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2021-01-10 野媽奔騰

什麼是《人際關係心理學》?

我們與他人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續,在人際交往中,有人總是邁不開交際這一步,一開口就能把天聊死,而有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外交家」。

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我們懂得運用心理學定律,去掌控談話的藝術,人際交往就能遊刃有餘。

《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本教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梳理了人們在社區活動中的言行特徵,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中的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

書中提到的五大心理學定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掌握這五大定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

1、 首因效應:良好的第一印象贏未來

首因效應,又稱作「第一印象效應」,指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對對方的印象會對兩個人之後的交往產生影響。

第一印象真的有那麼重要,能夠對今後兩人的交往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嗎?

我們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與別人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第一印象,特別是在相親、面試過程中,更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言行舉止、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初次見面時,一聲溫馨的問候,一張甜美的笑靨,一身得體的服飾,一個優雅的舉動,都能給對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這種良好的印象將會保持下去。

因此,在交友、求職、談判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首因效應,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為日後進一步的深交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時候去求職面試,總會有碰壁現象,那如何加深第一印象,獲得理想的工作呢?有一位新聞系的應屆畢業生去報社應聘就動了點小腦筋。

當他到某報社應聘時,總編說連續拒絕了他三次,不需要記者,不需要校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

他一如既往的笑著說,那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完便機敏地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緻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僱用」。

總編看了看牌子,被他的執著給逗樂了,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

這位大學生通過自己製作的牌子,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從容機智樂觀自信的表現,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2、近因效應:讓近期表現更勝一籌

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會佔據主體地位,從而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心理學上將這種心理現象叫作「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新近獲得的信息對人們認知的影響遠遠大於以往所獲得的信息。

近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通過實驗後得出的結論,其中最著名的是關于吉姆印象的實驗。

盧欽斯編寫了兩段文字,用以描寫一名叫作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將吉姆描寫成熱情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則把他描寫成冷淡內向的人。

接下來,盧欽斯將重新組合後的兩段文字分別給不同的被試者閱讀。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實驗結果表明,先呈現的信息比後呈現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即首因效應的作用較大。

羅蘭曾說過:「交朋友不是讓我們用眼睛去挑選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讓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最近的印象往往是最清晰、最深刻的印象,卻不一定是最全面、最正確的印象。

近因效應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特別注意近期的表現,保持一直以來樹立的良好形象。特別是在面對老朋友時,我們對每一次的交往都要認真對待,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次出格的行為,毀了多年培養起來的深情厚誼;與朋友發生矛盾時,要等到彼此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坐到一起促膝而談,傾聽各自內心的真實想法,避免多年的友情毀於一旦;在臨別之際,給予朋友美好的祝福,即使你們曾經有過嫌隙,也會在這一刻冰釋前嫌。

3、相悅定律:多說我好喜歡你,讓他(她)更喜歡你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影響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自己。

「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

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的評論,這些評論來自想要得到他們幫助的人。

第一組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好壞參半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他們,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品貌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對方的良好評價能夠讓我們獲得社會交往和自尊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情,我們也會以相應的友好態度回報對方,於是彼此間的情誼便會更加深厚;相反,對那些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同樣厭惡他。

喬·吉拉德是世界最偉大的銷售員,他成功的秘訣就是讓顧客喜歡他。為了得到顧客的喜歡,每個月他都會給顧客寄問候卡片,上面只有這樣一句話——「我喜歡你」。

正是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方法幫助喬·吉拉德平均每天賣出6輛車,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創造出連續12年銷售第一的奇蹟,被金氏世界紀錄譽為「世界最偉大的銷售員」。

我們別小看這麼一句話的作用,它能使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如果缺少了這麼一張卡片,即使你真心喜歡、感謝你的顧客,對方也不會知道。

4、改宗效應:敢於得罪人,不做老好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通過研究發現,當一個觀點對某人來說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能用這個觀點使得一個反對者改變其原有意見而和他持一致觀點,那麼他更傾向於喜歡那個反對者,而不是一個從始至終的同意者。

