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五類分檔」樓市大起大落或成歷史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特約評論員 李宇嘉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20〕322號)》,啟動對商業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類分檔」監管模式。

從過去一年的政策來看,高層對房地產金融審視漸趨嚴格。從2020年年中熱議的對開發商融資設立「三道紅線」,再到年末對銀行房貸設置「五類分檔」,可以看出,房地產金融長效機制——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漸趨成熟。

不過,房貸「五類分檔」的邏輯與針對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完全不一樣。「五類分檔」是對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採取雙管控。針對工、農、中、建、交、郵儲這些大行,兩個貸款指標佔比的最高限分別為40%和32.5%,中型股份行分別為27.5%和20%,城商行和縣域銀行佔比限制更低。

可以說,「三道紅線」「五類分檔」是繼去年落實城市政府的主體責任,啟動約談和問責外,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的另一個重要布局,即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監管。

2020年1月5日,央行召開工作會議提出「補齊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宏觀審慎強調逆周期調節和動態平衡,核心是「防風險」,而不是一味地「收槓桿」,即當地價和房價明顯上漲、槓桿過快攀升時收緊融資條件,控制資金流入房地產,控制違規加槓桿;當房地產市場明顯回調時,政策也會適當優化。

過去,地產融資監管往往以窗口指導方式展開,融資窗口周期性地開或關。當融資窗口打開後,基本不分融資對象資質和類型,只不過大開發商融資成本低一些,小開發商融資成本高一些;首套房、改善型二套房貸款利率低一些、槓桿高一些,投資性購房或炒房貸款利率高一些。

由於窗口指導不是長效機制,隨時可能關閉,下一次什麼時候打開並無明確的規則。於是,一旦融資窗口打開,開發商就會拼命融資,甚至不惜高成本融資。放貸主體銀行的行為也很類似,拼命放貸。因為在銀行的眼裡,房價存在上漲預期,地價有隱性擔保,房地產貸款就是優質資產,有土地或房產抵押的貸款,就是最優質的資產。

所以,當融資窗口打開時,開發商拼命融資,銀行拼命放貸。甚至為躲避監管,部分銀行會將資金借道信託、基金等影子渠道,披著中小微貸款、實體貸款的外衣投入房地產領域。而「三道紅線」和「五類分檔」最大的特徵就是,形成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融資受限的房企,想要融資就得調整方案,或者做大分母(增加資產或現金流),或者縮減分子(償還負債或債轉股等),等槓桿降下來,騰挪出融資的空間,再去申請融資。對銀行來說,如果房貸佔比觸頂了,要想繼續發放房貸,就要做大貸款總數這個分母,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 在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環境下,開發商就能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以做強資產和現金流來創造融資空間,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而非一味地等待融資窗口打開,然後去集體搶融資、搶土地,最終帶動房價上漲、風險累積,倒逼融資被迫「一刀切」地收緊,導致樓市周期性波動。

此外,銀行也將形成穩定的信貸投放預期,以做大實體經濟貸款規模,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以此來釋放房地產貸款新增規模。

當然,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環境,可以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融資規則明確了,開發商也不用再擔心融不到資金,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心態去搶融資、搶土地。這樣,地價就有望告別高總價、高單價、高溢價,房價也就不會出現單邊瘋漲。

而且,對房地產融資因企施策、因行施策,不會出現融資、貸款「一刀切」地收緊或放鬆的情況,房地產融資整體將趨於平穩,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機制目標也就水到渠成。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則以激勵相容的機制設計,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比如,某國有大行要想新增40億房地產貸款,首先必須增加60億元其他類別的貸款,這樣才能使得總體房貸比例控制在40%的監管要求以內;無法增加實體經濟貸款,就得壓降存量房地產貸款的規模,將新增貸款空間釋放出來。

