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錯哪了」?3600除9等於400被打叉,家長當場質問老師

2021-01-13 星星育兒記

不少的網友都知道,如今很多的家長會單純通過成績單來評價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確實成績單能夠反映孩子在當下的學習情況,但是一次考試並不能代表什麼。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成績更好看,會在孩子拿到成績之後馬上檢查試卷,試圖找出是不是老師改卷出現了問題,這樣錯誤的心態無疑是有問題的。

就在前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一件關於孩子成績的烏龍事件。一位家長就向上訴提到的情況一樣,在拿到成績之後馬上對孩子的試卷進行了檢查,而且在檢查的時候發現了一道題,在他看來明明是正確的,但是老師還是打錯了。在這之後他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老師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有什麼看法,他也越想越不對勁,因此第二天馬上帶上自己的孩子找老師當面對質。

他十分氣憤地衝到了老師辦公室討要說法。這道題原題是"樂器商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多少"。這道題雖然是一道數學題,但是它同時也考察了孩子的細心程度。從題目中可以看出B和D兩個選項的數字都是一樣的,但是他們後面的單位是不一樣的,因此很具有迷惑性。

這位家長認為他的孩子選B並沒有問題,而且正是因為這道題他的女兒只獲得了98分,這樣的成績對於一個能夠拿滿分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那麼實際情況真的是老師對這個孩子有意見,故意把這道題判斷錯誤的嗎?

看到老師之後,這位家長脫口而出"3600除以9難道不是等於400嗎?是不是對我的女兒有什麼偏見,所以才會故意把這道題改錯,讓她不能拿滿分的"面對家長突如其來的質疑這位老師也是有些蒙了,於是他拿出試捲來再說查看,終於明白了家長為什麼會覺得他改錯了。因為道題並沒有家長想像的那麼簡單,只要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完成了,他的迷惑之處在於有兩個選項數字一樣,而其單位不一樣。在考察孩子算數能力的同時也在考察孩子的細心程度,這位老師表示這道題的錯誤率確實是很高的。因為很多的小朋友在算出具體的得數之後,並且看到B選項是400之後馬上就選擇了B,但是他們並沒有仔細看單位。

在老師解答了之後,這位家長也感到十分的不好意思,因為他也並沒有仔細看這道題目。其內心就已經覺得這位老師一定是在難為他的女兒了,才會如此興師動眾地進學校找老師討要一個說法。而如今老師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之後證明了確實是他的問題,邏輯上沒有反應過來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的。這不也正好說明了這道題目的困難,連家長都被繞進去了。在發現自己的錯誤之後這位家長也馬上給這位老師道歉,並且表示了自己的一定會回去反省。

這位家長做事確實是有些衝動了,在沒有搞清楚問題之前就去質疑老師。但是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這類細節類的邏輯題目確實是很容易搞錯,對於小朋友來說更是如此。小朋友考慮問題並沒有那麼全面,在算出答案之後很容易就陷入到全套之中,長此以往將會給孩子養成馬虎的毛病,這無疑是不可取的。而這位老師出這樣的題目,也是希望小朋友通過這道題目能夠養成細心的良好習慣,只不過沒想到的是給出教訓最大的居然是小朋友的家長。

不少的網友表示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也很容易犯粗心這個錯誤,而且在年齡很大了也會照樣如此。因此這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我們要學會的就是要儘量避免,大家怎麼看這位家長的做法呢?

