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失意落寞的一首詩,其中兩句人盡皆知,你我都不陌生

2021-01-09 花重拾

自古歸隱之人多有現實受挫,仕途不順的生平,孟浩然也不例外。詩以言志,詩人的憤恨怨憂大體都可在他的詩作中窺得蹤跡,這也是田園派詩風的由來。孟浩然科舉落第,滿心鬱悶,現實的落寞與理想的骨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顯自身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孟浩然的這首作品《歲暮歸南山》便很好地詮釋了他的內心世界。

歲暮歸南山孟浩然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前兩句「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寫出了孟浩然面對現實的殘酷,心中難掩失意之情。看似尋常的敘事:自己不再追尋仕途,希冀歸隱南山,從此寄情山水之間,不問朝堂政事。孟浩然在一腔幽憤的心緒下暗含懷才不遇的感慨,滿懷無奈之意。

緊接著「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兩句,詩人蘊含了複雜的情緒,表明失意落魄的緣由。「不才」是對自身的謙稱,「明主」在此處頗有譏諷之意,亦夾雜了千裡馬難遇伯樂的惆悵之情。一個「疏」字道出了自身落魄失意而故友離去的苦悶之意,哀怨悽苦,更令人動容。

後面兩句「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將詩人的這種微茫憂慮的情致升華到了極致。是啊,功名未就而華發橫生,詩人焦慮的不止是前途渺茫,更多的是報國無門的失落感。白髮,青陽,此處皆有通關之意,綴以「催」,「逼」兩字,恰切地表現詩人雖不願白衣青衫終老此生卻又無可奈何的苦悶心境。孟浩然的這兩句詩人盡皆知,讀罷斷人斷腸,表達出了詩人萬般落寞的情緒。

最後兩句「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由虛入實,孟浩然在此處匠心獨運地以景襯情,情景交融,表達出自己內心的那種落寞惆悵的心緒。此處的「虛」字一語雙關,把庭院夜色的空虛,與仕途前程的空虛,兩印交輝,一覽無餘。

