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野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

2021-01-10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野貓子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人們對一些動物的到家也是非常忌諱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吧。比如有俗語說「狗來富,貓來窮」,「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等俗語。雖然說這些動物的到來屬於迷信,但是人們卻講究一些心理安慰,總是盼望著一些吉祥的動物來到家門,一些晦氣的動物遠離家門。說到這,李子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野貓不進無病之家」是什麼意思:

夜貓子是我們這邊的叫法,而關於夜貓子的俗語還是有很多的,但是卻是一些不吉利的俗語。比如「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還有「夜貓子進宅,無事它不來等。所以來說,這夜貓子在農村裡,也被老人稱作不吉祥的動物。

那麼這夜貓子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大家也是知道的,就是逮老鼠的貓頭鷹。既然經常待老鼠,這貓頭鷹自然也是益鳥了,如今也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允許捕捉和買賣的。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對這貓頭鷹有所討厭呢?

而我們小時候,常常被老人薰陶,說是「夜貓不進無病之門」,而老人說:在農村裡,一些有病老人的屋頂上,深更半夜時候,總是能聽到夜貓子叫的動靜,其動靜真是讓人毛骨肅然。那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我上學的時候,一位生物老師也說過,這是夜貓子能夠聞到生病人的味道,而它也是被這味道給吸引來了。雖然不知道老師的這句話是真是假,還是迷信。但是在農村裡,沒有人不討厭這夜貓子。

「燕子不進苦寒之門」又是什麼意思:

燕子與夜貓子不同,在農村裡自然是一種吉祥的鳥兒,而它也是候鳥的一種,每逢寒冷的冬天就會飛到南方過冬,待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又來到北方的老家尋找自己的巢穴。

而我家的門樓裡面,也有一個燕子窩。昨天看時,一對小燕子正在啄泥來修補自己的巢穴,它們一口一口的含著泥巴,並吱吱呀呀的叫著,仿佛在為築巢爭論不休。。。

聽老人說,這家中來燕子自然是好事,這燕子窩卻是不能投掉的,否則燕子就不會來你家築巢了,自然就不進苦寒之門了。而我聽了老人的話後,自然覺得這話是迷信的說法,但是這燕子到來,我們怎麼忍心把燕子窩給投了呢?那燕子不進苦寒之門又是怎麼回事呢?

李子認為,這可能與古代有關吧。在古時候一些富貴人家都是修建的高大門樓,而門樓自然是寬敞的。當燕子來尋找住處的時候,它們自然選擇一些安全,避風又堅固的位置做巢穴,自然而然的就相中了一些富貴人家的門樓了。而窮人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怎麼會蓋一些門樓呢!久而久之,人們看到燕子經常在富貴人家出入,也人為「燕子不進苦寒之門」一說了。

綜上所述

上面這句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以現在科學研究,自然是迷信的。但是卻是在古代真實發生的事情,至於大自然還是有很多奧妙和未知之謎的,所以我們也無法探討這樣的事情,但是農村老俗話卻給了我們很多經驗,畢竟聽老人的話自然是不吃虧的。

