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帶動香港「新年俗」

2021-01-15 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2月16日電 題:行動支付帶動香港「新年俗」

  新華社記者 周雪婷

  每年除夕晚到香港黃大仙祠搶「頭柱香」,祈求新年順遂,是香港人延續多年的習俗。然而,今年這個習俗有了新變化。

  支付寶HK工作人員日前表示,黃大仙祠薔色園2018年春節期間正式接受支付寶HK的捐款,這也是香港首間支持行動支付捐款的廟宇。

  事實上,新春之際在香港接受行動支付的不僅是黃大仙祠。從藥房到茶樓,從商場到旅遊景點,隨處可見各類不同行動支付方式的宣傳海報。行動支付在香港的普及,不僅改變了市民的消費方式,更給香港帶來了「新年俗」。

  在香火繚繞、信徒眾多的黃大仙祠,有心的香客可以發現功德箱上多了一個二維碼。支付寶HK合資企業總裁陳婉真表示,支付寶HK在新春期間走入香港的傳統領域,在黃大仙祠薔色園的香客可以使用支付寶HK增添香油、捐獻善款,省去一系列現金交易的麻煩。

  除黃大仙祠外,多種行動支付方式也進駐每年春節香港市民必逛的年宵市場,銀聯國際就在維園年宵市場推出了多元行動支付方案。

  據銀聯國際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劉恆介紹,此次銀聯國際推出了銀聯二維碼支付、銀聯閃付、刷卡以及插卡四大行動支付方案。在年宵市場的攤檔主只需繳納較低的終端機租借費用,就可以享受銀聯的支付服務。

  在維園年宵市場賣咖喱魚蛋的攤主劉先生表示,以往年宵市場開市前,他都會去換硬幣組成的「大餅」。「大餅」不僅沉,還時常擔心丟失。

  「小吃的價格低,不少食客買完之後找錢是一個大問題。有了行動支付,省去了換錢、找錢和存錢的麻煩。」劉先生希望未來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使用和接受行動支付,大家都方便。

  每年春節期間,香港人都會向親朋好友發放「利是」,公司老闆也會向員工發「開工利是」,由20港元到200港元不等。提前換新錢和準備「利是封」(紅包袋),是年前不少香港老闆一定要準備的工作。

  但今年,私人企業主王先生卻打算改變以往用現金髮「利是」的習慣。王先生說,他知道內地在春節期間很流行用微信搶「紅包」、發「紅包」,近來香港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接受微信支付,所以他決定今年的「開工利是」用微信發放。

  據特區政府入境處預計,今年春節假期約有594萬人次進出香港。為吸引遊客,不少香港商家也積極支持和推動行動支付。記者走進香港化妝品連鎖店「卡萊美」,發現店內貼著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支付、Apple Pay等多個行動支付方式的優惠海報,讓人眼花繚亂。

  售貨員黃小姐表示,春節是市民和遊客消費的一個高峰。不少內地遊客都習慣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付款,有的人現在甚至不換港幣就來香港。他們十分歡迎顧客使用行動支付付款,因為這不僅省時便捷,免去了找零錢的麻煩,收到假幣和出錯的概率也會相對減少。

  不僅是遊客,香港市民也會在春節期間享受行動支付帶來的便利優惠。由於習慣使用八達通和信用卡,何明以前一直沒有使用行動支付消費過,而就在前幾天他在一家糕餅鋪買年貨時,發現使用微信支付最多可獲60港元的紅包,於是立刻把信用卡綁定到微信支付上。

  何明說,將信用卡綁定到手機後,就可以直接用手機付款,不用多帶一張卡了。他覺得,不同行動支付運營者在香港「爭搶」顧客是一種良性競爭,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商家接受行動支付,不僅方便人們的生活,也助力香港智慧城市建設。(完)

