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香港新春民俗:黃大仙祠上「頭炷香」

2020-11-29 央視網
進入[中國新聞]>>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在香港,一般在新年到來時,許多民眾都會到寺廟裡搶「頭柱香」,來祈福來年一切順意。今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以及大年初一,就有大批善信到黃大仙祠上「頭炷香」。

    排在隊尾的要等兩個半小時才可以入內上香,雖然黃大仙祠表示不會延長開放時間,六時半將關門,但是依然抵擋不住前來上香的民眾。

    大年初一,排隊進入黃大仙祠參拜的善信仍然人頭湧動,警方在祠內外繼續實施人潮管制,最多人時平均要排兩個半小時。

    祠內同樣十分擁擠,善信都手持香枝祈福,很多人都表示,希望金融海嘯快點過去。黃大仙祠由年初二至正月十五開放,時間為早上七時至晚上六時半。

責編:李丹

相關焦點

  • 香港善男信女黃大仙祠搶頭香
    香港善男信女黃大仙祠搶頭香 (12/29) "← →"翻頁
  • 春節香港祈福好去處 黃大仙祠祈福攻略
    香港新春祈福必去 黃大仙祠年卅晚通宵開放香港春節祈福去哪好?新春將至,每年農曆年卅晚都有大批善信到嗇色園黃大仙祠上「頭炷香」,祈求來年事事順利,而黃大仙祠昨日公布新春期間的參神安排,指出年卅晚將通宵開放,方便市民參拜。屆時將不設求籤及跪拜區,以便更多善信可入內上「頭炷香」。
  • 世界那麼大——香港黃大仙祠 高樓環抱 香火鼎盛
    (世界那麼大之中華好河山 014期)在各種香港電影中,經常會提及黃大仙,這裡所說的黃大仙,指的不僅僅是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地區,更多的是指這裡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是香港法定的歷史建築,每年有300多萬的信眾前往拜祭,不僅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同時也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可以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籤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 大年初一香港黃大仙祠人山人海
    新華網香港2月3日電(記者茆雷磊)2月3日,農曆大年初一,香港大名鼎鼎的道教廟宇黃大仙祠人山人海。不可勝計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爭先恐後地在神像前上香許願。廟門外的大屏幕反覆播放著園方的祝福吉言:「恭祝吉星拱照我國、市民大眾豐衣足食」。實際上,大量善信早在大年三十(2日)的子時時分(即23時),就已湧入黃大仙祠等候「上頭香」。
  • 香港遊記:黃大仙祠
    車子,即將啟動時,也許停得有些久了,一騎摩託車的交警,透過車窗,催促師傅開走,也難怪,香港地方太小,路面較窄,為保交通順暢,只能辛苦這些來回巡邏的交警了。由於語言問題,一路無話,我只好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飛馳而過的建築物,直到來到位於九龍區黃大仙竹園村二號上村旁的黃大仙祠。
  • 香港猴年新春:市民拜仙祠 迎花車
    【解說】2月8日,農曆大年初一,在香港,按照當地的習俗,許多香港市民前往廟宇、仙祠,敬香膜拜、祈福許願。  當天一大早,香港黃大仙祠的門前就排滿了等候入場的市民和遊客,大家手持鮮花、風車以及香束隨著人流緩慢入場,人群排起的長龍蜿蜒達百米長。
  • 港澳遊漫記:遊香港黃大仙祠
    4月初的香港已進入了陰雨季節,可我覺得我們旅行團運氣挺好的。天上雖然飄著雨花,零零散散的,大街上的行人卻很少有打著雨傘的,我門帶著的雨傘也就沒了用場。走下了旅遊大巴,跟著男導遊的旗子,眾人夾雜在人流中向著黃大仙祠走來。
  • 香港最「火」的寺廟,黃大仙祠,高樓環抱,香火鼎盛
    去香港黃大仙祠,是在2019年7月份。在香港各種電影中,經常會提及黃大仙,這裡所說的黃大仙,指的不僅僅是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區,更多的是指這裡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是香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也是香港唯一可以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籤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 香港新年求籤、許願、「頭柱香」……都是好兆頭!
    圖:黃大仙祠faceboook 在香港的過年活動一點都不缺,前提是你會提前做功課!香港的求籤和許願活動也算是十分流行的家庭樂,不少家庭會在春節時圖個安心。先說說最有名的黃大仙祠吧!每年到了農曆新年除夕,香港市民都會去到黃大仙祠門外排隊等待入內上頭柱香。