簡而言之,人們喜愛那些在自己的影響下改變觀點的人甚於那些一向附和自己觀點的人。

顯然,人們通過和某人辯論使某人改變觀點,從而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且擁有成就感。 這一發現被稱為「改宗效應」。

很多人信奉交際要圓滑、玲瓏的論調,他們認為要想有人氣,就要做交際圈子裡的老好人。

所謂的老好人,就是在團隊裡和稀泥的人,他們的口頭禪就是「好,好,好」,無論你說什麼,都會發出贊同的聲音。

由於改宗效應的作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 的老好人並不會真正得人心。這類沒有主見的人充其量就是初步交往的對象,並不值得進一步的深層次交往。

「嗯,這個意見不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這些就是老好人李林的口頭禪。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做出應和的舉動,以此迎合你的觀點。他奉行著「多栽花少挑刺」的理論,表面上與人為善,暗地裡自有一套想法和做法。

開始,周圍的朋友都認為李林很好相處,可是幾次之後,大家對他有了新的印象。交際圈的朋友一致認為,李林凡事「好,好,是,是」的態度給大家留下一種沒能力的感覺。

心理學家已經明確指出改宗效應對人際關係影響十分重大,老好人的做法在如今的社會根本行不通。

相反,那些敢於直言,勇於提出自己觀點的人更容易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說,人際交往中不要忽略改宗效應的存在,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心理。

5、犯錯誤效應:偶爾犯點小錯讓你更有吸引力

生活中常常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秀、幾乎完美無缺的人,往往在人際交往中不太討人喜歡;

相反,那些雖然很優秀,卻偶爾會犯小錯誤的人深受人們的青睞。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犯錯誤效應」,也叫「白璧微瑕效應」,即小小的錯誤反而會使有才能者的人際吸引力提高,白璧微瑕比潔白無瑕更令人喜愛。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在一次競爭激烈的演講會上,共有四位選手,其中兩位才能出眾,不相上下,另兩位才能平庸。 才能出眾的選手中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咖啡,而才能平庸的選手中也有一位打翻了咖啡。

實驗結果表明:才能出眾而犯了小錯誤的人被視為最有吸引力,才能出眾而未犯錯誤的人吸引力居第二位,才能平庸而犯同樣錯誤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小李能力超群,業務能力強,可同事並不喜歡他,背後稱他為機器人,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他。事情轉機來自於小李偶爾犯了個錯誤,一次他心情苦惱時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睡過頭遲到了一個多小時。

結果老闆沒有責備他,同事們也開始對他笑臉相迎。他的無心之過幫助了他,使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豐滿起來,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機器人」。

讓自己成為有分量、受歡迎的人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誰掌握了對方的心理變化,誰就能擁有主動權;誰讀懂了對方的想法,誰就能夠穩操勝券。

所以,對心理活動的觀察與分析,能夠幫助我們解讀內心、剖析人性,進而有效主導人際關係的脈絡,讓自己在職場上、商場上、親友圈中成為有分量、受歡迎的人。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人類的一切活動,其實就是心理的活動。」

