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5G?馬斯克一箭60星的星鏈還有問題需解決!

2021-01-09 耀哥說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具體涵蓋 5G 基建、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從此我國開啟5G建設的快車道。

中國5G網絡建設正式進入加速跑

4月30日央視《朝聞天下》報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日前公布「2020年5G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採購」中標結果,加上此前已揭曉的中國移動5G設備集中採購,總額超過700億元的三大運營商5G基站採購招標全部完成。這意味著,中國5G網絡建設正式進入加速跑。

據了解,基站集中採購是5G網絡建設中投資最大的部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這次5G基站聯合採購中的資本開支超過300億元,中國移動前不久完成的5G基站採購招標金額達400多億元,這700多億元的採購總額佔了三家運營商今年5G資本開支總預算的40%多。

按照計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在今年9月底前共同完成25萬個5G基站建設,確保年內在全國所有地市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中國移動今年的目標是建設30萬個5G基站,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覆蓋5G網絡。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聞庫透露:全國已經建成的5G基站達19.8萬個,註冊5G套餐用戶達到5000萬個,已經連接到5G網絡上的終端設備達到2000萬個。

而美國由於自己在5G網絡建設以及5G網絡技術上的落後準備放棄5G,直接進入6G技術。如技術狂人埃隆·馬斯克就認為第5代通訊技術有著致命的弱點:5G網絡需要基於現實的基幹網絡,需要通過大量網線的布設,達到覆蓋某一區域的效果。這樣的話耗費巨大,覆蓋範圍有限,特別是在一些深山老林和廣袤的海洋上基本上是無法布線的,是空白區域。

馬斯克因此提出了星鏈概念:通過向太空中發射數萬枚超低空軌道衛星,用於全球的網際網路業務。馬斯克首先是希望先發射1.2萬個衛星,然後再增加到4.2萬個實現全覆蓋。

馬斯克一箭60星發射技術再次取得成功

據俄羅斯紅星報4月23日報導,4月23日凌晨,美方SpaceX 公司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成功送入既定軌道,一箭60星發射技術再次取得成功,使得美方范登堡基地一片歡呼。

通過最近幾次發射,星鏈衛星在軌數目已經達到422顆,已經具備一定的聯網能力。這次發射成功後馬斯克發文稱:星鏈內測差不多三個月後開始,公測六個月以後。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最大的優勢是在火箭領域的先進技術可以支持二手設備重複利用,這為衛星的發射節省了大量成本,例如,在此次一箭60星的發射中,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就得到重複利用,已經三次出徵太空,此次發射後,這枚火箭助推器已成功降落到了無人回收船上,以便下次再利用。這也使得目前SpaceX公司的星鏈星座成為發射衛星最多的星座。

星鏈還存在著巨大的現實問題

有了這些,馬斯克就真的萬事無憂了嗎?馬斯克的星鏈能夠取代5G網絡嗎?現在看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太空軌道資源是有限的,現在馬斯克要在低空軌道鋪設數萬顆衛星會佔用大量的太空軌道資源,其他各國就不會發射衛星了嗎?

其次,如果要發射4.2顆衛星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按照現在這樣的一箭60星,需要發射700次。

再次,即使完成衛星的鋪設,那麼衛星信號跟我們現在的小型電子設備的通信信號是一致的嗎?還有技術成熟了嗎?早先接受CNN採訪時,馬斯克也說,用戶需要配備一個星鏈的接入設備,才能用上這種衛星WIFI。

有分析人士估計,星鏈將主要與固網寬帶服務商競爭,它的接收器可能會有點大,得有比薩餅盒那麼大個兒,好像不太便攜……

第四,由於這些星鏈衛星在夜間會發光,並以流星形式出現在天空中,已經有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小衛星幹擾了地球上望遠鏡和天文臺對恆星的觀測和研究。

最後,這些衛星廢棄後如何處理呢?是否會形成巨大的太空垃圾呢?會掉落地球對人類產生威脅嗎?會對以後人類進入太空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雖然馬斯克在星鏈項目中雄心勃勃,但是他也沒有表示星鏈將完全取代傳統5G網絡,只是作為傳統5G網絡一個補充。他的目標是讓大部分遠程網際網路流量和大約10%的本地消費者和商業流量,都通過星鏈這個網絡傳輸。90%用戶的本地訪問仍然可能通過光纖進行。

實際上我國已經在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上進行了5G直播,這個正是馬斯克所攻擊的5G最大的難點:深山老林中。

小編結語

在短時間內,馬斯克的星鏈網絡只能供我們參考,真正應用還有不少問題,5G網絡才是我們真正將會馬上面對的,隨著三大運營商在今年內完成全國地市級5G網絡網絡基站的建設,我國將毫無疑問地享受到5G網絡帶來的快捷服務,實現我們在4G網絡下無法實現的很多功能。5G技術也將是我國超越美國高新技術的一個新的起點,希望可以呈現出更多的華為科技來。

關注和轉發是最大的美德

5G大動作,電信聯通共建共享5G,會降低5G資費嗎?

