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忠告,年輕人一定要聽

2021-01-10 翔評史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中國有一則古訓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其大致意思為:靠近硃砂的地方會變紅,靠近墨的地方會變黑,用來比喻接近好人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接近壞人會讓自己變壞。

這句古訓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一個哲理:人生活在好環境中就會受到好的影響,生活在壞的環境中就會受到壞的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很重要。

「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印證了這則古訓,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僅有這些名人名言值得學習,還有一些老祖宗留下俗語也很受用。

我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俗語,雖簡短卻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俗語作用於各個階層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有錢不去兩地,沒錢莫近兩人」,其根本意義是什麼?

「有錢不去兩地」說的是家鄉和娛樂場所

現代社會有很多娛樂場所,賭場、KTV、以及一些風花雪月之地,當人變得富裕時應酬就會變多,隨之而來的誘惑也就變多。經常去這類地方容易讓人墮落,喪失生活的鬥志,整個人變得頹廢。

「黃、賭、毒」是最害人的三樣東西,在這些娛樂場所中都能遇到。當你好不容易有錢能讓家人過上富足日子,卻被這些場所所誘惑不能自拔,輕則「敗光積蓄」重則「妻離子散」,所以再有錢也要抵制住誘惑,不要去這些娛樂場所瀟灑。

有句話叫「富不還鄉」,有錢之後不建議回家鄉,這句話可能有些片面但裡面蘊含的道理很現實。

當你有錢後回到家鄉勢必成為焦點,上門求你辦事的人肯定數不勝數,如果你不幫助他們就會落人口實,讓人覺得你是小人得志。

如果你幫助了那些找你幫忙的人,他們就會像無底洞一樣、貪得無厭,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衣哥朱之文。

「沒錢莫近兩人」說的是落井下石之人和疏遠你的親戚

有句話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說出了人性中最現實的東西。當你沒錢的時候,總有人會想盡辦法躲著你,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不論是有錢還有沒錢,一定不要接近他們。

