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而它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通信網絡,甚至像一些人說的「顛覆 5G」呢?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可以用了,體驗怎麼樣?簡單回顧一下星鏈計劃,馬斯克在 2015 年就透露了這個想法,並在 2016 年正式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了申請。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星鏈計劃將由 4.2 萬顆衛星組成,讓網絡信號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無論你在北極還是亞馬遜叢林裡都能連上 WiFi。而它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通信網絡,甚至像一些人說的「顛覆 5G 」呢?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可以用了,體驗怎麼樣? 簡單回顧一下星鏈計劃,馬斯克在 2015 年就透露了這個想法,並在2016 年正式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了申請。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否顛覆掉華為的5G?
這是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的第七次成功發射。加上之前的6批,現在,已有422顆衛星在圍繞地球飛行了。 星鏈可以幹什麼呢?不少人認為,星鏈等低軌道衛星星座就是6G,那麼,馬斯克的星鏈能否顛覆5G、6G?
-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帳
作者 | 劉景豐編輯 | 火柴Q這邊剛把載人飛船送上天,那邊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又被送入太空。上天這件小事,已經成了馬斯克的家常便飯。之所以這麼著急地發衛星,可能是誇下的海口要到期了——今年4月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稱星鏈版衛星網際網路(亦稱天基網際網路)將在3個月內私人內測,即今年7月。
-
顛覆5G?馬斯克一箭60星的星鏈還有問題需解決!
馬斯克因此提出了星鏈概念:通過向太空中發射數萬枚超低空軌道衛星,用於全球的網際網路業務。馬斯克首先是希望先發射1.2萬個衛星,然後再增加到4.2萬個實現全覆蓋。這次發射成功後馬斯克發文稱:星鏈內測差不多三個月後開始,公測六個月以後。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最大的優勢是在火箭領域的先進技術可以支持二手設備重複利用,這為衛星的發射節省了大量成本,例如,在此次一箭60星的發射中,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就得到重複利用,已經三次出徵太空,此次發射後,這枚火箭助推器已成功降落到了無人回收船上,以便下次再利用。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近一年來,ITU被全球多家企業趨之若鶩,因為ITU掌握著低軌道衛星星座的位置、衛星頻段的註冊、備案權。包括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星鏈項目,都已經在ITU註冊了「很多衛星」。衛星網際網路與傳統的通信衛星不同,其衛星數量更多,軌道相較於通信衛星、導航衛星、資源衛星等傳統衛星,也更低。
-
「芯視野」雖無法取代5G 衛星通信為何仍成為新基建「寵兒」?
這一計劃擬發射80顆衛星,建設我國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構建天基物聯網。對此,曾經一度被認為無法實現的「用衛星來進行網際網路通信」也再度成為新聞熱點,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衛星通信能在太空中建立下一代寬帶網絡,繞過5G,直接升級到6G,並據此認為「6G並不遙遠」。對此,業界爭議也再次燃起:一個如此龐大的衛星通信計劃,真的能替代5G嗎?
-
衛星網際網路:萬億級規模「新型基礎設施」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相對之前的相關表述,衛星網際網路首次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
-
一箭60星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空「種」星再進一步
雖然是小衛星,但60顆衛星加起來分量也不小,這對火箭是個考驗,同時,這60個衛星不僅要被送到太空,還要能分開,準確找到自己預定的位置,實屬不易,SpaceX做到了。2020年以來,SpaceX已經執行了四次星鏈衛星發射任務,截止目前,星鏈星座總入軌衛星已達到422顆。
-
全球首富馬斯克,如何把錢從地面投向火星?
