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貨幣有哪幾種?

2021-01-09 騰訊網

民國初期以銅元(俗稱「銅鐳」)代清末銅錢為輔幣,原來規定每個銅元可當銅錢10文(枚)用,10個銅元為1角,但以後1角只換得12個銅元。大約在1930年左右,竟貶值至1角只可換得32個銅元。

當時市面流通的銀毫大部分是清宣統年間的福建、廣東兩省鑄造的「龍毫」,有雙角(2角)、單角(1角)兩種,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鑄造的銀毫,在市區流通較少,甚至被拒絕使用。後來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鑄版,但只有雙角而無單角。

1918年陳炯明率領粵軍入閩,建立「閩南護法區」以後,曾鑄造民國八年、民國九年兩種雙角銀毫,質量比「龍毫」差,比值亦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僅限於統轄地區。至1923年、1924年間,又鑄造「三面旗」銀毫,質量亦差,流通範圍亦不廣。同時廣東省鑄造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雙角銀毫,亦流通於漳屬一帶,但數量極少。由於各種銀毫的質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為銀元一元。

1924年北洋軍閥張毅統治漳州以後,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邊大厝內,籌設造幣廠,鑄造民國十三年版的雙角銀毫,銀質極差,而且逐步降低質量。張毅持其割據地方的勢力,擅自規定以14角5分比值為銀幣1元,強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懾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戰爭期間,銀毫、銅元由國家銀行逐漸回收,並印發5角、2角、1角三種鈔票代替銀毫,另鑄造5分、2分、1分三種鎳幣代替銅元,作為輔幣流通。

我國自鑄的銀元極少,只有清光緒、宣統年間鑄造的1元(俗稱「大銀」)、5角的銀元,由於鑄造的數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國鑄造而輸入的銀元,通稱「大洋」。其中以日本的「龍銀」最多,還有墨西哥的「鷹銀」、英國的「執叉銀」、荷蘭的「婦女執花銀」等外國銀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緒、宣統年間鑄造的銀元。約在民國七八年間,曾收回民國三年鑄造的袁世凱頭像版的銀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鑄造。

1926年北伐後,國民政府建都於南京,由國家銀行改鑄了孫中山頭像版的銀元,其後又鑄出帆船版的銀元。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銀元逐漸由國家銀行回收,印發鈔票(法幣)。由於物價波動,鈔票一直貶值,起初市場上拒用1元以下的法幣,買賣以5元面額起碼算,不久以10元面額起碼算。到了1945年—1947年間,則以100元、500元、1000元面額起碼算,數字變化迅速驚人。1948年初,市場上拒用1000元法幣;不上一個月,1000元、1萬元的法幣也停止使用,交易以4萬元起碼算,法幣喪失幣值,人民對法幣失去信任,美鈔、黃金充斥市場。國民政府為了挽救財政,開始收集金銀、外幣,管制物價,企圖以政治壓力,使經濟免於崩潰,1948年8月間,當局宣布發行「關金」,不久,又先後改用銀圓券、金圓券,但是不到兩個月,又告貶值,這兩種券幾乎等於廢紙。當時物價一日數變,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到了國民黨軍政撤離漳州後,金圓券終於完全失效崩潰。

國家銀行票

辛亥革命後,「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仍沿用舊名。「中國」和「交通」二行在民國初年,被定為國家銀行,繼續發行兌換券。後因袁世凱稱帝,而引起了討袁戰爭。接著各地軍閥進行混戰,財政狀況極為惡化。二行在1916年曾停止兌現,引起了糧食和各種商品價格急劇上漲,使勞動人民蒙受了很大損失。1924年,孫中山先生為調節金融,活躍經濟,在廣州設立「中央銀行」,代理國庫,發行貨幣,履行國家銀行的職能。

商業銀行與特種銀行票

除國家銀行發行票外,不少普通商業銀行經政府核准也取得了發行鈔票的特權。在前清取得了發行權的有中國通商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四明銀行、信成銀行等。民國政府成立以後才取得發行權的有中國實業銀行、中南銀行、大中銀行、中國絲茶銀行等、另外,還有經政府特許發行鈔票的特銀種行,如殖邊銀行、邊業銀行、勸業銀行等,這些銀行在抵制外鈔、發展中國民族經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軍用票

辛亥革命後,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結束了,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稱帝激起了以雲南為開始的全國規模的討袁戰爭。各省紛紛成立「護國軍」、「靖國軍」,宣布獨立。討袁戰爭結束後、北洋軍閥形成一股軍事政治力量。它們在各自的*山——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下,互相爭鬥,使全國陷入了連年內戰之中。各地軍政權為了籌措餉需進行戰爭,一般都發行了軍用鈔票。這類鈔票均在戰地發行,屬於臨時性質。這部分負擔,當然都無一例外地轉嫁到了勞動人民身上。