能在你苦難時疏遠你的親戚,就沒有把你真的當作親戚,所以也不必太過親近,太過親近反而讓他覺得你在他身上有利可圖。

千萬不要想著尋求這類人的幫助,他們能疏遠你就說明他們已經摘清關係,社會有時候就是這麼現實。

現實中有太多「落井下石之人」,他們在你飛黃騰達時可能還會對你趨炎附勢,在你落魄時就會落井下石,這種人不值得交往,更不值得為他們費心神。

在這種人眼裡別人的不幸和災難就是他們的快樂源泉,他們不會對你有憐憫之心,反而還會幸災樂禍。所以在你困難時能認清他們的為人,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人生中蘊含了許多哲理,我們只能從中領悟,而老祖宗的告誡就是用他們的經歷來警醒我們,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少走彎路,所以年輕人一定要聽。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很現實
    俗話說: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有錢之後哪兩個地方不能去?沒錢的時候到底不應該求哪兩個人呢?老祖宗的話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在視頻上看到有一個姑娘解釋了這句俗語,聽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老祖宗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根據的。
  • 古人云:「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受教了
    有些文化知識很明顯是源於老祖宗們之口,後經代代相傳,才逐漸穩存於世,並為眾人接納。有些智慧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能夠體現出老祖宗們的用心之處,這些忠告讓我們醍醐灌頂,甚至是受益一生!不得不說,受教了!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老祖宗在為人處事的方面留下的一句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
  • 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鄉下諺語「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國古人非常聰明,總結出了許多實用的俗語,知道得越早越好,所以今天給大家講一句俗語,就是「有錢不去兩地,無錢不求二人」。這個句子有兩層意思,首先,有錢不去兩地,就是說有錢人不去下面的兩個地方。
  • 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不去『三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端詳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做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不去「兩地」漂所謂的「富人」,也就是指的有錢人。人類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當人在沒錢的時候,他會拼命去想辦法賺錢;而當賺足了錢之後,他會拿錢去做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消費。當然,有些消費也是應該的,畢竟人生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有些消費卻是要不得的,是完全不能夠去消費的。
  • 俗語:「有錢不近三人,無錢莫去兩地」,學會了一輩子沒災禍
    有錢或者沒錢本是人生常事,錢多錢少跟幸福也沒有100%的關係。有時候人們有錢也感覺不幸福,有時候人們無錢也感覺幸福。 有錢時,有三類人不能接近。如果接近這樣的人,不僅會破財,還會可能讓你老本都沒有了。
  • 老祖宗忠告:財不露白!再有錢也別輕易炫富,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對他人要有一定的警惕心理,更不要將自己所有的財富都對他人言說,不然,就可能為自己招致禍患。但是,反過來,從這些俗語來看,可以發現人們其實具備有這種與他人分享個人財富的心理需求!漢高祖劉邦也說過: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威加海內,然後,歸故鄉!不就是希望衣錦還鄉,光照門楣嗎?如果有著大量財富,卻不能顯示於人前,可能會有一種「錦衣夜行」的感覺!
  • 俗語「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俗語是老祖宗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下來具有生活哲理的短語,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指引我們更好的生活。有的俗語,甚至連老外都能一本正經地說上幾句。在農村盛傳一句俗語,叫作「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我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聽村裡的長輩們說起。最開始,我的理解比較簡單,覺得這個俗語講的意思是有錢了不一定非要住多大多好的房子,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 俗語「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有何深意?老祖宗智慧之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外,散落民間的一些俗語,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往往寥寥數語,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比如,有句俗語叫「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就是告誡我們,無論貧富,人生都有一些禁忌之地,也有一些遠離之人。那麼到底是哪三地、哪兩人呢?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流傳了千年的至理名言,倒出了生活中無奈,也道盡了人情世故,與世態炎涼。
  •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但下一句才是精髓,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有錢能使鬼推磨」,但下一句才是精髓,可惜知道的人不多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但下一句才是精髓,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吧,意思當然很明確了,只要你有錢,連鬼都能幫助你推磨,也就是說有錢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 俗語「面不仰臥,腿不張胯」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忠告字字在理!
    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雖深受世人喜愛,卻並不能成為它廣泛流傳於民間的根本,它最受人們喜愛的地方還在於它的說理性。俗語本是為了總結生活經驗而被創作而出的,因此它貼近生活,所述內容也是至真至理,雖歷經千百年的時間推移,很多真理依然還很實用,就像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它不僅體現了老祖宗的智慧,更是為我們展示了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小細節,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句經典俗語吧!
  • 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
    文章作者:琢磨君俗語,即口語性或通俗性的語言單位,它們簡練易懂,形象化,來源於普通勞動人民,又是勞動人民的寶貴經驗和智慧結晶。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及「聽人勸,吃飽飯」,這兩句話都是在告誡人們,要重視從老祖宗那裡口口相傳來的俗語、諺語等等。比如說,年輕人,應該牢記這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
  • 「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老祖宗的婚嫁俗語,有一定道理
    關於婚嫁的俗語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男娶三女嫁四,雞飛狗跳難繼續"…… 因為傳統思想很看重白頭偕老,所以對待婚姻格外謹慎,很多俗語都是對男女嫁娶的警醒。有些俗語是迷信,但也有很多是寶貴經驗,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 俗語:小富由儉,大富由天,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俗語:小富由儉,大富由天,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人為財而死,鳥為食而亡,人為了追逐金錢可以連生命都不要,就像是鳥兒為了爭奪自己的口糧願意為之付出生命。被譽為人間富貴花的牡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備受人們的歡喜,這也跟人們對於金錢、對於富貴生活的追求也有一定的關係。
  • 農村俗語:「有錢不去二處,落魄不近二人」,解讀老祖宗經典俗語
    農村有句老話說:有錢不去二處,落魄不近二人。有錢的時候不去兩個地方,落魄的時候不接近兩種人。不管是富有,或者貧窮,都是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身份導致別人看待你的目光不同。所以為了避免麻煩,就要做出相應的措施。
  • 老祖宗忠告:當你沒錢沒人脈,建議去做這2件事,富人看破不說破
    甚至不惜投機取巧,虧得血本無歸,房租交不起,房貸還不上,時刻走在崩潰的邊緣掙扎。從人生高處看,我們只是世界上的一隻小螞蟻、滄海中的一粒沙子,普通人沒錢沒人脈,處在社會的底層,想要逆襲真的是難上加難。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期待。老祖宗告誡我們,人窮想翻身,建議去做這2件事,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才能越混越好,富人不會告訴你這些道理!
  • 俗語「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別等落難時才懂
    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俗語在此前曾有著非常高的流傳度。古時候在農村,俗語因為其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實用而深受人們歡迎,小時候也曾聽老人們念叨過幾句。而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內容其實依舊適用,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堪稱經典,可惜有些人真正懂得的時候卻太遲了。
  •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俗語在我國擁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俗語隸屬於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總結出道理。
  • 老人言:「人窮不叫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有何道理?
    而且很多的道理都已經演變成了種種朗朗上口的俗語,年長一輩的人很懂得,但是很多年輕人已經無法理解了。比如這句俗語:窮時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大致意思的在我們貧窮的時候,不要和這三類人交朋友。而在我們落難的時候,也不要去求這三類人。以前馬雲在演講時也說過,在他創業初期,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種類型的問題波折。現在,小編來和大家一起好好解讀解讀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