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有何深意?老祖宗智慧之談!

2021-01-09 史小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外,散落民間的一些俗語,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往往寥寥數語,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

比如,有句俗語叫「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就是告誡我們,無論貧富,人生都有一些禁忌之地,也有一些遠離之人。

那麼到底是哪三地、哪兩人呢?

第一種地方:風月場

人們常說「人一有錢就變壞」,這裡的壞,未必是指良心壞了,而是生活作風壞了。

古往今來,多少人有錢之後開始聲色犬馬,既消磨了意志,又浪費了錢財,更甚者疾病纏身,花錢買命而不可得。

所以,古人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並不誇張。

第二種地方:賭場

一些人發達以後,可以不為柴米油鹽發愁了,閒來無事,就開始賭錢,以為即使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一來有點資本,二來「小賭怡情」嘛!

殊不知,那些瘋狂的賭徒,很多都是從小賭開始的,人性就是如此,贏了還想再贏,輸了就想扳本,結果是越賭越大,不知很多人為此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小說《活著》裡的主人公福貴,就因為嗜賭如命,把偌大家產輸得一乾二淨。雖然是小說,也反映了赤裸裸的現實。

第三種地方:故鄉

說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感到奇怪,衣錦還鄉,難道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其實不然,所謂「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衣錦還鄉滿足了自己的自尊心、虛榮心,可是在你看來很多正常的舉動,在別人眼裡也可能都是炫耀,於是羨慕嫉妒恨都來了,電影《傑出公民》裡,大作家最後被發小趕出了故鄉,反映的就是這樣的現實。

當然,「富不回鄉」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能回鄉,而是你不要帶著衣錦還鄉的心態回鄉,要時刻提醒自己小心,這也是「近鄉情更怯」的另一層含義吧!

那麼,「貧不近兩人」又是哪兩種人呢?

第一種人:趨炎附勢的人

一個人發達的時候,身邊總會圍繞著一群人,看似都關心你,對你很好。但當你有一天落魄了,同樣的一群人,未必個個都像以前一樣待你,很多人會有意疏遠你,甚至會像躲瘟疫一樣躲著你,你想找這種人拉你一把,門都沒有!

對趨炎附勢之人來說,關係是怎麼都不可能挽回的,所以遠離是唯一的選擇。

第二種人:落井下石的人

雖然未必有很多,但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喜歡落井下石的人,他們就喜歡看別人倒黴,這樣讓自己能找到存在感、優越感。

所以一個人倒黴的時候,會發現不順心的事是一件接一件,這就是因為環境和身邊的人發生變化的緣故。

「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咱們老祖宗總結出這樣一句話,實際上不知經歷了多少慘痛教訓,體味了多少世態炎涼,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相關文章: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春節習俗:不是所有「福」字都適合倒著貼,你知道嗎?

