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正非一句「殺出一條血路」,外媒翻譯不及格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美國現如今對華歇斯底裡,無端將華為公司視為「國土安全危機」,肆意打壓。對華為CEO任正非的一言一行,美國媒體也是一驚一乍。《華爾街日報》6月6日一篇文章,煞有介事地翻出任正非2019年的一則言論,蹩腳「美式中譯英」一番。這句話直譯翻回中文是這樣的:
「衝啊,邊衝邊殺,讓鮮血染紅我們的道路。」
此文一出,立刻引發諸多對華偏執狂的共鳴。加之近期華為遭遇「晶片供應鏈遭打壓」、「孟晚舟案進展不利」等事件,文章渲染任正非大有對美國反攻之勢。而實際上《華爾街日報》正以「任正非擼起袖子準備和美國幹架」為標題,甚至還在暗示任正非要「給女兒報仇」。
而此文一經其他媒體轉載,火藥味更加濃重。BBC新聞網稱華為發起了「媒體閃擊戰」;《泰晤士報》網站則叫囂「華為創始人對西方宣戰」;澳媒《每日電訊報》乾脆直接說「華為威脅要讓西方血流成河」。
所以任正非到底說了什麼?
觀察者網注意到,2019年1月18日,任正非在杭州研究所業務匯報上發言。他提到,「谷歌軍團的編制不大,戰鬥力極強,要好好向谷歌軍團學習。終端發展迅速就是採用了正確的方法,他們搞四組一隊,實行三三制,實際上和谷歌軍團是一致的。算法團隊直接殺入到項目中去,一線既有算法又有數據,就容易突破。你們組織優秀的博士形成一個谷歌軍團,撲上去,就可能把口子撕開。」
任正非呼籲華為的研發團隊不能「關在深宮大院」,而是到戰場上去,「殺出一條血路」。這段話被華為管理第一研究機構藍血研究院公眾號轉發。
而這句「殺出一條血路」則被西方媒體誤解為宣戰口號。其實不僅是媒體,一些自稱是「中國問題」專家的西方學者,近日也在社交媒體上轉載文章,原封不動照抄《華爾街日報》的譯文,叫囂這是「暴力」。其中還不乏有亞裔記者轉發了這篇文章。
但也有網民指出《華爾街日報》翻譯錯誤。譬如有人指出,「殺出一條血路」是句常用中文俗語,就是「從困境中打開一條出路」的意思。
新華社記者王子辰在推特上回應,說一家公司進入戰時狀態,並不意味這家公司會對誰開戰。正是因為美國政府的行為,華為才進入戰時狀態,它這麼做是為了捍衛自己。「就從公開企業戰略、公開高官內部談話文件等角度來看,華為稱得上是全球最透明的科技公司了。」
BBC新聞網也在6月10日發表文章,解釋道翻譯問題可能是「中西文化不同」導致。報導稱,「中國人常說商場如戰場,中國很多商人都喜歡用軍事術語來形容公司管理和商業策略,有鼓勵士氣的目的。但在西方年輕人一代,這並不能被普遍接受。」文章也認為,語言文化在商業和政治中的可以起到作用。
也有人以牙還牙,直譯英文俗語進行反擊:就好比說《華爾街日報》的翻譯「爛死了」,但實際是和「死」沒有關係。也有人反指英語俗語按照美媒的直譯標準,更加暴力。譬如美國俗語「試一下(take a shot)」,直譯過來為「挨一槍」,「這難道不是槍械暴力嗎?」
反觀事實,華為的確在這兩年內「殺出了一條血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層層圍剿下,《日經中文網》在今年5月對華為手機Mate 30拆機發現,中國產零部件的使用率按金額計算已經從25%左右大幅上升到約42%。與此同時,美國產零部件則從11%左右降到了約1%。截至今年2月,華為已在全球範圍內獲91份5G商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