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患有疑病症。這讓他們總是覺得不舒服。經常去醫院做各種檢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疾病。導致更加擔心。致使整天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之中。失眠、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抑鬱和興趣喪失,這些詞語整日伴隨著他們。
某師傅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每天忙著完成業績,吃飯往往是不規律的,為了接到更多的生意,中午往往隨便吃一點,時間一長身體便會不舒服。這時,他碰巧聽說這個單位有人得了胃癌。他震驚了,立刻覺得胃不太對勁。所以他去了各大醫院做胃鏡檢查,但醫生診斷的只是淺表性胃炎。儘管所有的醫生都向他解釋說胃炎是最輕的類型,沒必要擔心太多。但是,他還是整日憂心忡忡,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為了證明自己病得不輕,他開始拼命查閱醫學資料,反覆尋醫又越來越不相信醫生,折騰得自己越來越瘦。
疑病症該如何診斷?
表現為下述的至少一項:
(1)過於擔心身體健康或疾病,其嚴重程度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相稱。
(2)對經常發生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作出疑病症解釋。
(3)懷疑的堅定概念沒有充分的根據,但不是妄想。
對於疑病症,最常見的情況是反覆治療。他們抱怨身體不適的各個方面,主要是頭部、頸部、背部和胸部。身體不適可累及不同器官,如噁心、反酸、腹瀉、心悸、胸痛、呼吸困難等。它經常伴隨著焦慮、恐懼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給疑病症患者的4個建議
第一點:放鬆:疑病症患者的基本情緒是:緊張。不管為什麼緊張,我們的目標是放鬆。怎麼放鬆?可以深呼吸,放慢生活節奏;可以旅行,可以睡個好覺;也可以練習太極或是發呆,伸個懶腰。
第二點:管好自己就夠了:疑病症患者,過於緊張的背後,是太容易操心,一切事情都想要過問,但卻對自己照顧不好。給一個具體的建議:請仔細列出願望清單,滿足自己、善待自己。
第三點:家庭關係處理:在家庭關係中,核心的是夫妻關係。大多數疑病患者都是一定年齡的女性,而這些女性大多是敏感的、孤獨的、渴望得到照顧的。令人痛心的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最缺乏的恰恰是一個善良體貼的丈夫。
第四點: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詳細而耐心地教你如何放鬆,如何劃定生活的界限,如何在你的「疑病症」背後看到真正的「心臟病」!
溫馨提示:大部分或全部患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健康問題上,從而顯著影響他們的日常學習、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此外,很多疑病症患者嚴重依賴父母,很容易將情緒傳到醫生那裡。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