想成為讀懂《道德經》的少數人?你該知道的3個事實!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受益無窮
    老祖宗的智慧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老祖宗的告誡:「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受益無窮。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當一個人富有的時候千萬不要變得「癲狂」,這裡所謂的癲狂就是指炫富、過度消費、毫無節制,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去一些不該去的地方。老祖宗就說了,富不入三地,究竟是哪三個地方。一:不入煙花之地。
  • 古人云:「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受教了
    有些文化知識很明顯是源於老祖宗們之口,後經代代相傳,才逐漸穩存於世,並為眾人接納。有些智慧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能夠體現出老祖宗們的用心之處,這些忠告讓我們醍醐灌頂,甚至是受益一生!不得不說,受教了!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老祖宗在為人處事的方面留下的一句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 俗語:「床上蘿蔔,床下姜」,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俗語:「床上蘿蔔,床下姜」,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大家都知道,俗語的形成完全得益於龐大的群眾基礎。在數千年的歲月長河中,由於古人文化水平有限,而俗語又比較通俗易懂,具有口語化等特點,因此很容易被人們廣泛流傳與銘記。
  • 古人言「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句句大智慧,讀懂的都是高手
    人的一生是起起伏伏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但人都是有欲望的,當我們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就會想要變得有錢,但是當我們已經成功成為有錢人的時候,還會想著變得更有錢。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財不富」,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生活在農村,你會發現農村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東西。農村人比較喜歡熱鬧,往往在茶餘飯後,都喜歡歡聚一堂,暢談各種趣事,生活很是休閒。而在農村,往往就能看到上了一定歲數的農民,喜歡坐在一塊,聊聊各種有趣的諺語。
  • 古人說「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小俗語,大道理
    民間俗語「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富不進」和「窮不近」這個我們很好理解。所謂富不進,就是有錢時不去,所謂窮不近,就是窮的時候不接近。問題在於「三地」和「兩人」指哪三地,那種人。富不進三地1,風月之地風月之地,這個比較好理解,古代泛指青樓等地。這似乎是從古至今似乎都是人避而不談的話題,特別夫妻之間。
  • 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忠告,年輕人一定要聽
    「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印證了這則古訓,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僅有這些名人名言值得學習,還有一些老祖宗留下俗語也很受用。我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俗語,雖簡短卻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俗語作用於各個階層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有錢不去兩地,沒錢莫近兩人」,其根本意義是什麼?
  • 俗語:「窮不信三世,富不交兩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能夠聽到一些耳熟能詳的俗語,這些俗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雖然沒有詩句那麼優美動聽,但是俗有俗的好處,很容易讓老百姓接受和理解,這些俗語是千百年來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窮不信三世,富不交兩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老祖宗的智慧囊
    現代人常感嘆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那些巧奪天工的建築,那些嘆為觀止的文物,那些意境優美的詩詞,那些朗朗上口的俗語,俗語裡講述的道理無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俗語說:「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明白了就能受益終生,老祖宗的智慧囊。
  • 古人講:「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可能是吃了大半輩子的虧,也想不起來去聽一聽老人言。更多的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最終鬱鬱寡歡一輩子。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在富有的時候遠離災禍,在貧窮的時候能夠奮發向上呢?老祖宗的智慧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富不入三地,究竟是哪三個地方一:不入煙花之地那個地方有酒有肉,多少英雄好漢都過不了美人關。人一旦有錢了就會想要去這個地方享受。
  • 民間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很現實
    俗話說: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有錢之後哪兩個地方不能去?沒錢的時候到底不應該求哪兩個人呢?老祖宗的話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在視頻上看到有一個姑娘解釋了這句俗語,聽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老祖宗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根據的。
  • 老祖宗的智慧「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什麼意思?有一樣也不錯
    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了很多豐富的經驗,並將之總結成一句句俗語,這些俗語是為人處世的精華,是洞悉世事的學問,是人情往來的文章。有些俗語放到現在,依舊可以引領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老祖宗常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就是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意思是我們的生活中要有這三樣,生活就算不會大富大貴,也會興旺起來。那麼究竟是哪三樣呢?第一樣:知識古人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人說這句話的原因是,古代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讀書,擁有了知識,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鯉魚躍龍門,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深意?老祖宗教你識人
    比如,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民間包含著「嫁娶、識人」智慧的經典俗語之一。一、「娶妻不娶顴骨高」,有何深意?隨著西方審美的流行,如今那些顴骨高、五官立體、面容剛毅的女生,在我們眼裡,自有一種英氣之美,你看不少知名的國際超模就知道了,面部線條都很清晰,顴骨也比較高。
  • 農村俗語:窮不交二人,富不去三地,有道理嗎?三地指的是哪裡?
    人生最大的平等是:能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帶不走半片雲彩。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敗光祖業,有的人奮鬥一生卻只到達別人起點。常懷平常心,日子才能過得順,不然會活在糾結和懊悔中。富貴時不要驕傲,貧窮時不要懊惱,努力奮鬥的人最可愛。
  • 「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 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 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俗語:少年偏信,老年多疑,這句話有何深意?道出人性!
    俗語:少年偏信,老年多疑,這句話有何深意?道出人性!在農村經常會聽到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是說是老人講的話就是老話,而是一些俗語、諺語,是中國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很多的俗語都是有教育意思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少年偏信,老年多疑,這句話有何深意?道出人性!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
    所以才會有「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的說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窮富之分,尤其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窮人佔整個社會的90%以上。 很多窮人為了能夠發家致富,甚至不惜有放手一搏的想法。 面對屢見不鮮的社會現實,生活在古代社會的老祖宗,將自己看到和親身經歷的事情,通過俗語的方式進行記錄和表達。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鼠生肖「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人的一生是崎嶇坎坷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無論我們處於什麼狀態,都想著能夠變得富有。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