未來5G看中國,5G基站將佔全球一半以上!

5G真的來了,生活會發生什麼巨變?

現在的5G手機相比4G手機有六大弊端,你還會買5G手機嗎?

距離5G真正實用還有多久?

相關焦點

  • 一箭60星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空「種」星再進一步
    雖然是小衛星,但60顆衛星加起來分量也不小,這對火箭是個考驗,同時,這60個衛星不僅要被送到太空,還要能分開,準確找到自己預定的位置,實屬不易,SpaceX做到了。2020年以來,SpaceX已經執行了四次星鏈衛星發射任務,截止目前,星鏈星座總入軌衛星已達到422顆。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否顛覆掉華為的5G?
    這是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的第七次成功發射。加上之前的6批,現在,已有422顆衛星在圍繞地球飛行了。 星鏈可以幹什麼呢?不少人認為,星鏈等低軌道衛星星座就是6G,那麼,馬斯克的星鏈能否顛覆5G、6G?
  • 一箭60星終於成功!美方高調宣稱找到5G弱點,空軍基地炸開鍋
    太空戰略計劃一直是美國最在意的領域之一,前段時間俄羅斯紅星報消息稱,4月23日,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一舉將60枚衛星送入軌道。對於此次一箭60星的壯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分外激動,並高調宣布找到5G弱點,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使得范登堡空軍基地爆發出陣陣歡呼。而美國最關心的無疑是5G弱點這一說法。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即便是上述這些問題徹底解決了,要讓衛星網際網路像 4G、5G 基站一樣提供網絡服務也不太現實。過去的低軌星座網絡都失敗了,星鏈會是例外嗎?要討論星鏈能不能成功,就要先看看過去的那些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是怎麼失敗的。馬斯克並不是第一個要以衛星網際網路提供通信網絡服務的人,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摩託羅拉就啟動了銥星計劃,要用 77 顆衛星覆蓋全球,讓用戶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打電話,這也是第一個低軌道衛星星座。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圖片來自:Medium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最快明年全世界都可以用上星鏈提供的「全球 WiFi」呢? 顛覆 5G,全球 WiFi?真的想多了 自從馬斯克宣布星鏈計劃以來,輿論就開始將這個號稱要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和 5G 相提並論,甚至有人表示星鏈可能對 5G 網絡進行降維打擊。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25 日上午 10 時 13 分,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 Cape Canaveral 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成功進入太空後將 60 顆 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放入軌道,並在放置衛星的任務結束後返回地球,降落在了 SpaceX
  • SpaceX公司成功將第13批星鏈衛星「一箭60星」送入預定軌道
    Space X(美國宇宙探索公司)公司在北京時間10月6日晚上19:29分左右成功以一箭60星方式將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Space X公司發射的第十三批星鏈衛星(Star link-12),是第十二批次Star link-V1.0版衛星。
  • 從「星鏈」計劃看低軌星座的優勢與風險
    一是頻率與軌道的申請與協調,即牌照問題。頻率是提供星間/星地鏈路的無線資源,軌位是衛星在空間運行時所處的位置。由於頻率和軌位資源稀缺,國際電信聯盟和區域組織(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負責對全球/區域衛星頻率和軌位進行分配,採取先到先得原則。當前,「星鏈」計劃的3期星座系統均已提交上述兩家組織審查,並獲得批准。
  • 美成功發射一箭60星!42000顆衛星構建新網絡,專家稱大幅領先5G
    近日外媒報導消息,當地時間6月25日16時39分,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一箭60星,並成功進入地球軌道。這已經是美太空探索公司本月第3次發射小型微型星鏈,總數量已經達到600顆,離42000顆衛星構建新網絡的目標越來越近。
  • SpaceX雙線開忙:SN9瞄準15日高飛,一箭第八飛預備21日
    ▲目前瞄準美東時間1月21日9:19(北京時間21日22:19),採用B1051.8首度挑戰一箭第八飛,加速逼近一箭十飛目標。這是部署第一批「運輸者」共乘任務(Transporter-1),一次發射數十顆小微衛星,包括10顆星鏈衛星,這也是星鏈衛星首次嘗試部署至極地軌道,增強全球性覆蓋能力。「運輸者一號」任務後移,自家星鏈任務前置。
