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略計劃一直是美國最在意的領域之一,前段時間俄羅斯紅星報消息稱,4月23日,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一舉將60枚衛星送入軌道。對於此次一箭60星的壯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分外激動,並高調宣布找到5G弱點,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使得范登堡空軍基地爆發出陣陣歡呼。而美國最關心的無疑是5G弱點這一說法。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說的5G弱點是什麼?美國為何如此激動?
在通信領域,美國久居榜首,幾乎對全球通信市場實現了壟斷,而5G的橫空出世擊碎了美國的「美夢」。眾所周知,此前無論是通信領域還是軍工領域,美國都擔任著領路人的角色,各種標準都由美國提出。但5G完全不同,整個標準的立項有一半都是由中國提出,這對美國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
也正是因此,美國卯足了勁想要超越,但事實證明,美國輸的一敗塗地。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曾發布一份報告稱,中國5G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在苦苦追趕半天卻只能望其項背的情況下,美國對5G的弱點自然分外關心。而此次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說的5G弱點,與「星鏈」計劃有關。
這一計劃採取衛星作為媒介,比傳統網際網路技術的覆蓋率更廣。傳統網際網路技術的信號覆蓋需要網線布設,但是一些特殊地區根本無法布線,也就造成了信號空白,5G雖然技術先進,但也無法避免這一問題。但如果使用衛星作為信號傳輸媒介,便可以很好地解決信號空白問題,實現全球網絡覆蓋。不過,「星鏈」計劃也沒有那麼好實現。
一箭60星的失敗曾讓美國失去信心
就在此次發射成功的前一段時間,美國剛經歷了一次失敗。據外媒報導,3月15日深夜,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搭載60枚衛星準備升空。然而,在倒計時完成後,火箭並沒有像在場人員預料的那樣呼嘯升空,而是終止了發射程序,這也意味著此次發射徹底失敗。據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言人表示,是電源系統出現了問題。而各種零零碎碎的問題,在「星鏈」計劃的研究過程中,早已見怪不怪。也正是因此,此次一箭60星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美國的信心。
美國為何如此執著「星鏈」計劃?是否暗藏玄機?
雖說經歷了多次失敗,但美國從未放棄「星鏈」計劃,不僅如此,此前這項計劃原本計劃發射1.2萬枚衛星組成「星鏈」,隨後又決定增加3萬枚,目前的計劃目標是發射4.2萬枚衛星,一旦成功,更加低成本且穩定的網際網路服務將能夠覆蓋全球。2019年5月,首批60枚衛星被送入太空。在美國看來,「星鏈」計劃既是對抗5G的一大舉措,也具有著極強的太空戰略意義。
要知道,既定軌道的使用數量與面積是有限的,也就是說,誰發射衛星的時間更早、數量更多,便能夠佔據更多面積,4.2萬枚衛星的範圍可想而知。因此,美國此舉也是在搶佔軌道。但是,在各國看來,美國此舉充滿了風險,首先是太空汙染問題,倘若4.2萬枚衛星達到使用壽命,便會成為無用的太空垃圾。其次是安全問題,2019年9月,歐航局一枚氣象衛星險些與一枚星鏈衛星碰撞,龐大的「星鏈」衛星群會增加太空衛星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國際上對「星鏈」計劃有著極強的爭議,不過,美國一向我行我素,這些抗議聲早已被無視。
一箭60星的成功是否證明美國太空技術已超越我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美國一箭60星成功的消息傳出後,有不少人產生了質疑,這次成功是否意味著美國的太空技術已經遠超我國?其實,一次性搭載多少衛星,取決於運載火箭的推力。但「星鏈」衛星與普通的人造衛星不同,體積更小、質量更輕。因此,這樣的一箭60星難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高。而且,「星鏈」衛星的製造成本與發射成本都更低。但即便如此,對於這一項目我們仍不可輕視,據有關人員透露,這些衛星一旦加載相關程序進行小幅度修改,便可成為飛彈預警衛星,屆時美國又將多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