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九段,太極宗師馮志強,太極拳實戰派代表人物

2021-01-15 老陽私塾

老陽按:說起馮志強先生,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是馮先生武術高超,一生愛國,致力於弘揚太極武術,為人所尊敬。

馮志強:男,1928年出生,2012年5月5日下午不幸因病逝世,享年84周歲。原籍河北省束鹿縣。馮老師出身武術世家,曾祖武舉。馮老師八歲開始習武,曾習童子功、通臂拳、硃砂掌。1948年,拜心意拳名家胡耀貞先師,學習心意六合拳;兩年後經胡先師推薦又拜陳式太極拳十七代宗師、人稱「太極一人」的陳發科先師,從而開始跟隨兩位高人雙學雙修。1953年北京成立了首都武術研究社,陳、胡兩位先師任正副社長,而馮老師是他們最得意的門徒,三十歲時已經集心意太極於一身,融內外兩功於一體,武功當時北京武術界已很有名氣。一直到「文革」前,門中有人前來「以武會友」的,大多由馮老師出面應對。

1979年年起應陳家溝大隊黨支部的邀請,馮志強老師先後三次赴陳家溝,將陳發科先師親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給陳家第十九代弟子,陳家弟子也多次到北京跟馮老師繼續學習深造。當今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蓬勃發展,馮志強老師功不可沒。1981年北京體院請馮老師出山,挫敗西洋武師,成為京城武林佳話。1982年「全國太極名家匯演」在上海舉行,唯獨馮老師只身前往,推手的配手由大會任意指派,幾場較量下來,馮老師精湛的武藝令人折服。1983年北京正式成立陳式太極拳研究會,馮志強教師被推選為會長。1984年馮老師首次公派出訪日本講學,這是最早的陳式太極拳正式走出國門。1985年,馮老師參加中聯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美國、墨西哥訪問。此後馮老師多次受國家體委、國家武協和中聯部委派,出訪世界各國。二十年中馮老師的足跡踏遍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太極拳的發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

馮老師是一位武德高尚的愛國武術家,無論何時何地,一言一行均以國家、民族、師門、人格為重。他多次謝絕了出國定居和高薪私聘的邀請,他總是說,「我的根在中國」。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是馮志強老師集畢生之研修、在其武功練達化境後而總結創立於世的優秀拳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形成體系,九十年代開始在國內外傳播。混元太極拳融合了陳式太極纏絲內功和心意六合內功之精髓,直接表達了太極拳的內涵真義。即以心意為指導,以丹田混元氣為根本,依太極陰陽之理,經太極十三勢的體用修煉,達到內外合一、混元一氣的上乘功夫。混元太極拳以混元內功為本,以拳械套路和單式操練為體,以推手和散手為用。在功法、拳法和用法上都有較大的提升與發展,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在修煉內容上形成了「內外俱煉,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練功原則。混元太極拳將養生與技擊兩方面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既有極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又有極強的技擊防身功效。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太極拳發展中出現的「體操化」、「外家化」和「紙上談兵」的弊端,恢復了太極拳的原本練法。

生活軼事

馮志強在當代陳式太極拳門人中聲譽日隆。

也許是上一輩遺傳的關係,馮志強從小身體素質就很好。少年時,一百多斤的大鐵砧他一抱就起。青年時一餐能吃下3斤糧食。學通臂拳時已能掌碎頑石。學陳式太極拳後,功力日增,在他身上發生了不少令一般人不可思議的事。

馮志強在北京電機廠工作時,是大班班長,下管11個生產小組。有一次,他正在車間幹活,一臺電機失去平衡從手推車上滑落,馮志強看到了,說時遲,那時快,他搶步上前,坐馬沉腰,伸手一把將眼看就要砸到地上的電機接住,從容地放回車上。周圍的工友們看了十分驚訝。這是60年代的事。

