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在走出醫院的那一刻,劉文說,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並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2020年2月20日,武漢漢口的劉文(化名),在發燒以來的第27天,退燒的第18天,住院第22天,來到火神山醫院的第17天,迎來了出院的日子。
「現在我很好,感覺自己無比強大。」劉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自1月24日開始發燒以來,劉文和新冠病毒抗爭了近一個月。一個月,看似短暫,但對於劉文來說,卻是此生中最漫長的一段時間。他時時感受著自己身體的變化,也時時看著眾多醫護人員與病毒「以命相搏」,同時,更是近距離地接觸到隔壁病友的死亡。
「你若問我,走了這一遭後什麼感受,一句話,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雲。」劉文說。
一家人都平安了
劉文是2月4日從原來所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正式轉入火神山醫院的。
那一天,火神山醫院為每位到院的病人準備了輪椅,用於接駁從救護車到病房這小段路程。但劉文堅持一步一步走進醫院,走過長長的走廊。一些媒體還在現場直播。他向他們揮了揮手,並被記錄在了鏡頭裡。
直到2月14日,劉文才第一次下床走出火神山醫院病區的大門溜達。雖然,他的核酸檢測結果依舊顯示陽性,但除了輕微咳嗽,已基本上沒什麼症狀了。他穿好衣服,走出病區,就像一隻暫時被放飛的鴿子。
他沿著醫院長長的坡道,一步一步走下去。當接近平地的時候,看見很多工人正在醫院的路上安裝設備。雖然他們穿著防護服,但還是怕傳染給他們,劉文在距離10米遠的地方,衝了他們喊了一聲,打手勢表示他要從那裡過去。工人們當時迅速離開了馬路,並對劉文豎起了大拇指。
2月20日,劉文在「退燒3天以上、CT檢查無礙、連續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其他身體指標也無大礙,專家會診同意」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的情況下,終於可以出院了,回家後他還要繼續隔離一段時間。
他提前清理了物品,消毒,辦理出院手續。在走出醫院的那一刻,他說,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並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近距離看到死亡
而這種視角,是由於在住院期間,經歷了太多。尤其是隔壁病床的一位老爺爺離開,讓他第一步如此近距離地看到由新冠病毒帶來的死亡。
「這位老爺爺,進來的時候就只是呼吸不太好,整個人還是生機勃勃的。最開始醫生給他用了鼻道管吸氣,後來很快就換成氧氣面罩,後來又換成呼吸機,從低流量一直開到高流量,再後來就進了ICU,就再也沒有出來。」劉文說,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在95%-100%之間,最低不能低於93%,在醫院,大家已經把血氧飽和度邊界值的容忍度降低到了80%,而這位老爺爺最低降到了50%。
「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病毒會攻擊肺部,導致呼吸困難,那是一種時時刻刻的窒息感。」劉文說,當他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時候,就曾感覺到「呼吸成了奢侈品」;當到達火神山醫院時,他很興奮,還拍了視頻,待看回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喘息得如此厲害。
「如果說,進醫院之前,我只不過是個青銅聖鬥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治療數日掙扎求生以後,我升級成白銀聖鬥士;在火神山經歷了一番救治之後,我已經成了黃金聖鬥士;而當經歷過老爺子他們的生死故事之後,我覺得自己的內心就是王者。我,無比堅強,無比自信,無比樂觀面對一切。「劉文說出了這一串話。
在醫院,最令劉文感動的是醫護人員的犧牲與奉獻精神。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職業是要求以命相搏的,這些醫護人員,無論是軍醫、抑或是普通的醫生護士,他們來到這裡,真的是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比如,有三個護士長,都已經自主擇業了,這次是返聘回來的;還有一對夫妻,是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他們把孩子託付給家裡老人,一起來救人了。」劉文說,這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已經遠遠超越了職業概念,而是上升了到偉大的人性高度。
所以,在劉文逐漸好轉的過程中,他也應邀做起了醫院的志願者,力所能及地照顧其他病友,給外地來的醫生做「翻譯」,閒著無事收拾病區垃圾,給護士拍視頻以便他們給家人報平安。
「我是想著,自己本來就是確診患者,也不可能再給我感染一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劉文說。
自發燒以來,劉文做過5次咽拭子核酸檢測,第一次還是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直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此後的4次便是在火神山醫院。
「其實,我挺害怕咽拭子檢測的,需要把一個長長的棉籤直接插進喉嚨裡,大多數人都忍不住會嘔,一不小心還會吐出來,關鍵是有時一次可能效果不好,還要多擦拭幾次,確實難受。所以醫院提供了壓舌板,避免病人難受。」劉文說。
劉文事後自已也在分析,報導中說好多人檢測結果出現假陰性的問題,可能就是和取樣有關係吧。
生命大於一切
自發燒以後,劉文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他說,初衷很簡單,就是發燒以後,腦子會不太清醒,記錄有些「斷片」,所以選擇用文字記載下來,慢慢的,他發現竟然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記錄。
他把自己的記錄,拿給自己的72歲的母親看,母親熱淚盈眶。自劉文發燒以來,母親、太太也相繼發燒,她的母親在醫院確診的時候已雙肺感染,病情嚴重,而且,在前年,她還做了一次大手術,身體虛弱。沒想到,她自己在家吃藥治療,神奇般康復了。後期,又被送去酒店隔離,如今,已經過三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肺部CT顯示明顯好轉,醫生也出具了解除隔離通知書,很快就可以回家。
他的太太,同樣感染後發燒。初期,只能硬撐著照顧劉文,還要防止感染他們9歲的女兒。劉文入院後,他的太太也只能在家撐著,因為沒有人願意接收他們的女兒。就這樣,竟也硬扛過來了,目前也退燒多日,在酒店隔離,第一次核酸檢測顯示陰性,正在等待後期的檢查結果。
他們的女兒,在家中近親屬均感染的情況下,竟沒有被傳染。雖然母女兩人一起在酒店隔離,同樣也是核酸檢測陰性,正在等待繼續檢測後解除隔離回家。
「雖然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我又是多麼幸運,家人最後都平安無事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劉文說,其實,整個病情期間,他最擔心的是他的女兒。女兒才9歲,還不能照顧自己,如果家中所有人都被隔離了,那她怎麼辦,劉文的妻子之所以選擇在家撐下去,沒有去醫院,就是因為要照顧他們的女兒。
「曾經,我到處協調,希望能有機構照顧女兒,但沒有地方能夠接收,我的心都快碎了。當時社區答應給送一日三餐,但孩子還小,不是簡單的一日三餐就能解決的。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全家隔離,家中最後只剩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每天社區送飯,好在這個孩子年齡還大些。」劉文說。
這次疫情,已經深入地改變家中所有人的人生觀。
「我的太太,望子成龍,以前總是帶著女兒奔波於各個學習班之間。如今,她把這些看得很輕很輕了。她說,要培養女兒的自我生存能力,萬一遇到父母都不再身邊,她也好能自己活下去。」劉文說, 還是那句話吧,在活著面前,一切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