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產值早已是世界第一,為什麼還不是工業強國?

2021-01-10 騰訊網

經歷40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經濟實力實現大幅提升,2019年GDP總量超過14萬億美元,達到美國GDP的67%。在經濟迅猛增長的同時,我國工業化也發展較快,只用短短數十年便完成了西方幾百年才能走完的路,這樣的發展成績令全球矚目。

我國工業的發展是從建國後就開始的,尤其是蘇聯當時為我國援助了156個工業項目,這次援助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為我國日後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之後,我國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發展再次提速。

尤其是2001年之後,當時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WTO),中國經濟開始置身於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加速,工業化發展更加迅猛,隨著我國大量的出口商品暢銷全球,我國逐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2006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隨後,2010年我國工業產值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這是歷史性的時刻。1894年美國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英國,隨後展開了對英國的各方面趕超,英國至此走向衰落,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高達5.59萬億美元,超過整個歐洲,也超過美國、日本的工業增加值總和,約佔全球工業增加值的24%。同期,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也高達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

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國工業、製造業規模整體上處於「大而不強」的狀態,目前是全球第一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和製造業強國。

目前,美國依然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心,美國、日本、德國處於全球製造業第一梯隊,屬於工業強國、製造業強國和科技強國,在很多工業、製造業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擁有更多的全球壟斷技術。

那麼,為什麼我國還不是工業強國?就以半導體行業為例,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3000億美元的晶片,比進口石油的花費還要多,不是我們不想生產而是無法製造。今年華為被制裁的事情備受國人關注,關鍵問題是所有環節都卡在了光刻機上。

目前,全球頂尖光刻機的大部分零配件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瑞典等製造強國。實際上,我國也可以製造光刻機,但是在精度方面與荷蘭ASML公司頂尖光刻機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以至於我國晶片產業至今都被「卡脖子」。

除了晶片製造,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高端數控工具機、新材料等諸多領域都尚未實現重大核心技術的突破,很多關鍵設備及零配件還需要從國外進口。這是我國工業、製造業發展的面臨的問題之一。

