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一副局長為己平反「毒豆芽」案,申訴要求改判無罪被駁回

2021-01-14 澎湃新聞
麥積區人民法院駁回樊建強等人的申訴通知書。

1月11日,甘肅麥積區質監局的樊建強、郭彥學等人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全國爆料熱線:M17702387875@163.com)反映,2014年10月,他們因「毒豆芽」案被判免予刑事處罰,隨著全國多地出現「毒豆芽」案撤訴、改判無罪的案例,樊建強等人向天水市、麥積區兩級法院提起申訴,要求改判無罪,卻被駁回或被告知「不受理」。

質監局副局長及主任因「毒豆芽」案獲罪

樊建強原來是甘肅天水麥積區質監局副局長,主管食品監督室工作,郭彥學則是麥積區質監局食品室原主任。

判決書顯示,2012年1月,郭彥學帶隊對麥積區東部果品蔬菜進行節前檢查,發現市場內有四家曾被麥積區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作出有罪判決的豆芽生產經營戶在生產豆芽中,非法使用「無根水」。郭彥學分別對其進行罰款處理,但再未採取其他任何措施。之後,四戶經營戶繼續違法生產有毒有害豆芽。

事後,郭彥學向主管副局長樊建強匯報情況後予以默認。上述情況,在2013年1月的檢查中重演。

2014年3月麥積區法院對上述四戶經營戶涉案人員以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作出刑罰判決。樊建強、郭彥學等麥積區質監局4人於同年10月以玩忽職守罪免予刑事處罰。

定罪量刑的基礎在於將添加了「無根水」的豆芽作為「有毒有害食品」的認定。

判決書指出,根據國家質監局2011年第156號《關於食品添加劑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等33種產品監管工作的公告》以及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問題的復函文件,證明本案中用於制發豆芽的「6-苄基腺嘌呤」已被明確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豆芽制發「無身份」,一年多時間近千人獲罪

麥積區人民法院對樊建強等人的判決書。

樊建強和郭彥學等人經歷,只是前些年來因「毒豆芽事件」獲罪人員的一個縮影。

2011年,因「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被拉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名單「按農業投入品管理」後,6-苄基腺嘌呤和4-氯苯氧乙酸鈉在豆芽上的登記未能順利被農業部門承認:認為豆芽培育種發屬「食品生產經營」而不受理。

制發的「無身份」導致豆芽的監管脫節,豆芽制發中添加「無根水」因此被認為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檢測添加「6-苄基腺嘌呤」和「4-氯苯氧乙酸鈉」也被作為司法機關定罪依據。

在重拳懲治食品安全犯罪的大背景之下,「毒豆芽」首當其衝。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以「豆芽有毒有害食品罪」為關鍵詞在最高法下設的「中國裁判文書網」做檢索,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8月22日期間,共有相關案件709起,918人獲刑。判決書中,「豆芽中檢測出6-苄基腺嘌呤」成為高頻詞。

爭議「無根水」,讓不讓用、是否有毒

樊建強等人向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過的刑事申訴書 。

「毒豆芽」事件一經出現,隨即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幾乎同一時間,法律界、學界和業界掀起了「無根水」安全性、添加「無根水」制發豆芽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毒豆芽」案件適用法律等問題的大討論。

2015年3月,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梳理203份「無根豆芽」判決後作出分析報告稱,「無根豆芽中檢測出6-苄基腺嘌呤和(或者)4-氯苯氧乙酸鈉+《刑法》第144條、『兩高』解釋第9條和(或者)第20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邏輯推理是不成立的。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的一位副庭長曾談到對「無根豆芽」案的觀點稱:「一般情形下,此類案件不適用刑法第144條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處理。……各地法院不宜援引兩高《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的規定,直接將6-苄基腺嘌呤等物質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理由是:不能在『有關部門公告禁止使用的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質』之間簡單地畫等號。」

對「毒豆芽」事件的爭議核心,逐漸從「讓不讓用」的管理問題轉到「是否有毒」的科學問題上。

多地獲罪芽農從取保候審到無罪改判

2015年4月,福建芽農全尚根因添加「無根水」制發豆芽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0年零6個月,在二審期間被法院同意取保候審。同時,山東、廣東等地的多位獲罪的芽農取保,「毒豆芽」案件相繼出現鬆動。

當時有地方法院傳出消息稱,收到「兩高」的通知「叫停豆芽案」。這被外界視為「毒豆芽」案的司法糾偏已經開始,這同時也是司法的重大進步。

2015年6月16日,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人民法院二審對因「毒豆芽」案獲罪芽農郭某、和魯某改判無罪。

