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架一路習練之掩手肱拳|「舉足前進開步摧 拳力如風雙如雷」

2021-01-18 太極拳學習者

太極名家劉勇示範掩手肱拳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左移,兩手雙逆纏下分,目視前方。   要求:兩手下分時,隨重心移動,分手要在身體略右轉時進行,以身帶手。此勢呼氣。  

內勁:勁由右腿纏至左腿,兩臂隨腰勁轉動逆纏下分。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由左腿再移向右腿,松右胯,兩手變順纏下合。右手握拳屈肘合於右腰間,拳心向上,左手掌心朝前,指尖朝上,合於胸前正中線。目視前方。   

要求:重心合於右腿,塌腰松胯,周身相合,意識集中,以靜待動,有一觸即發之勢。此勢吸氣。   

內勁:腰勁下塌,含胸束肋,松肩沉肘,勁合於拳。拳勿握緊,右腳尖內扣,右胯放鬆下沉,使右腿形成一個螺旋纏絲勁,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反彈的力量越大。   

用法:周身合勁團聚不散,內勁飽滿充溢時,可用肩發肩,用肘發肘,用掌發掌,用拳發拳,掌握這個合勁後,即可隨心所欲,任其自然。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身體迅速向左轉;右拳逆纏,迅速向前發勁,左肘快速向後發勁。左手半握拳,收至左肋旁,目視前方。   

要求:發勁時,右腳蹬地,襠勁內扣,擰腰轉襠,以腰脊為軸,立身中正,旋轉發力,前拳後肘,二勁平衡。發勁時配合呼氣。   

內勁:丹田勁沉於右腳,再由右腳蹬地發出,順右腿裡纏至左腿,腰勁迅速左轉,上纏至右肩肘,再逆纏達右拳頂;左肘輔助發勁,使周身完整一氣。   

用法:向前螺旋衝拳,可擊對方胸部,左肘後擊,可打背後樓抱之人的肋部。

拳勢含義

"掩手肱拳"是以肢體動姿勢做來命名的拳勢,又名"掩手肱錘"或"奪命紅拳",拳在武術中俗稱為"錘",意喻拳頭像鐵錘一樣堅硬而有力,此勢為傳統陳氏太極拳"七大錘"之首(掩手肱錘,庇身錘、肘底錘、擊地錘、護心錘、指襠錘、撇身錘)是傳統陳氏太極拳中較重的手法,是通臂勁的具體表現,主要用於擊打對胸部,可破解對方從正面的快攻。

近戰時可兜、掛、撇、以勁走三節的肩靠、肘擊、拳撩的方法應戰,遠戰時可調整身法,快速進步對敵,所發之拳螺旋衝出,直取對方要害,出手見紅,在戰術上採用了化打合一、驚上取下、擊前攻後、因敵而變的戰略方針。

主要體現出一個"掩"字,應用時拳肘同發、相互掩映。如陳長興公在《用武要言和戰術篇》中所述的攻擊方法:"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擊敵如速雷,雷發不及掩耳。"此勢在技擊中要以速度和力量見長,可短打、可遠發,左手的掩護動作要真中有假、假裡藏真。右拳要快而準,一擊即中、絕不遲滯。

《歌訣》雲:"意領形隨周身松,合掌沉拳蓄如弓。錘自心發同放箭,擊前顧後似炮轟。"

溫馨提示:文章、圖片素材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涉及版權請與我們聯繫處理或刪除。【陳氏太極拳學習者】平臺意在分享,感謝作者支持!