相關焦點

  • 微信紅包「國際化」 港人到內地行動支付筆數倍增
    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8月獲得香港金管局頒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騰訊香港行動支付業務起步,當年以WeChat利是將微信香港錢包帶到香港,為當地用戶帶來創新的行動支付體驗。豬年新春,微信香港錢包為香港用戶帶來了香港年俗特色利是封面,除夕至初三,用戶在拆微信利是時,能看到具有香港年俗特色的利是封面驚喜,包括團年飯、廟會、煙花、賽馬等,收穫滿滿祝福。
  • 【大家談】移動互聯帶來戊戌狗年「新年俗」
    這份節日的厚重感和儀式感除植根於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外,更源自於每個人心中對於團圓的期許和期待,若將這份情感放置於當下的移動互聯時代,新生代青年群體也為「春節」注入了新的時代意義和時代風俗。  春節文化不再是過去吃年夜飯、守歲這麼單一,也不再是吃水餃、做年糕、放鞭炮那般程式化,在傳統的春節習俗與當下的移動互聯相互融合中,這種春節習俗既保留了傳統風格也兼具了時尚元素,比如傳統的過年紅包,這個被搬到「移動互聯」平臺上的電子紅包不僅僅實現了全民狂歡,更讓持續了36年的春晚也「加盟」其中。正因如此,傳統節日也呈現由過去的「封閉性」逐漸向「開放性」轉變的態勢。
  • 棠棣陸鳴:行動支付浪潮之下的思考
    2016年支付創新技術與安全國際高峰論壇3月10日在上海舉行,會議期間行動支付網有幸採訪了上海棠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棠棣」)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陸鳴,無論是在支付創新還是在信息安全的保障上,陸鳴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 數字人民幣與行動支付有很大不同
    數字人民幣與現有的行動支付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行動支付是一種支付手段,是一種金融基礎設施,本質上是提供了銀行帳戶之間轉帳的便捷手段,行動支付並沒有與數字人民幣一樣的貨幣特性。當使用行動支付時,用戶必須綁定銀行帳戶或者信用卡帳戶,用戶通過行動支付交易付款本質上使用的是其銀行帳戶的資金(即使是虛擬帳戶之間交易也需要對應銀行帳戶的清結算)。
  • 聯動優勢張斌:半封閉半開放的行動支付產業鏈
    「行動支付產業鏈已經從封閉式走向半封閉半開放狀態,這一狀態有利於行動支付產業鏈良性發展」。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支付清算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老牌行動支付企業代表聯動優勢張斌如是說。 行動支付產業鏈:從封閉到開放 作為整個支付產業鏈的一部分,行動支付從誕生之初就帶上了明顯的封閉印記。行動支付發展初期,央行有明確規定,經營支付業務必須有金融牌照。支付業務成為了金融機構乃至整個金融行業內「專屬」業務,將通信運營商等其他非金融機構擋在了支付的門外。
  • 港式年味增添新潮玩法:微信香港錢包玩轉新年利是
    作為香港地區率先推出利是功能的行動支付產品,微信香港錢包自2016年春節以港幣利是(紅包)登陸香港後,為香港傳統節日增添新潮玩法。用戶只需點擊頁面,就可直接領取8.8元港幣的拜年利是。微信香港錢包狗年新春福利如此之多,一起來回顧正確的解鎖技能吧!1、什麼是微信香港錢包?微信香港錢包是騰訊在微信香港版上專門為香港用戶提供的電子錢包。2、如何開通使用微信香港錢包?
  • 香港的新年,熱鬧的新年
    香港是亞洲大陸南面的一個小島。人口700多萬,在石器時代,香港已經有人居住。而在唐宋時期開始有大量村民居住。香港在1842年開放之後,就由一個細小的漁港,發展成今天的繁華的樣子。可以說,香港匯聚了所有中西文化,有不同的日夜生活,這裡有著一切想吃想玩想買的。
  • 粵港年俗同根同源、同聲同氣(圖)
    年俗1 食得是福講「意頭」  雖然香港文化融合了大量西方元素,但是深厚的中華文化基因在香港仍然得到完好傳承,其中,春節習俗就是一個細膩的展現載體。  年俗2 頭炷香人人拔頭籌  在大年初一凌晨,除了在年宵花市搶購便宜貨品外,到黃大仙祠參拜並上頭炷香,祈求來年平安發財也是香港人最注重的年俗之一。  「爭上頭炷香是香港與內地最一致的年俗文化。」
  • 香港人輕鬆度過新年第一天
    香港人輕鬆度過新年第一天   中新社香港1月1日電(記者 趙建華)外出遊玩、購物、看電影、吃飯,許多香港市民在輕鬆中度過了2014年的第一天。
  • 聯迪商用推出行動支付終端新品M37Q
    年終歲末,消費熱潮已至,有個可以實現快速結算的"小機靈",迫不及待地想和廣大商戶見面,它就是——聯迪商用M系列行動支付終端的新品M37Q手持POS終端。
  • 95後大學生過年 奶奶都會行動支付發紅包 西安探親景點人多年味濃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張瑞宇)2018年春節假期,從北京回河南老家過年的冷一感慨頗多,自己奶奶會使用行動支付發紅包了。去古城西安走親戚,順便去了幾個景點,卻發現人非常多,「去看兵馬俑人根本擠不進去。」  「小時候過年會放鞭炮,現在不放以後,年味就比較淡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感覺還是很溫馨的。
  • 詳解移動香港「逆天」套餐:別以為真便宜