國民政府紙幣

法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與三十年代之交,我國因受國際金價及銀價波動的影響,白銀不斷外流,銀本位幣制難以維持,國內的貨幣發行也未趨統一,雜亂不堪。國民黨政府於1935年實行「法幣改革」,規定中央、中國、交通三行(後加中國農民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同時禁止銀元在市面上流通,並強制將白銀收歸國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採取通貨膨脹政策,法幣急劇貶值。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到1947年4月,發行額又增至16萬億元以上。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

關金券

關金是「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的簡稱,為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海關收稅的計算單位。原來海關收稅為銀兩,1929年世界銀價大落,影響關稅收入。政府於1930年1月決定徵收金幣,以值0.601866克純金為單位作標準計算,稱「海關金單位」,合美元0.40元。1931年5月中央銀行發行關金兌換券,作為繳納關稅之用。1942年4月,以關金一元折合法幣二十元的比價,與法幣並行流通。1948年8月發行金圓券後,停止發行。

金圓券

鑑於法幣惡性膨脹,國民經濟面臨崩潰之勢,國民黨政府於1948年8月19日再次進行幣制改革。規定金元為本位,開始發行「金圓券」(每金元含純金O.22217克),以一比三百萬的比率,收兌急劇貶值的法幣。然而金圓券卻以更快的速度膨脹,前後不到十個月,發行總額達1,303,O46億元,比原規定的發行額20億元增加六萬五千餘倍,物價比幣改初期上漲一百七十萬倍。解放前夕,上海銀元一元可換金圓券16億,各地紛紛拒用,逐以銀元代替流通。

銀元券東北九省流通券

大陸解放前夕,金圓券已形同廢紙,民間多已自動重新使用銀元。國民黨政府乃恢復銀本位幣制,在重慶、廣州一帶發行銀元券。規定金圓券五億可向中央銀行兌換銀元券一元。

抗戰勝利前夕,國民黨政府決定在幣制方面採取分區發行制度。對於經濟環境特殊地區,發行區域性流通券,限在當地流通。1945年12月日,首先在東北地區發行了「東北九省流通券」,其幣值為法幣的十倍。1948年8月20日停止發行。

