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答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疑老師判錯,聽完老師解釋後服氣

2021-01-09 騰訊網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父母非常重視的,雖然成績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和未來,但至少能說明很多問題——畢竟,學習成績不好,將來可能連上高中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很多家長都會特別看重孩子試卷上的錯題,通過錯題能了解孩子在學習上存在哪些問題,這樣才能查漏補缺,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孩子一道數學題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結果反被老師「打臉」

一位家長在拿到孩子的數學試卷後,發現了這樣一道選擇題:樂器商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4個選項給出的答案分別是A.498元/把,B.400把/元,C.498把/元,D.400元/把。

這位家長的孩子選的是D,但卻被老師打了個大大的×。這位家長想:9把小提琴,一共3600元,3600÷9=400,明明沒錯啊!為什麼老師給打了×呢,是不是判錯了?

於是,這位家長在微信上找到數學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結果老師這樣解釋:小提琴的進價的確是400元/把,但題目問的是售價合理的是哪一個,400元進的貨肯定要加上合理的利潤啊,哪個老闆會按進價賣貨呢?因此正確答案是498元/

聽完老師的解釋,這位家長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沒有看清題目,不過她還是憤憤不平:這是數學題,不是腦筋急轉彎,出這樣的題不是故意挖坑嗎?

在筆者看來,這道數學題出得其實並沒有問題,因為如今的課本不僅是讓孩子學到知識,同時還加強了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如果孩子只會算3600÷9,而不會聯繫實際生活,那麼學習數學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不止是數學,現在中小學各學科知識都要求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繫,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新課改」下,父母怎樣輔導好孩子的學習呢?

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增加孩子的閱讀量

近幾年來,國家倡導「大語文」概念,孩子學習語文不再僅僅局限於課本,而是需要大量閱讀,僅小學階段課外閱讀量就應達到145萬字以上,而這一點在近幾年的考試中也有所體現——閱讀理解方面的題量大大增加了。

如果孩子的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差,那麼很可能出現考試時做不完題的現象。然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更多在於平時的積累,因此,父母平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的培養應該越早越好,其實從孩子半歲以後,父母就可以給孩子看一些黑白卡片,識圖卡片等,之後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可以逐漸地讀一些有聲書、立體書、洞洞書、繪本等。到孩子開始學拼音、識字之後,就應該讓孩子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代替孩子思考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起考試能不能得到滿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更為重要。比如說,孩子放學後能先完成作業再去做別的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能做到專心,而不是邊玩邊寫;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完成作業,而不是等著父母或者老師提供答案等等。

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非常重要,畢竟,一二年級的知識非常簡單,孩子們難以拉開差距,而等到了高年級或者初中之後,所學知識的難度大大增加,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3.加強與學校和老師的溝通,但不過於依賴學校