相關焦點

  • 我女兒哪錯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卻反遭打臉
    最近一位家長和老師因為一道題產生誤會的事情引起了我的興趣,張女士在檢查自家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有一道題乎被老師判錯了:鋼琴店進了9把鋼琴共計3600元,請問每一把售價多少元?3600÷9=400,似乎是一道非常簡單的四則運算習題。
  • 「我孩子錯了嗎?」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樂器店進了一堆樂器,9把小提琴總共花了3600元,問合理的售價是哪個答案。一個選項是400元,還有選項是498元。楊女士教孩子乘法口訣,將3600除以9得到400,計算出琴的價格,兩人覺得很簡單,洋洋得意。老師批改作業打了大大的紅叉,兒子生氣地回家責怪媽媽,說這個問題錯了。
  • 孩子答3600÷9=400被打叉,家長質疑老師判錯,聽完老師解釋後服氣
    孩子一道數學題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結果反被老師「打臉」一位家長在拿到孩子的數學試卷後,發現了這樣一道選擇題:樂器商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4個選項給出的答案分別是A.498元/把,B.400把/元,C.498把/元,D.400元/把。
  • 家長因3600÷9=400被打叉怒罵老師,老師解釋後,網友:鑽地縫去
    孩子上學期間,成績就像是很多家長的"命根子",最近同事小李就因為這"命根子"的事和孩子的老師弄得很不愉快。怎麼回事呢?一起看下去。小李的孩子叫明明,在上小學,平時成績不錯,連續好幾年都穩居班裡第一名的寶座,這讓小李很受用,每次家長會都要接受眾多學生家長的"頂禮膜拜"。
  • 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孩子哪錯了,老師的解釋亮了
    01孩子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哪錯了,老師的回應亮了寶爸李先生就遇到過了這樣的事情,有一次孩子考完試之後,雖然成績還算是理想,但李先生覺得還有提高的可能性,於是就和兒子一起分析錯題。問題是「1.2+6.8等於多少」,孩子寫「1.2+6.8=8」卻被打叉。李先生心想「自己的孩子沒有錯啊,為什麼老師打叉了。」越想越不明白的李先生,趕緊直接去找老師私聊。他直接質問老師:「老師,請問這道題目,孩子哪裡錯了?答案就是8啊。」
  • 「11-4=7」被老師打紅叉,家長惱怒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自己的兒子學習特別的好,數學經常可以考滿分,但是有一次測試數學竟然沒有拿到滿分,看到錯題之後,這位朋友就直接帶著孩子去找老師了。「11-4=7」被老師打紅叉,家長惱怒質問老師,反被打臉題目是教室裡有11盞燈熄滅了4盞,請問還剩幾盞燈,而朋友兒子的回答是11-4=7,然後就被老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 「11-7=4」被老師打叉?媽媽怒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解釋令寶媽無語
    如果你的孩子,數學卷子因為11-7=4被老師打叉,你會到學校找到老師討要說法嗎?我肯定會,我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八成不是一個負責人的老師,這樣簡單的題目都能給判錯,說啥不得理論一下。之前我在網絡上就看到這樣一件事兒,孩子把卷子拿回家,寶媽看到了11-4=7被打叉,於是怒找老師理論,質問「我家孩子錯哪了」?
  • 小學生「4+6+1=11」被打叉,老師給出的解釋,家長無法認同
    孩子念小學時,孩子的作業家長還算招架得住。小學生"4+6+1=11"被打叉王女士的小孩正在上一年級,數學成績一向都是不錯的,考試差不多都是滿分,從來沒有考低於98分。但是,那一次的考試,她的小孩卻只考了95分。王女士便問孩子錯哪了,孩子拿出考卷給黃女士一看,原來是錯了一道應用題,所以被扣了五分。
  • 「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聽完解釋寶爸懂了
    「哪裡錯了」,小學生列豎式「1.2+6.8=8」被打叉,寶爸不服質問老師在期中考試中,數學試卷有一道題是要求列豎式計算1.2+6.8,一位小學生乖乖的列了豎式,答案為「8」,老師卻打了叉號,這位孩子沮喪地回到家,寶爸發現孩子不對勁,問他:「怎麼了」,孩子回答道:「數學成績下降了」,寶爸直接拿出孩子的數學試卷,看看哪道題錯了。
  • 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中國教育重視素質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具有學習的技能,應當全面發展。
  • 小學列豎式計算1.2+6.8=8被打了叉 家長:哪錯了