採訪正在高潮時,門鈴響了,進來了一位30來歲的人,馮先生說是廠裡的同事。這位來人知道我是採訪的,截住話題向我述說了幾個小故事——

馮老師是我們廠的,廠裡不少人都知道他會功夫。我過去不學太極拳,看見人們打太極拳慢悠悠的,像摸魚一樣,心裡想,這玩意兒哪能打人?一次,我看見馮老師打完拳後,提出要和他試試手,馮老師同意了。我用形意拳的虎步向前雙手一壓,同時閉住氣,憋足勁,想一下把他打退。但我的勁似乎未碰到他的身上,只感到他一抖,「叭」地一聲把我彈飛了出去,我驚訝地大張著嘴巴很久未合上。雖然這次我對太極勁有了最初的認識,但疑念並未全消,我還要找機會再試試……又一次,在天壇公園,馮老師讓我用拳按在他肚子上,我想,這回我可是佔了上風了。我運氣發力,力傳到拳上,只感到馮老師的肚子一轉,我整個人被扔了出去,跌在地上,久久說不出話來。這次,我真正領教了馮老師太極拳功夫的厲害,再也不敢小看太極拳了。

像我這樣要試試馮老師功夫的人還真不少。馮老師人緣好,同事們都喜歡跟他鬧著玩。一天,馮老師在車間裡蹲著幹活,一位當過兵的大高個想和馮老師開玩笑,先躲了起來,然後偷偷地走進撲上去,想趁著馮老師來不及站起來的機會搞突然襲擊把馮老師推倒。誰知當他剛挨近馮老師身邊,就被凌空拋到前面去了。

馮志強在一旁聽著笑著說:「那次,我好像聽到後面有風聲,身體不由自主地轉過來接著他,順勢把他從頭上扔過來的。這是無意識的,如果我正面看見他撲來,也許不能應付的那麼巧。這說明練功練到了一定程度,內氣會自動起反應,已不必通過大腦指揮了。」

這位同事接著說,有一次在公園裡,來了10個小青年,他們都是武術愛好者或好奇者,想看看馮老師的功夫究竟怎樣。馮老師隨便站著,讓他們輪流推。可是怎麼也推不動。後來10個人排成一列縱隊,合力一起推,馮老師如大樹盤根,不動分毫。馮老師說:「讓我來推推你們10個看看」,說罷一運勁,力由腳跟起,爆發於丹田,傳於手上,10個人頓時東倒西歪。

出訪交流,載譽而歸

採訪馮志強,苦於他不肯說與人交手的事,特別是不肯說與外國人交手的詳細情節。很怕不利於別人,怕給別人惹麻煩。因此一說到與人交手,他就用一句「友好交流,對方表示敬佩」了事。我也曾翻閱過一些有關他的情況介紹的報刊,於這方面的內容了無所獲。而這方面的內容是我採寫的重點之一,使讀者關注的內容之一,也是他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不得不煞費苦心進行「窮追」與「猛打」。

從1981年起,馮志強在有關部門的邀請下,先後隨團訪問過美國、墨西哥、新加坡、日本等國,在這些國家表演和輔導當地武術團體學習陳式太極拳。特別是日本,他已六渡扶桑,每次教拳時間為一個月。

有些外國人,對中國的武術不了解,特別是「文革」後,對中國武術持懷疑態度者不少。他們認為中國武術中看而不實用。因此,不少中國武術家出訪時,都遇到一些人專程前來試手,馮志強數度出國授拳訪問,幾乎每次都能碰到這類「友好的試手者」。

新加坡是一個尚武的國家,還保留著像過去舊中國那樣的打擂臺項目,中國武術在那裡很流行。馮志強出訪新加坡時,當地一位武術界人士通過新聞媒介知道了中國武術隊即將來訪,中國有名的太極拳師馮志強是代表團的成員。他打聽到中國武術隊到達新加坡的準確時間後,騎著摩託車趕到中國武術隊下榻的賓館等候。代表團下了飛機剛到賓館,他就找到馮志強,提出要「較量」一下。此人是搞武術散打和拳擊的,據說曾與拳王阿里交過手。頗感路途勞頓的馮志強一再謙讓,而對方百般不肯,再三要求交手。為了不使對方掃興,馮志強就只好答應了。對方說打就打,一照面就用重拳擊來。馮志強有備在身,對方一出手,他在觸及對方之拳時即用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一採,對方立時摔倒在地。那人感到迷惑不解,爬起來又上,馮志強照樣又在剎那間把對方制倒於地。通過交流,對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對馮志強的功夫甚是敬佩,滿意地騎上摩託車走了。