學會應用以上五種人際關係心理學效應,了解人性的弱點與喜好,巧妙應對這五大心理學定律,定能幫助你贏得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讓你人緣好到爆!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心理學定律,你知道幾個?
    其中最有趣的學科莫過是社會學和心理學。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步總結出了幾個著名的定律,這些定律經過很多年的驗證了其正確和有效性,正在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左右著人類的發展。那麼這些神奇定律,你知道幾個呢?皮格馬利翁效應該效應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換句話說,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沒得到它,說明你並不想要。
  • 心理學:挑一朵你喜歡的山茶花,測你的人緣是好還是壞!
    心理學:挑一朵你喜歡的山茶花,測你的人緣是好還是壞!任何人、事你都會先想到好的一面,這源於你的美好的內心和寬容的性格。你總是默默的關心周圍的朋友,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但從來不要求有什麼回報。即使現實的人情冷暖讓你曾經感到傷心失望,你也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初心。這樣的你,人緣也相當不錯。
  • 7條超實用的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
    在設計中,心理學無處不在。正因為心理學,我們才了解紅色很適合用於餐飲業的logo——因為它能增進食慾——或者讓首屏的行動指令按鈕產生更多轉化。也就是說,作為設計師,你不能忽視心理學。因為人類大腦的這些原則,決定了人們對你的設計作何反應、如何相互作用。
  • 心理學:贏得人心的4大定律,不懂的人,往往沒出息!
    據心理學專家研究結果顯示:一個人要想贏得人心跟抓鬮不一樣,不光要有手上的活兒,心裡也得有兩把刷子。正如俗話所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贏得人心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自己如果不花點心思弄清楚一些技巧,那麼贏得人心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了。只有先讓別人的眼睛裡有你,我們才能進入別人的心。
  •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心理學定律,讓你洞悉人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性,是一個很寬泛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又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人性的不同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觀感,它的醜陋有時會顛覆人類三觀,可突如其來的人性溫暖又能把人送進天堂。今天,不妨就來好好的洞悉一下人性究竟受哪些定律的約束。第一大定律,二八定律。
  • 《墨菲定律》中10句愛情理論,看穿對方內心,真不愧是心理學
    墨菲定律其實是一種心理學,它是愛德華 墨菲在偶然間發現的,當時,他們的小組正在做一個實驗,因為在這個實驗中出現了一小點差錯,所以導致結果也就錯了,當時他就直接得出結論稱,但凡一件事情有出錯的概率,只要是這個概率大於零,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後來墨菲定律,便運用到了心理學上,讓很多人,產生了更多的信任感。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來源於網絡暈輪效應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很可能會出現在一個人有某種優點時,我們會把這種正面印象擴散到其他方面,人們在對一個人的某一點有很強的正面印象時,常常不會主動思考這個人其它方面是不是也如此正面,而是習慣性覺得也必定很優秀
  • 為何對待周圍都很好的人,人緣卻不好?心理學答案引人深思
    為啥對周圍都很好的人,人緣卻一般?心理學答案引人深思。無差別地對待每個人,會被當作理所應當在某乎上,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對我有很大的觸動。答主上大三的時候,班裡有一個參加省級比賽的名額。有兩個同學實力相當,輔導員都決定不了讓誰去。最後決定,通過讓班裡同學投票的方式決定讓誰去。
  • 心理學:人際關係中,這三種朋友不值得深交,必須遠離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需要選擇有良好志向的朋友,遠離那些狐朋狗友,尤其是這三種人,不能深交,必須遠離,這樣你的人生會多更多祝福與順利。心理學:人際關係1、自私自利,把自我利益看得最重心理學發現,自私自利的人往往大自我,低自尊,他們外在表現是咄咄逼人,行為傲慢,初次見面往往會讓人覺得充滿活能力,但是相處久了,就會發現,他們把自己利益看得過重
  • 心理學:人際關係中,這三種人最容易被人利用,有你嗎
