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每一句都通俗易懂並且蘊含著豐富的含義和道理,都是老祖宗們數千年以來對於生活的經驗總結並延續至今,並且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文化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家有三樣,不富也旺。」我們從字面翻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家中如果有三樣東西,那麼這個家庭即使不富裕那麼也一定會興旺,那麼其內在具體是指的哪三樣東西呢?今天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一:孝順父母。為什麼把孝順父母放在第一樣呢,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傳統文化深入人心,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意思就是眾多善事中孝字當先。
孝順孝順先孝了才能順,我認為孝順父母也應該是人們最重要的品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細節,就是我發現凡是孝順父母的家庭即使不是家財萬貫,但大多也都過得順順利利,健健康康,而那些不孝順自己父母的人大多都過得窮困潦倒,諸事不順。這不是什麼封建迷信,這確實是實實在在存在。第二:和諧的家庭氛圍。一個良好和諧的家風,對於子孫後代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三觀和健康的心靈。一個家庭常年積德行善必定會給自己積福。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和諧的家庭,父母相敬如賓必然也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這對於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相反那些婚姻破碎,不和睦的家庭,一天到晚家裡都瀰漫著埋怨,哭訴,這也必定會給孩子們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成為一個永久的隔閡不利於孩子以後向積極陽光的方向發展。第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一個家庭想要越過越紅火,越過越幸福就要有「勤」的家風,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我認為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磨練和好處,他們從小就知道需要腳踏實地做人,不好高騖遠,勤勤懇懇的奮鬥靠自己的努力和雙手最終也會打拼出屬於自己一片天地,而有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從小就對孩子驕奢慣養,養成了他們好逸惡勞的錯誤觀念,整日遊手好閒,拈輕怕重,最終可能也會家道中落。
所以,一個家庭想要興旺,至少也需要具備這三樣東西,只有具備了一些良好的品質,才能更自如地應對這個世界,才能真正意義的實現家庭的興旺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