馮志強深知某些外國人的心裡,也深知在國外自己代表的是中國,因此對前來試手者從不隨便對待,總是刻刻留心,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在墨西哥,他碰到一些空手道好手,他們原來認為中國的功夫是花拳繡腿,是花架子,不實用。有一位七段高手與馮志強交手嘗到了太極拳的厲害味道後說:「中國的功夫不得了,中國武術後繼有人。」

馮志強拿出一些在美國與兩位黑人朋友合影的照片給筆者看。筆者看見馮先生站在他們中間整整矮了一頭。這兩位黑人朋友是搞拳擊和空手道的,他們與馮志強交流時,拳打腳踢均不奏效。其中一個用勁過猛,馮志強借力一採,對方摔出老遠。兩人不敢繼續交手,非常尊敬地提出要向馮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由此雙方成了老師和學生。

馮志強赴日本傳拳,受到日本太極拳界的隆重歡迎。1990年6月,馮志強第6次到日本,全日本有20多個太極拳協會負責人組成接待小組,安排馮志強的講學、授拳,一切照顧得非常周到。他們過去學的陳式太極拳是臺灣拳師傳的,與馮志強傳的拳差異很大。他們跟馮志強學了6年,進步很快,認為這位老師沒白請。當然,在日本教拳也不乏和馮志強進行較量的人。每次馮志強都拿捏著分寸,既把對方制住,又不傷害對方。由於馮志強對日本學生悉心傳授,師生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馮志強聲名遠播,來中國留學、訪問的外國及港澳地區武術愛好者紛紛慕名前來探訪學習。他們當中有初學太極拳的,也有不少具有相當武術功底的武術界人士,每每試手較技,馮志強總是來者不拒,一一熱情接待,讓人們滿意而去。

馮志強與外國朋友交流,從不恃技欺人,往往只是讓人淺嘗中國功夫的滋味即止。

在當代中國各式嫡系太極拳傳人和不少上輩太極拳名師的傳人中,像馮志強這樣既能闡發精闢的見解,又能實施表演的並不多見,難怪與馮志強推過手的人都感到他的推手術高深莫測,精妙之至。