相關焦點

  • 拘泥於拳 架式拆解和圖解,有畫地為牢之嫌.
    如學者將拳式和圖解意思領會,用於練拳時參考可矣,但千萬不可拘泥當真。      其實太極拳每招每武,除正著外,還有許多變著,拘泥於架式拆散和圖解,反而制約了每式變著的作用,有畫地為牢之嫌。      除此以外,拳架的作用,還在於將身體練好和將全身練鬆柔,從而獲得剛柔相濟,極具彈性的松沉勁。因此,拳架是習練太極拳的基本功,一切強身,制敵的功夫或手段,都從拳架中來。如無拳架,習者無從入門,也無從進步。
  • 形意拳「九歌」與「八字」訣
    形意「九歌」與「八字」訣是演好形意拳的要領歌訣,凡學練形意拳的朋友們不可不知。今將形意「九歌」與「八字」訣之意釋如下,供形意拳同仁和武友們參考。一、形意「九歌」也叫形意拳「開式九歌」,也有稱其為「九數歌」。所謂「九歌」,是指在演練形意拳的過程中,對人體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個部位姿勢的要求。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之十二
    對於瞬間的上下貫通,我在「傳統太極拳技擊的原理、習練方法及應用」一書中已經寫了。「兩腎如湯熱,膀胱似火燒,真氣自足。任督猶車輪,四肢若山石」,這就是心腎交合水火相濟,膀胱之處就是會陰之上的丹爐,為心火下降生成,丹爐之火炎腎水,生成真氣,真氣蒸騰上行,驅動任督二脈如車輪旋轉-這些現象與感覺,沒有練出內家功夫的人總以為是神話,但是大家如果按照我說的踏踏實實地習練,都會感受得到的!
  • 形意拳之體用
    第一層本末體用之說自己練習者為(健)體,行之於敵為用。說到這裡,就涉及到體、用與拳之練法和打法四者不分的問題。因在練本體時就要涉及到顧法與打法,要想取勝於彼,必先健其體,在練功時不出一切偏差。要有明師指教,在練法中要通醫理合道義,練法中又分為初練,長練和久練。
  • 《一代宗師》中八卦拳的丹田力,現實中到底有多厲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河北,古時燕趙之地。當地戶戶習武,人人練拳,風俗流傳千年。如今,河北人用習武者獨有的熱忱與堅持去對待生活,演繹出不一樣的功夫人生。拳路簡明快速,拳法密集,猛起硬落,一氣呵成。本期節目中主持人洪楠,嘉賓何文韜拜訪了有武術界「神鵰俠侶」之稱的,今年66歲高齡的常保生和65歲的劉素花夫婦。二老常年堅持習武,積極參與武術賽事活動,推廣高陽短拳,數年來成雙入對的出現在各大賽場,被稱為武術圈的「神鵰俠侶」。
  • 五行通背拳鑽掌(中拳)
    習時悟得其中意, 勢法精奇氣自揚。 用時明暗奇絕法, 生克制化柔克剛。 上面這首詩言,是修老對五行掌的肯定,同時也明示了五行掌的精妙所在。五行掌為通背拳中的精華,包羅萬象,變化莫測,內含明、暗、奇、絕法,此四法又可化其它二十餘種變化。在練習過程中要領悟其中的意義,祥識生克制化,剛柔的重要性,其剛柔也是通背之本。
  • 走出八段錦習練的誤區,揭秘真傳八段錦
    但太極拳習練者們和八段錦的習練者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即只有當手舉到最高處時,才抻拉到肋部和脊椎,其它絕大部分的動作都是沒用處的。從武術上來講這是斷勁的。正確的練法:以右手上舉左手下按為例。右肘下沉並向左擰,拉動右肩胛骨,右肘向左側擰轉的同時右手向上鑽起,要一直撐著肩胛骨和脊椎。手領肘,肘拉肩胛,先順纏後逆纏翻轉成掌心朝上。
  • 形意拳八字訣:膝肘腕關節三曲 肩指齒必須三扣
    搜狐體育訊 形意拳八字訣包括三曲、三扣、三頂、三抱、三敏、三垂、三圓和三挺。它是形意拳聯繫的口訣。  三曲:指膝、肘、腕三關節均呈屈曲狀。姜容樵《形意母拳》云:「三曲者何?兩肱宜曲,弓如半月,則力富;兩膝宜曲,彎如半月,則力厚;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則力湊;皆取其伸縮自如,用勁不斷之意;是謂之三曲」。
  • 練形意拳使人身體健康的原因?
    首先,形意拳的基本套路是由五形和十二形組成, 五行,包括,劈拳崩拳鑽拳炮拳橫拳,五行拳主練內,主要練人的肺,肝,腎,心臟,脾。十二形主練外,使人的骨骼強壯,筋膜粗壯。達到內外運動,再加上形意拳的呼吸,氣血流動加快,肺活量增加,氣沉丹田,使腸胃蠕動增強,促進消化,是讓身體能夠很好的吸收養分。
  • 武當太極拳古傳歌訣
    第一路:混元一氣靜如山,陰陽兩儀太極伴,旋轉乾坤抱球式,混沌初開捋式先,倚馬問路雙出手,左右挑打是真傳,掤捋擠按運雙掌,火炮沖天獨立站,金黿露背掌加腿,二仙傳道「孔最」添,猿猴扔繩三退步,單峰貫耳用右拳,迎風穿袖掌宜對,火炮沖天式如前,獅子張口獨立步,青龍探爪掌蓋拳,轉身還原問歸路,十七姿勢一番全。
  • 王宗嶽《太極拳論》完整版 附全文註解闡釋深度好文
    故欲精通王宗嶽《太極拳論》中之深刻內涵及其意義,必須精心研習《易經》,才是方便之門徑。歷代先賢中,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的理法研究、論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升華之內容者可謂代不乏人。如無極拳、太極拳、形意拳(兩儀拳)、三才拳、四象拳、五行拳、六合拳、七星拳、八卦拳(掌)、九宮拳(即戳腳拳),皆是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中的哲學「命題」確立門派、拳種之名稱的。
