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民聲 疏民意 順民心 深圳:信訪難題不再難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2009年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創新信訪工作新制度和新實踐,從體制機制上對全市信訪工作格局進行重新配置,使群眾問題反映更通暢,訴求表達更有序,問題解決更及時,社會也變得更和諧。

信訪大廳:中轉站變成終點站

完全不是想像中的喧鬧場面,走進深圳市福田區信訪大廳,迎接你的,首先是導訪員的微笑,一句問候、一杯熱茶,立刻拉近了上訪人與政府的心理距離。

深圳市民唐先生帶著患了精神病的姐姐到福田區信訪大廳上訪,在接訪員熱情的引導下,一個下午的時間,唐先生先是在派出所為姐姐找到了沉澱多年的戶籍材料並開具了證明;在民政窗口申辦了低保手續;隨後又在區殘聯窗口申報了殘疾證。有了這些材料,唐先生的姐姐就可以選擇在深圳康寧醫院或康復療養院進行免費治療。

福田區信訪大廳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信訪大廳採取與行政服務大廳「一廳兩用、一崗雙責」的模式,各職能單位窗口在承辦原有行政許可業務的同時,也承擔本單位信訪事項。信訪業務與行政許可業務做到流程不交叉、效率不減、服務質量不下降,還可以與全區各行政職能部門窗口實現零距離對接,減少了中轉環節。

據了解,深圳原有的信訪室功能主要集中在受理、轉辦上,解決群眾訴求的功能比較薄弱。為進一步增強解決信訪問題的能力,去年末,深圳市、區兩級信訪大廳掛牌運行。市信訪局新聞發言人郭宏告訴記者,新設立的信訪大廳集「聯合接訪、依法分流、直接調處、多方聯動、全程督查」功能為一體,徹底改變了過去信訪人自己「跑部門」的繁瑣和無奈,一些往往需要多部門解決的難題通過駐廳部門聯合發力就可得到解決,也杜絕了職能部門相互推諉扯皮的可能。

與此同時,深圳還建立了市領導信訪大廳值班制度,每個星期安排一名市領導值班。值班領導至少要安排一天到信訪大廳參加接訪活動,研究處理分管工作範圍內的重要信訪問題,處置當值期間的重大信訪事項。自市信訪大廳試運行以來,參加值班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共41人,處理重大信訪事項19宗,接訪群眾1000多人次,召開信訪案件協調會議44次。

深圳市信訪局提供的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75%以上的群眾初訪在信訪大廳得以解決。信訪大廳的設立在切實解決群眾信訪問題和實際困難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目前,深圳信訪大廳由原來接待群眾上訪的中轉站變成了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問題的終點站。

除了市、區兩級信訪大廳外,目前,深圳還在全市57個街道成立了綜治信訪維穩中心,設立專門的訴求受理總臺,統一受理群眾來信來訪。該中心與市、區的信訪大廳有機銜接構成三級工作平臺,上下聯動,各盡其責,共同形成全市的信訪工作體系。

90%的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

在深圳市某建築公司承包工程的張先生與該公司管理員發生糾紛致左腿骨折,經鑑定為輕傷。這家公司在支付了首期醫療費用後想撒手不管,無奈之下,張先生使出了拖欠工人工資引發工人集體上訪的手段。得知這一信息,南山區信訪辦司法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立刻出面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賠償協議,而工人被拖欠的工資也全部得以發放。這是深圳南山區在「一合三調」的模式下化解上訪事件的一個成功案例。

為了把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近年來,深圳市南山區大膽創新街道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先後探索出「一合三調」的桃源模式和「一格三員」的蛇口模式。

所謂「一合三調」,就是通過街道信訪辦與司法所合署辦公,實現「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有機結合,把信訪工作網絡延伸到了基層第一線,把接訪過程變成了法律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的過程,實現了信訪、司法互利雙贏;所謂「一格三員」,就是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管理員、一名協管員和一名督導員,將信訪維穩、食品監督、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工作全部納入,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員、員中有責」。

2009年,南山區各網格上報各類不和諧因素事件64809宗,化解60886宗,化解率達93.9%,其中70%以上由網格管理員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化解在萌芽狀態。

據深圳市信訪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57個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在職能上全部實現「一合三調」,街道轄區內各社區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基本實現了「小問題不出網格、一般問題不出社區、突出問題不出街道、老大難問題及時報區協助處置」的群眾工作新格局。