我國工業規模早已位居世界第一,那麼何時才能成為工業強國?在規模方面,我國早已位居世界第一,這是不不爭的事實。同時,要想成為工業強國,就要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實現更多的突破,加大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行業的投入,順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事實上,未來全球的競爭最關鍵的一環是人才,所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大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在培養和留住本土人才的同時,大力吸引國際化頂尖人才,吸納全球人才為我所用。在人才強國之上,必然會是工業強國、製造業強國及科技強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前世今生,一部中國近現代工業變遷史
    京津唐尤其是天津和唐山在清末民初時期就有採礦、電力、機械、化工等產業基礎,天津近代工業從洋務運動作為北洋基地開始發展,加上天津的海港和租界促使它快速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和全國工業中心之一。當時南方的工業基地主要還是集中在上海周邊,上海創造了中國工業史上的無數個第一,也是我國民族工業和新中國產業工人的搖籃之一。
  • 小口罩背後,是一套製造強國的工業哲學
    很難想像,具有世界上最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竟然在小小的口罩上犯了難。遠在日本和歐洲的供應商也感受到市場的熱浪,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月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日本國內口罩業者採取24小時生產體制的努力下,日本每周的口罩供應量可望達到1億片以上。
  •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53倍
    40年來,我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2017年工業增加值接近28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53倍,年均增長10.8%。  工業實力:從基礎薄弱到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622億元。改革開放後,工業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 工業砂玩成世界第一
    還別說,重慶就有這麼一家專門玩砂的企業,把砂玩轉重慶,玩到全國,還玩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工業鑄造用砂界的世界第一。目前,該公司還在醞釀近幾年內上市。這家企業就是重慶長江造型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江造型)。重慶晚報記者 陳寒星 畢克勤 攝影報導普通工業鑄造用砂起家「我們原本是一家農村企業,經營規模很小。」
  • 「中國製造2025」 工信部長苗圩破題工業強國
    與德國工業4.0相比,有哪些差別?  苗 圩:今年兩會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制定「中國製造2025」規劃綱要。這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回顧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在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這也是在歷史上我們時隔150年之後,重新又佔據了製造業第一大國的位置。
  • 中國力爭2045年成為工業強國
    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三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三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
  • 鎮江工業「第一」市,曾在87年「撤縣」,GDP達1121.99億
    江蘇可以算得上一個「特殊」的存在了,該省內的成績很好,雖然不是我國省份中經濟體量「最大」的,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該省是我國發展的「最好的」,因為該省內各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的成績,境內的居民有著非常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很好的生活條件,這裡的人們都有著很強的「自信心」,因為境內地級市的經濟都發展得很好,還被人們稱為「十三太保」。
  • 工業和信息化部解讀《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五年,也是石化和化學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我國由石化工業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是行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編制出臺《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十三五」時期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對於石化和化學工業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2021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四大工業基地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是目前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
  •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要避免急功近利 訪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
    自2018年6月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就受到兩種力量的牽引。現實世界裡,脫胎於富士康、划走其三分之一業務的工業富聯,與製造業緊密相關,製造業技術門檻高、毛利率較低、需堅持「長期主義」,常受人才和資金的「冷遇」;而在資本市場上,工業富聯的主業「工業網際網路」近年處於風口,不斷被熱炒,而資本嗜利,常常短視。
  • 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常識: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是目前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   遼中南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和重工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一個老工業基地。
  • 新能源汽車亮出「南陽造」, 成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新能源汽車亮出「南陽造」, 成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2018-05-09 15:57 來源: 南陽同城會 2017年,無疑是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 41家工業企業「康復出艙」
    近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目前市縣兩級已組建「企業方艙」10個,全市204家工業企業納入「企業方艙」進行救治,已康復出艙企業41家,累計提供金融支持90家、15.2億元,貼息、補貼等財政支持450萬元,納稅減免等稅務支持713萬元。
  • 為什麼日耳曼人發展出了現代工業文明?歐洲各國工業化有何不同?
    嚴格來講,世界上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地方,還真的只有西北歐和北美,也就是北大西洋的日耳曼新教文明圈。大家要說東亞也完成了。先別急,我國工業化雖然突飛猛進,但是至今只有50%-60%,處於半工業化階段。而且轉型還存在困難。而且,先讓我們把話說完。那有的人說歐洲其他地方,尤其是法國看著也挺發達的。法國是天主教,拉丁語族的人,沒完成工業化?還真不大能算完成。
  •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印發 提出八項主要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需要。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綠色發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國由石化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
  • 探尋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之路,記錄中國車企的70年奮鬥史
    郭力,一汽第一任廠長,帶領一汽在一片荒野上建設了工廠、學校(現長春工業大學),並親自帶隊赴蘇學習、引進技術,掛帥抓生產準備,大膽採取迂迴工藝,1956年7月,推出了我國自製的解放牌汽車。
  • 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下滑 協作機器人或將成為行業發展方向
    協作機器人將是未來工業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大力發展方向  工業機器人又分為傳統工業機器人(非人機協作)以及協作機器人,其中全球傳統工業機器人在2019年出貨量達到35.5萬臺,同比下降12.56%;全球協作機器人出貨量1.8萬臺,在低基數之下同比上升12.50%。
  • ...再譜華章慶祝國機集團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
    篳路藍縷,艱苦創業 1951年1月13日,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機械工業管理局在瀋陽成立工廠設計處,中機六院在瀋陽誕生。從瀋陽到北京、從北京再到鄭州,中機六院始終追隨新中國建設的步伐,為強國建設矢志奉獻。
  • 賽迪智庫:四大舉措助力日本九州老工業基地成功轉型
    九州工業區是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老工業基地之一。20世紀20年代,日本九州市是以煤炭、鋼鐵、造船、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二戰後,為了恢復經濟,日本工業發展重點向煤炭、鋼鐵、電力等基礎產業傾斜。1960年,九州市工業產值佔整個日本工業比重達到4%。
  • 天地和興發布《新一代工業網絡安全白皮書》
    北京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天地和興於近日發布《新一代工業網絡安全白皮書》。結合多年來在工業控制系統領域的網絡安全探索實踐,立足工業網絡空間泛在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時代背景,解析「新基建」戰略下的網絡空間安全重大意義,探索當前工業網絡安全建設全新路徑,力求為國家工業網絡安全建設提供思考及實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