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人都是有攻擊性的,而那些脾氣好、情緒穩定的人只不過是找到了其他宣洩的出口。
心理學家理察·勞爾和拉裡·舒爾茨認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攻擊現象恰恰證明了人類的攻擊性源於進化,並且會隨著生物個體的本能一直存在下去。這好比把人比作一個氣球,如果不及時地對那些被強行抑制下的攻擊性能量加以疏導,那早晚會導致各種疾病甚至直接引爆氣球。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發火的瞬間,情緒迸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感?不少人甚至沉溺於與之而來的快感,對情緒不加控制,最後演變為暴力。
發脾氣確實很爽,可究竟爽在哪裡?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身上天生便存在著兩種本能,一種針對自己,具體表現就是五花八門的欲望和生理需要,另一種便是針對外界,具體表現就是渴望破壞以及施加毀滅。
除此以外,人還具備兩種天然屬性,作為個體而言,人們討厭被條條框框限制和束縛,但作為群體而言,人們又不得不接受各種規章制度,避免自己成為大眾眼裡的「異類」而被孤立。
總而言之,這種極其矛盾的天性,就好像魔鬼和天使一樣,整天在我們的大腦裡爭論不休、卻又難分高下。心理學上認為,發怒是合理表達情緒、釋放壓力的一種本能手段。可我們的成長經歷、所受教育等諸多客觀因素,通常會使得破壞本能被社會屬性壓制,時間久了,自然累積了大量的攻擊性能量。一旦有機會爆發,內心怎麼可能不爽?
不過,這樣做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沒人願意和「火藥桶」當朋友,經常發脾氣的惡果就是面臨人際關係的僵化。
脾氣好的人正是深知這一點,情緒爆發會傷人傷己,所以我不能這樣做。某種意義來說,這種人是善良的,不過生活註定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紛爭和矛盾,有些負能量你繞不過也逃不脫。
日積月累,龐大的負能量自然需要疏導,可發脾氣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不知不覺中,人本能中的攻擊性自然就會藉助其他渠道來表達。
那麼,好脾氣的人一般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我們為什麼要與之適當遠離呢?
一、冷暴力
金庸筆下的玄冥二老有一門絕技——玄冥神掌。中掌者皆是渾身冰冷,寒毒入體,哪怕有高手相助,僥倖逃得性命,可陰毒一日不除,就不得不面臨時時發作,九死一生的局面。
冷暴力的威力就如同玄冥神掌一樣,乍看之下沒什麼威力,沒有摔摔打打,也沒有撕破臉皮,可時間越長,你就越會發覺這是一種更加兇猛的懲罰。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其存在的價值便是同外界所建立起的各種連接,包括了情感、人際等等。
選擇冷暴力的人看上去沒什麼攻擊性,他們不會用激烈的言辭激怒對方,不會直接傷害你的感受,反而是用漠視和拒絕溝通等方式來讓你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直至找不到絲毫存在感。
一旦價值連接被冷暴力強行切斷,置身其中的人就會感受到一種被世界拒絕的錯覺。毋庸置疑,這是一種更為嚴重的傷害,而這也是大多數人恐懼冷暴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拖延症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常遇到這樣一種人,不過你讓他做什麼,對方都會說,好、沒問題。可答應的痛快,真正做起來卻難如登天,要不就是永遠沒了下文,要不就是拖泥帶水大半天,事倍功半。
主動拖延,這是許多人用來隱晦表達自己攻擊性的一種手段。他們心中不滿,卻不直來直去,而是用這樣一種答應但不服從的方式,讓你無話可說。
很簡單的一個小例子:你讓老公幫忙收拾家務,對方往往一口答應,「沒問題,我馬上就去」。可一個小時、甚至半天過去了,他還是在沙發上無動於衷,最後還是你看不慣家裡的「髒亂差」,騰出手來自己解決。
好脾氣的人,一旦內心不悅,臉上通常不動聲色,以一種非暴力卻拒絕配合的姿態來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讓你無話可說的同時感到憋屈萬分。
三、負能量載體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無論好與壞,情緒都是會傳染的。
於是,好脾氣的人就有了一個新招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化身負能量載體。表面上,他們看不出絲毫異常,該玩玩,該鬧鬧,但就是興致不高的樣子。
朋友和親人們剛分享完自己的趣事,他們就會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沒有絲毫興趣不說,還淨拿一些落盡下石、煞風景的陳詞濫調來敷衍。面對這樣的情緒黑洞,是個人都要抓狂。
試想一下,你所有的正能量都被他們吸納一空之後,自己還能剩下多少力氣來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