  • 在軌數量最多的星鏈星座實際進展如何?
    丨億歐航天觀察   美國東部時間2月17日上午10時05分,SpaceX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成功發射了第五批60顆星鏈衛星,這是它在2020年的第三次星鏈發射任務。
  •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帳
    作者 | 劉景豐編輯 | 火柴Q這邊剛把載人飛船送上天,那邊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又被送入太空。上天這件小事,已經成了馬斯克的家常便飯。之所以這麼著急地發衛星,可能是誇下的海口要到期了——今年4月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稱星鏈版衛星網際網路(亦稱天基網際網路)將在3個月內私人內測,即今年7月。
  • 一箭60星未能升空!SpaceX獵鷹9號火箭點火發射失敗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相關發言人表示,儘管獵鷹9號的某些火箭已經點火,但由於電源問題引發了自動中止。並且,由於火箭已經點火,發射現場瞬間被濃煙籠罩。並且由於是火箭自動終止發射程序,因此沒有發生起火或爆炸等進一步的危害。SpaceX供應鏈主管麥可·安德魯斯(Michael Andrews)在發射的直播過程中說:「倒計時的目的是在飛行前發現潛在的問題。
  • 新研究表明:SpaceX星鏈衛星變暗後仍會干擾天文研究
    根據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帶有抗反射塗層的星鏈衛星的亮度只降低到標準要求的一半。日本國家天文臺的天文學家Takashi Horiuchi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這是一種改進,但還不夠好。這些被稱為「變暗」的衛星,也會繼續對其他波長的光造成問題。
  • 「芯視野」雖無法取代5G 衛星通信為何仍成為新基建「寵兒」?
    先是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將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升空,宣告其雄心勃勃的衛星通信「星鏈(Starlink)」計劃拉開序幕,隨後中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首發星由「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一計劃擬發射80顆衛星,建設我國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構建天基物聯網。
  • 中國打造「鴻雁星座」,中國版「星鏈」系統
    「鴻雁星座」項目最初是在2016年11月提出並立項的,相比於馬斯克的星鏈2015年開始立項,已經遲了一年多時間。 「鴻雁星座」項目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導,長城公司與一院、五院等單位共同出資建設。
  • 為了去哪都有wifi用,老馬的「星鏈星座」計劃讓科學家看不到星星
    大膽的「星鏈」通信網絡可能影響天文研究。數名資深天文學家發表了一份聲明,對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目前正在部署的新一代通信衛星表示擔憂。馬斯克的公司計劃發射數量驚人的12000顆星鏈衛星(Starlink satellite),以此作為基礎設施大膽嘗試提供全球寬帶網際網路服務。最終的衛星群也將用於研究和軍事目的——但是要收費。
  • 狂人馬斯克:太有錢,讓我感到壓抑
    通過讀書,馬斯克總結出兩個重要結論:一是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二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從書裡找到。 如果你認為少年馬斯克僅僅滿足於從書本裡面汲取理論知識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研究表明,SpaceX的星鏈星座將給一座強大的新望遠鏡帶來麻煩
    圖 3 獵鷹9號於2019年11月發射,載有60顆星鏈衛星。 另一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這些衛星的部署方式,星鏈衛星最初被放在290km(180英裡)的軌道上,隨後上升到離地大約550m(340英裡)的運行軌道上,這個高度其實挺低的,因為衛星仍是肉眼可見的。然而,在這個過程的早期階段,衛星產生了標誌性的空中列車效應,以每月兩次發射的步調,這些星鏈衛星「列車」如今是夜空中的半常規存在。
  • 一箭60星,美國低軌衛星開始下餃子
    在2019年,美國公司spaceX通過六次火箭發射,把360顆人造衛星送人太空,計劃在太空中組建一個新的數據傳輸網絡,這是一個新的劃時代的的計劃,在這個龐大的計劃中,馬斯克計劃在未來幾年,通過約 4000 枚相互連接的衛星和依據地理分布的地面基站,構築一個覆蓋全球的廉價太空通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