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15 羅玉福說三農

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國古人非常聰明,總結出了許多實用的俗語,知道得越早越好,所以今天給大家講一句俗語,就是「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這個句子有兩層意思,首先,有錢不去兩地,就是說有錢人不去下面的兩個地方。

第一,賭場,古往今來,賭場這個地方總是帶著某種神秘色彩,有人渴望一夜暴富,有人在這裡揮霍財富。假如你是富人,我建議你一定要遠離賭場,所謂十賭九輸,不要迷路。

第二,股票市場,其實古人原話是「有錢不回家鄉」,我認為不妥,因此改為「不入股市」。如今,如果有人存了點錢,千萬不要買股票,否則會讓你血本無歸。許多人都有過炒股票的經驗,希望一夜暴富,卻總是事與願違,到頭來虧本了事。這股啊,其實我也玩過,真的不是我們普通人玩得起的,別說你懂什麼技術分析,聽我說準沒錯。

下半句就下來說了,無錢不求二人,又是哪兩個?

一個就是親戚,所謂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人窮就會被白眼,身邊的人就會故意躲你,怕你借錢,這是人之常情,我們無可奈何。越窮,就越有志氣,奮鬥奮鬥,改變命運。反之,有些無志之人,借人錢,不還錢,讓人說三道四。人們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是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卻躲得遠了。

另一種就是落井下石的人,人很窮,沒錢的時候,最好還是遠離那些落井下石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幫不到你,而且可能會在你的傷口上撒鹽,而不是向他們求助。

