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判決後就立即生效嗎?《刑事訴訟法》:生效時間這麼計算
生活中,有很多刑事案例,在法院判決後,大多數被害人都希望還自己一個公道,在法院宣布刑事判決後,都期盼了解刑事判決的生效時間。其實,刑事判決書作為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且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任何文書都有其生效日期,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法院公布刑事判決書後刑事判決書也不是立即生效的。而在我國刑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那麼,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到底是怎樣計算的呢?到底什麼時候生效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規定: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後執行。
-
印證證明是我國刑事司法實踐中證據分析認定的主要方式,其要求認定...
充分把握證據規則切實堅持疑罪從無 張忠斌 《人民法院報》2019-11-13 2013年至2019年3月,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對5876名被告人宣告無罪,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再審改判刑事案件8568件,其中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
-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梁振國 律師 18705611845【提出問題】一個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後,當事坐牢去了,兩年以後出來,還能申請再審嗎?【歷程分析】可以明確的說,可以申訴。刑事申訴沒有期限限制。提出申訴的當事人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
在刑事案件中,生效判決能否作為免證事實?
,但是江蘇省對生效判決的類型進行了限制,規定人民法院刑事生效裁判所確認的並且未依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事實不需要提出證據證明,排除了民事、行政裁判文書等。在《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十條規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那麼刑事訴訟中是否存在免徵事實?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及其規範性文件並未有任何規定。在刑事審判中生效判決作為刑事案件的免證事實也未有任何依據的。此外,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從案件類型上可以分為民事、刑事、行政訴訟案件等。
-
武漢首例「毀綠補種」刑事判決正式生效
法院還另判其在原地補種130棵苗木並保證存活。14日,武漢市首例「毀綠補種」刑事判決正式生效。從2006年起,43歲的張某承包了新洲區倉埠街朱家湖養魚。朱家湖西邊堤壩上有75棵意楊,今年1月,有兩名男子(已另案判刑)找到張某,稱要購買意楊樹。在意楊樹所屬單位不知情的情況下,張某私自將這75棵意楊樹,以1.5萬元的價格賣給兩男子砍伐。
-
一女子離婚判決未生效就匆忙結婚,觸犯刑法重婚罪遭受刑事處罰
之後分居多年,女方多次起訴離婚,最後法院判決離婚。但在判決書上訴期間,女方與同村另一男子舉行婚禮,被男方知曉,遂上訴至中級人民法院。後男方以女方犯有重婚罪為由提起刑事自訴。法院經過審理判決女方犯重婚罪並處刑罰。而雙方的婚姻,待刑事判決生效後也終於畫上了句號。那麼問題來了,女方到底是怎麼觸犯了刑法關於「重婚罪」的規定的呢?同時與其舉行婚禮的男子是否也犯有重婚罪呢?
-
不服已經生效的刑事判決書該怎麼辦?刑事案件如何執行?
可是對於二審判決書不服該怎麼辦呢?或者一審判決書的上訴期已過,該文書已經變成生效判決書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沒有其他救濟途徑,只能自認倒黴呢?當然不是,對於已經生效的裁判文書,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再審,啟動審判監督程序。今天小編就以刑事案件為例給大家介紹如何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具體都有哪些流程。提出申訴時間:申訴人最遲在刑罰執行完畢後2年內提出的申訴。
-
常州市首例「涉疫」刑事案件判決生效
昨天,我市首例暴力妨害疫情防控檢查刑事案件判決生效。2月20日上午,該案件採用遠程視頻方式在天寧區法院開庭審理,並向公眾同步直播,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實時在線觀看超過160萬人次。 今年2月4日20時許,本案被告人葉某某駕車途經我市天寧區某村口疫情防控點時,拒不配合防控檢測,下車辱罵並持匕首刀柄擊打防控點志願者頭部,致其輕微傷。
-
故意逃避生效刑事裁判財產性判項 履行的調解協議內容應予撤銷...