馮志強說:「中國的太極拳術關鍵要出功夫。中國武術要走向世界,在世界武術大賽的對抗中勝過人家,必須要有功夫。而目前我國練武人的身體素質、綜合訓練以及財力等方面與一些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如何在這些方面加緊工作,培養出自己的人才,為中國武術走向世界作出貢獻,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論馮志強實戰能力,100餘斤鐵砧一抱就起,10名青年無法撼動其身
    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武術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一大武術拳種,其流派可謂是非常之多(具體主要包括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武當和趙堡等)。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馮志強先生,他便是師承於「陳式太極拳」一脈的武學大家。
  • 太極大師馬保國只是個小角色,被KO後「宗師」出場了
    馬保國被KO了,按慣例,一定會有一批神秘莫測「系出名門」的傳武高人出來發聲,主題是——「馬保國代表不了傳統武術」。這回,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先發聲明劃清界限:「被40秒KO的馬保國和本門派沒有關係!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簡稱混元太極拳,由一代宗師馮志強先生所創辦,致力於造福百姓健康,為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至今,已經近百年歷史。
  • 格鬥遊戲中的中國武術
    前不久,MMA徐曉冬約戰雷公太極。那一戰後,有人覺得太極拳是花架子,用來強身健體可能還行,實戰意義不大。而早期UFC通過現代實戰證明,只練習一種傳統武術確實就是花架子。UFC(UltimateFightingChampionship)終極格鬥冠軍賽,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和規模最龐大的職業MMA(綜合格鬥)賽事。
  • 太極宗師之女吳英華,吳式太極拳傳播柱梁!
    吳英華女士(1907 —1997) 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全佑的孫女,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之女。滿族,北京人。吳英華七歲開始隨父吳鑑泉學拳,天賦很高,父親說她:「巾幗不讓鬚眉」。她繼承家學吳式太極拳,走架行拳形神酷肖其父。1921年,吳英華在北京國術館、同仁堂等處任教。
  • 太極拳實戰的必要修養:「內三合」是個啥?
    作者:曾令其與其他內家拳一樣,傳統太極拳也把內合作為內功功法修煉的一個重要內容傳統太極拳的內合在實戰中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有利於意形結合實現戰術通過長期的太極拳架鍛鍊,加強意圖與身體動作的配合,達到身體各個部位絕對聽從大腦指揮,達到在訓練和實戰中實施攻防技法快速變換而有條不紊,能準確無誤地實現自己的戰術意圖,同時根據對手的變化來調整實施自己的戰術,獲取理想的效果。
  • 無極生太極,太極歸無極,精讀陳照丕宗師太極拳之見解!(七)
    陳照丕,字績甫,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十八世傳人,品德高尚,誨人不倦,為陳式太極拳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他幼承家訓,習祖傳太極拳,少時練拳刻苦,日練拳30遍,嚴寒酷暑,朝夕不輟。以陳照丕宗師手抄本為母本,取其精華,而成本文。
  • 手心練出太極總開關之肉球的馬保國:武術最高境界非神明而是無打
    在這部書中,馬保國大師竟否認了王宗嶽的武術之最高境界:「神明」之說。 馬保國大師認為,太極宗師王宗嶽說:功夫的最高境界為「神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還不夠準確、具體。王宗嶽云:「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此「神明」,即「從心所欲」也。
  • 練太極,先要練無極,由無極入門生太極
    點擊上方關注【混元太極講堂】,樂享太極人生作者 潘厚成無極樁簡介「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式是太極拳第一式;無極樁是太極樁第一樁;無極樁功是太極內功第一功。馮公志強先生說:練拳須從無極始;太極原生無極中;任何功法都來自無極。
  • 太極小子連勝泰拳兩大天王!韓飛龍鎖定下一個目標:播求!
    賽事主辦方觀瀾湖集團在發布會上宣布,聯手美國頂級推廣(Top Rank)及中國著名拳擊推廣公司盛力世家重金打造頂級職業拳擊賽事品牌。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將在2012年2月2日,在中國海南舉行「拳擊超級晚」的頂級大賽。中國太極實戰派第一人,有著「太極小子」之稱的傳武搏擊名將韓飛龍,已經確定出戰此次「2020拳擊超級晚」的搏擊大戰。
  • 【道教太極講說】老屋:讓太極拳折服世界
    看著紅燭映著古香古色的木梯、老門,周耀榮感慨地說:「我之所以在老屋行拜師大禮,是因為這裡是拳師生活過的地方,代表了古老而深厚的太極文化,我喜歡它的古樸和神秘。」 老屋坐落於太極拳發祥地溫縣陳家溝村北,享譽世界的太極拳大師、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西安在這裡居住了幾十年。
