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至於連續兩年虧損,大富科技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而其多次被監管層關注和問詢卻遲遲不回應,或許從一個側面說明公司確實存在很多重大問題。
大富科技(300134.SZ)1月30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00萬至2500萬元,以約3.3億元的非經常性收益實現扭虧為盈。根據公告,大富科技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該年度通信產品結構調整,5G新產品逐步開發與上量,產品毛利率逐步回升,以及收到政府補助和轉讓全資子公司取得收益。
近兩年,公司所處的射頻行業處於低谷期,大富科技產品的毛利率下降,營業成本持續高於營業收入,為緩解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豐富產品結構,公司進行了增發、併購重組等資本運作。然而,募投項目或變更、或拖延,數億元的投資不僅未換來預期收益,還遭遇補償款拖欠難題。在行業低谷期,公司的外延式併購屢屢失敗,至今未能擺脫產品結構單一的局面。2018年12月,為了暫時避免虧損,公司以5800萬元轉讓了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富重工技術有限公司的100%股權,稱該交易將有助於盤活存量資產、增加現金流、增強資產的流動性,預計增加當期利潤約1.4億元。
2018年三季報顯示,大富科技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8881萬元,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8842萬元,與1.4億元相加尚且和3.3億元的非經常性收益相差約1億元,公司在第四季度會有如此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嗎?根據公告,大富科技全資子公司於2018年12月27日收到1億元的政府獎勵。另一方面,公司2018年1-9月的營業收入僅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08萬元,銷售毛利率僅提高了1.68個百分點,扣非淨利潤尚且為負數,公司卻分析稱盈利的主要原因包括「5G新產品逐步開發與上量」,難道這一切也同樣發生在第四季度?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注意到,2018年,大富科技的其他非流動資產暴增,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大富科技預付購置長期資產款項金額為1.83億元,其中預付給關聯方安徽省配天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其他非流動資產為4725萬元;三季報顯示其他非流動資產較2018年年初增加1.54億元,增幅為678.73%,主要原因系預付長期資產款項增加所致。大筆預付長期資產款項在同行業上市公司中實屬罕見,且公司的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自2017年年中起超過18%,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
此外,《證券市場周刊》記者通過Wind資訊查詢發現,大富科技貌似受到監管層的「特殊關照」,經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交易所、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對大富科技的「問詢」、「關注」多達10次以上,涵蓋財報、許可類重組、業績補償等眾多類別,而上市公司往往是在延期(甚至多次延期)之後才回復監管層的「關切」,這或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大富科技存在的問題。
對於上述疑點,《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向大富科技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公司未予答覆。
多個募投項目延期或取消
2016年9月,大富科技向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淨額為34.5億元,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資產、每股淨資產等指標得到提升,資產負債率由45.63%下降至約24.61%,同時降低了財務費用,而2016年年底的資本公積同比增加2.21倍至48.47億元。根據發行方案,此次定增的募投項目為柔性OLED顯示模組產業化項目、USB3.1 Type-C連接器擴產項目、精密金屬結構件擴產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OLED顯示模組的投產時間為2019年,精密金屬掩膜板的投產時間為2018年。
一年以後的2017年年報中,OLED項目的投資進度僅為1.30%,公司稱原因是受困於良品率,國內OLED顯示屏製程企業的產線投產不及預期;OLED面板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國外優勢企業話語權較大;目前OLED面板價格高企,市場化應用尚不成熟,基于謹慎投資考慮,放緩了柔性OLED顯示模組產業化項目投資進度。USB3.1 Type-C的投資進度為3.19%,原因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精密結構件項目的投資進度為42.83%,原因是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實際到位時間為2016年9月底,比計劃時間晚,自有資金投資強度有限。
根據2017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截至2017年年底,大富科技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帳戶餘額為27.14億元,公司利用閒置募集資金12億元進行保本理財,理財期限為3-6個月不等。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委託理財收益達1802萬元。