    於是罵聲四起,以至於3月日中國移動公布2012年年報後,總裁李躍還專門就此套餐進行了澄清。作為一個電信服務的消費者,同時也是一個從業多年的電信行業諮詢分析人士,從我的角度解讀一下中國移動香港的這個"逆天"套餐。首先,這個套餐並不代表了香港移動運營商的3G/4G套餐的平均價格,而是一個極端競爭下的產物。
  • 銀盛支付小Y掌柜移動端上線,持續賦能商戶智慧經營
    以國內領先的線下場景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銀盛支付為例,為助力廣大商戶啟動數位化轉型,銀盛支付與SaaS服務商積極展開合作,從中小微企業經營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出了「小Y掌柜」商戶經營解決方案產品。近日,銀盛支付小Y掌柜移動端功能上線,商戶服務再升級,進一步滿足商戶手機管理門店的需求,提升經營管理效率。
  • 港澳臺及外籍用戶在內地可使用微信支付
    然而,不能便捷地使用行動支付,已成為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士在中國內地生活的一大痛點。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出臺了多種政策,便利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士在中國內地的生活。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及要提升入境旅遊環境,完善入境遊客行動支付解決方案,提升消費場所多語種服務水平,提高遊客消費便利性。
  • 央行放出大招,這次是硬錢包,未來脫離手機支付指日可待
    行動支付在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潮流。 但其實,這些行動支付公司背後都受國家支付中心監管,只有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夠自己做第三方支付平臺,其中便有我們所熟悉的微信和支付寶。
  • 香港將實現移動與固定網絡之間攜號轉網
    7月16日下午消息,香港電訊管理局日前決定,讓電信運營商以自願形式提供固定與移動的電話號碼互轉服務。在香港,用戶可以在固定網絡之間,或者在行動網路之間攜帶號碼進行轉換,但行動網路與固定網絡之間的號碼轉換則尚不可行。
  • 4月2日開始 去香港遊玩也可以用支付寶刷臉支付了!
    與此同時,4月2日,支付寶宣布在香港也可以用支付寶刷臉支付了,大家遊玩更方便了!支付寶刷臉支付  4月2日,支付寶刷臉支付首次落地香港,引來了不少消費者的爭相體驗,更加快捷的支付方式也受到了不少用戶的喜愛。據了解,這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識別新技術首次境外商用,其安全性和便捷性值得肯定。
  • 中移動香港套餐:54元1700分鐘通話 流量不限
    中國經濟網4月2日訊(記者 張浩然)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在香港的68港元(約54元人民幣)套餐在網絡走紅: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簡訊,上網流量不限。而價格相似的中國移動內地58元套餐:350分鐘,10MB流量。
  • MBM視野 | 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何處「特殊」?
    構建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核心在於處理好四對關係。根據近期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等政策信號,本輪中國經濟的規模性政策旨在「為企業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強調直達政策靶點、順應市場規律、突出政策效率,避免政策幹預產生長期成本。由此可見,作為本次規模性政策的支柱之一,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不會是粗放式的「直接撒錢」。
  • 香港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
    新華社香港1月15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15日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區政府將取消2021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這是香港連續第二年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基於市民安全考慮和為防止疫情擴散,特區政府此前取消了2020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為防控疫情,特區政府收緊多項防疫措施。香港旅遊發展局此前也取消了原定於2020年12月31日舉行的煙花倒數活動,改以網絡直播倒數方式迎接2021年,並宣布取消春節期間的花車巡遊。過往為迎接農曆新年,香港特區政府常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慶祝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