2016年12月,重慶市豐都縣人民法院作出(2015)豐法刑初字第00345號刑事判決,認定楊某犯職務侵佔罪、行賄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五年二個月,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25萬元、罰金人民幣10萬元;楊某等人的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幣1071755.80元依法予以追繳。判決生效後,楊某被送往監獄服刑。2017年10月,喻某訴至法院請求判決與楊某離婚。
-
田文昌律師:走出刑事訴訟理念的十大誤區
如果以無罪推定為原則,那麼,在法律的判決生效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被假定為無罪,他就應當以無罪之身而享有與其他公民同等的各項權利。如果以有罪推定為原則,那麼,在法律的判決生效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已經被假定為有罪,他就會被當作罪犯對待,至少也是一種準罪犯的待遇。由此,無罪推定與有罪推定兩種不同的訴訟原則又形成了舉證責任分配的不同依據。
-
能否推翻已經由生效民事裁判確定的案件事實並提起刑事程序?
主要是因啟動了刑事立案,進入審判後生效民事裁判確定的事實與法律關係,被重新予以了評價,且該種評價往往為反向評價。例如,曾經的民事侵權賠償,在被生效民事裁判確認後卻被刑事立案最後刑法評價為敲詐勒索,原來的民事侵權人變成了刑法上的受害人。曾經的股權糾紛被法院生效判決確定後,卻因強迫交易罪被刑事立案。從法律語言描述而言,兩者不存在衝突,各自成理。但從常識判斷而言,這肯定存在一定問題。
-
2019年福建法院生效判決未成年被告人1212人 佔比2.21%
中新網福州5月29日電 (鄭江洛)福建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段思明29日於福建高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披露,2019年,全省法院生效判決未成年被告人1212人,未成年被告人佔刑事案件被告人總數的2.21%,其中免予刑事處罰6人、適用緩刑387人,免緩刑適用率32.43%;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彬州法院: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被判刑!
近日,彬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了一起拒不執行判決案件,對被告人張某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緩刑考驗期三年。有力地維護了司法權威。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與被害人龍某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彬州市人民法院於2017年12月作出判決,判決解除張某與龍某某之間的磚廠承包合同,由張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返還龍某某定金、承包費等費用46.03萬元。張某不服上訴,2018年7月,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張某上訴,維持原判。
-
為什麼一審判決要在十五天後才生效,而二審判決則立即生效?
而二審判決書的結尾卻是另一番用語:「本判決為終審判決」,或「本判決一經送達立即生效」等。也就是說,當事人只要看到了二審判決書,也就意味著它已經生效了。為什麼一審和二審會存在這種區別呢?這就要說到我國的民事審判基本制度——兩審終審制度。
-
法院生效判決強制執行申請書
法院生效判決強制執行申請書申請人:xxxxx、性別:男、名族:漢族、xx年7月19日出生、x省x縣人,高中文化,退役軍人,住:x省x縣xxxxxx驛鎮xxx村委會xx站村xxxxx號。2、依法強制執行被申請人的逾期付款利息 元(自2017年9月9日至判決生效之日2020年6月1日,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3、依法強制被申請人給付遲延履行利息 元(自2020年6月6日起暫算至2020年11月20日,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4、本案的執行費用依法由被申請人全額承擔。
-
...羈押 兇器 落網 農民 強姦案 真兇 判決 今日說法 錯-國際新聞...
央視《今日說法》播出節目《失去自由的1589天》,以下為節目實錄: 誤撿兇器老實農民被羈押 疑罪從有真兇至今在逃 四次判決的人生起伏 2005年4月24日晚上,村民趙寶21歲的大女兒在家中被人殺害,並有被強暴的跡象,警方排查一個多月無果。
-
勞動合同的籤訂應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原則,不宜由法院強行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雙方當事人符合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但勞動合同的內容及籤定與普通合同一樣,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原則,不宜由法院強行判決,鑑於A公司不同意與L籤訂勞動合同,原審判決對L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請求不予支持並無不當。
-
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法院判他坐牢一年半
就在7月20日,自貢中院對被告人牟某明犯拒不執行判決罪一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大安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牟某明犯拒不執行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7年,大安區法院對倪某榮與牟某明借款糾紛案作出判決,判決牟某明給付倪某榮借款本息884萬餘元。2018年2月,執行法院向牟某明送達報告財產令。同年5月,法院對牟某明拒不履行義務又不申報財產予以罰款10萬元。
-
針對刑事判決救濟的三大方式——下篇:刑訴部分
一,從當事人角度,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針對第一審判決、裁定,如果不服判的話,可以上訴引發第二審程序,二審審判是終審判決,我國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度。但是針對二審判死刑立即執行的,要報請最高法院覆核,其覆核的結果如果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覆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或者依法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