在以前,父母把孩子往學校一送,就再也不管孩子學習上的事了,孩子學得不好就怪老師,但如今這樣做可就行不通了。

有人說,孩子的未來,拼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更是父母的格局和人生功底。父母多和學校、老師保持溝通,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做到對孩子嚴而有愛、嚴而有度,同時,父母自己也要保持學習力,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今日話題:對於文中的這道數學題及答案,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家長因3600÷9=400被打叉怒罵老師,老師解釋後,網友:鑽地縫去
    孩子上學期間,成績就像是很多家長的"命根子",最近同事小李就因為這"命根子"的事和孩子的老師弄得很不愉快。怎麼回事呢?一起看下去。小李的孩子叫明明,在上小學,平時成績不錯,連續好幾年都穩居班裡第一名的寶座,這讓小李很受用,每次家長會都要接受眾多學生家長的"頂禮膜拜"。
  • 「我孩子錯了嗎?」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楊女士和往常一樣,在旁邊指導上小學的孩子做作業,是數學問題。樂器店進了一堆樂器,9把小提琴總共花了3600元,問合理的售價是哪個答案。一個選項是400元,還有選項是498元。楊女士教孩子乘法口訣,將3600除以9得到400,計算出琴的價格,兩人覺得很簡單,洋洋得意。
  • 3600除9等於400被打叉,家長當場質問老師
    就在前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一件關於孩子成績的烏龍事件。一位家長就向上訴提到的情況一樣,在拿到成績之後馬上對孩子的試卷進行了檢查,而且在檢查的時候發現了一道題,在他看來明明是正確的,但是老師還是打錯了。在這之後他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老師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有什麼看法,他也越想越不對勁,因此第二天馬上帶上自己的孩子找老師當面對質。他十分氣憤地衝到了老師辦公室討要說法。
  • 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卻反遭打臉
    最近一位家長和老師因為一道題產生誤會的事情引起了我的興趣,張女士在檢查自家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有一道題乎被老師判錯了:鋼琴店進了9把鋼琴共計3600元,請問每一把售價多少元?3600÷9=400,似乎是一道非常簡單的四則運算習題。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卻被老師的解釋打臉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因為很多年沒有碰過書本,所以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也會比較的吃力。但是現在很多老師往往會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01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網上就有網友曬出了這麼一張照片,自家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在一次考試中,孩子在算「1.2+6.8」的時候寫了8,但是卻被打叉。孩子回來問家長,家長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和老師提出了質疑。
  • 女兒3+4+1=8被打叉,寶爸生氣質問老師,聽完老師解釋後連連道歉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教育之路充滿了挑戰,其中一項大的挑戰就是孩子的作業,不少的家長都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而頭疼不已,而家長與老師的交流也離不開孩子的學習,也因此會發生許多誤解。
  • 前面四個人後面六個人,孩子答一共11人被打叉,老師的解釋很牽強
    現在的教育與過去的應試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現代教育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創造能力,所以現在的數學題,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並非那麼容易,甚至一些家長都無法做出正確的答案,這讓很多家長對現代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質疑。
  • 「11-7=4」被老師打叉?媽媽怒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解釋令寶媽無語
    如果你的孩子,數學卷子因為11-7=4被老師打叉,你會到學校找到老師討要說法嗎?我肯定會,我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八成不是一個負責人的老師,這樣簡單的題目都能給判錯,說啥不得理論一下。之前我在網絡上就看到這樣一件事兒,孩子把卷子拿回家,寶媽看到了11-4=7被打叉,於是怒找老師理論,質問「我家孩子錯哪了」?
  • 「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聽完解釋寶爸懂了
