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統一天下,幫派組織墨家為何消失了?不適應社會就要被淘汰

2021-01-10 北齋史話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層出不窮,儒道墨三家成為主流。墨家出現在戰國初期,由墨子創建,曾創下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局面。可最後卻無緣無故消失,這是為何呢?

墨家學派成員主要來自沒落的士族工商階層,擅長機械設備等手藝,是典型的理科生。墨子在學派內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受到墨子的影響,墨家學派生活非常拮据和辛苦。墨家最初建立時並不受社會成員追隨、愛戴,當時已經成為大流的儒家,也沒有將它放在眼裡。

後來墨家的氣焰越來越盛,竟然達到了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局面。兩個學派因各自觀點不同掐過很多次,最後儒家獲勝。

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公然稱墨家是禽獸之學。原因在於,墨家成員的出身是舊貴族。舊貴族除了懂點兒知識之外,一無所有,卻因加入墨家而鳳凰涅槃。

墨子能夠以卑微的出身創建學派,實屬不易。墨子創辦了此學派卻也毀了此學派,墨子強勢的領導作風和拮据的生活方式使弟子入門極少,史書對墨家的記載也非常少。

墨家思想近似黑社會的理念,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墨家思想顯然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儒家提倡仁義道德,成為了秦始皇鍾愛的思想觀念。儒家就此將墨家打敗。

墨家思想也有很多有價值的理論可考,就衝它提倡的科學精神,就值得現代人學習,墨家學說中很多思想也都預示了未來。

墨家的創新品質是提倡實用主義,他們重實幹不喜歡空談闊論,屬於言行一致的學派。實用精神是儒家思想不具備的。儒家作為文科的典型代表,通常是理論一大片,但實際上能實現的很少,接近於理想主義。

墨家還提倡勤儉吃苦。學派成員大多都來自於沒落的舊貴族,身份低,要在社會上立足或有所成就,就必須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秦皇統一六國之後,墨家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而漸漸衰落,加上門下弟子很少,墨家學派到最後也漸漸消失了。

