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智慧「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什麼意思?有一樣也不錯

2021-01-08 小年傳統文化

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了很多豐富的經驗,並將之總結成一句句俗語,這些俗語是為人處世的精華,是洞悉世事的學問,是人情往來的文章。有些俗語放到現在,依舊可以引領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老祖宗常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就是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意思是我們的生活中要有這三樣,生活就算不會大富大貴,也會興旺起來。那麼究竟是哪三樣呢?

第一樣:知識

古人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人說這句話的原因是,古代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讀書,擁有了知識,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鯉魚躍龍門,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曾國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國藩小時候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沒有什麼大的背景,要說不同之處,可能就是家中雖然子嗣眾多,但是卻不缺衣少食。出生小鄉村的他,就是通過了科舉考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古代還有很多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事兒,比如說懸梁刺股的典故、鑿壁偷光的典故等等。尤其是蘇秦,蘇秦是「刺骨」的主人公,蘇秦家裡同樣是務農的,但蘇秦偏偏不事生產,每天就想著如何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來遊說諸侯,但他連自己家人都遊說不了,如何遊說列國呢?就這樣被鄙視的蘇秦,再次刻苦鑽研《周書陰符》,後來果然功成名就。

第二樣:教育

《大學》中有「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將齊家放在了第二位,可見其重要性。《三字經》中也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說法,可見古人將家庭教育看得十分重要。

曾國藩也十分重視對自家孩子的教育,曾國藩雖然公務繁忙,長期在外,但卻依舊沒有忘記督促孩子們讀書。雖然無法面對面的教育,但是曾國藩會經常寫信給他的孩子們,他的信件也被整理成《曾國藩家書》流傳於世。曾國藩在信中教導子女「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正是曾國藩如此重視家庭教育,才成就了曾家的百年興旺!

第三樣:恕

子貢曾經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讓人終生奉行的?孔子說,那就用「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話,就是教會子貢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經常說「雙標」,人們總會不自覺地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有不同的要求,這樣在不自覺中就會失去一些朋友。所以,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定要秉持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其實也是情商高的一種體現。