這樣做,從融資端和資金端「雙管齊下」,控制資金違規、過度流入房地產市場,如此一來,地價、房價快速上漲,樓市大起大落或將成為歷史。

(作者系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央行放大招 「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 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李宇嘉01從「三道紅線」到 「五檔房貸」 樓市金融長效機制,說來就來,一點兒不含糊。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20〕322號)》,啟動對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分檔」控制模式。
  • 2020最後一天央行最新消息,「五檔房貸」嚴控樓市
    央行再次嚴控樓市資金,房地產大利空要來了嗎?我們認為,部分城市確實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大家仔細聽一下我們的分析。對比一下你的城市,是不是這種情況。2020年的最後一天,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進行集中管理,也就是房貸「五分檔」控制。這是繼「三道紅線」嚴控開發商融資規模之後,從資金端對樓市風險的又一次嚴控, 這相當於把房地產,這個高槓桿行業的供應端和使用端,同時加了緊箍咒,開發商空手套白狼的「好日子」到頭了。
  • 房貸紅線嚴管控下 購房者違規操作「低息經營貸」入樓市熱情上升
    在此背景下,一直曾是違規高發地帶的「房抵經營貸」,在額度、年限、利息上處在歷史上較為寬鬆的時期,顯得比房貸「優勢」更大,令少數購房人開始「蠢蠢欲動」。房抵經營貸背後的「產業鏈」近日,知情人士張茹(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一些購房者通過全款再抵押以「房抵經營貸」方式曲線獲得貸款,有的甚至可做到房屋評估價的7成,在嚴格的房貸規則下,這個成數已經超過大部分按揭貸成數。記者了解到,不僅成數,在利息和年限方面,個別銀行的經營貸產品「優勢」甚至也超過普通房貸。
  • 2021年,房貸發生了這三個變化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徹底過去了,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最容易弄錯日期的時間,籤字、月供減少不知道有多少人元旦之後登錄了手機銀行,查了自己的住房貸款。然後,LPR跟過去的基準利率浮動的最大區別是算法由「基數X *.*」變成了「基數+*.*」而無論是加還是乘以,最後得出來的數字都是固定的,也就是你籤署房貸那一刻時,約定的那個五點幾或者六點幾的貸款利率。這個把乘法變成了加減,也是最容易讓人迷惑的的問題。
  • 2021年房貸利率預測 明年房貸利率會上漲嗎?
    2021年,中國房貸利率將步入新模式。012020年,央行進行了房貸利率改革,所有存量房貸面臨「二選一」:要麼轉換成固定利率,要麼變成LPR浮動利率。從2021年開始,凡是選擇LPR浮動利率的,房貸利率每年都會切換一次。
  • 重磅新規顯威:銀行股連續飄綠,房貸額度將繼續趨緊
    房地產信貸再設紅線,官方啟動對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檔分類」控制模式,打響了2021年中國樓市調控第一槍。近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新規」)稱,要求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
  • 樓市「四大現象」,李嘉誠對樓市新趨勢預言或成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駐馬店、寶雞、廣州、海寧和青島等城市發布過樓市「寬鬆」政策,對此,央媒經濟日報說「一些地區曾多次出現放鬆樓市調控的試探性鬆綁,向市場和社會發出了錯誤信號」, 結果不用說,很快就遭到「下架」,「一日遊」成為了樓市的「熱詞」。3.房價「只漲不跌」預期在改變。58同城、安居客對購房者心態調研結果顯示,有4成的購房者表示暫緩購房觀望一段時間。
  • 好像是昨天,細數2020年邢臺樓市「十大關鍵詞」
    2020年3月至8月,存量房貸定價基準轉換順利啟動,不論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定價,貸款人有一次選擇權。而對於此前未自主轉換的存量房貸,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銀行在2020年8月12日,發布了《關於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LPR的公告》,表示個人房貸將統一轉換為lpr定價。
  • 房地產融資擴圍「五條紅線」,新華社道破玄機
    來源:光宇吐樓市可能很多房企有誤會,覺得現在管得嚴了,是不是對房地產不好?我認為恰恰相反,今天一切的嚴格都是對房地產的未來負責任,是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之舉。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後,基本上就確立了房地產新時期的發展格局。
  • 【樓市】央行的地產新規,「三條紅線」變五條