相關焦點

  • 千年謎團:曾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墨家,為什麼消失得這麼徹底?
    說起墨子,大家都知道他是和孔子孫子齊名的古代學者,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家學派曾經紅極一時,與儒家分庭抗禮,但是後來墨家學派卻消失在了歷史長河。 從紅極一時到消失用了很短的時間,而史書上卻沒有什麼記載,那麼墨家在中國為什麼消失的這麼徹底呢?
  • 戰國最牛的流派墨家,為何曇花一現突然消失?因為思想太超前了!
    戰國最牛的流派墨家,為何曇花一現突然消失?因為思想太超前了!曾經有一群人,他們信奉的學說足以與儒家相抗衡,搞得儒家傳承人孟子相當緊張,對他們的學說進行了無情的攻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這一流派幾乎一夜之間從地球上消失,連學識淵博的司馬遷對還原那段歷史也表示無能為力,僅僅用了24個字為它的創始人留下難得的記錄。這群人屬於墨家,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社會團體。創始人墨子(墨翟),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早的黑社會老大。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墨家為何神秘消失?連《史記》都沒有記載?
    小編對戰國時期,各家學派都非常感興趣,那時在東周各國裡,最大的顯學是儒學、墨學、及道學,前幾年看了《墨攻》後,小編便對墨學越來越好奇,但讓人奇怪的是墨家學派居然沒有傳人,而且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沒學就像是徹底消失了一樣,在將近兩百年的時間裡,曾經轟轟烈烈的學派,為何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 墨家在中國為什麼消失得這麼徹底?
    在諸子百家中,人們對道家、法家、儒家、墨家肯定是不陌生的。在漢朝時期,由於漢武帝的在位,讓儒家成為了哲學流派的主流。董仲舒的建議讓漢武帝採納了,由此儒家成為了歷朝歷代皇帝尊崇的哲學流派,時至今日人們對儒家學說也是不陌生的。現如今看來,儒家和墨家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儒家和墨家並稱「顯學」。儒家由孔子創立,墨家由墨子創立,在歷史上儒家流傳了下來,墨家在現如今已經消失了。
  • 諸子百家中的墨家,為何突然消失了?
    但有一個原本足以跟儒家抗衡的學派,卻突然在歷史上消失了,讓人十分不理解,這就是墨家。墨家曾經門徒眾多,影響力巨大,為何到現在完全看不到痕跡了?大體上刊,這是由於墨家自身的特點和組織結構決定的。從墨家的思想到組織,可以說是對中央集權的鮮明反對,因而不會得到統治階級的喜歡,反而會對墨家進行打壓。
  • 千年謎團:曾風靡一時的墨家為什麼在中國消失得這麼徹底?
    孟子曾經感覺到了墨家學說的威脅,曾經公然抨擊墨家的學說,說墨家的學說是邪說,而對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孟子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斥責。三、墨子的故事墨家曾經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墨家的思想曾經十分受人歡迎,這與墨子的個人魅力也分不開。首先,墨子巧舌如簧,能言善辯。
  • 史上最神秘的教派,秘密傳承兩千多年,最後被證實竟然和墨家有關
    那麼如此興盛的一個學術流派,為何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時起,就神秘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成了學術界的「樓蘭」呢?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下墨家的基本情況。墨家是一個嚴密的學術流派,由墨子(墨翟)創立的學術流派,其宗旨主要是是:簡愛和非攻,其首領稱為「巨子」,其門徒到各國為官,必須宣揚墨家的尊者。墨家的思想內容是什麼呢?
  • 墨家為何突然消失,還消失得那麼徹底?原因很簡單
    儒墨之爭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當時的墨家還是很厲害的,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可見墨家之顯赫,但是,後來的儒家卻一家突起,和道家互補,塑造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結構,墨家則突然消失,為後世的儒生所不齒。要想了解這是為什麼,就必須從最基本的墨家理念說起。
  • 傳承數千年,儒釋道都得以被繼承,墨家為什麼消失得這麼徹底?
    01弟子學成後會以墨家弟子身份推薦做官。由於墨家思想不能完全為統治階級服務,又被儒道兩家打壓,所以基本消亡了。墨子死了後,墨家沒多久新的巨子和一大部分墨者就被吳起設計殺了,然後就分裂了。再者墨家的理論也不被當時的君王認可,再後來漢武帝儒家上位,墨家跟他們本就差不多是死敵,不整他整誰。
  • 曾經傳遍中原,與儒家並稱「顯學」的墨家,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此時崛起的墨家學派,作為社會小生產者的代表,按理說是不能夠與「以武犯禁」、「廢敬上畏法之民,養遊俠私劍之屬」的落寞貴族相比。然自墨子始,墨家子弟親自生產勞作,上說下教,犧牲自我,兼愛天下,其社會行為頗得社會底層的擁戴,反倒衍生出「墨俠」這麼一個俠中的另類。
  • 墨家為何不再成為「顯學」
    其中,墨家作為先秦「顯學」得到了時人公認。《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韓非子》也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雖然孟子將楊、墨同舉,韓非子將儒、墨並論,但在將墨家作為先秦「顯學」這一點上,則是完全一致的。不過,墨子去世以後,墨學出現了分裂。
  • 墨家曾在古代盛極一時,為何到了現在已經完全沒落,沒有消息?
    因此墨家學派的理論很難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在傳播途中也很難防止信息的扭曲和變形,更遑論那時的中國各地還沒有統一的文字。因此墨家學派最終選擇上層路線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吧。之後的墨家並沒有出現能和墨子相提並論的思想家,這對於一個學派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 淺談墨家思想對現代社會貢獻
    墨家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意即人人平等互助互愛。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墨家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就是要普通大眾待人如己、愛人如己、相親相愛,從而大愛無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以理想化的思想境界,達到和諧的社會關係。
  • 陰陽家的神秘女神少司命,為何一直暗中保護墨家巨子?
    秦時明月又分為《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等多部,在諸子百家系列中,陰陽家和墨家是對立關係,但是少司命為何在一直在保護墨家巨子呢?陰陽家 少司命陰陽家是幾百年強就脫離道家的一個獨立門派,這是一個實力很強大的門派,裡面人才輩出,還修煉了傳承數百年神奇的陰陽術和很多神奇的招數,在江湖界有著很高的威望。
  • 創立於先秦時期的墨家思想,與儒家有何不同?為何被長期湮沒
    墨家思想,是由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科學先驅墨子創立的,墨家思想當時與儒家和楊朱思想並稱為顯學(指盛行於世且影響較大的學術派別)。然而我國兩千年來,各個朝代卻都獨尊儒術,墨子和他的思想被淹沒在歷史潮流之中了,現代人們對他的了解也不多。
  •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秦朝滅亡的原因,古代需要統一貨幣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秦朝為什麼會滅亡。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寓意統治千秋萬代,但是很不巧,很快就滅亡了,關於秦朝滅亡的原因一直以來都被大家津津樂道,但是除了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的暴政或者是起義外,其實還有一些不被察覺的原因。
  • 秦朝14年,不是秦始皇太「嚴格」,而是秦二世太「嚴苛」
    守天下一點都不比打天下容易。秦始皇或許明白這一點,但是秦二世未必明白。 有人說秦始皇要為秦的滅亡負責,顏小二則認為,或許秦二世責任更大。也就是說,秦始皇死後,秦迅速變弱,與當時複雜的時局有關,但與秦始皇相比,更多與秦二世的私心有關。
  • 秦朝的統一是絕無僅有的,他發明的小篆體沒有流行,原因在哪兒?
    就算自己想要去準確的查證,有些時候還是不可能的,最起碼在當時的歷史環境當中,無論是在文化還是經濟上面都有了一定的建立,儘管當年的焚書事件確實產生了非常多的遺憾,但是所保留下來的一些東西,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記錄,因為現在的人對於秦朝的文化都產生了很高的興趣,首先在他的文字統一上就是一大進步。
  • 墨子傳·八十五·墨家
    「我已經注意到這件事了,也和公尚談過墨家學館之事,這件事要從碼頭說起,碼頭建成以後,工匠們隨口叫出墨家碼頭,這樣就叫開了,又簡單,又響亮。在成立學館時,公尚就沿用這種叫法,起名墨家學館,後來墨家學堂,墨家作坊等也就叫開了。
  • 秦朝的小篆字體!
    秦朝小篆與秦國大篆、西周篆文一脈相承。我們看到,西周金文中「王」、「山」、「又」等字中描摹的「肥筆」,還有一些摹形的筆畫、象形的樣態,在秦國大篆裡已經看不到了。西周金文中「點」,秦國大篆也線條化了。小篆是省改秦國大篆而來,偏旁部件的位置和寫法大體固定,結構更加勻稱,形體偏於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