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冠抗爭27天走出火神山,他說: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在走出醫院的那一刻,劉文說,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並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2020年2月20日,武漢漢口的劉文(化名),在發燒以來的第27天,退燒的第18天,住院第22天,來到火神山醫院的第17天,迎來了出院的日子。

「現在我很好,感覺自己無比強大。」劉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自1月24日開始發燒以來,劉文和新冠病毒抗爭了近一個月。一個月,看似短暫,但對於劉文來說,卻是此生中最漫長的一段時間。他時時感受著自己身體的變化,也時時看著眾多醫護人員與病毒「以命相搏」,同時,更是近距離地接觸到隔壁病友的死亡。

「你若問我,走了這一遭後什麼感受,一句話,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雲。」劉文說。

一家人都平安了

劉文是2月4日從原來所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正式轉入火神山醫院的。

那一天,火神山醫院為每位到院的病人準備了輪椅,用於接駁從救護車到病房這小段路程。但劉文堅持一步一步走進醫院,走過長長的走廊。一些媒體還在現場直播。他向他們揮了揮手,並被記錄在了鏡頭裡。

直到2月14日,劉文才第一次下床走出火神山醫院病區的大門溜達。雖然,他的核酸檢測結果依舊顯示陽性,但除了輕微咳嗽,已基本上沒什麼症狀了。他穿好衣服,走出病區,就像一隻暫時被放飛的鴿子。

他沿著醫院長長的坡道,一步一步走下去。當接近平地的時候,看見很多工人正在醫院的路上安裝設備。雖然他們穿著防護服,但還是怕傳染給他們,劉文在距離10米遠的地方,衝了他們喊了一聲,打手勢表示他要從那裡過去。工人們當時迅速離開了馬路,並對劉文豎起了大拇指。

2月20日,劉文在「退燒3天以上、CT檢查無礙、連續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其他身體指標也無大礙,專家會診同意」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的情況下,終於可以出院了,回家後他還要繼續隔離一段時間。

他提前清理了物品,消毒,辦理出院手續。在走出醫院的那一刻,他說,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並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近距離看到死亡

而這種視角,是由於在住院期間,經歷了太多。尤其是隔壁病床的一位老爺爺離開,讓他第一步如此近距離地看到由新冠病毒帶來的死亡。

「這位老爺爺,進來的時候就只是呼吸不太好,整個人還是生機勃勃的。最開始醫生給他用了鼻道管吸氣,後來很快就換成氧氣面罩,後來又換成呼吸機,從低流量一直開到高流量,再後來就進了ICU,就再也沒有出來。」劉文說,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在95%-100%之間,最低不能低於93%,在醫院,大家已經把血氧飽和度邊界值的容忍度降低到了80%,而這位老爺爺最低降到了50%。

「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病毒會攻擊肺部,導致呼吸困難,那是一種時時刻刻的窒息感。」劉文說,當他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時候,就曾感覺到「呼吸成了奢侈品」;當到達火神山醫院時,他很興奮,還拍了視頻,待看回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喘息得如此厲害。

「如果說,進醫院之前,我只不過是個青銅聖鬥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治療數日掙扎求生以後,我升級成白銀聖鬥士;在火神山經歷了一番救治之後,我已經成了黃金聖鬥士;而當經歷過老爺子他們的生死故事之後,我覺得自己的內心就是王者。我,無比堅強,無比自信,無比樂觀面對一切。「劉文說出了這一串話。

在醫院,最令劉文感動的是醫護人員的犧牲與奉獻精神。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職業是要求以命相搏的,這些醫護人員,無論是軍醫、抑或是普通的醫生護士,他們來到這裡,真的是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比如,有三個護士長,都已經自主擇業了,這次是返聘回來的;還有一對夫妻,是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他們把孩子託付給家裡老人,一起來救人了。」劉文說,這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已經遠遠超越了職業概念,而是上升了到偉大的人性高度。

所以,在劉文逐漸好轉的過程中,他也應邀做起了醫院的志願者,力所能及地照顧其他病友,給外地來的醫生做「翻譯」,閒著無事收拾病區垃圾,給護士拍視頻以便他們給家人報平安。

「我是想著,自己本來就是確診患者,也不可能再給我感染一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劉文說。

自發燒以來,劉文做過5次咽拭子核酸檢測,第一次還是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直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此後的4次便是在火神山醫院。

「其實,我挺害怕咽拭子檢測的,需要把一個長長的棉籤直接插進喉嚨裡,大多數人都忍不住會嘔,一不小心還會吐出來,關鍵是有時一次可能效果不好,還要多擦拭幾次,確實難受。所以醫院提供了壓舌板,避免病人難受。」劉文說。