    考試成績學生和家長都非常在意,生怕被「無辜」的扣分。有時候可能學生和家長覺得老師判斷有誤的話,還會據理力爭向老師「討回」該得到的分數,這種情況也並不少見。通常情況下老師比較少出現改錯的情況。只不過有的老師評判比較嚴,有些比較松。下圖試卷中的列豎式計算,第3小題,就屬於放得太松,竟然沒有扣分。
  • 小學生回答11,卻被老師直接打叉,家長們怒了
    小學生回答11,卻被老師直接打叉,家長們怒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近幾年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已經開始漸漸擺脫應試教育,而是在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新元素,鍛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比入高考題越來越靈活,就是很好的體現。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卻被老師的解釋打臉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因為很多年沒有碰過書本,所以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也會比較的吃力。但是現在很多老師往往會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01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提出質疑網上就有網友曬出了這麼一張照片,自家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在一次考試中,孩子在算「1.2+6.8」的時候寫了8,但是卻被打叉。孩子回來問家長,家長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和老師提出了質疑。
  • 「作業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寶爸深夜質問老師,引家長共鳴
    孩子不睡,家長也懸著心,一家子動不動就一起熬到深更半夜。 這還不算,孩子寫完作業要家長籤字,孩子背書要家長拍視頻打卡,孩子網絡考試要家長在旁監考……也難怪有的家長會訴苦: 「這哪是折騰孩子,分明是折騰我們家長!」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霸氣質問反打臉
    但也有許多家長在孩子題上鬧出烏龍,乍看孩子做的沒有錯誤,質問老師後,反被打臉。案例:楊先生的兒子一直在班裡學習成績名利前茅,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尤其是每次開家長會,看著別的家長羨慕的眼神,老師的誇讚,楊先生都覺得特別自豪。
  • 女兒3+4+1=8被打叉,寶爸生氣質問老師,聽完老師解釋後連連道歉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教育之路充滿了挑戰,其中一項大的挑戰就是孩子的作業,不少的家長都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而頭疼不已,而家長與老師的交流也離不開孩子的學習,也因此會發生許多誤解。
  • 「我前面4人後面6人,隊伍共幾人?」孩子寫11人,卻被老師打叉
    "我前面4人後面6人,隊伍共幾人?"孩子寫11人沒對上一年級的兒子康康,一放學回來就跟爸爸哭訴,說自己的作業寫錯了。寶爸張先生接過孩子的作業本查看,發現題目上寫的是"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4人,後面6人,隊伍裡共幾人?"這個題目其實也蠻簡單的,因為排隊數數的時候,要把自己也算進,所以算法應該就是"4+6+1",最終的答案就是11人。
  • 留守兒童長大後成了留守兒童的老師 他從不給孩子的作業打叉
    他在村小開設英語課2008年,陳偉從重慶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後,成為了重慶工商學校的一名老師。工作幾年後,年邁的婆婆在老家大埡村生病了無人照顧,他便辭職回家。照顧老人的同時,萌生了留在村小當老師的念頭。
  • 借條上打叉還算數嗎
    本報訊(記者郭桂花實習生李奕佳通訊員徐麗碧)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9年前借給朋友的一筆8萬元款項,直到去年才陸續還了8萬元,但對於所還款項是本金還是利息問題,雙方爭議很大,使得原本是朋友的雙方反目成仇,對簿公堂。近日,同安區法院判處被告陳某除已支付的8萬元外,還須向原告黃某支付利息8萬餘元。
  • 「姑娘(niáng)拼音,我娃哪錯了」,家長別跟老師急,當心打臉
    莉莉給上小學的女兒輔導作業時遇到了一個問題,孩子給姑娘拼音(gū niáng),結果被老師說讀音錯誤。莉莉十分篤定自己給孩子講的是正確的,質問拼音哪錯了。隨後老師發來了輕音規則:一般單音節虛詞、表示趨向的動詞、動物和名詞的重疊部分以及某些不具備真正含義的詞綴等都要用輕音。雖然「姑娘」一詞屬於不常用讀音習慣,並不在上述範圍內,但新課標也明確標註要用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