為了降低群眾上訪成本,深圳市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多渠道、多方式引導群眾以電話、電子郵件等現代化方式表達訴求,今年截至10月,市政府12345熱線接聽來電223.4萬個,其中諮詢類現場答覆率達到80%。目前,市、區各級都建立了專門的網上信訪受理系統,僅羅湖區委區政府創辦的「羅湖社區家園網」開通3年來,就接到網民反映的各類問題達5600多個,而政府部門回復率近95%,問題化解率達75%以上。

講情、講理、講法,化解信訪難題

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信訪聽證會」在深圳龍崗區信訪大廳舉行。

因為和有關部門就漁具損壞賠償一事無法達成一致,龍崗南澳社區養殖戶鍾先生多次到市、區上訪。這一次,龍崗信訪辦邀請了區法制辦、法律援助處、街道和社區等有關部門到場,共同啟動信訪聽證程序。這個程序包括「信訪人陳述和訴求、信訪承辦單位陳述政策法規依據以及處理意見」等環節。最終,鍾先生採納了聽證會的建議,放棄上訪轉求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疑難案件久拖不結,上訪群眾「鍥而不捨」,是基層信訪工作最棘手的「疙瘩」之一。為了化解這一難題,2009年11月,深圳在龍崗區試點實行信訪聽證機制,旨在為信訪人搭建與政府平等對話的平臺。聽證會由信訪部門出面邀請相關單位、人大代表、司法紀檢部門、專業技術權威鑑定機構及新聞媒體等多方共同參與,把疑難複雜信訪問題公之於眾並充分聽取各方觀點,由社會各界人士在參與聽證中評判造成信訪問題的對與錯,講情、講理、講法,並監督解決信訪問題,該機制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特別是纏訪、重複訪和越級訪。目前,龍崗區已經舉辦了3次信訪聽證會,解決了多起疑難信訪問題。

為了妥善處理事權不在本級、涉及人數較多的重大信訪事項,深圳市還在區、街道試點推行「信訪代訴制」,由區信訪大廳、區有關職能部門或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代表信訪群眾向上級部門反映訴求,跟蹤解決問題,避免信訪群眾走彎路。

目前,全市各區及各街道普遍實行了代訴制。自實行「信訪代訴制」以來,僅羅湖區就成功協調解決了香港校巴在深圳的管理問題、清平路紅嶺立交噪聲汙染等20多宗信訪難題。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編輯:楊鑫

