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都不精通的IT文藝青年「發哥」。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對各種新鮮事的好奇心讓我對很多事情都有所接觸。做自媒體,我不喜歡只做朋友圈一樣的簡單日常分享,更希望用我所積累的經驗、了解的知識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從而擴大我自己的人生價值。
今天想和大家談的話題,關於咱們中國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每年天氣變化的規律,也就是節氣相關的知識。它們是我國人民代代相傳的智慧的結晶。相信很多90後、00後,甚至80後都已經搞不清楚了,發哥在這裡為大家重新梳理講解一番,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忘記咱們的這些傳統文化!
01二十四節氣
可能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只能分得清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對於老人們口中說的各種節氣,都是左耳進右耳出,真正能說全的沒有幾個,了解其中奧妙的更是少之又少,發哥隨便找了幾個人考了考,最好的也只是能背出一段順口溜而已。如果不是地理課本中總是考大家「一年中哪一天白天最長,哪一天白天最短,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可能大家連「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搞不清楚。
首先,我們通過一個表格來看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名字、對應的日期以及含義:
如果直接看這個表格,可能一般人無法接受,因此為了便於人們記憶,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節氣的順口溜: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前兩句,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關鍵字串聯,後兩句,意思是每個月都有兩個節氣,並且上半年每個節氣都在6號或者21號左右,下半年每個節氣都在8號或23號,相差不過一兩天。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二十四節氣裡描述的氣候特徵非常準確,不禁對祖輩們的智慧充滿敬意。
02數九
除了二十四節氣歌以外,還流傳著另外一套順口溜,數九歌,它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歌謠如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歌謠的內容很簡單,想表達的意思是,在冬天裡,每九天一個輪迴,氣候將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冬天就可以過去了。但是大家需要明白兩個細節:
數九是從冬至那天開始數的,而非立冬;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這並不適用於所有地方;聽老人們說,以前很多家庭都吃不飽穿不暖,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都是一天一天的咬牙堅持,每過一個九,就算熬過一個砍。尤其是在最冷的三九天,還會有很多窮人被凍死。聽到這裡不禁覺得那時候的人們太可憐了,很慶幸自己可以生活在如今這個幸福的時代。也許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切身體會到那種感覺了,但祖輩們總結出來的這些傳統文化經驗,一定要永遠的牢記在心中。
不知不覺又說了這麼多,也許有些朋友對這些內容早就瞭然於胸,請不要嫌棄發哥沒文化。發哥只是希望那些以前對這些知識不太重視的朋友,可以通過這篇文章,可以加深印象,將文化代代相傳下去。歡迎各位朋友點讚、留言討論、收藏、加關注哦。