馬斯克的投資人認為,推動他成為首富除了特斯拉股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馬斯克對創業以及融資的執著,這使得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聚集資金。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專門就馬斯克為何成功的話題進行討論。戴曼迪斯作為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投資人,非常了解馬斯克對科學的想法和對商業的邏輯。
-
狂人馬斯克:太有錢,讓我感到壓抑
大部分人知道馬斯克是特斯拉之父,但他的商業版圖和顛覆世界的野心遠不止如此! 要理解這位天才與瘋子的言語,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他的實際成就。 馬斯克在這裡如魚得水,與老師和同學們相處甚歡。他的眼界更加開闊,商業嗅覺更為敏銳,思想更加成熟。在這裡,他的才能被打磨得像一把鋒利的寶劍,只等出鞘。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馬斯克認真思考了最能影響人類未來的三個領域:網際網路、清潔能源、太空探索。
-
馬斯克的字典裡沒有失敗
一二級火箭分離,整流罩展開拋棄,二級火箭飛到290公裡高度,早已進入了太空,看起來一切順利……但轉瞬即逝,火箭突然失聯了,沒能到達680公裡高度的預定軌道。 事後查明原因,因為火箭自旋穩定問題,導致傳感器提前90秒關閉了發動機。
-
信號撞車,馬斯克項目飽受天文學家批評
信號撞車,馬斯克項目飽受天文學家批評 SKA計劃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意在通過建設3000-4000個大型射電天文天線陣列,形成1平方公裡的信息採集區,監測天空中從未有過的細節,從而幫助人類填補對於宇宙基本認知的空白。
-
SpaceX將同時發射64顆衛星 八顆來自IoT創業公司
其中搭載的八顆衛星來自那些希望通過革命性衛星通信來建立真正全球物聯網(IoT)的創業公司。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長期以來一直承諾要打造一個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網絡,名為Starlink,馬斯克希望有朝一日該衛星網絡能夠處理一半的網際網路流量,並為自己賺取數十億美元的接入費用。這是他寄希望於資助未來火星探險的一種方式。
-
...兔」內測版首次上線,據稱上線不久已售罄,目前頁面上顯示,下次...
【小米試水區塊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寵物加密兔內測上線】據澎湃新聞,3月14日11時,小米區塊鏈寵物服務「加密兔」內測版首次上線,據稱上線不久已售罄,目前頁面上顯示,下次開放時間為3月15日11時。
-
馬斯克的星辰大海,並非一片祥和:火星是繼承者還是背叛者?
好比1999年我們在電腦鍵盤上用食指戳下第一個字母的時候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對於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和機會,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人類能做的就是一方面提高太空災難的預警和防衛能力,一方面儘快建立多星球生命體。唯有如此,才能在太空災難降臨時保住人類文明和地球多樣性的生態。02為什麼選擇火星?
-
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被忽視的資源競爭
此前,SpaceX的星鏈計劃在2019年10月16日將衛星發射總數量從1.2萬顆更新到了令人咋舌的4.2萬顆衛星(1.2萬顆已獲批准,3萬顆已提交申請)。 這些衛星,將打造天基網際網路,實現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通信。 4月22日,當這一宏偉計劃的第七批60顆衛星上天后,馬斯克進一步宣稱:該衛星網際網路業務「3個月內內測,6個月內公測」。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1.3 國內外主要低軌網際網路星座運營企業的願景 OneWeb 是由衛星領域的權威人士、連續創業者 Greg Wyler 於 2012 年創立,OneWeb 的使命是建立世界 上最大的網際網路衛星星座,讓每個人都能方便上網。
-
抖音在 Android 端上線小程序,並開始內測電商功能
近日,抖音開始內測電商小程序,部分用戶在首頁搜索框中搜索「小米有品」、「小米手機」、「貓眼電影」時會直接出現相關小程序搜索結果,一些商家發布的視頻播放頁面也可以看到相關商品的小程序購買連結。 點擊這些搜索結果或購買連結後,會跳轉進商家的小程序頁面,直接購買商品。
-
馬斯克對2026年送人上火星仍有信心:運氣好或4年內實現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斯克對2026年送人上火星仍有信心:運氣好或4年內實現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12月1日說,他依然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到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高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