契母稱「誼母」,上契者自稱「誼男、女」,親誼比生父母僅次一籌。上契需由上契者嘅父母搵到合適嘅義父母,經對方認可後方可上契。喺上契者父母同埋未來嘅契爺、契媽雙方自願結成「契親家」後,就要舉行隆重嘅上契儀式。


儀式嘅主要流程為:先擇好吉日、由家長為上契者購備香燭及豬頭一個,其他禮物若干作為上契禮品。然後帶上穿著整齊嘅上契者到契父、契母屋企。吉時一到,就立即點燃香燭,禱告天地神靈,請契父、契母上座,上契者向契父、契母行跪叩禮,奉茶(如果系嬰兒,則由母親抱著向契父、契母低頭鞠躬)。契父契母接茶飲盡,然後為契仔(女)送上紅包利是及衣物金飾等禮物。再用新碗一隻,裝上飯菜,連同新筷、新湯匙,象徵性請上契者食飯。以示對契仔女有養育責任之意。上契之後,契父、契母對契仔女有監護、甚至教育嘅責任。契仔(女)則有孝敬契父母嘅義務。逢年過節需前往拜望送禮;契父母有病要關心照料;喪葬要盡孝子之責,為老人送終。


炸形


「炸形」正字應為「詐形」,指對事情表露不滿或因此而發牢騷。


一說,該詞源於《孫子兵法》,原指軍形的虛詐。「詐」:據《爾雅·釋詁》「詐」偽也,即假裝。「形」:指「軍形」,講嘅系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嘅因素,如戰鬥力嘅強弱、戰爭嘅物質準備。其後引申為因不滿而向對方故意使詐、發難以宣洩情緒。與普通話中嘅「抱怨」、「給臉色看」、「發脾氣」嘅意思相若。


