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60星,美國低軌衛星開始下餃子

2021-01-09 扒在牆頭看世界

在2019年,美國公司spaceX通過六次火箭發射,把360顆人造衛星送人太空,計劃在太空中組建一個新的數據傳輸網絡,這是一個新的劃時代的的計劃,在這個龐大的計劃中,馬斯克計劃在未來幾年,通過約 4000 枚相互連接的衛星和依據地理分布的地面基站,構築一個覆蓋全球的廉價太空通信系統。並且給這個計劃在 2020 年代中段鋪設完成的偉大構想命名為:星鏈計劃starlink。

相比於現在的網絡通信工程,所有的國家之間的網際網路數據的傳輸主要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有線的傳輸必然會出現國家和地區直接的連接不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位於印度和中國兩個國家的邊界線的兩個村莊,如果他們之間的發送電子郵件,數據需要從中國的個人電腦到中國的數據中心,中國的數據中心去到新加坡,然後從新加坡轉到印度,然後再到印度的個人電腦,這中間經過了很多不必要的路徑,這就帶來了信息的傳遞出現時間差和傳遞中間出現誤差。現在美國正在做的是拋棄海底光纜的傳輸,通過衛星來實現寬帶數據的傳輸。這樣的話,數據就可以通過最近的一個衛星或幾個衛星就可以完成了。

這個計劃是在為未來網際網路數據傳輸鋪設一個基礎架構平臺,不亞於原來美國主導的GPS,當年中國為了擺脫對於GPS的依賴,組建了自己的導航系統北鬥,現在美國又在升級自己的網際網路傳輸平臺,這個大平臺一旦建設成功,先發優勢將更加明顯,後來者的追趕將更加艱難。

中國目前領先的5G技術,實際上是在這個鋪設在海底光纜的數據傳輸基礎上的延伸。打個比方來說,5G技術是通過在一個個城市裡面建立基站,把一個城市的數據傳輸道路加寬,運送數據的汽車速度加快,讓這個城市裡面的數據流通更快;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連接還是通過光纖的傳輸,類似於通過高速公路連接;國家與國家之間通過海底電纜連接,可以比喻成為遊輪。星鏈計劃則是通過飛機把一個城市和一個城市連接起來,這樣的數據傳輸的效率將會更加高效。

對於在「5G」時代處於劣勢的美國來說,這個計劃便如「救星」般的存在。以衛星網際網路取代地基網絡,進而重新獲取網際網路通信領域的優勢,甚至將網絡通信市場一網打盡,順帶把頻譜資源收入囊中,姑且不論其成敗如何,但這盤棋的布局卻很老辣。

那麼美國已經開始了,中國是否跟進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此前,中國曾有多個分別由 「國家隊」 航天企業和民營衛星公司提出的衛星網絡計劃。但組網所需的巨額投入意味著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具備獨立的組網能力。因此,中國版 Srarlink 走上了國家牽頭、出資,多家央企和民企共同加入成為衛星組網供應商的新方向。如果進展順利,就通信衛星項目本身,未來 3-4 年時間裡每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將達到數百顆的級別。

央企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和中國電科,對應的衛星網絡分別是鴻雁工程、虹雲工程、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民營企業的銀河航天提出了星座計劃——銀河 Galaxy。這些公司的共同發力將讓中國的近地寬帶衛星的發展加速,加上國家的統一協調,打通衛星生產企業沒有火箭發射能力,火箭發射企業沒有衛星生產能力,讓雙方互相需要,變互相競爭為相互合作,讓整個計劃良性發展。在更高一個層級進行協調,擺脫開始階段的市場競爭,從國家戰略的層面考慮問題,將能夠發揮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有人質疑這是新的星球爭霸,新的太空軍備競賽,但筆者認為,這個系統完全是「新基建」的內核,是避免以後外部圍剿,卡脖子的關鍵的提前布局,未來世界的話語權掌握在有能力搭建平臺的國家,這個網際網路基礎平臺我們不能丟。