相關焦點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愛在農村什麼樣的人家做窩?該看看
    所以燕子的學名也被叫做家燕,經常在農村可以看到燕子在房簷屋下穿梭而行,算是我們人們最親近的一種益鳥和吉祥鳥了。不過有一個現象比較好奇,那就是燕子在農村築巢非常挑剔,並不會在所有人家築巢,那麼燕子愛在農村什麼樣的人家做窩?
  • 古人講「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寒門」,動物真的有靈性嗎?
    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句俗語,「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寒門」,動物真的有靈性嗎?夜貓子不進無病之家夜貓子,其實就是貓頭鷹。對於貓頭鷹這種鳥類,古人歷來不喜,覺得它寓意不詳,會帶來禍事。譬如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子笑」。在許多鬼怪故事中,貓頭鷹都有登場,古人還給貓頭鷹起了很多稱號,例如鬼車、琉璃等。
  • 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 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都是有專門的酒席大廚的,一般有什麼紅白喜事都會請這些大廚來幫忙。而這些大廚如果進了你的門了,那可就是要大展身手了。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是什麼意思?俗語說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說的就是如果這些農村大廚過來幫忙做菜,那都是需要很多盆的。
  • 燕子搭窩狗進家門蜜蜂築巢,農村老人說這三喜臨門,好事接連不斷
    在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不太順利,搞的一團亂麻;但心情好,做什麼事情都順風順水的水到渠成,是不是有這樣的體驗?在農村,有很多的諺語,朗朗上口,淺顯易懂,讓人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兒。比方說有這麼一句:「家中出現三喜,好事接踵而至」。說的什麼意思的呢?就是說如果家裡來這三樣好事兒了,那麼這個家庭就會接二連三的遇見好運氣。具體是哪三喜,咱們接著說。一喜燕子搭窩。
  • 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按照人的正常心理,都想把日子過得幸福美滿一點,於是能夠擁有財富和福氣,就是人們最想得到的東西了,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德高望重才是有福之人。可見,越想得到的東西,未必能如願以償地得到。那麼,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又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 是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導語:這句農村的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麼說呢?想知道的朋友們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農村的生活想必很多的農民們都已經很習慣了吧,然而小編作為一個在城市長大的人,基本上是沒有多少的機會可以去鄉村和農村裡去遊玩的,對農村的鄉土人情也沒有多了解,但是有時候過年的時候回去外婆家,倒是能領略到一點村裡的感覺。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它們如何辨別窮人富人?真能帶來好運?
    關於燕子有個俗語,在農村當中傳的十分熱門,那就是「燕子不進苦寒門」,讓很多人就產生好奇,燕子是怎麼區分有錢人和窮人的?燕子作為農村特殊的鳥類,它們習慣性的依附在農民家裡面的屋簷下,因為它們時刻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和人們都很接近,所以農民對於燕子的這種做法並沒有敵意,也就很少去傷害燕子,所以燕子和農民之間的關係也就非常好了,其實還有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燕子的食物就是吃那些害蟲,並且對農民的莊稼構不成威脅。很多燕子會四處找蟲子,然後餵給自己的孩子吃,這些畫面在農民眼中看來也都十分的溫馨。
  •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
    文/明酉禾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人這一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快樂。對於快樂的定義,有的人認為有錢就能得到快樂;有的人認為健健康康才能快樂;而有的人,則認為凡事知足最快樂。每個人的願望都不一樣,他們對於自己目標的追求也不一樣。
  • 農村俗語:「狸貓進家事業興,蝙蝠進家運亨通」,是真的嗎?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句俗語:「狸貓進家事業興,蝙蝠進家運亨通」。說句實在話,我不知道狸貓、蝙蝠與人的事業和運氣能夠產生什麼關係,於是,便向這位老農做了請教,這位老農這樣告訴我: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啥意思?哪五種樹不能在院子種?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場所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哪五種樹不能在院子中種植呢?1、槐樹。
  • 農村建房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說的「門對窗」和「門對門」,指的是鄰居街坊之間的門窗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鄰居街坊就會鬧矛盾,起糾紛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傷了和氣真的不好。這種現象,多出現在隔著街道相對而居的鄰裡之間。在以前,農村門對門的鄰居建房,多半都不會大門和大門正對應著,一般都會稍微的錯開一些。因為以前的人比較唯心,講究和遵循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那麼對起居房屋就會有所規矩。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哪些樹不適合在院子裡栽?
    提要: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指得哪五種樹?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植樹節的到來意味著天氣非常暖和了,人們可以栽種花花草草,各種花束苗木。但在農村家中栽樹是非常有講究的,並不是說任何花卉苗木以及各種樹木都能夠在家裡的院子種植的。
  • 農村俗語「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是什麼意思?
    但是在農村,自古以來對自己的房子都是相當講究的,地理位置、朝向、地勢高低等都有很多的經驗道理在裡面,因此也就流傳下來了許多關於房子的俗語。記得以前聽到農村老人講「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當時並不太理解,有誰知道它的意思嗎?
  • 農村俗語「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感受著農村的樸實與變化,在農村生活,有著難以言表的踏實與自在。行走在鄉間,聽著人們談論家長裡短的事情,那一句句俗語,聽起來非常有感覺,見證了農村文化的發展。農民補貼信息很多人以為俗語只是農民閒來無事隨口編的,其實,俗語凝聚了農民智慧的結晶,是非常有道理的。很多俗語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含義,而且念起了朗朗上口,易於傳播,因此才被祖祖輩輩以口頭語的方式流傳了下來。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
  • 俗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俗話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俗語歷久彌新,至今仍受用。有一類俗語,是起到警示作用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流傳甚廣的俗語,已經家喻戶曉了,它來自於明代思想家洪應明的《菜根譚》,這句俗話的意思很明顯了,告誡人們,做人要心地善良,在不去害人的前提之下,也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別人,善良不是愚昧也不是蠢,而是有底線的。
  • 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說的「門對窗」和「門對門」,指的是鄰居街坊之間的門窗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鄰居街坊就會鬧矛盾,起糾紛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傷了和氣真的不好。這種現象,多出現在隔著街道相對而居的鄰裡之間。在以前,農村門對門的鄰居建房,多半都不會大門和大門正對應著,一般都會稍微的錯開一些。因為以前的人比較唯心,講究和遵循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 燕子為什麼不進窮人家?是真有科學依據的,總算明白了!
    燕子為什麼不進窮人家?是真有科學依據的,總算明白了!燕子是一種益鳥,到了繁殖的季節,一些燕子會選擇在人們的屋簷下築巢,而在民間也流傳著燕子不進窮人家的說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真有科學依據的,總算明白了!
  • 農村老人常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是,古代官吏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進出老百姓家中;父親不能隨便進入子女臥房。 在千百年歷史進程中,這句俗語成為官府人員和為人之父約定俗成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