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如今帶現金出門的人是越來越少,畢竟只要掏出手機,展示出「付款碼」,「滴滴」兩下就能完成支付,確實很方便,在這種趨勢下,現金也離我們越來越遠,然而也由此引發了新的問題。
昨日,星巴克門店竟然拒收硬幣,理由是「去存錢不方便」,頓時引起人們的憤怒。要知道,《人民幣管理條例》裡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由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發行的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也就是說星巴克的行為是違法的。
對此,筆者想說,你們倡導手機支付當然可以,但也絕對不能否定現金的存在,要知道硬幣作為貨幣,已經擁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中國,也是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既然說到了硬幣,不如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說說,民國時期著名的硬幣「袁大頭」,它的價值,可不容小覷。
「袁大頭」,是對印有袁世凱頭像硬幣的口語俗稱,它的全稱為「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當年袁世凱前腳逼迫溥儀籤下退位詔書,後腳就當上了臨時大總統,而當上總統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貨幣。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各國列強對我國進行了侵略,導致無數外國貨幣湧入中國,數量多達百餘種,而這些貨幣規格不一、折算繁瑣,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故而袁世凱決定統一貨幣,其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身份,頒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中明文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並且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
規定的面額則有4種,分別是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如今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為壹元面額的。規則制定完畢,下面就是鑄造貨幣的時間,袁世凱絕對是個「吃不得虧」的主,他下令,新貨幣的上面,得印他的頭像,於是乎「袁大頭」應運而生。
為了保證自己的「袁大頭」迅速被老百姓們接受,袁世凱在成本上下了狠功夫,根據資料顯示,「袁大頭」硬幣的分量特別足,以1元硬幣為例,它的重量是6錢4分零8毫,其中含銀量89%,含銅量10%,含錫量1%,是當年含銀量最足的貨幣。再加上「袁大頭」幣型規整,圖案新穎,製作精良,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快速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
看到自己的「袁大頭」如此受大家歡迎,袁世凱非常開心,立馬下令,讓全國各地的鑄幣廠加班加點,鑄造銀幣,根據資料顯示,從1915年~1916年這1年多的時間,光是南京造幣廠,就生產了3.79億枚「袁大頭」,這個數字,著實驚人。而截至1929年,「袁大頭」的總發行量已經超過7.5億枚。
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政府對「袁大頭」進行了回收,它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時至今日,市面上已經很難見到「袁大頭」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當年隨處可見的「袁大頭」也搖身一變,成為眾多收藏者爭相購買的物品,價格從700元到5000元不等(價格與鑄造時間、品相相關)。
其中最值錢的,莫過於民國八年「籤字版」試鑄幣,它的數量極其稀少,連在專門的錢幣拍賣會上都很難看到,目前業內對它的估價在10萬~15萬元/枚左右,這個價格著實不錯。但也因為價格好,如今仿造「袁大頭」的人越來越多,若是有讀者朋友感興趣想購買,千萬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