相關焦點

  • 民國貨幣五花八門:"孫小頭"取代"袁大頭"(圖)
    有種銀元名叫「孫小頭」  -臭名昭著的「法幣」也曾經很值錢  「民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政局錯綜複雜,市面上流通的貨幣也因此名目繁多。我家裡收藏的這些錢幣,看數量挺多,實際上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市民劉先生指著父輩留下來的各式錢幣告訴記者,民國時期的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可謂是五花八門。「有外國的銀元、清朝的元寶,還有各路軍閥自製的錢幣等等。」
  • 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到底有多少購買力?可換算多少人民幣?
    貨幣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換中介,可以說貨幣的發展史是貫穿的整個人類的發展史的。在封建社會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使用的大多是銅幣或者金銀這樣的貴重金屬來作為標準貨幣,不過隨著清政府的覆滅,這樣的情況也得到了改變。
  • 民國紙幣-貨幣發展史中的時代記憶
    我國是世界上發行紙幣種類最多的國家,清末民初時期,隨著外國銀行的進入及國內銀行業的興起,中國的紙幣發行步入了鼎盛時期。據初步統計,僅民國時期所發行的官方紙幣就達3000種以上。民國紙幣的種類有軍用票、關金券、金圓券、銀元券、銅圓券、法幣、商業銀行與特種銀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券等很多品種。因民國時期特殊的歷史原因,民國紙幣的收藏價值與其面額高低多半關係不大,主要與其品種珍貴與否有關,例如有孫中山頭像的紙幣比無頭像的紙幣價值要高些,各省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幣因存世量較少,一般比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價值要高,題材上佳的比題材一般的價值要高,這中間差異很大。
  • 老屋中「淘」出三張民國時期紙幣 價值多少?
    昨天(10月10日),家住蘇州高新區的莫先生帶著三張民國時期的紙幣找到記者,說這些鈔票是在他家老屋中發現的
  • 民國時期的「銀元」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今天可算是知道了
    民國時期「一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從古至今,我國發行的貨幣可不少,而不同時期都有當期的貨幣。當大多數朝代發生變化時,相應的單位和計量也會有所不同。那民國時期「一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起來看看!
  • 民國時期的「四大太妃」都是哪幾位?
    清朝晚期,慈禧死後,清朝就迅速的滅亡了,但是到了溥儀十六歲後,還依然娶皇后,納妃子,但是清朝皇帝的實際權力已經被剝奪了,而在民國時期,還有四大太妃,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是哪四位嗎?
  •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倘若放到現在,大概能兌換多少錢?
    既然說到了硬幣,不如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說說,民國時期著名的硬幣「袁大頭」,它的價值,可不容小覷。 「袁大頭」,是對印有袁世凱頭像硬幣的口語俗稱,它的全稱為「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當年袁世凱前腳逼迫溥儀籤下退位詔書,後腳就當上了臨時大總統,而當上總統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貨幣
  •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換算成人民幣,能買很多東西
    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民國,在中國歷史上,雖然僅有短短的38年,但是它對我國的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其中它的貨幣政策的改革,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眾所周知,從我國上古時期便有了貨幣交易。從最初的珍珠貝殼,到先秦時期的庫幣,再到後來的金銀、各個帝王的銅錢,每個時代的貨幣都有著鮮明的符號。
  • 民國混戰時期,五對是著名的將門虎子,是指哪五家?
    袁世凱是民國時期一代梟雄人物,也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同時還是終結,兩千年封建社會的梟雄人物,推進時代進步,建立起民國。 袁世凱不僅很厲害,他的兒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尤其是袁克文屬於是很有才華的一位二皇子,並沒有依靠父親的勢力。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青幫大佬,在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屬於是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的人物。
  • 民國時期的十大紅顏,不同的人生,哪一個驚豔了你
    亂世出佳人,民國時期不僅是戰爭不斷的時期,也是中西方文化相碰撞的時期,在新思想與傳統文化的碰撞下,湧現了大量的氣質型美女。她們不僅擁有著不施粉黛的較好容顏,也有著驚世才華和對人生的獨到見解。相比如今的網紅臉、濾鏡下的美女,民國時期的這些紅顏更加讓人心曠神怡。以下是總結的民國時期的十大美女,你被哪一個驚豔到了?
  • 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有啥區別?北洋政府又是哪一時期?很少人知道
    我們在看民國時期的電視劇或者是小說,經常看到有兩個名詞,那就是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其實這四個字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其中的「國」和「民」順序顛倒了,但是很多人認為這兩個詞其實意思是一樣的,說法不同,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兩個詞因為兩個字的順序已變更就產生了不同的意思,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來講解一下這兩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值現在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民國時局不穩,政權更替非常快,所以通貨膨脹很厲害,物價飛漲,而紙幣不斷貶值,所以在那個時期錢已經不值錢,很多老百姓都會把錢換成金條存在家中,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作為全世界硬通貨幣,黃金無論何時都會保值,而且無論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當錢花,所以在民國時期最受歡迎的就是金條。
  • 10部即將上映的民國時期電視劇,你最想追哪一部?
    10部即將上映的民國時期電視劇,你最想追哪一部?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十二譚》是由優酷、唐人影視聯合出品,古力娜扎、劉以豪、劉暢、陳雨鍶、周峻緯、楊之楹主演,谷嘉誠特別出演,鄧恩熙、陳哲遠、屠楠、邊程、張雷等特別單元友情主演的民國愛情劇。 該劇改編自作者尼羅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民國背景下各式各樣的小妖怪開啟的一段段或爆笑、或熱血、或感人、或甜蜜的有趣故事。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想要救誰 ,就拿幾百大洋來贖這樣的話,那麼民國時期的錢,一個大洋或者一文錢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大家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十分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
  • 這些民國時期最動人的情話,哪一句能觸動你的心?
    這是民國時期的結婚證詞,一紙婚書,見證兩個相愛的人共渡白頭,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民國時期,多的是才子佳人,也就演繹出一幕幕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當「我愛你」這三個字的情話已經不能再觸動你的心扉,來看看這些民國時期最動人的情話,哪一句能觸動你的心?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 誰有誰發財!民國時期重要的兩位人物袁大頭和孫小頭,價值多少?
    孫小頭:孫中山創立的銀幣,俗稱小頭,是民國時期流通的主要貨幣之一。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未必猜得出來!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所謂「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是最保值的物品,是硬通貨。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大黃魚」、「小黃魚」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當時的上海人,多是要用金條來壓箱底的,意思是買回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 理財-2017民國紙幣值多少錢民國紙幣圖片及價格一覽
    那麼,2017民國紙幣值多少錢呢?隨小編來看看民國紙幣圖片及價格吧。民國紙幣價值分析:作為當時的法定貨幣,中華民國紙幣對穩定民國時期的經濟以及社會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對於我們而言,現在中華民國紙幣的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收藏方面,但是對於很多新手而言,中華民國紙幣值錢嗎這樣的疑問難免會出現。
  • 這些民國的黃魚金條,在幾十年硝煙過後,能有多少價值?
    民國是一個極端混亂的時期,從大體的概念上來說,我們可以將民國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1912年到1928年存在的北洋政府時期,第二部分就是1928年到1949年存在的國民政府時期。因為是兩股完全不同勢力的原因,所以他們所使用的貨幣是有些不一樣的。
  • 看一看民國時期的三大幫派,都有誰?
    眾所周知,民國有三多,軍閥多,土匪多,幫派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民國時期最有名的三大幫派組織,這是一支始終活躍在民國政治和軍事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幾乎所有的民國大事件都有這些幫派的身影。抗戰時期,致公黨領袖司徒美堂發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日本侵略,為抗戰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青幫青幫創建於滿清雍正年間,又被稱為安清幫,起於漕運,徒眾主要是以漕運為業,廣泛分布於大江南北,尤其是京杭大運河沿岸。青幫和滿清政府處於合作狀態,不僅不反清,反而幫助清政府,這一點和滿清時期的絕大多數幫會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