  • 有求必應,黃大仙祠,中國兩大黃大仙祠之一,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
    在中國,有兩個黃大仙祠,一個在廣州,一個就在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祠內供奉著的黃大仙相傳「有求必應」,在香港享有盛名。廟宇主祭東晉道教仙人黃初平,同時也供奉儒、釋兩教神祇如孔子、觀音等,三教融合頗具特色。
  • 香港黃大仙祠現可疑物品 警方現場引爆,疏散百人
    圖源:東網據「東網」報導,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17日現可疑盒子,警方到場後疏散約100人,並引爆可疑物品。報導稱,今早(17日)9時26分,香港黃大仙祠職員發現上址放有可疑紙盒,內有電話及電線,遂報警求助。
  •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戊戌年新春送祝福
    文告除了恭祝香港各界人士福隨時至、民生安定、社會祥和,並就社會民生方面向政府當局和社會人士作出懇切之呼籲。以下為香港六宗教領袖新春文告內容:戊戌立新,新春歲月,月照萬心,心靈更生,生生有桃,桃花相映,映趣因緣,緣聚則誠,誠摯融社,社會繁華,華宗共慶,慶生四拾,拾慧相告。
  • 香港旅遊10大必去的人文景觀,推薦黃大仙祠和林村,你會去嗎?
    1、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雄偉氣派,它雖然是一座道觀,卻珍藏著許多佛教和儒家經典。據說,黃大仙祠十分靈驗,慕名而來的信眾絡繹不絕。2、阿寶林修道院與天壇大佛:大嶼山上的阿寶林修道院和天壇大佛是香港最為著名的兩處景觀。大佛高34米,坐於三層祭壇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青銅座佛。
  • 行動支付帶動香港「新年俗」
    新華社香港2月16日電 題:行動支付帶動香港「新年俗」  新華社記者 周雪婷  每年除夕晚到香港黃大仙祠搶「頭柱香」,祈求新年順遂,是香港人延續多年的習俗。然而,今年這個習俗有了新變化。  支付寶HK工作人員日前表示,黃大仙祠薔色園2018年春節期間正式接受支付寶HK的捐款,這也是香港首間支持行動支付捐款的廟宇。  事實上,新春之際在香港接受行動支付的不僅是黃大仙祠。從藥房到茶樓,從商場到旅遊景點,隨處可見各類不同行動支付方式的宣傳海報。行動支付在香港的普及,不僅改變了市民的消費方式,更給香港帶來了「新年俗」。
  • 香港媒體求籤黃大仙:香港猴年連得三支下下籤
    昨天(2月4日)是立春,香港人再次展現了他們對求籤算褂的痴迷。香港媒體東方日報網今日(2月5日)在頭條位置放置新聞,東方報業集團於立春之時到黃大仙祠求籤算褂,黃大仙卻接連指點香港三支下下籤,為歷年最差預示。東方日報網感嘆:經濟寒冬未回暖,政治紛爭擾不停,羊年香港諸事不順,原本猴年象徵靈活、有轉變,卻連遭三支下下籤。一位樓堪輿學家寄語港人,猴年要自求多福。
  • 道教:黃大仙,初在金華山拜高道為師,後與兄長共研道法終有所成
    黃大仙,晉代丹溪人(今浙江義烏境內),名黃初平。十五歲時家裡人讓他去放羊,有個道士見他善良本分,就把他帶到金華山石室中教他學習道術。黃大仙在那裡四十多年,過得自由自在,已不再想家。他哥哥黃初起到處尋找他,可是這麼多年都沒有找到。
  • 黃大仙算命看事算卦佔卜
    香港黃大仙廟的起源黃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慶壇的創建人——梁仁庵道長傳入香港,其後蓬勃地發展。香港著名的黃大仙祠就是供奉他的,終日香火不斷。後來在街市上看到一個道士在佔卜,黃初起就問他弟弟在哪裡?道士說:「金華山有一個放羊的小孩,姓黃名初平,是你的弟弟不是?」初起聽到之後,立即跟道士到金華山尋找。兄弟相見後悲喜交集,哥哥問弟弟道:「羊在哪裡?」黃初平指著白色的石頭說:「就在那兒」,並喊:「羊起來」於是白石頭都站起來變成山羊,有數萬頭。初起驚訝不已,便跟初平學道。他們倆個都成仙了。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黃大仙區》選推幾大景點
    香港黃大仙區是全港十八個非政權性地區之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位於九龍半島的東北面。黃大仙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地方,創立於公元1922年,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是一座宏偉的中國式道教寺廟。
  • 香港的新年,熱鬧的新年
    香港是亞洲大陸南面的一個小島。人口700多萬,在石器時代,香港已經有人居住。而在唐宋時期開始有大量村民居住。香港在1842年開放之後,就由一個細小的漁港,發展成今天的繁華的樣子。可以說,香港匯聚了所有中西文化,有不同的日夜生活,這裡有著一切想吃想玩想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