  •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打手歌》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 中國武術史最有名偷師故事發生地:從小小幫工,到後來的一代宗師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太極宗師這部電影,其實這部電影過去這麼多年,裡面很多元素都是有真實原型的。比如電影裡楊昱乾的原型其實是楊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而裡面的陳家堡其實是如今河南焦作境內一個叫做陳家溝的小村子。
  • 弘揚中華武術的道長被搏擊手挑釁,武術分兩種:花拳繡腿和練不得
    前段時間,混元太極發明者馬大師、馬宗師呢,被人瞬間KO,人們又將目光看向中國民間的武術大師們,隨之而來的就是搏擊、拳擊高手練喻軒向武當掌門陳師行發起挑戰。
  • 首屆「中華真功夫」傑出武術人物評選候選人關永芹
    現任邢臺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任縣體育總會副主席,任縣武術協會主席;中華民間傳統武術聯盟副主席,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副主席,邢臺市傳統武術聯盟副會長,任縣太極健身研究會會長兼總教練;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傳統楊式太極拳高級拳師,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中國新鄉南太行國際武術節顧問,《尋找真功夫》系列項目組顧問團成員、武術顧問;《當代中華武術人物大辭典》副主編。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④|文旅產業謀轉型,「武太極」引爆「文太極」
    遊客服務中心、印象太極、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未來將連成一線。進入陳家溝,一眼望去,滿是與太極、拳相關的符號。從太極拳學校、太極民宿、太極百貨、太極藥房、太極體驗中心、太極書屋、太極商行、太極醫學站,再到太極燒餅、太極浴池、太極早餐、太極聖泥康復,連太極拳祖師陳王庭也被註冊了「陳王廷酒」。拳鄉飯店、拳鄉燒烤、拳會友飯莊,無處不在的「太極」符號,讓你一眼看出這是一個尚武之鄉。
  • 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太極陳正雷第四十四回陳正雷是國家武術高級教練,中國武術協會委員;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之一,曾任河南省體委武術館副館長;是河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是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主席1972 年,全國恢復武術運動,陳家溝組隊代表地區參加省級比賽,陳照丕任教練,朱天才任助教。1972年,陳照丕老師去世後,朱天才又拜族舅陳照奎為師,系統學習了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太極拳推手和擒拿。在省、國家的武術比賽中,朱天才曾二次獲省金牌,二次獲全國金牌,一次全國太極拳冠軍。
  • 武當派始祖張三丰,皇帝仰慕的「人中之仙」
    而這位令皇帝仰慕的「仙人」,正是名揚天下的太極宗師、武學泰鬥張三丰。張三丰,這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自古以來,關於他的傳說數不勝數,在人們心中,這個外號為「張邋遢」的道人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中之仙。我們不知道他生於何年、卒於何日,但大量史料記載,他曾在武當山修行,並創立了武當派。無論是在金庸筆下的江湖中,還是在文史資料中的蛛絲馬跡裡,張三丰都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高人。
  • 太極掌門馬保國被KO上熱搜,早在黃子華的《乜代宗師》就有預示
    【黃子華】近日,有一位渾元形意太極掌門馬保國,不到30秒被KO三次的比賽視頻瘋狂刷屏,上了熱搜,成為最大熱門。現年69歲的馬保國大師,首次登上搏擊擂臺,迎戰的是一位業餘搏擊愛好者。據說原定的對手是個70歲左右的老人,後來調整改為50歲的中年選手,最後實際上場的卻是位39歲的年輕人。
  • 峨眉傳奇37決戰青城,太極小子韓飛龍領銜出戰!
    本次賽事,同樣集結了峨眉傳奇多位明星拳手,由中國自由搏擊名將「太極小子」韓飛龍掛帥領銜,帶領「鐵血少俠」蒲東東、峨眉傳奇金腰帶「黑豹」盧俊、中國前國家泰拳隊隊長王萬本等名將,一同上陣,迎戰來自國外的搏擊悍將。韓飛龍,綽號「太極小子」,是近年來中國搏擊界炙手可熱的搏擊明星!
  • 一家人都愛習中國武術 日本小太極拳高手引關注
    中國僑網消息: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12歲的小選手齋藤志保4歲開始習武,小學四年級起接受原日本太極拳全國冠軍高橋智子的正規指導。  太極拳看上去輕柔舒緩,但實際上一招一式都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過人的體力。齋藤的特點是出拳時身體中軸紋絲不動,姿勢優美。  2005年,齋藤在日本全國武術太極拳錦標賽「女子青少年太極拳2」的比賽中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