劉文事後自已也在分析,報導中說好多人檢測結果出現假陰性的問題,可能就是和取樣有關係吧。

生命大於一切

自發燒以後,劉文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他說,初衷很簡單,就是發燒以後,腦子會不太清醒,記錄有些「斷片」,所以選擇用文字記載下來,慢慢的,他發現竟然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記錄。

他把自己的記錄,拿給自己的72歲的母親看,母親熱淚盈眶。自劉文發燒以來,母親、太太也相繼發燒,她的母親在醫院確診的時候已雙肺感染,病情嚴重,而且,在前年,她還做了一次大手術,身體虛弱。沒想到,她自己在家吃藥治療,神奇般康復了。後期,又被送去酒店隔離,如今,已經過三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肺部CT顯示明顯好轉,醫生也出具了解除隔離通知書,很快就可以回家。

他的太太,同樣感染後發燒。初期,只能硬撐著照顧劉文,還要防止感染他們9歲的女兒。劉文入院後,他的太太也只能在家撐著,因為沒有人願意接收他們的女兒。就這樣,竟也硬扛過來了,目前也退燒多日,在酒店隔離,第一次核酸檢測顯示陰性,正在等待後期的檢查結果。

他們的女兒,在家中近親屬均感染的情況下,竟沒有被傳染。雖然母女兩人一起在酒店隔離,同樣也是核酸檢測陰性,正在等待繼續檢測後解除隔離回家。

「雖然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我又是多麼幸運,家人最後都平安無事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劉文說,其實,整個病情期間,他最擔心的是他的女兒。女兒才9歲,還不能照顧自己,如果家中所有人都被隔離了,那她怎麼辦,劉文的妻子之所以選擇在家撐下去,沒有去醫院,就是因為要照顧他們的女兒。

「曾經,我到處協調,希望能有機構照顧女兒,但沒有地方能夠接收,我的心都快碎了。當時社區答應給送一日三餐,但孩子還小,不是簡單的一日三餐就能解決的。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全家隔離,家中最後只剩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每天社區送飯,好在這個孩子年齡還大些。」劉文說。

這次疫情,已經深入地改變家中所有人的人生觀。

「我的太太,望子成龍,以前總是帶著女兒奔波於各個學習班之間。如今,她把這些看得很輕很輕了。她說,要培養女兒的自我生存能力,萬一遇到父母都不再身邊,她也好能自己活下去。」劉文說, 還是那句話吧,在活著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相關焦點

