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2021-01-09 國學大觀園

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些個性的籤名,其中我們最常見的一句網絡流行語是「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句話成為了文藝青年最時髦的心靈寄語之一。而我們每次讀到這句話,心中都會生發出一種美感,好似到了人間仙境,這裡沒有紛爭和困擾,只有林鹿踱步,海鯨遨遊,此情此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但是很多人會好奇地尋找這句話的出處,如果尋根問底,其實這句話是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李白,唐朝時期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風格俊朗豪邁,影響了詩歌文壇幾千年的歷史走向,開闢了詩詞的新天地。

根據清代的黃錫珪《李太白年譜》記載,李白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還在戴天山讀書學習,在此期間,李白訪問戴天山的道士,卻並未見到,於是他曾寫下一首詩,名曰《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的第三句正是此句的源出處,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整首詩一共是八句,詩人一開始就寫「犬吠」還有「桃花」,展現出的是一片祥和的桃園景象。正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一樣,這裡與世無爭,泉水淙淙,詩人沿著小溪一路前行,所目睹的景象呈現給讀者面前。此句為入山的第一程,他入山的目的,自然是尋找隱居在山中的道士。

詩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更具有仙境的感覺,詩人邊走邊觀看沿路的景致,越到林深茂密之處,越是覺得景色怡人,環境清幽。此時忽見林中的麋鹿悠閒地散步,溪水的聲音清晰可聞,這樣就更加突出了周圍的安靜。這「樹深時見鹿」寫得很有意蘊,後人把這句單獨提煉出來,總結出四個字「林深見鹿」,其出處正源於此。

詩中的第五句和第六句,是詩人入山的第三程。綠竹與飛瀑遙相呼應,青雲和碧峰匯聚一起,而一個「掛」字,用詞考究,給人以奔流浩蕩之感。道士不在,李白在這樣一種百無聊賴的心境中,才能環顧四周,細細品味起周圍的景色。這裡看似是寫景,實則寫出了大詩人造訪未成的那種落寞之感。

詩中的最後兩句,詩人運用了設問的方式,究竟有沒有人知道這位道士去向何方了呢?我此時此刻不由自主地靠在幾棵松樹上犯愁。結尾兩處再次寫出「不遇」的事實,詩人通過「倚松」這一動作的描寫,下筆迂迴,感情隨勢流轉,久久不能斷絕。

縱觀全詩,李白還只在少年時期,但卻能娓娓道來山中的景色,將煩惱和憂鬱融入了所見之景裡,意境高遠,構思巧妙,足以看出此時李白的文學功底頗深。詩人採用了白描的寫法,將一片桃園景象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讓人在身臨其境中也跟著欣賞了起來。

尤其那句「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更是全詩畫龍點睛之筆,一個見鹿,一個不聞鍾,看似是寫景,其實是在抒情,在此處隱居的道人,想必也是一位世外高人,不與世俗糾纏,獨自一人清修,才尋得這樣一個清幽古樸之地。