葫蘆島市連山區法院下達的無罪判決稱,「無根水」的「安全性尚不清楚,故二被告人行為應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故對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的罪名,本院不予採納。」

福建芽農全尚根的辯護律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情況下(連山區法院對「毒豆芽」案改判無罪)其他法院再認定6-苄基腺嘌呤屬有毒有害物質就非常牽強。」

申訴被駁回或被告知「不予受理」

樊建強曾多次在中國法院網給大法官留言板塊反映情況。

2015年7月,樊建強、郭彥學等人開始向麥積區法院提出申訴,上述有關「毒豆芽」系列案件取保或改判的案例,正是樊建強等人申訴書的重要內容。

同年11月18日,麥積區法院以「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及定罪量刑均無不當」,駁回樊建強等人的申訴請求。

樊建強對麥積區法院駁回申訴請求的理由表示不同意。

他告訴上遊新聞記者,目前對「無根水」添加劑是否有毒尚未有定論,因此將其用於制發豆芽是否構成「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就難以成立,更不用說他們監管主體的責任。其次,樊建強等人「監管不力」造成的後果,尚未達到《刑法》中有關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判定標準。

因此,樊建強等人指麥積區法院在對該案作出判決時,「適用法律錯誤」。

在麥積區法院申訴未獲滿意的答覆後,樊建強等人於2015年12月向天水市中院提起申訴。

但樊建強向天水中院申訴也接連碰壁。樊建強說天水中院於2016年1月受理後轉入刑二庭負責處理,但一直不予回復。2016年10月27日,天水中院通過電話回復稱「接上級法院的口頭通知,(對)這個案子『不受理、不接待、不答覆』」。

2016年11月12日下午,上遊新聞記者致電天水中院刑二庭,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天水中院「沒有審理、沒有受理」該起案件,樊建強等人「也沒有上訴」。

樊建強否認了該工作人員的說法,稱自己早在2015年11月27日就向天水中院提交過《刑事申訴書》,只是對方「一直在拖」。

「天水市、麥積區兩級法院沒資格判定『無根水』是否有毒就做出判決,在這基礎上對我們的案件適用法律錯誤,現在向他們提供申訴材料和證明還不受理。」樊建強對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全國爆料熱線:M17702387875@163.com)表示,案件對其工作生活和精神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自己從主任科員降職至副主任科員,收入也受到影響。