    「哪裡錯了」,小學生列豎式「1.2+6.8=8」被打叉,寶爸不服質問老師在期中考試中,數學試卷有一道題是要求列豎式計算1.2+6.8,一位小學生乖乖的列了豎式,答案為「8」,老師卻打了叉號,這位孩子沮喪地回到家,寶爸發現孩子不對勁,問他:「怎麼了」,孩子回答道:「數學成績下降了」,寶爸直接拿出孩子的數學試卷,看看哪道題錯了。
  • 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中國教育重視素質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具有學習的技能,應當全面發展。
  • 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孩子哪錯了,老師的解釋亮了
    01孩子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哪錯了,老師的回應亮了寶爸李先生就遇到過了這樣的事情,有一次孩子考完試之後,雖然成績還算是理想,但李先生覺得還有提高的可能性,於是就和兒子一起分析錯題。問題是「1.2+6.8等於多少」,孩子寫「1.2+6.8=8」卻被打叉。李先生心想「自己的孩子沒有錯啊,為什麼老師打叉了。」越想越不明白的李先生,趕緊直接去找老師私聊。他直接質問老師:「老師,請問這道題目,孩子哪裡錯了?答案就是8啊。」
  • 小學生暖和(nuǎn huó)拼音被判錯,家長怒懟老師:「哪錯了?」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原來,老董下班回家給女兒檢查作業,看到試卷上有道正確的題被老師判錯,認為老師對女兒有偏見,於是一個電話打過去直接怒斥老師:「對的題憑什麼判錯,是不是對我女兒有意見?」老師一聽愣住了,但在聽明老董的疑惑後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和老董解釋。老師說:「這道題是這樣的:教師節到了,小明和5名同學給老師從鮮花當禮物,一個人送了2朵。
  • 小學生「4+6+1=11」被打叉,老師給出的解釋,家長無法認同
    孩子念小學時,孩子的作業家長還算招架得住。小學生"4+6+1=11"被打叉王女士的小孩正在上一年級,數學成績一向都是不錯的,考試差不多都是滿分,從來沒有考低於98分。但是,那一次的考試,她的小孩卻只考了95分。王女士便問孩子錯哪了,孩子拿出考卷給黃女士一看,原來是錯了一道應用題,所以被扣了五分。
  • 「11-4=7」被老師打紅叉,家長惱怒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自己的兒子學習特別的好,數學經常可以考滿分,但是有一次測試數學竟然沒有拿到滿分,看到錯題之後,這位朋友就直接帶著孩子去找老師了。「11-4=7」被老師打紅叉,家長惱怒質問老師,反被打臉題目是教室裡有11盞燈熄滅了4盞,請問還剩幾盞燈,而朋友兒子的回答是11-4=7,然後就被老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霸氣質問反打臉
    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關於小學生的各種「搞笑」事情,有時候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孩子們太聰明,想像力太豐富,甚至會羨慕現在的孩子太幸福,自己小時候真的是什麼都沒有,嗚嗚。但也有許多家長在孩子題上鬧出烏龍,乍看孩子做的沒有錯誤,質問老師後,反被打臉。
  • 小學生回答11,卻被老師直接打叉,家長們怒了
    小學生回答11,卻被老師直接打叉,家長們怒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近幾年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已經開始漸漸擺脫應試教育,而是在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新元素,鍛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比入高考題越來越靈活,就是很好的體現。
  • 小學生試捲走紅,小聰明用的太過明顯,老師:想判錯但又沒毛病
    小學生的「奇葩試卷」,老師看後左右為難試問一下現在的小學生現在都是怎麼了,怎麼現在耍小聰明都這麼現實了,就連考試試卷的照樣子寫句子都寫得非常的貼近生活。而且這腦洞也有些大吧,竟然能將照樣子寫句子寫成「我看見一隻狗把太陽吃了」。這樣的答案老師看了這真的是很無奈吧。
  • 小學列豎式計算1.2+6.8=8被打了叉 家長:哪錯了
    讀小學那會,我們數學老師對大家要求非常嚴格。他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你們別以為考試後對答案,都對得上就能得100分,未必!當時不理解老師這樣說的意思,既然答案都對得上,怎麼會不能得滿分呢?老師解釋說,因為數學題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忽略了就容易被扣分。比如說應用題最常見的,有單位的,一定要帶單位。如果用方程解應用題,得先假設未知數。
  • 留守兒童長大後成了留守兒童的老師 他從不給孩子的作業打叉
    他在村小開設英語課2008年,陳偉從重慶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後,成為了重慶工商學校的一名老師。工作幾年後,年邁的婆婆在老家大埡村生病了無人照顧,他便辭職回家。照顧老人的同時,萌生了留在村小當老師的念頭。
  • 「兩隻青蛙4條腿」,孩子的答案被老師打叉,媽媽卻說孩子做對了
    某日,女兒拿著剛考完的考卷回家,張女士認為女兒會考得很好,但看到女兒的考卷上有個大大的「紅叉」,張女士覺得有點生氣,就想批評女兒。但是她還沒開口,女兒就開始哭了。小女孩告訴媽媽,這個問題明明自己是正確的,但是老師卻用叉子說她是錯誤的。她仔細地看了一下這個題目,考乘法算式,題目是兩隻青蛙有幾條腿,如此類推,下面還畫了一些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