  • 只看這一個動作,就能知道你真的會打太極拳嗎!
    《拳論》說:「中間胸腹自天突穴至臍下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謂含住胸,是為合住勁,要虛。」「胸間鬆開,胸一松,全體舒暢,不可有心,亦不可無心。自華蓋至石門要虛、含住,不可令橫氣填於胸中。」「 胸膈橫氣卸到腳底,即不能,亦當卸至丹田」。也就是說在氣未能貫注周身時,即使不可能下沉直達湧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貫通。
  • 五行拳應該怎麼練習?五行真的能對應五臟嗎?力量才是王道
    首先說說五行拳為什麼叫五行拳,第一種說法,五行拳中的五種拳法分別對應人的肺、肝、腎、心、脾,列個表格出來就是這樣的劈拳-金-肺崩拳-木-肝鑽拳-水-腎炮拳-火-心橫拳-土-脾第二種說法呢,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了。首先,五行拳對應五臟,是中國古代人體觀的一種體現,指五行之氣、五臟之氣。
  • 【道教太極講說】老屋:讓太極拳折服世界
    當王西安與陳小旺、陳正雷、朱天才於上世紀70年代末被中國武術界譽為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成為一代拳師之後,他婉言謝絕了國外的邀請,立志在家鄉傳拳,甘做陳式太極拳的「守門人」、「護根者」,並在自家老屋裡培養出屢摘世界和全國太極拳桂冠的兒子王戰海、王戰軍。後來,因院落漸失風採,王西安另建住宅,並創辦了陳家溝武術院。
  • 【推薦】五行功——內家拳之精粹
    五行功——內家拳之精粹 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築基功法,可內壯五臟,外強筋骨。 課程介紹 五行功是過去老前輩們根據練功經驗從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中提煉出的精華,來用做內家拳的築基功法,五行功也是核心內功鍛鍊功法,通過五行功的鍛鍊可以內壯五臟,外強筋骨。五行功包括五個功法,每個功法都是對人體內五行(即五臟:心肝脾肺腎)的針對性訓練。
  • 拳願阿修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理人因禍得福成為黑木玄齋的弟子
    在拳願大賽上,理人的出現為本劇增添了別樣趣味,比賽前信誓旦旦要拿第一名,結果輸得極其慘烈,第一輪全局遭到對手黑木玄齋的壓制,最終敗退,無緣第二輪比賽。不過老話說的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理人雖然敗給了黑木玄齋,但卻成功吸引了黑木的注意,作為拳願大賽的總冠軍,黑木更是打破了不收弟子的規矩,破例收了理人為徒。
  • 拳願阿修羅:傻人有傻福,理人比賽第一輪就敗退,卻獨得黑木青睞
    不過老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理人雖然敗給了黑木玄齋,但卻成功吸引了黑木的注意,作為拳願大賽的總冠軍,黑木更是打破了不收弟子的規矩,破例收了理人為徒。 拳願大賽上實力突出的大有人在,而理人作為墊底選手,卻得到了黑木玄齋的青睞。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理人有何特別之處能入黑木大爺的法眼呢?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 中國武術九段,太極宗師馮志強,太極拳實戰派代表人物
    馮老師八歲開始習武,曾習童子功、通臂拳、硃砂掌。1948年,拜心意拳名家胡耀貞先師,學習心意六合拳;兩年後經胡先師推薦又拜陳式太極拳十七代宗師、人稱「太極一人」的陳發科先師,從而開始跟隨兩位高人雙學雙修。1953年北京成立了首都武術研究社,陳、胡兩位先師任正副社長,而馮老師是他們最得意的門徒,三十歲時已經集心意太極於一身,融內外兩功於一體,武功當時北京武術界已很有名氣。
  • 形意拳五行拳口訣
    圖片現歸納如下:劈 拳兩拳以抱口中去,前拳上鑽如眉齊;後拳隨跟緊相連,兩手抱肋如心齊;氣隨身法落丹田,兩手齊落後腳隨;四指分開虎口圓,前手高低與心齊;後手只在肋下藏,手足鼻尖三對尖;小指翻上如眉齊,劈拳打法向上鑽;腳手齊落舌尖頂,進步換式陰掌落。
  • 陳氏太極拳小架拳之 起勢
    2006年莫海益結識了啟蒙老師張來,隨其學習陳氏太極拳大架,開啟了陳氏太極拳的啟蒙之旅。       2009年莫海益有緣認識陳淑麗老師,進而,有幸遇到陳氏太極拳小架拳。                  2013年,莫海益有緣拜識戎燕彬老師,並跟隨其系統學習陳氏太極拳小架拳械至今,自此,陳氏太極拳小架拳便成為其一生的想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