例句:老闆叫強仔下班之前做好份文件交畀佢,點知強仔唔記得咗,搞到老闆詐佢形。


白撞


喺廣府話裡面經常都會聽到「白撞」呢個詞,「白撞」為古漢語遺留,系「白日撞」嘅簡稱,指闖入人哋屋企作案嘅賊仔。


廣府地區將一啲上門行竊,若畀人撞破後,狡辯稱搵錯門;若無人則竊取財物嘅行為,稱為「白撞」。其實該詞原為明清時期民間俗語,例見於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這門上是我的幹紀,出入都是我通稟,你卻說這等鬼話!你莫非是白日撞麼?強裝麼公差名色,掏摸東西的。」後流傳至廣府地區,縮略為「白撞」並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契爺、契家婆、溫心老契,廣東人中意"上契"?
    在粵語地區我們時常會聽到「契媽最近點點點」「契仔好聽話」「佢系我契妹」等等似乎與「契」字扯上關係之後儘管沒有血緣關係人與人之間也變得更為親密這一期說說粵語中的 劉關張桃園結義也是「上契」的一種形式「上契」本來是一種正常的人際關係但在現實生活中
  • 三水上契習俗是怎樣的,想契個親戚來往下 [
    也打算長居但在這邊無什麼親戚不知三水本地上契習俗是怎樣的認乾親在廣東(包括香港、澳門等粵文化圈)稱為「上契」,親父母和誼父母的關係稱為「契親家」,子女稱乾爹、乾媽為「契爺」、「契媽」。「上契」前,父母先要請人算算孩子和乾爹、乾媽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然後擇好吉日,父母為孩子準備香燭及豬頭一個,為孩子穿戴整齊後前往契爺(誼父)、契媽(誼母)家中。吉時一到,要點香燭,向神明禱告,請契爺、契媽上座,由孩子行跪叩禮、奉茶。嬰兒則由母親抱著向契爺、契媽鞠躬。
  • 54歲TVB御用洋人與人氣女星上契:獲契女大讚是「香港寶物」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了解最新TVB資訊本文編輯劇透社:Jackson今日,前TVB御用洋人河國榮正式與歌手雷深如進行上契儀式,升級做契爺的河國榮難掩笑容,不過二人的上契儀式中卻沒有按照傳統進行跪地斟茶,反而是用綠茶飲品代替。
  • 粵語俚語「食軟飯」和「哨牙」的典故
    哨牙粵語所謂"哨牙",一般指門齒向外斜出如刨狀。醫學上稱為「上頜前突」。"哨牙"的哨字源遠流長。哨,今多見於"哨所"、"哨兵"等詞,其實古義為不正,粵語即沿用其古義。《禮記.投壺》:「主人謂曰:某有魘哨壺,請以樂賓。'」
  • 「鹹豬手」的典故來源?
    在廣東珠三角地區、香港等地的粵語人群中,這個詞使用的比較多,「鹹豬手」這個詞彙時有出現。特別是香港媒體經常以「鹹豬手」表示「性騷擾」。而在北方則直接稱呼那群人為猥瑣男、變態。「鹹」,來自粵語「鹹濕」,在粵語俚語中以「鹹濕」表示「下流、好色」的意思。「豬手」前面加上「鹹」,成為「鹹豬手」後就成了被動的「性騷擾」。又指猥瑣男子或女子的色狼動作,比如說襲胸、摸臀等。
  • 這些粵語方言,你都懂嗎?奇怪的萌化知識又增加了!
    這些粵語方言,你都懂嗎?奇怪的萌化知識又增加了! 呆狸:美美豬,你知道粵語嗎? 美美豬:當然啦,我非常愛看TVB劇了,裡面的粵語臺詞我還會背呢! 呆狸:那這些怪誕有趣的粵語俗語,你又知道幾個呢?
  •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演繹著怎樣的故事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演繹著怎樣的故事文/有知識的小麗麗 圖/網絡導語: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因為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不能張口就用成語或者是俗語來表達,但是一旦真正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已經儲備了很多關於這樣的知識。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為這些成語和俗語,不僅表面看起來非常容易理解,而且了解到背後都會發現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支持。
  • 張栢芝上契找新靠山 將出自傳寫感情經歷
    張栢芝和陳玉書的上契照片前日已於微博傳開,相中張栢芝手拿一大束鮮花,與陳玉書並肩合照。(資料圖)  信息時報訊 據香港媒體報導,張栢芝見婚變已成定局,亦已把心思放在工作與兩個兒子身上,她早前認識了70歲「香港景泰藍大王」陳玉書,兩人極投緣並決定上契,陳玉書還會幫她出自傳,性格爽直的張栢芝將在自傳中道盡前半生,當中定必包括謝霆鋒!
  • 人緣好成眾人契媽,與萬梓良上契惹呂良偉吃醋
    當年萬梓良當眾斟茶上契認琴姐做契媽,琴姐透露呂良偉知道後很不開心,吃醋自己無份上契,一度飲酒發洩,最後琴姐認呂良偉做契仔。 在琴姐71歲大壽當日,她即席與戚美珍、關菊英及三位圈外人上契(其中一人是拿督)。戚美珍與琴姐在《歡樂今宵》年代已很投緣,上契當日送上一封大利是,琴姐接到時笑說:很厚喔!
