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從這句話就可以領悟出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性格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相處的方式肯定也不一樣。老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人際交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用心揣摩對生活和工作都有極大幫助。
跟關係一般的人交往,點到為止即可,畢竟大家不太熟悉,誰也不會掏心掏肺。跟朋友相處,要把「你真我就真,你假我轉身」牢記於心,以真心換真心,遇到虛情假意的朋友,避而遠之才是最好的選擇。有兩種人相對特殊,從小就比較熟悉,走動也頻繁,分別是鄰居和親戚。
相信大家都聽過「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當碰到緊急事情的時候,由於親戚一般距離比較遠,短時間內無法趕過來,鄰居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通常來說,與鄰居、親戚打交道相對頻繁,抬頭不見低頭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對此,老祖宗給出忠告:「鄰居三不比,親戚三不走。」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一、鄰居三不比
意思是說,不管與鄰居之間的關係怎麼樣,最好不要攀比三樣東西。大部分人都有攀比心理,適當的攀比心不僅沒有壞處,反而能激起奮鬥的決心,但千萬不要過度攀比。哪三樣東西不能和鄰居攀比呢?
1、子女的成就
自古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說法,孩子上學的時候,分數成為衡量他們優秀與否的標準,一些攀比心較重的父母,每當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分數很高,就開始責怪自己孩子不爭氣。孩子工作以後,父母又開始拿子女的工作單位,以及收入水平,和鄰居的孩子比較。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2、財富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普通人來說,做不到視金錢如糞土,畢竟有錢可以讓生活更幸福。但是,財富並非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健康的身體和坦然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所以,不要和鄰居比較誰更有錢,腳踏實地工作,學會放平心態,日子才能越來越好,否則只會徒增煩惱。
3、愛人
此處的愛人,可以指老公,也可以指妻子。經常聽到夫妻吵架,妻子指責丈夫說,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會嫁給你,看看別人的老公,不僅會疼老婆,而且掙錢的門路多。老公也會指責妻子不夠賢惠,不如村裡誰誰的老婆。作為夫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寬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別人未必有看起來那麼好,學會珍惜眼前人。
二、親戚三不走
雖然親戚帶有血緣關係,但人心隔肚皮,有些還不如好朋友靠譜,如果遇到以下三種親戚,能不走動就不走動。
1、勢利眼的親戚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那些勢利眼的親戚,恨不得裝作不認識你,擔心你向他尋求幫助,更不會借給你錢。但是,當你發達之後,這些親戚厚著臉皮巴結你,一點都不覺得尷尬。對於勢利眼的親戚,表面上過得去就行,不要用真心對待。
2、虛情假意的親戚
朋友之間講究真心換真心,親戚也是如此。個別親戚很虛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逢年過節,很多親戚聚在一起,有人在酒桌上不斷吹噓自己,或者說一些很虛偽的話,讓人聽起來就覺得刺耳。虛偽的朋友不可交,虛偽的親戚也要遠離。
3、好吃懶做的親戚
貧窮不可怕,沒有上進心最可怕。身為親戚,理應互相幫助,但對於那些好吃懶做的親戚,就像是扶不起的阿鬥,無論怎麼幫助他,也改變不了他懶惰的習慣。幫一次可以,幫兩次也沒問題,但第三次的時候,誰也不會再出手幫他,這就是所謂的「救急不救窮」。
儘管千百年過去了,老祖宗的一些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讓人受益匪淺。各位網友,你認可「鄰居三不比,親戚三不走」的觀點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