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08 汪默韓

很多人,可能是吃了大半輩子的虧,也想不起來去聽一聽老人言。更多的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最終鬱鬱寡歡一輩子。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在富有的時候遠離災禍,在貧窮的時候能夠奮發向上呢?老祖宗的智慧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

富不入三地,究竟是哪三個地方

一:不入煙花之地

那個地方有酒有肉,多少英雄好漢都過不了美人關。人一旦有錢了就會想要去這個地方享受。

但是這樣的地方是最容易讓人意志萎靡的,古人深刻明白其中的要害,所以告誡世人,即使有錢也不要去煙花之地。

二:不入賭場

古代賭錢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去這樣地方準沒好事。就算你家財萬貫都會在這裡輸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再有錢也不要進入這樣的地方。

三:不入寡婦之門

老人言說,就算是外面狂風暴雨,也不要進寡婦的家中。因為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再有錢也不要在生活作風方面犯錯。

窮不近二人,是指的哪兩類人?

一:不近遊手好閒之人

貧窮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上進的心,是勤奮!所以要跟那些努力上進的人在一起,不要跟遊手好閒的人在一起。

當你失業沒活幹的時候,就努力提升自己,不要跟那些混日子的到處去玩,那樣只會讓你更加落魄,讓你更加沒有動力去奮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窮的時候,更要去跟一些成功的人混,用真心去跟他交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你很快也會變得有錢。

二:不近勢利小人

勢利小人當你有錢的時候各種巴結你,當你沒錢的時候對你落井下石。跟著無用的人在一起你才知道什麼是心寒,什麼叫如坐針氈,會讓你體會到人走茶涼,世態炎涼。

窮的時候就別再跟這些人來往了,將來富起來的時候,就更要離他們遠遠的。那句話叫「日落西山你不配,東山再起你是誰?」你身邊的勢利小人,你落魄一次就全都現出原形了。

老祖宗不僅識人有智慧,在處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老祖宗的話不過簡簡單單數十個字,卻講的字字在理,果然祖宗的智慧"誠不欺我"!那麼想要更多地學習老祖宗的智慧,應該從何入手呢?

曾國藩曾經寫道,"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智囊》是"明代鬼才"馮夢龍力作。這部書記錄了從先秦到明朝一千多個謀略智慧故事,個個哲理通徹,計謀深遠。看過此書的人說: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趨吉避兇。

清代康熙和乾隆,將《智囊》作為治國御下案頭錦囊。曾國藩也對《智囊》愛不釋手,一邊打仗一邊研讀。大才子紀曉嵐,更將《智囊》倒背如流。

萬達集團員工必讀的書我們熟知的萬達總裁王健林,也將這本智囊列為書單,給萬達高層,看中的就是這本書中蘊含的職場智慧!

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能夠讓這麼多名人喜歡呢?

《智囊》包括了238個謀略智慧故事。不管你從事何種工作,都離不開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

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抑或是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

有的朋友苦惱,機會難得,進階困難。其實你缺少的不是能力,也不是機會,而是缺少心計,缺少智慧。一部智囊在手,機會自會招手。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智囊》!