  • ...陳柏熹:父母也說好笑|關之琳|陳柏熹|緋聞|上契|大美人_網易娛樂
    可會考慮和關之琳上契?他笑著說:「上契我會很划算,但契什麼好呢?要想想。」(「上契」。俗稱「結契家」。自古已有,是人們「六親」之一。契父稱誼父,契母稱誼母,上契者自稱誼男、女,親誼比生父母僅次一籌。)
  • 「鼠」字俗語藏著廣州人的生活智慧
    那麼,粵語中帶「鼠」的俗語,老廣脫口而出的又是什麼呢?知名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告訴記者,在那些看似不夠「好意頭」的俗語裡,藏著廣州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以及城市性格。  抓機遇巧借力  與廣州人性格有相似之處  十二生肖中,為什麼鼠佔首位?
  • 王者榮耀李小龍粵語語音包怎麼免費獲得,白嫖教程正在路上
    王者榮耀李小龍粵語語音包哪裡下載,近李小龍聯動皮膚可謂是火得一塌糊塗,不僅有炫酷的個性動作,還有魔性的粵語專屬語音包。本來李小龍原本的語音包是普通話的,周年慶特別打造了專門的粵語語音包,如果你想白嫖此語音包,不妨來進來看看怎麼免費獲得。
  • 懷念粵語童謠
    白 話廣州◎陳嫚 職員新聞話,海珠區有一對五旬嘅美術老師夫婦自創百首粵語歌謠配漫畫,以此獨特嘅方式來傳承廣府文化。睇咗之後,我真係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粵語歌謠,我自幼就成日聽嘅喇,而上式一次聽,居然係廣州亞運開幕嘅時候,真係慚愧至極。
  • 廣州人必須要懂的粵語金句,搞錯就麻煩大了!
    粵語真的很好玩,當你了解、學會後,就會發現這種語言真的很有魅力!平時和人聊天,只用一句粵語金句表達,情緒、意思馬上到位!省力!說明:形容很糟糕的情況解釋:粵語的「弊」本身就是糟糕的意思。例句:弊傢伙,唔記得帶鎖匙添!
  • 【爺孫戀結局篇之正式上契】何傲兒與80歲林建名上契做契女
    昨晚,林建名正式收何傲兒為契女,並舉行上契儀式。有關上契儀式做到足,絕不馬虎!何傲兒跪地斟茶,隨後兩父女交換禮物,何傲兒送上玉馬擺設,而乾爺林建名就回贈一套金飯碗,並叮囑LiLi:「你那麼聽話懂事,將來一定找得到金飯碗。」
  • 「豬」粵語,俏皮幽默口相傳
    大洋網訊 在粵語裡,關於豬的俗語很多,例如「扮豬食老虎」「太公分豬肉」等,更有「豬籠入水」等寓意喜慶、吉祥的詞語。為何粵語會「青睞」豬?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一級作家、廣東省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曾應楓表示,作為一種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家畜,「豬」和廣府文化關係密切。
  • 粵語中嘅人體各部位,由頭到腳都有齊!
    而粵語裡頭還有兩句俗語跟膝蓋有關,一是「你呃我膝頭髁唔食辣椒醬」,意思是「你想當我是傻子呀」。其實,這裡的「膝頭髁」,原來本是「細佬哥」,後來音讀偏了,成了「膝頭髁」。為什麼會講「你呃我細佬哥唔食辣椒醬」,你只要體會一下上句俗語———「驚到鼻哥窿都冇肉」,就會明白了。這種正話反說的俗語,粵語裡還有一句是「擔屎都唔偷食」。另一句與膝蓋有關的俗語就是「膝頭對上就系髀」。
  • 遊筠萱︱當口語進入書面——評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
    在討論粵語書寫之前,我們還需檢討一番粵語的語言本身。這裡討論的是粵語的語音,詞彙語法按下不表。在語音上,粵語的聲母系統較普通話簡化,其特點是:源自古明母的微母字,在粵語依然維持在明母的狀態;粵語不存在顎化,因此也不存在尖團對立,所謂尖音、團音兩類聲母字,在粵語中依然是區分的;標準粵語疑母在細音前脫落,但在洪音前維持;標準粵語不區分平捲舌,都合流成一套,而在地方粵語上,可能存在平捲舌的區分;日母字在標準粵語只是聲母脫落,並沒有波及韻母,而普通話的日母止攝一等開口字已經韻母異化為er。
  • 【上契故事】:老來得子,三代因緣,誰曾料到是收養之後
    偏偏,生意風生水起、家財滿貫的梁洪成家5年,一直沒有子嗣,農村裡流傳有這樣的習俗,如果家裡沒有孩子可以去抱養或上契,把養子養在家裡,能增加香火運,也許來年就能生出自己的親生孩子。梁洪看梁伯母子二人可憐且出於有目的的私心,便提出收養已餓得面黃肌瘦、只剩下一把骨頭的梁伯當契子。
  • 風的季節粵語音譯中文諧音歌詞 風的季節soler怎麼火的
    近日,網上忽然星期了一陣粵語老歌風,《風的季節》也重新翻紅。不過礙於《風的季節》是粵語歌曲,所以很多網友都不會唱。本文整理了《風的季節》諧音歌詞,一起來看看吧。  應鴨子匆匆走過破令挪有扒敢森  給誇那應品ging宗 辦翻  崔復橫橫脆鬥內波怎留諾地森  最呀死幹勾賓諾呀桑  復出鬥秀一sing呀姆發黑給大咱  可呀吧歲在根歸 風雨層  崔呀崔呀賊復崔 姆幹呀某雷 稜zing地養綠  崔呀崔呀賊復崔 奈桑統統帶走 關復雷四歲  從風撒從黑僧鬥四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