  • 從《火神山》到《方艙》,見證戰「疫」路上的生命奇蹟
    中國娛樂網訊 10天,從無到有,佔地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拔地而起;16家方艙醫院,投入使用15家,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這是2020年春天,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屬於生命的奇蹟。「接力」《火神山》,今晚《在一起》將播出《方艙》,靳東將在劇中飾演成都西華醫院的院長胡慶生。他將帶領一批年輕的90後、00後醫護人員,在武漢方艙承擔醫者使命。真實的方艙醫院究竟是什麼樣子?今晚19:30,江蘇衛視《在一起》,走進你不曾了解的過往。抗疫伉儷,告訴你愛情最真實的模樣一場疫情,兩個戰場,最美的「逆行」,是與你並肩作戰。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新冠肺炎患者生命,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這是當前階段湖北、武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主戰場湖北目前在院治療4593例,其中重症1343例、危重症371例。分秒必急,生死決戰,幾乎每天都在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展開,來自軍隊的白衣戰士們,和時間拼速度,與死神搶生命。
  • 「野味」「火神山」「新冠」…這些詞語不能用
    此前所銷售的野味都是正規養殖場供應的,索證索票都齊全,供貨方的資質也都有留存。 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副局長張敏介紹,店負責人申請變更營業執照名稱,當天就進行了核准,讓他領取到了營業執照,名字從"大別山野味居"變更為"大別山風味居
  • 火神山,雷神山,名字背後的奧秘
    截至2020年6月29日,全球的新冠疫情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死亡人數接近50萬,新冠疫情已經從公共衛生危機演變成了全球性的人道主義災難,給世界各國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從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向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報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算起,正好過去了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裡,最讓國人記憶深刻的,除了全民禁足和八方馳援外,可能就是在十餘天內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座臨時醫院。
  • 火神山醫院建成:那些與時間賽跑的普通人
    我們要從死神手裡搶下生命好在,有這樣的逆行者比如在安徽陪家人過年的他連夜驅車550公裡,10個小時在今天凌晨送來了一批急需的醫療設備搭把手,才能熬過去所有人都是所有人的護身符寫一個小的新年願望吧!DAY51月27日,周一,大年初三-2~5℃,陰轉多雲火神山醫院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講述央企責任擔當 中建集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
    近日,中建集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宣講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精神,總結中建集團抗疫工作,表彰抗疫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中建集團實現「一創五強」戰略目標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江蘇明確企業起名禁用詞:野味、火神山、新冠……這些詞不能用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給公司起名,是每個企業的大事,但是,有些名字不是說取就能取的。比如在很多鄉村景點,有不少土菜館,喜歡取名「某某野味」。不過今後,新登記企業想要申請「野味」、「野生動物」這樣的名稱或者經營範圍,將一律不予通過。
  • 真正可以生命相託的人——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火神山醫院...
    從抗擊「非典」到防控禽流感,從援利抗埃到抗擊新冠肺炎,不管在哪個「戰場」上,只要看到毛青的身影,戰友們就仿佛吃了「定心丸」。 大家這樣說,不僅因為他是從業30多年的感染控制領域的權威專家,更因為他始終心存大愛,是真正可以生命相託的人!
  • 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命名到底有什麼講究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全國共抗「新冠」的當下,1月24日,武漢版「小湯山」火神山醫院動工開建,預計可容納1000張床位。1月26日,武漢市防疫指揮部舉行調度會決定,將再建一所擁有13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
  • 20200202:火神山天降子弟兵!
    據新華社消息,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和聯勤保障部隊白忠斌副司令員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籤署互換交接文件,標誌著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1月23日開建,在2月2日正式交付。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建造的新醫院,用太空視角看是什麼樣?
  •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解剖醫生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稱為老師意為捐獻者用自己的身體為醫學、科學作出了貢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讓更多人都早日得到救治,得到更好的治療,讓更多的家庭不用這樣支離破碎……」「一種延續的希望」對部分器官進行研究後解剖醫生會將遺體的器官還原恢復生前的樣子遺體捐獻者家屬:
  • 火神山醫院被大風吹走?不存在!
    謠言火神山醫院被大風吹走?2月14日晚,湖北武漢遭遇極端雨雪天氣並伴隨大風。15日,網上開始流出「火神山醫院被大風吹走了」「病人在分流」等傳言,另有一段疑似是火神山醫院出現較為嚴重的漏水現象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 全球抗擊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與新冠病毒共存...
    新冠疫情拷問全球城市醫療能力武漢是全球首個直面新冠疫情考驗的城市。武漢以27家三甲醫院,近4萬名醫師,5.4萬名護士和9.5萬張衛生機構床位,名列「中國城市醫療輻射力2019」全國排名第6位,比前一年更提升了一個位次。然而,如此強大的武漢醫療能力卻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重創下,被瞬間擊穿,這一現象著實值得深究和深思。
  • 「火神山女孩」阿念的日記出版:一段不願忘卻的抗疫記憶
    這本書是阿念以新冠肺炎患者視角記錄下的自己從患病、隔離、住院到陪護外婆的點點滴滴,呈現了她和外婆生死相依的守護,被外界稱為「特殊時期的中國故事」。她就是那個「火神山女孩」。阿念。本文圖均為受訪者提供2月19日,為照顧感染新冠肺炎卻抗拒治療的外婆,阿念義無反顧從方艙醫院搬去了火神山。她的外婆,一位名叫夏豔文的武漢「老太」,生命最終遺憾地止於武漢的這個春天。
  • 參建火神山醫院的雷山夫婦回來啦!
    文靜很開心,「非常感謝政府,我們的各項檢測、以及在隔離酒店裡的吃住都是免費的。」    「當你要離開武漢的時候,你的心情怎麼樣?」記者問。    「還是有些捨不得,這些年我們夫妻倆都在武漢打工,對這座城市也很有感情,不過回來幹完農活後,我們還是會回到武漢去的。」文靜語氣很堅定。
  • 88天死亡人數超10萬……「千人姓名」後,美國百名新冠死者照片被印...
    《紐約時報》評論,按死亡人數計算,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將成為自1918年大流感以來美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包括福奇在內的大多數專家都認為,美國真正的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官方數據,因為一些在家中或養老院中死亡的人並未經過病毒檢測,而今年年初的一些死亡病例也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我難過的夜不能寐!」美國死亡破10萬這88天川普都說了些什麼?
  • 他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這些身處抗疫一線的逆行者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帶領著這家位於大興的公司攻堅克難、研發檢測試劑為疫情篩查作出重要貢獻獲得了抗疫先進個人的稱號
  • 58歲劉歡滿頭白髮身患「不死癌症」,在健康面前,一切都是次要的!
    但幸好劉歡的家人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及時出面澄清,讓不少網友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讓大家關注到了他的健康問題。其實在千禧年前後,歌手劉歡的健康就出現了問題,他的右腿患上了一種叫做「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疾病。這種病雖說不致命,但對病人來說卻十分痛苦,所以這種病也叫做「不死癌症」。
  • 《瞭望》刊發文章:庚子之春 遍地英雄——獻給英勇抗擊新冠肺炎...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4月27日出版的2020年第17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了記者曹智等採寫的文章《庚子之春 遍地英雄——獻給英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人民》。摘要如下: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時間的刻度因其記載的事件產生意義。在中華民族復興徵程中,庚子之春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