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中國教育重視素質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具有學習的技能,應當全面發展。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素質教育走到今天,更加科學、系統,對孩子們的教育也更加多元化,用一個詞來形容如今的教育,那就是發散思維。在這一理念下,教育模式多種多樣,側重點也是眾多,很多時候,連孩子家長都摸不透老師的用意。相信很多當了父母的人深有感觸,老師留作業,不是給孩子留的,而是給家長留的。有一天,同事進了辦公室後,說要用photoshop給孩子做手抄報。我們都問,畫的不行嗎?同事答,不行,老師要求要用ps。當時我就震驚了,孩子才小學一年級啊,能好好畫畫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會用ps。這種作業與其說是給孩子留的,真的不如說是給家長留的。
前些日子,有位寶媽說自己被「4」鬧糊塗了。原來,是她家孩子考試,正確答案是4,孩子的答案寫「4」被老師打叉。這位寶媽看了好幾遍,也沒有看出問題在哪裡。於是她聯繫到了老師,想找老師理論,詢問老師哪裡出錯了。結果卻被老師教育了。老師說:「4」應該是開口的,你家的孩子寫成了閉口的,這樣是錯誤的。還說這個問題已經在課堂上強調很多遍了,一定是孩子沒有認真聽講才會寫錯。寶媽也懵了,開口4和閉口4有區別嗎?在自己的觀念裡這並沒有區別。
這也引起家長群裡熱議!寶媽的遭遇讓很多家長產生了共鳴。很多家長都說自己也有同樣的經歷,一個「4」鬧得家長孩子哭笑不得,然而又怕得罪老師,敢怒不敢言。這件事,讓我想到了工廠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完美的,但也是單調的。
鄭淵潔曾經在公眾場合中說過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孩子退學,就是因為他覺得,現在的學校教育,應試教育過於明顯,只是為了考試而學,孩子不能有自己的觀點,天性都被扼殺了。
那時很多人都覺得他太過極端,怎能為此就讓孩子退學呢?但是,很多家長卻對鄭淵潔表示理解。因為他們,都對孩子的教育深有感觸。他們應該也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才對如今的教育現狀如此無奈。還有一個例子,更能反映老師、家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的各自立場。爸爸說,題目要求在句子裡加一個字,使句子變得通順。句子是:我在山上牛。孩子寫的是「我在山上吹牛」。雖然有點出乎意料,但是就句子的結構來說是完全正確的,主謂賓完整。然而老師就給劃了叉,因為答案給的就是「我在山上放牛」,媽媽和老師的觀點一致,也認為只有答案才是正確的。爸爸心裡不敢苟同,可是又不敢和老師、愛人去辯論,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蘿爸有話說
在我看來,教育不單單是教授孩子書本上的知識,更是教給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禁錮孩子的思維,而是應該讓孩子在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時候,鼓勵他們提問,對我們所謂的「答案」說不,去引導他們通過實踐得出正確的認知,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也不會被一個答案所限制思維,畢竟人生很多事情都不止1個「答案」。
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