今日話題:李白在未出山之前,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這只是其中一首,你還知道其它的詩篇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你可知那句「林深時見鹿」,原詩意境有多美*。(ˊωˋ*)*。
    網絡文學中的這個段子,真是美到極致,用它當文案堪稱絕妙:你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我: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來源於百度圖片「林深時見鹿」原句為「樹深時見鹿」,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作簡直就是一幅畫呀。
  • 天蠍座: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跨越千山萬水,就當是伏筆,總會遇見,姍姍來遲的你。01多少人習慣了在感情裡,一味投入和付出,最後感動不了別人,反而感動了自己。愛情雖美,卻也像一場博弈,要針尖對麥芒,要旗鼓相當,不相上下,你出擊的拳頭才不會打在棉花上。天蠍具有一些付出型人格,在潛意識裡認為,想要得到愛就要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無條件地付出。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李白作為「詩仙」,他的作品無疑是浪漫的,而這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正是來自於他自身。但是一個人飄逸久了,難免也會被塵世中的事物所吸引。
  • 李白柔情蜜意的一首詩,化用曹植詩句,無一怨字卻字字是怨
    說到李白的詩,很多人覺得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意氣風發,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一瀉千裡。其實李白的詩不僅有」剛「的一面,還有」柔「的一面,他也能寫出」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美人卷珠簾,深坐顰眉蹙「的幽怨,也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無奈。本文要分享的就是李白很「柔」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是一首經典,詩為《玉階怨》。玉階怨李白 〔唐代〕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我先來: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吉***九:這句詩,真的美爆。能讀到這樣的詩句,真是人生最美的的饋贈。唇齒留香,不外乎如此。希望有機會領略這樣的星河夢。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白居易《二月二日》@阿***丶:我喜愛的少年,眼裡有溪水和春天。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 5月中旬,林深見鹿,緣分到來,遇見心上人天長地久的三星座
    水瓶座水瓶座的人做事非常實際,無論做任何事情,他們都會一步一步向前,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即使在愛情中,他們也相信愛情是日久生情的,只有這樣的愛情才能走到最後。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愛情自然也是一樣的。當水瓶座遇到能讓他心跳加速的異性時,這證明了水瓶座的愛情已經到來,這也是在水瓶座很難看到的一見鍾情。
  • 如何用古詩詞形容一個女人美?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等。當然,諸如此類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它們無不將女人的美形容的清新脫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調·其一》,便是一首令人驚豔的形容女人美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所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至於詩中的女主人公,則是有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稱的楊貴妃。
  • 鹿: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而在文人心中,鹿則是世外桃源的象徵,接下來我們在李白的一首詩中去了解一下。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這首五言律詩是李白少年時期的作品。詩題中的「戴天山」,位於今天的四川江油,又名大匡山。杜甫曾在詩中寫道:「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這說的就是李白十八歲的時候,隱居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的往事,而這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大約就是當時創作的。這一天,李白想去山中尋訪一位道友。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通俗地說就是李白的詩作,想像奇特,意境高遠,充滿浪漫主義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寫出。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便是這類詩作中的經典之一。《登太白峰》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它寫於李白在京供奉翰林時。由於「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的政治抱負始終無法實現,感到十分惆悵與苦悶。這首《登太白峰》便是李白在這樣的心情下創作出來。
  • 他一字不落抄襲李白詩篇,只在末尾加上8個字,就成了他的專屬
    這句話強調的是要善於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並將這些優點化用在自己身上。寫詩也是如此。就比如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一節,林黛玉就讓香菱先試著讀透前人的詩作,進而再加以模仿。模仿是進步的一個步驟,但是模仿絕不是抄襲。古人寫詩有時會借用前人詩篇中的某一句,從而達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效果。但這也只是折取其中的一句而已,最多只能說是化用。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李白很瀟灑的一首詩,第2句俗不可耐,最後14字卻狂放到極致
    偏偏只有李白的詩歌讓我們讀起來如痴如醉,偏偏只有他如此的浪漫飄逸,偏偏只有他,放蕩逍遙的度過一生,成為了後世可望不可即的文化高峰。想不明白,也不需要想明白,李白用他天縱的才華,為我們提供了如此豐厚的精神食糧,我們也不必考慮他的才華究竟出自何方,就和我們無須知道李白具體的出生地,死亡地是一樣的。這些具體的事物都無損於李白的光輝,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
  • 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崔顥——《黃鶴樓》話說李白登黃鶴樓,見眼前景象,本欲賦詩,因見崔顥之作——《黃鶴樓》,為之斂首,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一故事記載於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至今未知真假,可能是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是,李白作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的確從未寫過黃鶴樓,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一首詩——《鸚鵡洲》,卻是與如出一轍。
  • 李白標題最長的一首詩,全文長達1000字,但許多人卻只知其中2句
    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作品如似錦繁花,每一首都如美麗的花朵一樣引人注目,具有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懷的魅力。李白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就是這首《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不僅標題非常長,有22個字,全詩也是長達一千字。
  • 一生都沒處理好感情的李白,卻寫了這樣一首值得女人一讀再讀的詩
    寫得了詩,舞得了劍的李白,卻終究是不懂女人的,這也正是他一生都沒能處理好感情的原因。李白一生共有4位妻子,其中還有兩個是宰相孫女,但臨終落魄時卻無家可歸,死在了族叔李陽冰府上。  此時此夜難為情」式的悽涼之語,要麼就是「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式的愁苦之嘆。但就是這樣不懂女人、處理不好感情的李白,卻曾寫過一首值得女人一讀再讀的詩,詩名《妾薄命》。在這首詩的最後,李白用一個千古名句道出了一個女人都該懂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 李白最具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非常優美,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李白是唐詩最偉大的詩人,而且還被後世稱為「詩仙」,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猶如一幅山水畫卷,讀起來便是能夠感受到詩中的美。唐詩作為中華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文化,現在早已是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
  • 李白與高僧在廬山談佛論道,兩人臨別時寫了一首詩,通篇充滿禪理
    雖然唐詩它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李白的詩又是不一樣,他在創作時會融入進自己的思想,從而也就有了一層深刻的哲理。李白其實寫過了很多關於廬山的詩,除了《望廬山瀑布》之外,還有這首《別東林寺僧》,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他寫這首詩時正是在廬山遊玩,而且還居住在東林寺,還與裡面的高僧談佛論道,正是這樣的一種經歷,使得他在高僧送他下山時,他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首詩,儘管只是那麼隨便一寫,但整首詩意境唯美,可謂是行雲流水,通篇還充滿了禪理。《別東林寺僧》唐代:李白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李白是一位從天而降的謫仙人,在人世間走過了61年的時光,最終又回到了天上,做起他神仙的逍遙日子。在這61年的時光裡,他給後世留下了1000多首詩歌,包羅了人間萬象,還摻雜著李白自己對於人間的思考。世人追隨著李白的步伐,讀著李白的詩歌,一晃,就是1000多年。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名句,別出心裁卻是寫出了新意,很值得一讀
    韓愈的詩清新優雅,往往就是幾句,但是寫得很是深刻,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韓愈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那麼蘇軾的詩,同樣的寫得很簡練,可是他的詩作裡,則是又多了一層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寫過廬山,讀李白的廬山讓我們感受到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然後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讀蘇軾的詩,他筆下的廬山則又是完全不一樣,使得人們讀了之後會陷入沉思。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