目前樊建強和郭彥學等人要求撤銷對其的刑事判決,並改判他們無罪。

(原題為《甘肅一質監局副局長為己平反「毒豆芽」案 國內已有多起撤訴改判無罪先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河北一公務員被改判無罪21年 未獲國家賠償
    1995年8月已被改判無罪的河北公務員谷增群,其93萬元國家賠償請求近日被駁回了。今年11月10日,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收到谷增群的國家賠償複議申請。  刑滿後被改判無罪  谷增群的刑期到1994年3月18日結束。其間,谷增群沒有停止申訴。  1995年3月,邢臺中院裁定,撤銷原一審、二審判決,發回內丘縣法院重新審判。同年8月,內丘縣法院認為該案證據不足,不予認定,宣告谷增群無罪。
  • 38名冤案「平反者」畫像:29人改判歷經10年以上
    2014年以來,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連續7年提及多個典型的冤錯個案,呼格吉勒圖案、陳滿案共被提及4次,聶樹斌案等共被提及3次,同時多次強調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原則。記者通過梳理2014年至2020年「兩高」工作報告中提到的26件「平反案件」,對38位冤案「平反者」進行「畫像」。
  • 唐山廖海軍殺人案重審宣判:全家被改判無罪,曾坐冤獄11年
    8月9日上午,一度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唐山廖海軍殺人案在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宣判,廖海軍本人及其已故的父母均被宣告無罪。8月9日,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廖海軍故意殺人,廖友、黃玉秀包庇再審發回重審一案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廖海軍無罪,廖友、黃玉秀無罪。
  • 安徽一商人刑滿後申訴四年終獲無罪 一審曾被判15年
    12月24日下午,刑滿釋放四年多時間後,54歲的趙世金終於從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拿到一紙無罪判決。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採訪時,回想起過去七年的坎坷,趙世金感慨不已:「還是要感謝法律,最終給了我清白」。 此後,為籌集購樹資金,趙世金向全椒信用聯社申請貸款,在提供材料時偽造了一份《承諾書》,並貸款180萬元。 競拍一年多時間後,2006年7月22日,趙世金以102萬的價格,將部分樹木賣給江蘇溧陽天惠木業公司的惠元林。後隨著行情好轉,在張正根出面協商後,趙世金又於2006年11月21日和張正根及張的朋友王培成籤訂林木買賣合同。 此後,三方陷入經濟糾紛。
  •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梁振國 律師 18705611845【提出問題】一個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後,當事坐牢去了,兩年以後出來,還能申請再審嗎?【歷程分析】可以明確的說,可以申訴。刑事申訴沒有期限限制。提出申訴的當事人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 對話無罪釋放的廖海軍:想用賠償金給女兒一個家
    唐山中院依法宣判廖海軍及其父親廖友、母親黃玉秀無罪。8月8日,在廖海軍案宣判的前一天,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獨家對話了廖海軍。被判無罪後,廖海軍(中)與律師走出法院。「我會帶著父母的遺像一起到法院」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如果宣判你無罪了,你除了申請國家賠償之外,還有什麼要求?廖海軍:我要求依法追究當年製造我們一家三口冤案的警察的責任。
  • 19年前唐山命案重審宣判:當年被判殺人包庇的三口人都無罪
    「我會帶著父母的遺像一起到法院」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如果宣判你無罪了,你除了申請國家賠償之外,還有什麼要求?廖海軍:我要求依法追究當年製造我們一家三口冤案的警察的責任。無論什麼情況,無論我受到了危害還有引誘,我都不會放棄這個要求,一定要追究那些冤案製造者的責任。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如果宣判你無罪了,你會得到國家賠償,你打算怎麼用這筆錢呢?廖海軍:給我女兒一個家。
  • "強姦殺人犯"26年未平反 20年前已知精液屬他人
    經鑑定死者系O型血,王玉虎為B型血,證明兇手是王玉虎。  耿律師據此確定了辯護方略:本案是一起重刑案,一旦事實被認定,按當時「從重從快」的刑事政策,必然要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但案發時王尚未滿18周歲,屬依法不適用死刑的情形,因此,「保命」辯護既是最低要求,也是達到最(高)終辯護目標、還原事實真相的前提和基礎。最低要求一旦實現,則一定要跟蹤到底,實現於最(高)終辯護目標,使當事人獲釋。
  • 逆子弒母還剁下頭顱丟下樓 吸毒竟成「護身符」被判無罪
    梁男一審被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處無期徒刑,但臺高院二審今日(20日)竟大逆轉,改判他無罪,引發島內社會一片譁然。島內高院事後解釋改判無罪的原因,法官認為,梁男因為長期施用多種毒品,且在案發前吸食安非他命及卡西酮類毒品,導致他行兇時喪失辨識及控制能力,因此改判他無罪,並將他當庭釋放,責付給桃園衛生局作後續安排。
  • 叔侄坐牢10年判無罪:流幹了淚 獄中申冤無人睬
    張高平:我會寄一封無罪判決書給她,見不見無所謂,我不會打擾她。我理解她的,她那時還年輕,我知道自己這個案子很麻煩。我寄無罪判決書給她,也讓她在外面好做人,免得人家說閒話。  瀟湘晨報:如果沒有發生這個事,你現在會是什麼狀況?
  • 王書金案重審一審宣判:等待死刑的日子裡再獲死刑
    但讓王哲峰沒有想到的是,檢方對王書金涉嫌故意殺人、強姦案的指控中,雖然包括張某芬案,但一審、二審法院均因張某芬遺骨身份未被確認,沒有認定張某芬案系王書金所為。 王哲峰稱,他此前知道王書金被判死刑,但直到2019年才知道王書金並未被認定是殺害妻子的兇手。隨後,他向廣平縣公安局申訴,提出重新鑑定遺骨DNA。
  • 河南大學生掏鳥16隻被判10年6個月續:將向最高法申訴
    經鑑定,16隻小鳥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閆嘯天因此獲刑10年6個月。此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被稱之為「大學生掏鳥案」。▲閆嘯天讀大一時學生照。家屬供圖7月8日此案又起波瀾:當日下午6時許,河南新鄉中院一會議室內,會議桌這邊坐著閆嘯天父母,對面坐著河南高院法官。法官把(2017)豫刑申182號駁回申訴通知書交給了閆嘯天父親閆愛民。
  • 貴州強姦未遂案判決10年後被「翻盤」涉案人「漂白」成教師
    原來,該網絡舉報源於一起故意傷害、強姦未遂案的再審改判…… 一、事件回放 網帖中提到的石某和陽光珍(化名)是鎮遠老鄉,也是貴州民族學院的校友。但從學校畢業後,兩人之間並無聯繫和來往。1998年,在貴州商業學校任教的石某到貴州施秉縣支教,這樣回老家的機會就多了,他時常回來與同學、親友聚會。
  • 九原區法院堅持疑罪從無原則 無罪刑事判決生效
    九原區法院堅持疑罪從無原則 無罪刑事判決生效 2020-05-13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