古話說得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們要不斷去學習,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有錢不近三人,無錢莫去兩地」,學會了一輩子沒災禍
    有錢或者沒錢本是人生常事,錢多錢少跟幸福也沒有100%的關係。有時候人們有錢也感覺不幸福,有時候人們無錢也感覺幸福。其實除了有錢無錢外,還得看個人的「運氣」,如果經常遭遇「壞人」,經常遇到倒黴事,那麼就算有錢也不會開心。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這是《論語》中孔子誇讚弟子顏回的一句話:顏回有一筐飯,一瓢水,住在貧困簡陋的小巷中,別人都受不了這樣的清貧,顏回卻很開心。
  • 民間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很現實
    俗話說: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有錢之後哪兩個地方不能去?沒錢的時候到底不應該求哪兩個人呢?老祖宗的話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在視頻上看到有一個姑娘解釋了這句俗語,聽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老祖宗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根據的。
  • 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不去『三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端詳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做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不去「兩地」漂所謂的「富人」,也就是指的有錢人。人類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當人在沒錢的時候,他會拼命去想辦法賺錢;而當賺足了錢之後,他會拿錢去做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消費。當然,有些消費也是應該的,畢竟人生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有些消費卻是要不得的,是完全不能夠去消費的。
  • 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忠告,年輕人一定要聽
    其大致意思為:靠近硃砂的地方會變紅,靠近墨的地方會變黑,用來比喻接近好人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接近壞人會讓自己變壞。這句古訓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一個哲理:人生活在好環境中就會受到好的影響,生活在壞的環境中就會受到壞的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很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印證了這則古訓,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僅有這些名人名言值得學習,還有一些老祖宗留下俗語也很受用。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流傳了千年的至理名言,倒出了生活中無奈,也道盡了人情世故,與世態炎涼。
  • 老祖宗忠告:「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到底是何意?你該知道
    在農村,有許多成語和古老的諺語已成為流傳給子孫後代的經典語錄,指導著幾代農村人民。這些成語和古老諺語中的許多是農民數千年來總結的生活經歷。 ,是智慧的結晶,在鄉下幾句俗語,看看你是否聽說過。
  • 鄉村諺語「建房朝向東,錢財一陣風」是什麼意思?
    鄉村諺語「建房朝向東,錢財一陣風」是什麼意思?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鄉間話的覆蓋面很廣,其中許多都是跟我們住的房子有關,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那句話,「建房朝向東,錢財一陣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意義嗎?
  • 關於「錢」的10個諺語,太現實了,句句「誅心」
    自古以來,對於錢的態度,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視錢財如糞土;第二種,唯利是圖;第三種,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大多數人屬於第三種。第三種金錢觀,說明已經認識到錢的重要性,但又不會去做金錢的奴隸;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金錢觀。
  • 俗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流傳甚廣的俗語,已經家喻戶曉了,它來自於明代思想家洪應明的《菜根譚》,這句俗話的意思很明顯了,告誡人們,做人要心地善良,在不去害人的前提之下,也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別人,善良不是愚昧也不是蠢,而是有底線的。除此之外,類似的俗語,有「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知人知面不知心」、「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
  • 大家都知諺語:有錢能使鬼推磨,卻不知下一句,窮人聽了很傷心
    我們現在民間流傳的很多諺語其實都是來自於古代的一些真實事件,提高古代文化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盛唐,因為唐朝時的文化可以說是百家齊放。不過明朝其實也不差,明朝的小說行業非常發達,當時誕生了很多的小說,其中包括了西遊記這部四大名著。馮夢龍在明朝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文學家,可能大家沒有聽過他的名字,可是他寫過的一句諺語卻流傳千古,這句話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 老農說:2021年「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意思是什麼?
    老農說:2021年「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意思是什麼?現在是2021年的新年,在此祝大家2021年新年快樂!在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我們將踏上向2021年邁進的步伐,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八,離春節還有41天。
  • 農村俗語「牛年無春,遍地生金」是什麼意思?
    儘管離2021年尚有一段時間,但大家已經知道,明年不僅是辛丑牛年,還是立春,在農村關於牛年和無春年的俗語不勝枚舉,比如「牛遇無春年,長工夫無休止」,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俗語還有道理嗎?辛丑年年,在農村有「牛馬年,種良田」之說。提到牛這個形容詞,很多人都會用兢兢業業來形容。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交三友,難不求三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一句話,「窮不交三友,難不求三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聽小編一一道來。小編出生在農村,是北方地區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的時候父母常年為農活忙碌,沒時間顧及自己,所以我小的時候,經常在鄰居家玩耍。
  • 有東沒西,家無老妻?鄉下蓋房子的經歷,現在的房子很扯淡
    有東沒西,家無老妻?鄉下蓋房子的經歷,現在的房子很扯淡鄉村蓋房子還是很有講究的,以前陸續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蓋房子選地的習俗,現在放在這裡雖然不實用,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參考價值。而且東西廂房的採光一般都不太好,沒什麼人住,大多是用來做雜物間,放些糧食什麼的,或者養牲口。如此看來,廂房的作用不大,但必須存在。「有東沒西,家無老妻"的意思是說,家裡的房子如果設了東廂房,而沒有西廂房,那就很不好了,女主人的影響比較大。
  • 為什麼你身邊的人比你更有錢?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這個疑問,身邊的同事和自己做著同樣的工作,拿著相同的工資,但是同事貌似比自己有錢。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身邊的朋友各種名牌,吃喝玩樂各種瀟灑。而拿同樣工資的自己,一分錢都掰成兩半花了還是存不了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 李金華的「無所求」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到我們這個年齡,走到這一步,兩個,一個無所謂,一個無所求。無所求,還不是講我對工作無所求,是對個人來說無所求,你還求什麼?我覺得現在求得老百姓的理解,我覺得是最大的(追求)。」李金華說的「死豬不怕開水燙」、「無所謂」、「無所求」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這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因為這是李金華能夠掀起所謂「審計風暴」的一個原動力,很有必要加以解讀。
  • 農村俗語「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屯子的鄙諺實在說出了許多大道理,不但是在曩昔,如今看來也非常的有自創意義。乃至能夠起到指點人生偏向的感化,教誨人們向善,向美,不應該被忘記。以前屯子人常說「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如今固然鮮少有人曉得,不外這句話如今仍然值得咱們進修。那末這句話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所謂三忙不幫指的是伉儷打罵不要幫、做壞事的忙不克不及幫、乞貸的忙不克不及幫。
  • 俗語「財不入急門,福不入偏門」,說的是什麼意思,句句經典受用
    俗語「財不入急門,福不入偏門」,說的是什麼意思,真是句句經典受用!古人留下的許多諺語,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用一句短話來警示後人。這些言語在民間廣泛流傳,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民間的諺語也被稱作俗語,比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等,都是充滿道理的。
  • 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我們有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只要在農村長大,我們都會有相同一些的經歷。在農村,當大家不忙的時候,大夥都喜歡聚在一起閒聊,有時候還會聚在一起喝點小酒。特別是在外地打工的人們,三七兩頭的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家鄉的一些趣事。
  • 「活漢妻」是什麼意思?為何古人告誡我們:有錢不娶「活漢妻」
    導讀: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傳承到今天,積累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比如四大發明、詩詞歌賦、山水書畫都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除此之外,我們日常中說的俗語、諺語其實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史記·滑稽列傳》在司馬遷的《西門豹治鄴》一文中,「俗語」一詞首次出現,意思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俗語產生自民間,一般短小精悍,簡單易記,在民間口口相傳,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