《智囊》的版本很多,縮略版沒有馮夢龍點評,相當於畫龍沒有點睛,一定要擦亮眼睛。

我看的這套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受益無窮
    作者:孔阿丘原創人生感悟系列人的一生是崎嶇坎坷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無論我們處於什麼狀態,都想著能夠變得富有。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
  • 老話說「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讀懂了你就是高手!
    老話常說,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說當人貧困的時,不要失了志氣,當人富有時,不要傲慢猖狂。的確,當一個人慾望膨脹的時候,往往會衝動做一些事,而這些事往往又有災禍的隱患。那傳統文化中講的「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你們知道其中的深意嗎?
  • 古人言「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句句大智慧,讀懂的都是高手
    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意思就是說,當我們貧困的時候,不要失去了自己的志氣;當我們富有的時候,不要過於驕傲自負;金錢使得你的欲望膨脹的時候,你就會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那麼你就一定會出現一些災禍。老祖宗還就說過,「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那麼究竟是哪三個地方不入,哪三種人可以變得有錢呢?
  • 老人常告誡年輕人:「富不踏三地,窮不近兩人」,知道啥意思嗎?
    老人常告誡年輕人:「富不踏三地,窮不近兩人」,知道啥意思嗎?小時候,比較喜歡聽老一輩的講故事,當然每個故事後面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特別是家境條件不同的親戚朋友,因為種種的原因,相互之間變得越來越陌生,關係也越來越複雜,至此有一句俗語來形容是比較合適的,叫做「富不踏三地,窮不近兩人」,這「三」、「兩」都指什麼呢?
  • 「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 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 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鼠生肖「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人的一生是崎嶇坎坷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無論我們處於什麼狀態,都想著能夠變得富有。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老話說「富不踏三地,窮不近兩人」,真是一點沒錯
    雖然說,現在生活發展迅速,文化多元化,很多人都講究思想前衛,不應該把思想停留在以前,把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警言忘得一乾二淨,有的甚至還感覺思想落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現在是一個金錢時代,都想著發財,有的成功了發了財,但是有的一直沒有成功過,窮人一個,所以我們在面對這個金錢世界時,要記得一句老話「富不踏三地,窮不近兩人」。
  • 古人說「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小俗語,大道理
    民間俗語「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富不進」和「窮不近」這個我們很好理解。所謂富不進,就是有錢時不去,所謂窮不近,就是窮的時候不接近。問題在於「三地」和「兩人」指哪三地,那種人。富不進三地1,風月之地風月之地,這個比較好理解,古代泛指青樓等地。這似乎是從古至今似乎都是人避而不談的話題,特別夫妻之間。
  • 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國古人非常聰明,總結出了許多實用的俗語,知道得越早越好,所以今天給大家講一句俗語,就是「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這個句子有兩層意思,首先,有錢不去兩地,就是說有錢人不去下面的兩個地方。
  • 農村俗語:窮不交二人,富不去三地,有道理嗎?三地指的是哪裡?
    人生最大的平等是:能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帶不走半片雲彩。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敗光祖業,有的人奮鬥一生卻只到達別人起點。常懷平常心,日子才能過得順,不然會活在糾結和懊悔中。富貴時不要驕傲,貧窮時不要懊惱,努力奮鬥的人最可愛。
  • 農村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過三」,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但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含義就會發覺,這些話雖然用字不同,雖然各地的規矩有所不同,但俗話之間的意思是相通的。比如這句「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在我們豫北這邊,其實是有一個順口溜的,是這樣說的:男到三十不過生,過生就會陷深坑。女到四十不慶祝,慶祝就會斷前路。窮不探親多說話,說話就會挨鐮把。富不回鄉多顯擺,顯擺就會把命拐。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化,歷經歲月的流轉,傳承到了現在。
  •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真諦都在後兩句,道出眾人養生通病
    這三句話可謂是直接戳中了人的要害之處,畢竟年少好色、壯年好鬥、老年貪得算是所有人的通病了,比如很多老年人什麼東西都愛留著,保健品快過期了也捨不得吃,一有促銷活動就往前擠等,這些與個人品行無關。儘管有孔子的理論指導,但真正能做到這三戒的人怕是寥寥無幾。
  • 古人講:「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是何意?年輕人不妨銘記
    古人講:「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是何意?年輕人不妨銘記論一論家長裡短,說一說人生百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到今天依然歷久彌新,很多民諺、俗語都有了新的解釋,但更多的則是一如既往的警醒世人,將老祖宗的處世哲學悉數傳給後人,哪怕後人不領情,但道理依然擺在桌上,任君取捨。
  • 古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
    02除了一些歷史名人總結出來的養生之道外,在民間來會流傳出一些諺語,這些諺語的產生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像「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話的前兩句想必大家都經常能聽到,但是真正的精妙之處卻不在前兩句,而是在後兩句。
  • 「貓來窮,狗來富」在民間很流行,這句話到底有什麼說道?
    貓來窮,狗來富農村人養貓養狗是常事,但關於貓狗的諺語也不少。其中一句古話就一直在民間流傳,所謂的貓來窮,狗來富到底有啥說道呢?跟城市人養寵物不一樣,農村人在養貓狗的時候通常會散養,貓狗也並非被關在家裡,而貓狗走丟誤入別人家的情況也很常見。但為啥農村會有這句諺語呢?貓來窮,指的就是流浪貓主動來到住宅裡面,這是非常不好的預兆。為啥怎麼說呢?
  • 老祖宗說的「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說到"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古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簡短的八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總結出這句話呢?一切來源於古人的的日常生活,並時時刻刻告誡後人要安分守己,不能放縱自我。因此古人對水是心存敬畏之心的,他們還在民間多處修建龍王廟,以祈求風調雨順,不再受水災困擾。傳說中的大禹,為了治理水患,跋山涉水,淌河過川,曾三過家門而不入,費盡心思,歷經13年才疏通九河,百姓為了感激它,尊稱他為"大禹"。
  • 農村老諺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講的是些什麼意思呢
    上下五千年,有不少諺語流傳下來,其中就有句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話講的是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講下這其中的意思:豬來窮:豬,在以前是農村們實現增收的一種家禽,豬也不挑食,現在條件好了,有很多飼料供豬食用。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整句話意思是什麼?走水又指的是什麼?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是一句民間的俗語,也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教訓。初看平淡無奇,細思富有深意。「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字面意思那就是貧窮不走水路,因為在古代走水路是比較不安全的,一旦遇上狂風暴雨大浪滔天就有生命危險。「走水」就是走水路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就是不走危險的道路,不做冒險的事兒。告誡人們:無法預知到風險的事情,儘量的不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