2018年2月,大富科技宣布終止OLED顯示模組產業化項目,結餘資金合計為15.45億元,將其中10.35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永久補充上市公司營運資金。柔性OLED顯示模組產業化項目的產品包括柔性OLED顯示模組1200萬件及精密金屬掩膜板1萬件,其中柔性OLED顯示模組的目標客戶為小尺寸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精密金屬掩膜板的目標客戶為京東方、國顯、天馬及華星光電等OLED面板製造企業。對於終止該項目的合理性,公司曾兩次做出說明,指出OLED面板行業的發展與公司的預期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OLED面板的應用未全面鋪開,目前僅在蘋果的iPhone X及華為的Mate 10 Pro等高端機型中使用,蘋果及華為的其他機型以及出貨量較高的小米、VIVO及OPPO品牌手機暫無OLED面板的使用計劃;OLED面板目前被三星Display全面壟斷,其2017年OLED面板的出貨量佔據全球出貨量的96%,公司的目標客戶京東方、天馬或國顯等國內面板企業的OLED產品出貨量較低,量產的成本較高,國產OLED面板全面鋪開尚需時日;目標客戶較低的良品率亦使得其傾向於選擇國外廠商較為成熟的掩模板產品,使得公司精密金屬掩模板業務的市場拓展存在較大難度。
大富科技強調,未來的12個月(從2018年2月28日發布公告日期計算),公司將有近10.3億元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到期,鑑於2018年銀行繼續縮緊銀根,同時公司2017年經營虧損,一方面公司續貸的額度較以前年度將有所降低,續貸的成本亦在2018年有所提升,2018年,公司銀行償還貸款的壓力較大;本次募集資金償還貸款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的償債壓力,降低財務風險。
上述解釋似乎情有可原。然而,2019年2月14日,大富科技相關負責人卻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時稱,公司參股公司安徽省大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富光電」)致力於解決OLED顯示產業的瓶頸問題,已攻克了應用於OLED面板製作關鍵環節蒸鍍工藝的精密金屬掩模板技術難題,目前正在與下遊客戶開展測試工作。該回復正值OLED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之時,深交所因此向公司發送關注函,指出2018年2月公司以OLED面板行業的發展與公司預期存在較大差異為由,終止了相關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請補充說明一年以來OLED行業是否發生巨大變化,並結合行業發展情況充分提示大富光電開展相關業務的風險,核實說明公司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信息、是否存在利用OLED熱點概念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爾後,大富科技不得不承認2017年大富光電營業收入為113萬元,淨利潤為-1967萬元,大富光電的相關業務及營收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當初募集資金之時,大富科技預計柔性OLED顯示模組產業化項目在預測期內年均產生淨利潤為4.57億元,約佔全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預計年產生淨利潤的61%,終止該項目將對原計劃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產生較大影響。2018年12月,公司調整了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進度,將USB3.1 Type-C連接器擴產項目、精密金屬結構件擴產項目的預計可使用日期推遲至2020年12月。
收購折戟
2015年,大富科技出資4250萬元收購了廣州大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凌實業」,835379.OC)51%股權;投資1000萬元控股安徽大富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下稱「重工機械」),持有其100%股權;出資6億元對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盛石墨」) 增資,持有其49%股權;出資1.56億元對天津三卓韓一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卓韓一」,837704.OC) 增資,持有其24%股權;出資1636萬元對大富光電增資,持有其45%股權。交易相關方承諾,大盛石墨2015年至2017年淨利潤依次不低於5500萬元、9200萬元和1.55億元,三卓韓一2015年至2017年累計實現的淨利潤不低於2億元。
事實證明,標的公司均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拖累。大凌實業2017年度淨利潤為-2850萬元,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為-1118萬元,2018年上半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為89.92%,遠高於2017年年中的79.41%;重工機械2017年度和2018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786萬元和-852萬元。2015年至2017年,大盛石墨和三卓韓一的業績承諾均未達標,交易相關方也未及時繳付補償款。截至2017年年底,大盛石墨待繳付業績承諾補償款合計2.84億元,三卓韓一待繳付業績承諾補償款合計1.1億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大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