學會了孔夫子的這一個「恕」字,足以讓我們在滾滾紅塵中如魚得水!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無論是曾國藩、蘇秦,還是孔夫子,都是看清了人情,洞悉了世事,所以才能夠在生活中如魚得水,所以才能夠流芳百世。我們只要學到其中的一點,對我們自己就是很大的幫助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每一句都通俗易懂並且蘊含著豐富的含義和道理,都是老祖宗們數千年以來對於生活的經驗總結並延續至今,並且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文化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家有三樣,不富也旺。」
  • 老人言:「家有三樣,不富也旺」,你家符合幾個?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了老人言,有福又有錢」,其實一些俗語和老話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俗語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保留下來的智慧。有很多人生道理都是要經歷之後才能明白,但是老祖宗就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都變成俗語,多聽一聽這些俗語會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
  • 智囊中的智慧:「家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知道的人不多
    家是一個柔軟的地方,在這裡你不需要盔甲和面具,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今天我們來說說《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話:「家有三項,不富也旺」。然而,僅僅八個字就解釋了家庭繁榮的原因。一個家庭想要興旺,離不開這三樣第一、子女孝順這個不難理解,大家應該都聽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假如一個家庭夫妻關係融洽,就要注意子女的教育。
  • 老祖宗說:家有3樣,不富也旺!這3樣很常見,但是很少家庭能全有
    由此可見,中國人興家旺族的觀念由來已久,畢竟早在先秦時期,中原大地上就流傳著"宗法制",宗祠族譜時至今日依然在很多地方流行。但是興一方家族卻談何容易?古代有多少大家族如流星般劃破歷史的漆黑夜空,又迅速隕落見識了太多名門望族興衰榮辱之後,老祖宗結合歷史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叫做:家有3樣,不富也旺。這3樣其實很常見,但是很少家庭能全有。
  • 農村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啥意思?
    農村俗語「家有三樣」,就是一個家庭,必須子女有孝心,兄弟有和心,夫妻有愛心,只有這樣,一個家庭雖然不是很富裕,人人日子過得開心又幸福,順心又順意,所以「不富也旺」。~~第一,是子女孝順。農村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帶來人世間,從一個嚎啕小孩嗷嗷待哺的黃毛丫頭扶養成人,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經受了多少痛苦和磨難。
  • 俗語「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有何深意?老祖宗智慧之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外,散落民間的一些俗語,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往往寥寥數語,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比如,有句俗語叫「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就是告誡我們,無論貧富,人生都有一些禁忌之地,也有一些遠離之人。那麼到底是哪三地、哪兩人呢?
  • 古人為什麼說「人無外財不富」?可不要小看老祖宗的智慧
    我們經常聽人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這句話說是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如果不給馬匹在夜裡多加草料,他們就不會長得膘肥體厚;人如果沒有外財的收入,就不會富貴。那麼所謂的「外財」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今天小編來與大家聊聊,一句同樣都名氣的關於家的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這"四樣"到底是哪四樣呢?可能就有一些人不了解。且聽小編來跟你說道說道。第一樣:家風不好家風不好指的是什麼呢?"家風"也可以說成是"門風"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家庭、家族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生活作風和風氣。也可以理解成,一個家族行事的道德標準。
  • 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為啥老祖宗留下這句話?不能不知
    可是現在有些人,根本就不把這些大道理放在眼裡,毫無顧忌的我行我素,最後吃了大虧,後悔不已。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為啥老祖宗留下這句話?不能不知!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有三樣東西,人千萬不能貪,否則到最後白忙一場,自己辛苦所得到的一切也會煙消雲散。
  • 老祖宗的智慧,「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什麼意思?
    俗語文化,它是一種極具民族色彩的傳統文化,沒有像古詩詞一樣講究押韻對仗,它非常簡單明了,而且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大部分的俗語都比較口話化,其中含義一目了然,使人通俗易懂。即使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伯伯也能聽懂俗語。
  • 農村的俗語「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有怎樣的深意?
    《尚書·洪範》01一般來說,農村的封建思想都比較嚴重,對於一些五行之說或者是風水問題都十分關注,基本上,大部分的老一代人們都在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家庭物件的擺放很有可能影響家人們的未來運勢,所以老人們對家中花草家具的擺放十分有講究,甚至有些老人們總結出來了花旺人不旺這種規律
  • 老祖宗的告誡:「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受益無窮
    作者:孔阿丘原創人生感悟系列人的一生是崎嶇坎坷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無論我們處於什麼狀態,都想著能夠變得富有。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
  •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老祖宗的智慧不可不知。有些俗語在農村很流行,特別是有關娶妻生子、房屋風水方面的俗語,更是廣為流傳。在一些偏遠地區,還存在著老的想法,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很重,誰家要是沒有兒子,就像犯多大錯誤似的,在親戚鄰居面前都抬不起頭來。一是因為在農村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二是男孩是勞動力,幹活還得靠男孩;三是有男孩父母就像有了依靠,有了主心骨,外人不敢欺負;四是沒有男孩,家族的遺產就得外姓人來繼承。這是老人不願看到的。另外在農村還有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通俗理解就是,有福氣的人,兩條小腿上都會長有汗毛,而沒有福氣的人兩條小腿就是沒有汗毛的,只有光禿禿的肉皮。那麼這一說法是源自何處?福氣和腿部的汗毛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正與中國的農耕歷史有關,也反映著當時艱苦的生活圖景。我們知道,在文明尚不發達,缺乏電力、機械、網絡等現代化技術與工具的古中國,農耕文化佔據整個社會的核心位置,人們以耕種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 「家有四樣,家興人旺」,四樣指的啥?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的徵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為家對於我們國人而言,實在是承載了太多,心中充滿了太多的情懷在裡面。不管我們身在何處,我們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有家,我們心中就充滿了溫暖,充滿了希望,這就是家的力量。
  • 俗語:「窮不信三世,富不交兩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能夠聽到一些耳熟能詳的俗語,這些俗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雖然沒有詩句那麼優美動聽,但是俗有俗的好處,很容易讓老百姓接受和理解,這些俗語是千百年來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窮不信三世,富不交兩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財不富」,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生活在農村,你會發現農村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東西。農村人比較喜歡熱鬧,往往在茶餘飯後,都喜歡歡聚一堂,暢談各種趣事,生活很是休閒。而在農村,往往就能看到上了一定歲數的農民,喜歡坐在一塊,聊聊各種有趣的諺語。
  • 身上有這三個不起眼特徵的人,或許非富即貴,(老祖宗的智慧)
    人依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生活,這僅僅富,而不是貴,貴和富並不可以同時劃等號。人不是有錢了就有了貴氣,貴氣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氣質,不是用錢就能堆出來的。相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都希望自己非富即貴。如何看一個人非富即貴呢?千年前的智者鬼谷子早就探得了先機。鬼谷子是戰國時候的傳奇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各門學術,被後世尊為「謀聖」。
  • 老祖宗常說:「鄰居三不比,親戚三不走」,究竟是什麼道理?
    古人云:「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從這句話就可以領悟出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性格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相處的方式肯定也不一樣。老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人際交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用心揣摩對生活和工作都有極大幫助。
  • 「男不叫天,女不叫仙」,什麼意思?老祖宗取名字有大智慧!
    然而,姓氏則是與生俱來的,個人自然無法隨意改變,而名字卻非一成不變,它作為每個人的稱謂,歷來都有很多講究。古人就常說,名如其人,人如其名。可見名字對每個人都是意義非凡的,它作為父母贈予我們第一份禮物,還將伴隨我們一生的時光。特別在古時候,為孩子起名字忌諱頗多。不僅要按資排輩,還要注意同音與諧音的避諱,再者加上陰陽五行調和,才能起一個既寓意美好又響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