相關焦點

  • 新興低軌衛星通信星座發展
    與1990年代的銥星等低軌星座相比,新興低軌星座擁有多種發展優勢:火箭重複利用和「一箭多星」技術極大降低了衛星發射成本;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促成了衛星的模塊化、組件化和小型化,顯著降低了衛星的尺寸、質量、功耗和研製成本;批量化、模塊化衛星製造技術顯著降低了衛星的製造成本。
  • 一箭60星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空「種」星再進一步
    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三,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並部署了第七批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進入軌道,此次發射任務由獵鷹9號火箭承擔。雖然是小衛星,但60顆衛星加起來分量也不小,這對火箭是個考驗,同時,這60個衛星不僅要被送到太空,還要能分開,準確找到自己預定的位置,實屬不易,SpaceX做到了。2020年以來,SpaceX已經執行了四次星鏈衛星發射任務,截止目前,星鏈星座總入軌衛星已達到422顆。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這些商用低軌衛星正在瞄準突破傳統的空間工業模式,實現向全球用戶提供新業務和開闢新市場。這些變化推動著空間領域不斷革新,未來將對軍事作戰的性質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發展正處在全球最活躍的狀態,從2010年左右開始,美國以銥星、鴿群、鷹眼360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低軌小衛星星座建設計劃成功掀起了小衛星系統研究和發展浪潮,成為了當前空間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衛星通信、地面通信競爭與融合交織,低軌衛星星座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升級,有望帶來衛星通信商用新氣象。衛星通信從誕生開始就處於與地面通信的競爭局面,地面通信的發展快速壓制著衛星通信的發展步伐。現階段,我國地面通信處於全球領先水平,逐步將重心轉移到打造天基通信系統。Space X等巨頭穩定發射衛星,已經逐步證明了巨型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 我國「一箭9星」發射9顆重要衛星,印度一箭百星更牛嗎?未必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實施了一次一箭9星發射任務並取得了圓滿成功,完成該任務的是我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它成功將資源一號04A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
  • 一箭60星終於成功!美方高調宣稱找到5G弱點,空軍基地炸開鍋
    太空戰略計劃一直是美國最在意的領域之一,前段時間俄羅斯紅星報消息稱,4月23日,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在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一舉將60枚衛星送入軌道。對於此次一箭60星的壯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分外激動,並高調宣布找到5G弱點,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使得范登堡空軍基地爆發出陣陣歡呼。而美國最關心的無疑是5G弱點這一說法。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利用衛星提供天基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是國際主流方式。根據美國衛星協會 SIA 的統計,2012 年至 2018 年, 衛星寬帶業務服務收入從 15 億美元增長至 24 億美元,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六年間增長 60%,遠高於整個衛星 服務業 11%的增速。
  • 從「星鏈」計劃看低軌星座的優勢與風險
    天基全球通信系統根據所在軌道高度不同,衛星通常分為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中地球軌道衛星和低地球軌道衛星(簡稱低軌衛星)。不同軌道衛星的在軌運動速度、繞地球周期和對地視場不同,用途也有所不同。低軌衛星由於距離地面近、信號質量優,且具備更小時延,常用作通信衛星。
  • SpaceX公司成功將第13批星鏈衛星「一箭60星」送入預定軌道
    Space X(美國宇宙探索公司)公司在北京時間10月6日晚上19:29分左右成功以一箭60星方式將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Space X公司發射的第十三批星鏈衛星(Star link-12),是第十二批次Star link-V1.0版衛星。
  • 中國低軌通信衛星戰時意義重大 性能世界最強
    清華大學—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網絡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供圖26日,清華大學與信威集團聯合宣布:我國首顆低軌移動通信衛星——靈巧通信試驗衛星(以下簡稱「靈巧」)已完成全部在軌測試試驗,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實現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即時通信,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先後發射了上百顆低軌移動通信衛星,組建了包括銥星、全球星在內的星座通信系統,並在商業和軍事等領域廣泛應用。然而,由於沒有自己的低軌道通信衛星,目前我國80%以上陸地面積、95%以上海洋面積的通信網絡覆蓋仍然面臨難題,漁民出海、遠洋航行、山區林區作業尚無廉價而有效的通信手段。
  • 一箭七星!中國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七星 中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吉林一號衛星總指揮:從一箭20星到一箭三星難度未降
    11月21日1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將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高度為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將極大提升我國商業遙感衛星的服務能力,促進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吉林一號04、05、06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商用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
  • 馬斯克一箭60星的星鏈還有問題需解決!
    而美國由於自己在5G網絡建設以及5G網絡技術上的落後準備放棄5G,直接進入6G技術。如技術狂人埃隆·馬斯克就認為第5代通訊技術有著致命的弱點:5G網絡需要基於現實的基幹網絡,需要通過大量網線的布設,達到覆蓋某一區域的效果。這樣的話耗費巨大,覆蓋範圍有限,特別是在一些深山老林和廣袤的海洋上基本上是無法布線的,是空白區域。
  • CEO論道|展望低軌星座寬帶衛星通信系統
    令人感慨的是,儘管衛星通信系統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誕生,然而,目前絕大多數人們的生活與衛星通信系統構建的衛星網絡並無關聯。其實,在光纖網絡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遠距離的寬帶數據通信,主要是依靠衛星通信系統來完成的,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網際網路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連接世界其他區域的網絡只能依靠衛星組網。
  • 美成功發射一箭60星!42000顆衛星構建新網絡,專家稱大幅領先5G
    近日外媒報導消息,當地時間6月25日16時39分,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一箭60星,並成功進入地球軌道。這已經是美太空探索公司本月第3次發射小型微型星鏈,總數量已經達到600顆,離42000顆衛星構建新網絡的目標越來越近。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25 日上午 10 時 13 分,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 Cape Canaveral 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成功進入太空後將 60 顆 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放入軌道,並在放置衛星的任務結束後返回地球,降落在了 SpaceX
  • 淨虧損1.62億美元 銥星如何爭奪低軌衛星市場?
    原標題:淨虧損1.62億美元,銥星如何爭奪低軌衛星市場?隨著Starlink和Oneweb星座部署進程的加快,銥星如何爭奪低軌星座市場?
  • DARPA發布「黑傑克」項目公告 尋求發展低軌小衛星星座
    但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低軌寬帶網際網路通信衛星成為可能,而且在成本上還具有規模效應。重點研發內容是商業化衛星平臺以及低成本、可更換的有效載荷,要求較短的設計周期並能夠進行頻繁技術升級。DARPA官員表示,商業化衛星平臺將採用基於開放架構的電氣、軟體和網狀網接口控制,將為在低軌運行數十種或數百種不同類型的軍用衛星有效載荷創造條件。
  • 繼美國之後,歐洲也要建設自己的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寬帶星座
    12月16日,歐盟委員會向彭博社稱,歐洲將耗資73億美元建設自己的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寬帶星座系統。隨後在聖誕前夕慷慨地贈予出一份價值710萬歐元的合同,並且組建了全明星陣容,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對歐洲低軌寬帶衛星星座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標誌著歐洲航天工業界對歐洲低軌寬帶星座項目的推動終於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