相關焦點

  • 李樹玉:用心破解遷墳難題 - 民生民聲 - 東南網三明頻道
    順民意貼民心,破解難題4年在野外奔波,日曬雨淋,李樹玉穿破了5雙解放鞋,添置換洗的軍用工作服不少於4套。4年來,老李沒有雙休日忙碌在徵遷一線。他心裡一邊裝著項目,一邊裝著墓主人,順民意、貼民心,徵遷難題就這樣被他逐一破解。閩臺(永安)文化創意產業園是省政府重點推動建設的11個創意產業園區之一,被列入省級重點項目。今年,規劃用地面積1109畝,總投資32億元的「竹天下」項目落戶該園區。項目用地有900多個墓地需徵遷,涉及到700多戶墓主。村安息堂已容納不了這些「先人」。
  • 安順西秀:構建「線上線下」信訪舉報新格局
    今年以來,西秀區紀委監委在暢通信、訪、網、電信訪舉報渠道的同時,積極轉變工作思路,採取「線上 線下」的方式,主動下訪,零距離搜集民情民意,著力構建信訪舉報新格局。該區紀委監委作為省紀檢監察基層綜合業務應用系統檢舉舉報平臺基本版試點縣之一,依託省、市紀委監委技術支持和數據共享交換,橫向打通信訪舉報、案件管理、機關各內設室、派駐紀檢監察組等各部門信息壁壘,縱向打通省市縣鄉四級紀委監委層級阻隔,實現信訪舉報數據實時共享、方便查詢、動態展示,並對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進行重點關注分析,全力打造檢舉舉報平臺基層版,為信訪舉報植入「信息化基因」。
  • 信訪舉報要有「下文」(民聲)
    信訪舉報要有「下文」   陝西安康 周 歌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紀委開通群眾信訪舉報免郵資「綠色通道」。今後,凡寄往市紀委的舉報信,只需到就近郵政所領取信訪舉報專用信封,裝入舉報內容,無需填寫郵編和地址,郵政部門將免費寄送,並確保信件保密、安全、及時、準確地郵寄。
  • 深圳市鹽田區:民意表達工作室不當群眾訴求「二傳手」
    「民意表達工作室確實管事,不然東海岸社區的居民,現在仍被噪聲汙染困擾」,家住深圳市鹽田區的居民陸女士說,自從鹽壩高速大梅沙段修好了隔音牆,她不僅能睡好覺,心病也沒了。   在經濟發達,社會利益多元,群眾訴求集中的深圳,如何讓領導幹部願意走進基層傾聽民聲,成為解決群眾困難的貼心人,一直是群眾工作的重點。
  • 臨川以心換心化解信訪難題
    前段時間向鎮鄉政府信訪辦反映了此事,很快有了結果。鄉政府派出信訪幹部多次調解,超市最終付給了陳某賠償款。臨川是農業大區,農村矛盾糾紛時有發生,為高效化解群眾信訪訴求,該區在區、鄉鎮兩級設立專門的信訪接待「談心室」,對來訪群眾實行溫馨服務。
  • 東區召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全國、全省...
    東區召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全國、全省「兩會」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安排部署會議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5-01     來源:Hello攀枝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 ...深圳圓桌會》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 國外高僧:中國是世界佛教中心
    大公網訊 (記者李嬌) 11月25日,《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召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柬埔寨佛教法宗派布格裡僧王,尼泊爾比丘協會主席美特裡比丘,蒙古國烏蘭巴託善廟寺乃爾貴·賽不彥方丈出席並答記者問。
  • 礄口區公安分局易家街派出所 持續打造「易家信訪」品牌
    易家街派出所依託「陽光信訪」系統,並在派出所接待室設立群眾意見簿,網上、網下「雙線」傾聽群眾呼聲。同時,還創新推行「一周三訪工作法」,每周一社區民警警務室約訪,每周四所長駐所開門接訪,每周五防控民警轄區巡訪,多渠道收集民情民意。對於群眾反映問題,易家街派出所安排專人負責,面對面溝通,及時通報工作進展。
  • ...家門口」、信訪服務送到「門前頭」 這個聯勤聯動站「有苗頭」
    東方網記者吳春偉、通訊員吳宇傑8月27日報導:北蔡鎮近日深化「家門口」聯勤聯動站服務體系建設 ,普法課堂最熱的「菜」由居民「點單」;信訪代理點為老百姓的難事頻頻跑腿;警民聯動,讓騙子「無所遁形」……。信訪代理 「家門口」解決百姓難題「家門口」信訪代理點的建設,就是要讓老百姓的信訪難題解決在家門口。在北蔡大街兩戶居民就因為空調外機安裝的問題,常產生抱怨與發生口角,甚至發生互相辱罵等不愉快的事件,鄰裡關係一度非常緊張,並隔三差五到上級信訪部門反映。北蔡鎮「家門口」服務體系推行後,鎮裡委派的調解人員在了解鄰裡糾紛情況後,主動聯繫雙方到居委來參與調解。
  • 信訪改革五問:信訪是不是稻草人 如何解決踢皮球
    群眾以信訪方式反映的信訪問題,大多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儘管如此,信訪工作在不少人看來還是帶著一些神秘的色彩。信訪制度改革自啟動以來,群眾關心的那些問題現在怎麼樣了?記者就此赴國家信訪局進行了採訪。
  • 「官倉」裡裝滿了民心民願
    變從堡壘來,變從民心來,變從實幹來。 堅強堡壘這樣錘鍊。「班子成員在一線指揮,幹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轉變,黨員在一線培養。」「頭雁」領航飛,「雁陣」一排排。與其喊著幹,不如領著幹。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
  • 人民日報:官員仕途與政府績效應加重民意權重
    人民日報:官員仕途與政府績效應加重民意權重 2008年07月16日 06:25 來源:人民日報 發表評論   事實上,幹部選拔任用制度早已推出,相關的改進工作早已推動: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延伸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都已相繼施行;而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官員,在許多省份已擴大至部分副廳甚至正廳崗位。現在,由中組部委託國家統計局就組織工作進行「民調」,在更高層級與更大範圍內,為公眾表達權增加了一種渠道。
  • 千年難遇的對稱日領證結婚,法定公休日加班加收服務費?
    公務員要做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當然要聽民心順民意辦事,迎合大眾喜愛的吉祥文化。所以,民政局登記領結婚證應該也可以逢吉祥日商業化,加價收取服務費,誰願意圖個吉祥就來登記,可是必須為服務人員的額外加班時間買單,這樣一來可以滿足那些一心圖吉利的需求,二來可以適當抑制湊熱鬧的盲從行為,也不會造成對稱日嚴重排長龍,加班的工作人員也能獲得可觀的加班補貼,皆大歡喜,豈不是美哉善哉?
  • 公安「大V」陳裡鼓勵政法機關開微博疏民意
    我在過去工作中使用微博與民眾溝通順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政法委負責與新媒體相關的工作,我也會把微博溝通民意的方式用到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