    人際關係中,這三種人最經常被人利用,也常常被命運擺布,有你嗎?心理學:人際關係1、內心貪婪的人最容易被利用的第一種人是貪婪的人,據社會心理學發現,很多人之所以上當受騙,其實都是內心的貪婪。而很多人被捲入到各種金錢的騙局,其實不外乎許諾高額的回報,但是他們並不懂得高額回報的真實運作的規則是什麼,所以才會導致自己被上套,而只有杜絕去賺快錢,在自己熟悉的跑道經營,我們才能避免被人利用,也才能獲得更為安全未來。
  • 心理學:你最喜歡下面哪個掛件?測你還要單身多久,準爆了!
    心理學:你最喜歡下面哪個掛件?測你還要單身多久,準爆了!或許很多次你都被「我到底想從他(她)那裡得到什麼」困擾著,沒關係,這樣的困擾會促使你與一些不同類型的人接觸;這樣你會漸漸意識到擁有什麼性格的人會吸引你,這樣也更加利於你選擇一個給你帶來快樂的伴侶。
  • 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
  • 心理學:十二星座中命最好的幾大星座,準到爆!
    心理學:十二星座中命最好的幾大星座,準到爆!第一名:獅子座獅子座是天生的領導者!他們天生有很強的領導能力,他們的社交能力很強,並且非常聰明,這讓他們無論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很快地知道別人的心理,知道他們的心思。
  • 心理學:這6個心理學方法,可以讓別人信任你、喜歡你、幫助你
    然而,你需要知道的是,有很多人和你一樣,讓你感到尷尬的事件也會在別人身上發生,並且周圍人很少注意到別人的尷尬,他們即使發現也不會往心裡去。此外,這種尷尬局面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和心理學方法彌補,讓你在和對方交流的過程中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下面我們來說說讓別人信任你、喜歡你、幫助你的6個心理學方法,分為兩大部分。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理論?
    人人需要心理學那麼,學習好了心理學有什麼作用呢?注意,是學習「好」,而不是囫圇吞棗的亂學,那樣不如不學,反而會誤導自己也誤導別人。學習心理學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心理學讓你很快的作出分析,我哪裡出問題了,我的情緒為什麼這樣低迷,我該如何的對症下藥,我該如何的緩解壓力,我該如何的調整好我的心理狀態,我該如何判斷我的心理出問題了,要不要去看醫生?據統計,學習了心理學的人,一般收入更高,身體更健康,生活的更加輕鬆。還有一個研究表明,喜歡心理學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戀愛機會,因為他們的人緣更好。
  • 心理學入門書籍推薦丨送給對心理學好奇或是正在學習心理學的你
    這份精心整理的書單十分適合心理學初入門者的學習,無論你之前接觸過心理學沒有,它都會幫助你建立一個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框架,帶你認識真正的心理學是什麼樣的。在正式分享之前,送給大家我喜歡的一句話「書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讀書的人生才更有意義」,與諸君共勉。首先,我將這份書單分為了幾個部分,它將帶領你一步步地推開心理學世界的大門。
  • 心理學:這五大性格缺陷,最容易導致你的人生失敗
    人的性格中有五大致命弱點,常常導致我們人生命運多舛,也會導致我們在人生長跑賽中失敗:驕傲可以說是我們很多人身上的弱點,心理學中有一個虛假獨特效應,講述就是我們身上存在驕傲特徵,人通常都會認為自己比他人優秀,也總是習慣高看自己一言,以此滿足我們自我形象心理需求。這個心理特徵讓我們對自我存在虛幻性,也導致我們拒絕向他人學習,對事物真相認識不清楚,所以會做出輕率的決定。
  • 數字心理學——簡化問題的工具
    (原標題:數字心理學——簡化問題的工具) 數字心理學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一個很深奧的學問
  • 教育心理學測試題及參考答案(二)
    據班杜拉的替代強化理論,可以消除媒體展示的「榜樣」行為(此處是小燕子的行為)的不良影響,你能提出適當建議? 3.簡述赫爾巴特及其學派是怎樣把教學過程模式建立在哲學心理學原理的基礎上的。 4.請從策略學習的觀點,說明學生能陳述寫文章的方法卻寫不出好文章的原因。 5.請用廣義知識學習階段與分類模型解釋動作技能學習的一般過程。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說起心理學巨人,大家都會想到弗洛伊德,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為心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潛意識理論和對夢的研究解析至今還深刻影響著心理學界。在現代心理學中,分析心理學不但與精神分析學齊名,而且還被看作是弗洛伊德經典分析學說的超越,更被譽為後現代心理學的先鋒。榮格把心靈看作人格的總體,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意識:是心裡中唯一可以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識的整個本質就是辨別、區分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肯定和否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