    中國樓市「五道紅線」壓身央行和銀保監會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為了提高金融體系的韌性和穩健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四個月前,監管部門曾給房企設置了「三道紅線」,以此約束房企的債務率。此次「兩道紅線」雖未直接針對房企,實際也是間接調控樓市之舉。
  • 2021年剛開場,樓市迎重大變化?央行發布「限貸令」,有人恐難眠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歷史,我國在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房、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時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而後到了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而後,房地產行業就以一路高漲的狀態發展到前幾年的時候,直到2016年調控政策出臺後,才有所好轉。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麼呢?
  • 柏文喜:銀行端對涉房貸款佔比分檔監管是降低金融風險的必要之舉
    此次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亮點,在於一方面設置了分檔管理措施和調整到位的時間要求來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銀行不同的內控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與當前的房貸實際狀況,另一方面也排除了對租賃住房相關貸款的統計,體現了監管部門對發展租賃住房的支持態度以及在房地產行業資金端調控上的有保有壓的差異化、結構化的對應措施與態度。
  • 2021開年重磅,樓市、股市一個比一個狠!
    央行貼心的給出了計算公式,銀行們可以自行拿出小本本算一算,檀香們也可以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報算算看銀行房貸佔比情況。具體來看,不同銀行到底被允許什麼樣的房貸佔比呢?央行特地給大家列了個表,把銀行劃分為5類,每一類一個房貸佔比上限標準。PS:個人房貸佔比是被含括在房地產貸款佔比裡面的,也就是說房地產貸款佔比裡分為個人貸款+對公貸款兩種。
  • 樓市、股市一個比一個狠!
    2021 年 樓市、股市大變樣?!《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只看名字,不少人可能都懵了,這到底是說的啥?對樓市利空利好?別急,咱一步一步來解釋。打開央行的官網看原文,仔細讀下來,核心賣點就三樣,一個目的、兩個公式、一個明細。
  • 南京推新規降「地火」 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環比略降
    (中新經緯,8月17日) 浙江將公積金貸款逾期信息納入信用評價指標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17日公布了新編制的《浙江省五類主體公共信用評價指引(2020版)》和《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版)》,將公積金貸款逾期信息納入自然人公共信用評價指標。
  • 明年樓市走向大方位還是清晰的,2019年買房要關注三個方面
    對於樓市走向,我們不同群體關注的點不一樣,對房地產市場判斷也大相逕庭。房貸利率有下調空間,但貨幣增速在放緩 作為普通購房者來說,除了房子價格外,最關心的莫過於房貸利率。記得10年前,我們一些購房者買房時,可以享受到基準利率最低7折的住房按揭貸款,居然比同期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還低,這是何等幸福?但時過境遷,房貸利率基本跟隨經濟變化周期調整。
  • 2021年起,房貸月供將發生變化?新規下,上億人有福了
    可想而知,如果房貸利率能夠下調,意味著起碼上億人月供將減少,也意味著這類人有福了! 房貸出「新規」!2021年起,房貸月供將發生變化。 早在2020年,央行就發出通知,要求各家銀行機構在2020年8月底之前要與存量房貸者重新籤訂一份房貸利率轉換的協議。
  • 黃大智:央行一紙通知下發 房貸利率要漲價?
    2020年全年有望創下17萬億元的歷史紀錄。價格方面,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首次突破萬元大關。投資方面,2020年1-11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5.0%……可以看到,無論是投資、銷量還是價格,房地產行業都在逆勢大幅增長。
  • 央行房貸新規立即生效,今年房價上漲5%要黃了?
    元旦前最後一天,大家又看到了一則銀行房貸新規,現在已經實施。 簡單一點總結,就是央行給各級別銀行劃了個房貸佔比紅線,具體看下圖: 所以,這個已經於1月1日生效的房貸新規,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讓各家銀行往回撤,不是壓縮房貸業務,而是穩健發展房貸業務。 各位正在買房的同學們,或者打算買房的同學們,不用擔心此舉會影響你的房貸額度和審批進度。
  • 波瀾不驚,上半年房價走勢平穩;泰山壓頂,下半年樓市難言樂觀
    最後再看看2018年上半年住宅類土地成交情況 目前房貸利率對下半年房價走勢的影響 下面是201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重慶各銀行房貸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