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孟浩然20歲時,寫了一首詩,竟預言了他的一生
    也許是現在人們生活太煩累許多人開始嚮往山居張可久在《人月圓》中一句「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便將山居的意蘊,寫到極致眾所周知,孟浩然一生不入仕他在二十歲初時,曾寫過一首詩未曾想,竟成讖語成為孟浩然一生生活寫照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
  • 李白寫詩孟浩然,表達什麼意思?結尾兩句含義深刻
    但是他們兩個人有點特別,雖然友情深厚,但是只有李白給孟浩然寫詩,孟浩然卻沒有回贈,這種情況恐怕在詩友中是很少的。這當然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孟浩然要大李白十二歲。而且孟浩然品行高潔,不只是一個隱士,還有顯赫的詩名,他的山水田園詩和王維已經齊名了。而這時李白還剛出茅廬,沒有名氣,孟浩然的這些成就正是他李白在孜孜以求的。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王維哭孟浩然: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洲
    所謂「聯句」是詩歌創作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不是我寫一首完整的,你寫兩句,他寫兩句,當然有的時候不止兩句,寫四句,五句,六句的都有。但是以寫兩句這個情況最常見。輪到孟浩然出場了,他出了哪兩句呢?他寫的兩句是: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把這兩句剛剛說完,王維就在一旁鼓掌,他說這兩句寫得真好,好句,好句。古人對這個詩歌覺得好,也就說一個「好」,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來把它分析。
  • 孟浩然感慨人生的一首詩,跌宕起伏,引發無數感概,堪稱經典
    說到孟浩然,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作為盛唐時的一位著名詩人,他雖然滿腹才學,但是他的命運卻非常坎坷,遠不如李白王維等人幸運。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一直迫切的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躋身權貴之間,但是老天爺就是愛那麼與人開玩笑,有的人金榜題名很容易,但是有的人卻屢屢落地弟,孟浩然就是後者。
  • 一首詩只有兩句,卻深得範仲淹讚賞,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詩詞文化,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孟浩然此詩,一改往日的恬淡自然,人生憤懣之情溢於言表
    山水田園詩派中,王維成就最高,他是詩人,又是畫家,能以畫理通之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於唐詩中李白杜甫之外,別立一宗,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卻另有其人——孟浩然。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士,出身書香門第。他一生的經歷比較簡單,詩作多寫山水田園生活和旅行等內容,題材並不寬泛,留存至今的詩有260多首。像我們比較熟知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孟浩然唱了1首山歌,使多少人嚮往鹿門山水,末2句又讓人望而卻步
    高遠的意境,異彩紛呈的姿態點綴多少人的情懷,又裝飾了多少人的夢境!《唐詩三百首》中,唐代大詩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唱了1首山歌,詩情畫意讓後來無數人嚮往鹿門山水,嚮往隱士逍遙自在的生活。可最後2句卻寫寂寥落寞,又讓人望而卻步。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都說如今是看臉的時代,其實古代也是如此。眾所周知,晚唐花間詞人溫庭筠,人稱「溫鍾馗」,是有名的醜男。不僅自己長得醜,還殃及後代,他的孫子想去給人當門客,卻因為相貌醜陋,而被拒之門外。稍晚他一些的另一大詩人羅隱,也是出了名的相貌醜陋。
  • 此人僅一首詩傳世,是求職的自薦信,只有2句14字,如今家喻戶曉
    不為五鬥米折腰是一種骨氣,在該推銷自己的時候,如果放不下架子那就是迂腐了。唐宋文人也是如此,他們大都有入仕為官的理想,特別是遇到太平盛世,即使那些隱居山林的隱士們,也會欣然出山參加科舉考試,畢竟受儒家入世思想浸淫多年。古代的科舉考試十分嚴酷,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據統計,唐代科舉考試平均每年考中進士的考生僅有數十人,之後他們還要參加授官考試,能夠成功者寥寥無幾。
  • 唐代一位詩人因太輕狂傲慢,當皇帝面吟誦一首詩,徹底斷送了仕途
    奉旨填詞柳三變這樣的事並非只發生在柳永身上,唐朝時期也曾有一位著名詩人,因為一首詩而葬送了大好前途,這個人就是孟浩然。孟浩然是繼陶淵明與謝靈運之後,唐代田園山水派詩人的集大成者,其詩清新自然,恬淡飄逸,因獨特的藝術造詣而深受後世之人的喜愛。孟浩然的一生十分糾結,他始終徘徊糾纏於做官和歸隱之中,不甘隱居最終卻不得不隱居。所以孟浩然有很多嫉世憤俗的詩作流傳於世。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的一生中,創作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寫過的一首很肉麻的詩。天寶元年,李白在他人的推薦下,獲得了唐玄宗的賞識,被任命為供奉翰林。一天,有人往皇宮中進貢了幾株牡丹,於是唐玄宗命人栽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即便是對當時權傾一時的宰相李林甫也不看在眼裡,在當時能讓他點讚的人並不多,在他所作的1000多首詩詞中,也找不到幾首是讚美別人的。記得之前有朋友問我,李白的粉絲群很龐大,那麼他有沒有自己的偶像呢?
  • 杜牧一生詩詞數不勝數,唯有這首詩,傳承千百載人盡皆知
    前幾天是清明節,估摸著大家一聽到清明的時候,腦海裡立馬就浮現出杜牧的那首《清明》,杜牧一生所做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傳承至今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但唯獨一首清明,世人皆為之稱頌,可謂千古佳作。清明和杜牧仿佛就是連在一起的,說起清明便會想到杜牧,說起杜牧也會想到清明,這兩者似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劉禹錫才華過人,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曾經一度被貶到偏遠的地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
  •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我們中國古代出現的一些詩詞歌賦也是我們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詩詞表達不同的一種意境,針對不同的一些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一首詩寫盡舊友久別重逢的喜悅,杜甫《贈衛八處士》翻譯賞析
    可今晚卻是個怎樣的晚上,和你相聚共對著跳躍燭光。少壯的青春年華能有幾時?如今鬢髮花白你我全變樣!問故舊親友多半已經謝世,禁不住驚呼心中無限悲傷。怎想到一別就是二十多年,今天還能夠重登你的客堂。昔日分別時你還沒有成婚,倏忽間你的子女成群成行。個個含笑迎接父親的好友,親切地問我來自什麼地方。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提起元宵節的詩詞,我們一定會想起兩句千古絕句,一句出自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另一句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元宵詩詞,這兩首詞非常經典,可是,在唐代,有一種元宵詩詞,不遜於歐陽修和辛棄疾,被稱為元宵詩中最好的五言律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些個性的籤名,其中我們最常見的一句網絡流行語是「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句話成為了文藝青年最時髦的心靈寄語之一。而我們每次讀到這句話,心中都會生發出一種美感,好似到了人間仙境,這裡沒有紛爭和困擾,只有林鹿踱步,海鯨遨遊,此情此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他把愛情到來時的那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     其實,愛情作為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很多詩人都曾涉足過這類題材。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贈別  杜牧 (唐)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